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不孕症1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异常检出率为98.8%(163/165),其中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病变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后随访113例,其中51例正常宫内受孕(51/113),妊娠率为45.1%。输卵管性不孕妊娠率为29.5%(18/61),而非输卵管性不孕妊娠率为63.5%(33/52),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在一次麻醉下进行宫腔、盆腔内多种不孕因素的同步治疗,其创伤小,检查快速而全面,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尤其对非输卵管性不孕治疗成功率高,是不孕症的重要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62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评分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术后总妊娠率38.7%(24/62),宫内妊娠16例,异位妊娠8例。术中输卵管评分高者宫内妊娠率高于输卵管评分低者,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诊治中有重要意义,术中输卵管评分良好的患者术后妊娠率较高,对评分不佳者建议及时采取辅助生育技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不孕症患者在明确病因情况下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盆腔粘连和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疾病也是常见因素。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妊娠率达56.5%。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明确不孕症的盆腔及宫腔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疏通输卵管的成功率,提高女性不孕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价值。方法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治55例不孕症患者,随访4年,观察妊娠情况。结果在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中,输卵管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尤其对继发不孕而言,输卵管因素占47.2%(26/55),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的患者该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55例患者中累计术后随访4年内总妊娠率54.5%(30/55)。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明确不孕症病因,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围术期参数情况;比较两组输卵管总再通率及妊娠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3±5.23)min、住院时间(4.82±1.24)d、术中出血量(24.23±4.09)m L、术后排气时间(18.56±4.32)h,与对照组(58.75±3.32)min、(4.38±1.37)d、(23.46±4.12)m L、(17.43±3.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输卵管总再通率(91.53%)明显较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异位妊娠1例(3.33%),对照组异位妊娠3例(10.00%)。观察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9例(63.33%),较对照组妊娠并成功分娩15例(50.00%)显著较高(P0.05)。结论与单独腹腔镜手术相比,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付东辉 《微创医学》2014,(5):585-58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观察组妊娠率(32.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疗效显著、输卵管再通率高、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实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断及治疗,镜下评估不孕症病因,评价输卵管阻塞治疗后的疏通效果,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240例中发现盆腔病变208例(86.7%),不孕原因居前3位的是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阻塞(40.8%)、子宫内膜异位症(21.7%)、子宫内膜息肉(6.7%);治疗后双侧输卵管不通率由治疗前的40.8%下降至11.7%(P〈0.01);术后随访3个月~3年,妊娠101例(42.1%)。结论在不孕症诊治中腹腔镜及宫腔镜可优势互补,能解决引起不孕的诸多原因,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叶雪凤 《右江医学》2009,37(2):171-172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观察分析9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95例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疏通术后1个月输卵管总复通率为71.8%(以输卵管条数计),对输卵管远端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所致的输卵管阻塞疗效较好,而对输卵管近段阻塞疗效较差。经1~24个月的随访,妊娠51例,妊娠率53.7%(宫内妊娠48例,宫外妊娠3例),术后一年内妊娠占96.1%。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理想的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下榆卵管修复术中联合防粘连剂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因输卵管性不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术联合防粘连剂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影响输卵管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因素。结果120例患者术后共妊娠37例,妊娠率为30.8%,其中活产率为81.1%(30/37),自然流产率为5.4%(2/37),异位妊娠率为13.5%(5/37)。输卵管盆腔病变重度、中度、轻度的妊娠率分别为20.0%、34.5%和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2,P〈0.05)。不孕类型、不孕时间、年龄、既往腹腔镜手术史、术前造影情况、术中亚甲蓝通畅情况、术中使用不同的防粘连剂等对妊娠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的病变程度可能是影响术后妊娠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2月~2007年10月收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48例。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粘连分离、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插管通液。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的40倒中,有12例受孕,妊娠率30%,8例为宫内妊娠,4例为宫外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最佳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因不孕症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为原发性不孕,占40.4%;87例为继发性不孕,占59.6%。不孕时间为1~17年,平均不孕时间为(3.2±2.6)年。术前估计116例患者宫腔正常,其中26例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宫腔异常率占22.41%;术前估计30例患者宫腔异常,其中21例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宫腔异常率占70.0%。2组患者宫腔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腔镜检查为标准诊断宫腔内病变,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75.4%;子宫输卵管摄影检查(HSG)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为76.0%。