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研究,对选取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46例,甲减18例,亚临床甲减26例,甲亢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5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各指标与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产生的原因与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在临床上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后,可以明显的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康复学者Bobath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指出,中风后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的恢复一般需要经历固定的三个阶段:迟缓期;痉挛时期;相对恢复时期。根据针灸经络理论及Signe Brunnstrom提出的中风偏瘫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六个阶段的特殊病理过程,灵活采用针刺、放血、点穴推拿以及火针等治疗方法对不同分期的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常常把传统的中医针刺与现代康复技术积极的结合在一起,对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近五年此类文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用艾迪注射液辅助吉西他滨联合铂类(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GP)方案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GP方案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情况,通过卡氏( karnofsky,KPS)评分观察其身体状况,对比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为4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1%,其与机体免疫力相关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而CD8+水平降低明显,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辅助GP方案协同治疗能够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高,其机制与提高机体免疫力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刘文娟  杨凯 《吉林医学》2015,(4):665-66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I)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检测71例急性胸痛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28例为AAD患者,43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检测急性胸痛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从而判断血浆D-二聚体对AAD的诊断价值。结果:AAD患者D-二聚体检测在(5.4±2.2)mg/L(参考值为0.1~0.3 mg/L),ACS患者组D-二聚体检测值在(0.3±0.2)mg/L,AAD患者组明显高于ACS患者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胸痛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筛查AAD的有效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人人都希望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但人与人相处难免龃龉。当然,确定要分开的话就应该分开。但是当自己还想继续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提升婚姻满意度的方法?研究表明,有一些对策可以维持长久的婚姻幸福感。美化对方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著名的婚姻寓言"老头子都是对的"。当老奶奶总是无条件相信和赞美老伴的选择,不但收获了美好的婚姻,还得到了额外的金钱回报。这则寓言竟然被心理学研究验证了,那些在婚姻中总是适当地自我欺骗,美化另一半、认为另一半是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全球污染的逐渐加重,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出生时带有遗传基因缺陷。我国存在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人数占总出生人数的5%左右,近几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在逐年增加[1]。染色体不平衡畸变,其是导致人类先天性畸变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占先天疾病发病率的20%左右[2]。Array-CGH的主要原理是将待测DNA与对照DNA使用不同荧光的生物素标记,二者等量混合,使用足量的人Cot-1DNA抑制分散重复序列,将混合物杂交于微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参多糖 (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与他莫昔芬 (tamoxifen,TAM)联合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 (0、20、40、80和160 μg/mL)GPS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48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以GPS的最小有作用剂量与不同浓度 (0、0.5、1、2和4 μg/mL)TAM联合处理细胞48 h,以金氏公式筛选出协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联合剂量,以该联合剂量处理MCF-7细胞48 h后,用DAPI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Giemsa染色检测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as、Caspase-9 以及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提示GPS在48 h对MCF-7细胞的最小有作用剂量为40 μg/mL,金氏公式计算结果提示40 μg/mL GPS+1 μg/mL TAM联合用药协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最强 (q=1.82);与GPS或TAM单独作用相比,DAPI染色发现联合用药组镜下可见大量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联合用药能够协同增加细胞凋亡率 ( q=2.19,P <0.05);Giemsa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能够协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联合用药能增加细胞中Fas表达,促进Caspase-9以及Parp的活化。结论:GPS与TAM联合能够协同通过Fas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夫妇术前心理应激状况。方法:入选首次行IVF-ET的278对夫妇,于进入治疗周期前(30±1)d进行压力感知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测量,对比男性和女性的压力感知、抑郁、焦虑和创伤应激症状。结果: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夫妇术前女性、男性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8.8%、31.3%,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4.4%、19.4%,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女性、男性IVF-ET治疗相关的创伤应激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8.3%、47.5%,女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压力感知评分均高于常模(P0.05),男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IVF-ET治疗相关的创伤应激症状评分为(23.1±13.1)分,高于男性[(20.5±13.1)分,P0.05]。结论: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夫妇术前双方心理应激水平均升高;男性和女性压力感知、抑郁和焦虑症状相似,女性IVF-ET治疗相关的创伤应激症状更显著,需采取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视作对照组,36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视作观察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6.11%,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和心功能均是急性冠脉综合症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症预后不良的标志,高龄、女性和心功能下降明显的患者更容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