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育龄期宫外孕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5日~2023年5月12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育龄期宫外孕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育忧虑自评量表对所选育龄期宫外孕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育龄期宫外孕患者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结果:育龄期宫外孕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46.12±7.6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未婚、文化程度低、有生育意愿、月收入低及子女数量较少的患者生育忧虑得分高(P<0.01)。结论:育龄期宫外孕患者的生育忧虑受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生育意愿、月收入及子女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妇科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34名妇科癌症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妇科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得分48.88±13.59,自我感受负担得分50.92±17.38。不同分组间(年龄、生育意愿、子女数目、沟通内容、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患者的生育忧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自我感受负担及各维度与生育忧虑呈正相关(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育意愿、自我感受负担是生育忧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生育忧虑为中上水平。需重点关注有生育需求且自我感受负担重的患者。政府、医院和家庭三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可缓解其生育忧虑。  相似文献   

3.
刘艳粉  魏亚楠  郑晓娜 《海南医学》2023,(15):2237-2241
目的 探讨社会疏离感在过渡期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与孤独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便利抽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317例过渡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孤独量表、一般疏离感量表及痛苦表露指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分析过渡期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孤独感及自我表露现状及相关性。采用Process插件的Model 4分析过渡期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在孤独感与自我表露间的中介效应,同时采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 过渡期乳腺癌患者孤独感得分为(22.27±6.75)分,社会疏离感总分为(38.12±8.82)分,自我表露总分为(36.79±11.49)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与自我表露呈负相关(r=-0.413,P<0.001),孤独感与社会疏离感呈正相关(r=0.405,P<0.001),自我表露与社会疏离感呈负相关(r=-0.379,P<0.001);社会疏离感在自我表露与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75%。结论 自我表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社会渗透理论探讨乳腺癌幸存者自我表露在病耻感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开展干预计划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基本治疗进入随访阶段的220例乳腺癌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SIS)、痛苦表露指数(DDI)量表、孤独感量表(UCLA-8)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结果:乳腺癌幸存者平均得分SIS(63.24±7.28)分、DDI(38.28±8.76)分、UCLA-8(18.59±4.37)分。病耻感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关系(r=0.595,P<0.01),自我表露与病耻感和孤独感呈负相关关系(r=-0.405、-0.487,P<0.01);自我表露在病耻感和孤独感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21%。结论:孤独感在乳腺癌幸存者中普遍存在,自我表露和病耻感与其息息相关,医护人员应联合家庭、社会资源实施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病耻感、促进自我表露,以降低孤独感,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程  谢云  吴娱 《海军医学杂志》2023,(11):1137-114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自我表露、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中处于化疗初期的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痛苦表露指数量表(DDI)、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对比不同人口学特征下患者的DDI及FoP-Q-SF评分,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特征实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分析DDI与FoP-Q-SF评分间相关性。结果92例乳腺癌患者DDI评分为(35.65±14.28)分,其中自我表露处于低级患者占38.04%、中级占28.26%、高级占33.70%。不同年龄下乳腺癌患者自我表露水平不同(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不是乳腺癌患者DDI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乳腺癌患者FoP-Q-SF评分为(34.93±13.21)分,其中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处于低级患者占29.35%、中级占46.74%、高级占23.91%。不同年龄、婚龄、工作状态、受教育时间、子女数量及个人月收入乳腺癌患者FoP-Q-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病灶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手术指标水平、自尊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同改良根治术,但对改善患者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措施,改善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自我超越量表(ST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评估,分析创伤后成长与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结果:所选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受试者在SAS、SDS评分、生理领域、社会关系、心理领域的评分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周芬  张艳  管义祥 《重庆医学》2021,50(21):3678-3681,3686
目的 探究音频转换听觉训练结合社会关系质量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出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音频转换听觉训练结合社会关系质量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降低更明显,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分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可利用音频转换听觉训练结合社会关系质量干预护理,最终可达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自我效能评价、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臧爽  王健 《现代医学》2011,39(5):589-590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结构与痛苦表露的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结构量表和痛苦表露指数(DDI)量表对11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的评分显著高于独立自我结构的评分,DDI显著低于同年龄段的英国人,DDI与依赖自我结构和独立自我结构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夫妻自我表露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宫颈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翻硬币法将妇瘤一病区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妇瘤二病区35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中途退出3例,最终试验组32例,对照组35例。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耻感及自我表露、夫妻支持应对测评结果均衡可比(P>0.05);干预后,试验组夫妻支持应对、自我表露结果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耻感总分及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自我表露水平;增强夫妻支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育意愿量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对223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得分为(41.18±12.62)分;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族史、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干扰、来自家人/朋友的支持的不同的年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癌症患者生育忧虑概念的发展、属性、案例、前因、后果等进行系统分析,厘清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概念内涵。方法 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3月4日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PsycInfo等数据库中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归纳出癌症患者生育忧虑3个概念属性:对生育不确定性的过度认知;愤怒、愧疚、担忧等负性情感反应;癌症及治疗和家庭生育计划间的矛盾冲突。结论 对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概念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更好地识别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状况,并通过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其生育忧虑,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育龄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应对方式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18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于随访3个月时采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患者PTSD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特点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关系,为开展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37±16)分,且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创伤后成长各维度中,除与他人关系成长维度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外,其他维度不具有相关性。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能较好地预测创伤后成长。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呈中等程度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增强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对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自我表露状况,并分析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化疗的1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评估患者自我表露情况,比较不同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自我表露水平。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分析自我表露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1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JSDQ、PSSS评分分别为(106.58±6.39)、(49.25±8.41)分,其中PSSS低支持状态36例,中间支持状态39例,高支持状态41例。不同领悟社会支持状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JSD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自我表露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总体自我表露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且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表露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和中文版FACT-B生命质量量表,对本院门诊定期复查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状况。结果:乳腺癌患者FACT-B评分为77.4±15.7,占满分水平的71.7%。结论: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状态一般,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对肿瘤综合治疗后生育能力损害的认知程度,分析影响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决策的相关因素,帮助患者做出关于保留生育能力的合理决定。方法针对研究目的设计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外一科就诊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平均年龄为36岁的126名患者中,有76.2%的患者在治疗前获得了生育能力受损风险的相关信息,但这类患者中只有5.6%选择在肿瘤治疗前保留生育能力。患者是否选择保留生育能力与其生育状况,文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部分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在肿瘤综合治疗前接收到生育能力受损相关信息,但选择保留生育能力患者却极其有限。影响患者做出保留生育能力决策与与治疗方案无关,与生育状况、文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配偶的压力水平与应对方式.方法应用"压力症状自评量表"和"Jalowic应对量表"分别调查114例乳腺癌患者配偶的压力水平和应对方式,并以9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的总体压力水平为1.484,属轻度,最常见的压力反应是"忧虑"(3.277)、"出汗"(2.589)和"睡眠问题"(2.518);乳腺癌患者配偶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为"乐观"(1.788).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承受的压力不高,最常用的应对方式是"乐观"应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育忧虑的概念及评估工具、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忧虑现状、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生育忧虑的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起国内外学者及医护人员对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问题的关注,为降低患者生育忧虑、制订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