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可提高宫腔异常的检出率,并有效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HL)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9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对其在门诊进行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HL)检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术后无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刘嘉茵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161-162,165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新华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由输卵管梗阻而导致的不孕患者65例,不孕时间为1-8年,平均年龄为28.2岁,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和确诊,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通畅率、手术、住院相关指标及结局。结果经过腹腔镜治疗后,患者治疗通畅率为49.2%,手术时间为(45.2±5.26)min,术中出血量为(18.25±2.36)mL,住院时间为(4.26±0.25)d,术后无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预后良好。输卵管治疗双侧通畅的32例患者在术后1-2年成功受孕,未能一次性治疗通畅的患者(输卵管单侧通畅21例,输卵管不通畅4例,输卵管梗阻8例)于次月再次进行手术均顺利通畅。结论临床上,对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术中并发症少,手术具有安全无痛、创伤小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腹腔镜下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后获得的自然妊娠率,探讨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因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245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比较输卵管不同梗阻程度患者术后获得自然妊娠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245例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经腹腔镜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术后自然妊娠,宫内妊娠率为26.5%(65/245),异位妊娠率4.1%(10/245)。不同的输卵管梗阻程度术后宫内妊娠率分别为:轻度40.9%(18/44)、中度31.1%(38/122)、重度11.4%(9/79)。轻度与中度输卵管梗阻术后宫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较轻中度病变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卯管远端梗阻的有效方法。轻、中度输卵管远端梗阻,首选腹腔镜下粘连分解,重建输卵管伞,争取自主妊娠;重度输卵管远端梗阻建议行输卵管结扎或切除术,采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治疗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15.
贾淑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42-143,145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8例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后观察其疗效和盆腔粘连程度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88例术后妊娠37例(其中宫内妊娠34例,异位妊娠3例):术后半年内妊娠5例,一年内33例,一年后4例;盆腔粘连程度与术后妊娠率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P<0.01),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其术后妊娠率与输卵管阻塞程度和盆腔粘连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共收治9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给予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在官腔镜下进行插管通液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实验组患者输卵管病变情况与妊娠的相关性等。结果实验组输卵管的复通率(87.1%)、妊娠率(5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复通率(5933%)、妊娠率(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卵管的粘连程度越重,其术后的妊娠率就越低,组间相比,正常的宫内妊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疗法可有效地提高输卵管阻塞的复通率及妊娠率,尤其是轻、中度粘连患者,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92例疑似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同时选择常规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6-30个月,观察输卵管阻塞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疏通率分别为90.18%、91.78%;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6~30个月,观察组12个月、30个月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阻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卵管逆行插管有利于患者壶腹部、输卵管伞端梗阻的疏通,提高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申智慧 《中外医疗》2013,32(1):24-2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所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共7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2~41岁之间。78例患者中原发不孕患者31例,继发不孕患者47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均经HSG判定为输卵管梗阻。女性患者不孕年限均2年以上,月经规则并且伴随正常性排卵。男性患者精液正常,各重要器官功能均表现为正常状态。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而对照组36例患者则采用单一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但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仅采用宫腔镜或腹腔镜治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年内妊娠者20例,未妊娠者22例,经复查后仍有输卵管梗阻,梗阻率为23.12%,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年内妊娠者13例,未妊娠者23例,经复查后仍有输卵管梗阻,梗阻率为43.4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显著,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曹瑞勤 《广西医学》2014,(3):318-32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行腹腔镜手术后加服孕三烯酮胶囊。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和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腹腔镜术后12个月,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为83.7%,妊娠率51.0%,均高于对照组的53.1%、24.5%(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能有效改善输卵管功能,提高妊娠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