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为建立中药溪黄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80%的乙醇水溶液和水为溶剂对6种溪黄草基原植物进行超声波提取,以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供试细菌,以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产黄青霉为供试真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各溪黄草基原植物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制浓度(MIC)。结果:6种基原植物的醇提物对供试的革兰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阴性菌抑制较弱或无抑制;其中,溪黄草和显脉香茶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分别为0.063、0.125 g·m L~(-1)。6种基原植物的醇提物中,溪黄草的抗真菌活性最强,其对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的MIC均为0.125 g·m L~(-1)。6种基原植物的水提物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几乎没有抑制活性。结论:6种溪黄草基原植物中,溪黄草醇提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成分的敲出/敲入模式辨识藜蒿叶水提物中抗白色念珠菌功效的主要活性物质。方法:对藜蒿叶水提物中可溶性成分进行初步检测分析,并以HPD600型大孔树脂对藜蒿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基于成分敲出/敲入模式,用30%乙醇,50%乙醇,70%乙醇水溶液洗脱所得不同组分及其对应阴性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辨识藜蒿叶水提物中对抗菌功效贡献最大的活性组分,并结合HPLC-MS进行初步的物质成分分析。结果:藜蒿叶水提物可溶性成分中糖、蛋白等营养物质质量分数占78%左右,多酚类化合物占16%左右。藜蒿叶水提物经HPD600型大孔树脂,70%乙醇水溶液洗脱后所得组分C是藜蒿叶中主要的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药效组分,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呈剂量依赖效应;质谱分析出组分C主要成分为丹参二萜醌类和萘啶酸类化合物,包括脱氢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以及3种萘啶酸衍生物,以上物质均为首次从藜蒿植株中发现。结论:利用成分敲出/敲入模式辨别分析了藜蒿叶水提物中抗白色念珠菌的主要药效组分,为进一步研究藜蒿叶水提物具有抑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黄连、黄芩、黄柏、知母、甘草等5种中草药单独或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5种单味药及两两配伍药物的提取液,按倍比稀释法将药物提取液进行稀释,体外测定黄连等5种中草药单独及等比例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连、黄柏和黄芩单药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MIC分别为6.25 mg/ml、50 mg/ml和100 mg/ml。在配伍药物组中,黄连配伍其它药物的药物组均显示出了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黄连+知母(MIC为6.25 mg/ml)和黄连+黄柏(MIC为12.5 mg/ml)两个药物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黄连、黄芩和黄柏三种中草药具有直接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中尤以黄连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而知母和甘草对白色念珠菌不具备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两两配伍的中药提取液中以黄连配知母的药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对非白念珠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96孔微量培养板上构建4种非白念珠菌生物膜;微量稀释法检测黄芩苷对4种非白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MIC);XTT减低法评价黄芩苷对4种非白念珠菌生物膜SMIC及菌细胞黏附性的影响.结果:4种非白念珠菌在96孔板中可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黄芩苷对4种非白念珠菌MIC分别是125,250,125,62.5 mg·L~(-1);黄芩苷对4种非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是>1 000,500,125,250 mg·L~(-1);SMIC80均大于或等于1 000 mg·L~(-1).黄芩苷对4种非白念珠菌的黏附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结论:黄芩苷对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生物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1种常见药材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51种常见药材的醇提物,用琼脂打孔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有8种药物醇提物显示出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9mg·ml-1,五倍子、鹿衔草、虎杖、炒乌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39~6.25mg·ml-1,五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mg·ml-1,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39mg·ml-1。结论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十分显著,五倍子等4种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较好,桂心、夏枯花、金樱根3种药材对以上4种菌及耐药菌均显示出较好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味蒙药水提及醇提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观察大花葵水提物对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定四味蒙药水、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下观察大花葵水提物作用后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四种蒙药的水、醇提物分别在不同浓度时对受试菌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大花葵水、醇提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的MIC为8.3 g/L。大花葵水提物对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分别为50 g/L、12.5 g/L。经蒙药作用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白色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表面出现皱缩、剥脱、裂纹等改变。