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德鑫 《护理学报》2007,14(6):86-87
目的探讨对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SCL-90),于入院后、出院前进行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结果 42例患者入院时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均分及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患者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均分及各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降低。结论 对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患者,辅以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可矫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树立治疗信心,提高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胡琳琳  胡长春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87-1088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理精神疾病逐渐增多,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初步筛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者对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1902例初诊患者的SCL-90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为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其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7例肿瘤放疗患者(恶性肿瘤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恶性肿瘤组SAS、SDS得分及情绪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显示他们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恶性肿瘤组SAS、SDS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得分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呈负相关(P〈0.05或P〈0.01);恶性肿瘤组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呈正相关(P〈0.05或JP〈0.01)。结论:肿瘤放疗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身心压力,对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赵健  郭莹 《中国康复》2008,23(2):136-137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寻找负性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64例乳腺癌患者(乳癌组)和50例良性乳腺包块患者(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自评和工作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并根据调查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常模范围(P〈0.05);乳癌组SCL-90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中F1(躯体化症状)、F2(强迫症状)、F3(人际敏感)、F4(抑郁)和F5(焦虑)的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手术及护理干预4d后,与术前比较,2组SCL-90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明显下降(P〈0.05),2组间比较,乳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通过各种手段给予患者良性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高血压初诊患者控烟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寻找其规律性.方法 选择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门诊初诊高血压病的吸烟患者84例,全部入选对象接受了控烟、戒烟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3个月后接受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 高血压初诊患者控烟1周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控烟前,同时阴性项目数明显低于控烟前(P均<0.05或0.01);初诊高血压患者控烟3个月后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低于控烟1周后(P均<0.05或0.01);复合方法控烟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低于简单方法控烟组(P均<0.05或0.01).结论 高血压初诊患者控烟过程中多有明显的负性情绪表现,特别是在控烟1周后;采用复合方法控烟的患者情绪变化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在放疗及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放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情绪测试,随机选择两组肿瘤放疗患者各15例分别于放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并分析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应对方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恶性肿瘤干预组患者放疗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放疗前和对照组(P〈0.05—0.001);对照组患者放疗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放疗前(P〈0.05~0.001)。放疗后干预组的CD4^+、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放疗后NK细胞明显高于放疗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情绪状况,而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查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进行测试。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高于常模(P〈0.01)。结论:深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有着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雪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517-3517
目的:调查和统计诱导期老年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身心症状和心理护理工作量。方法:47例诱导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诱导期组)接受了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和心理护理工作量调查,并与52例同期治疗的同龄、同性别、同病维持期血透患者(维持期组)比较。结果:诱导期组的SCL-90总分、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维持期组,而心理护理总时间、心理护理总频次、每天心理护理时间和每天心理护理频次也均明显多于维持期组(P均〈0.05-0.01)。结论:诱导期老年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有较明确的负性情绪表现及需要较大、较多的心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初诊卵巢癌住院患者知情前后心身症状表现。方法连续选择49例初次确诊的卵巢癌住院患者,使用"1993年WHO组织建议"方式告知45例初诊卵巢癌患者病情(观察组),并与同期住院已知情同病患者比较(34例,对照组),观察组知情前后及出院前分别接受了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并与对照组相同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知情前与对照组SCL-90各项评估指标无明显区别(P均>0.05),观察组知情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均明显高于知情前、出院前和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初诊卵巢癌住院患者知情后有明显的心理情绪变化,制定护理计划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家属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表(SCL-90)和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总结分析298例颅脑损伤患者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条目数、阳性均分、部分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理状况。方法:收集2005~2007年于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260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260例失眠症患者以50~59岁者居多,且此年龄组性别间无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混合性失眠、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h、每周失眠3~4次、病程1~9年,SCI,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性别差异在不断缩小,因伴发不同程度心身症状而易误诊误治,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对焦虑症病人康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焦虑症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焦虑症病人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和对照组(普通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第2、5、8周末,应用SCL-90(symptomchecklist90)、SAS(self-ratinganxietyscale)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SCL-90、SAS量表总分、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焦虑症病人焦虑状态和恐惧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二分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联合治疗性心理护理"二分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在HAMA评分中,出院时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中,出院时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均低于住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二分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勃  焦爽  孔霞 《中国康复》2010,25(5):385-386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提高临床护士心理素质提供资料。方法: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10个科室245例临床护士,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了解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个性特征。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4份。SCL-90问卷显示,被调查护士的总分和各因子分(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外)高于全国常模(P〈0.01)。EPQ分析个性特征,属抑郁质43例,胆汁质70例,黏液质21例,多血质70例。各气质类型护士SCL-90评分,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P〈0.01)。结论: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中抑郁质护士最低。提示护理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责任重,护士易出现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每位来访者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用WJ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82例来访者的9个症状因子波动在1.25~3.25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其余8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SCL-90测验所得分≥3分来划分是否存在心理障碍,45.7%男性来访者存在心理障碍,52.2%女性来访者存在心理障碍。结论心理咨询来访者都有负性心理,但并非全部都存在心理障碍。多数来访者经心理医生治疗、疏导及护理干预后能迅速纠正心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假肢装配中心理状况的变化及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假肢装配前、装配后、假肢训练及心理干预后对38例患者进行评估。于假肢训练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假肢装配前,5例各项因子评分均正常,33例存在不同因子的异常;假肢装配后,除躯体化、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升高(P<0.05);训练干预后,所有因子评分均下降(P<0.05)。结论假肢装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假肢刚装配后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经过假肢适应训练配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神经症病人家属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0例神经症病人家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神经症病人家属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躯体化、睡眠障碍为突出,通过心理干预后,SCL-90评分明显下降。[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家属的躯体化障碍、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心理应激与脑中风发生、发展的关系;心理治疗干预在脑中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110例急性脑中风患者分为干预组52例,采用药物 心理治疗干预(音乐电疗、心理疏导、放松训练);非干预组58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正常对照组80例。治疗前对所有被试者行生活事件量表(LES)Derogati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脑卒中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判定。治疗后只测SCL-90及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并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脑中风患者治疗前LES、SCL-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分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以干预组明显(P<0.01),与非干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理障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238)。结论:生活事件、心理因素是脑中风的主要诱发因素,其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应激相关;及时、正确地治疗处理中风患者的情绪障碍是中风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不同科室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门诊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个科室门诊患者240例,用K10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240例患者K10评分为(17.50±5.69)分,不同科室门诊患者K10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K10评分高于男性患者。患者焦虑得分为(3.46±2.42)分,抑郁得分为(2.78±2.39)分,SCL-90总均分为(1.63±0.13)分,不同科室门诊患者在SCL-90总均分和6个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口腔科或外科,应在门诊患者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李桂霞  路云环 《护理研究》2006,20(29):2649-2651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观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55.4%的病人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强迫症状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银屑病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