结论 MIC和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四味蒙药能有效抑制真菌,为其抗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芩、薄荷、薰衣草等中草药提取物对念珠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出黄芩、薄荷、薰衣草的提取液,利用微量稀释法体外测定不同草药中提取物对念珠茵最低抑茵浓度(MIC)。结果:黄芩、薰衣草提取物对临床念珠菌菌株均有一定的抑茵效果,其中薰衣草的抑菌效果最好,黄芩其次,薄荷不具备抑制念珠茵作用。结论:黄芩、薰衣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3种中药复方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 法评价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生长动力学, 微量稀释法检测3种中药复方对白色念珠菌悬浮菌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及药物包被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作用.结果 生物膜内白色念珠菌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3种中药复方对白色念珠菌悬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50%(MIC50)分别为3.255,3.565,3.875 mg/ml,对生物膜的SMIC50与SMIC80分别是3.255,6.51,3.565,7.12 mg/ml,3.875,7.623 mg/ml.3种中药复方包被浓度分别在7.882,3.808,6.357 mg/ml以上时对其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结论 3种中药复方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拆方研究泻心汤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拆方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为受试菌,考察各拆方组的抗菌强度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大黄-黄连配伍组可增加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均半径、降低最小抑菌浓度(MIC),黄芩-黄连配伍组可增加对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半径及降低最小抑菌浓度(MIC),黄芩-黄连配伍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减弱。结论大黄对全方的体外抑菌活性起到相加作用,黄芩对全方的体外抑菌活性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牡丹皮等10种中药和土槿皮乙酸体外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10种中药为牡丹皮,黄连,丁香,肉桂,高良姜,桂枝,知母,苦参,蛇床子,白花蛇舌草,用水煎煮后浓缩,提取物用DMSO溶解,培养基稀释,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制生物膜50%的浓度(SMIC50)的作用。结果:土槿皮乙酸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6 mg.L-1,对生物膜的SMIC50是31.2 mg.L-1。牡丹皮和高良姜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MIC50分别125,250 mg.L-1。黄连,丁香,肉桂,桂枝,知母,苦参,蛇床子,白花蛇舌草在2 000 mg.L-1均没有表现出抑菌活性。结论: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到土槿皮乙酸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种中药材中仅牡丹皮和高良姜的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他8种中药材的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中药抗真菌活性的评价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突散囊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对冠突散囊菌甲醇提取物萃取获得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提取物,并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冠突散囊菌3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冠突散囊菌石油醚提取物清除 DPPH和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78,0.083 g·L-1 ,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分别为0.21,0.13 g·L-1;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作用;3种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VC(IC50分别为0.032,0.024 g·L-1)弱。结论:冠突散囊菌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石油醚提取物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及对“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及活性部位.方法:规范提取白及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萃取后水部位、醇提后水煎液部位等4个部位,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以上4个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及MRSA共6株病原菌的MIC;用白及乙酸乙酯部位以两种给药方式对小鼠进行预防给药,测定白及对MRSA感染SPF小鼠的保护力.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受试病原菌均具明显抑菌活性,4个部位中尤以乙酸乙醇部位的抑菌活性最强,其MIC为0.065 ~0.26 g·L-1;且白及乙酸乙酯部位对MRSA感染小鼠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其中尤以ip0.5 g·kg-1的保护达到100%.结论:白及对MSSA和MRSA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是其主要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3.
木蹄复方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木蹄复方抗肿瘤活性提取物,初步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观察其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常规水提和醇提的方法提取复方中水溶和醇溶性组分.MTT法测定木蹄复方水提取物(distilled water extract of compound Fomes fomentarius,WECF)和木蹄复方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ompound F.fomentarius,EECF)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A549,Hela,QGY生长的抑制效应.系统预试法分析WECF化学组成.流式细胞术检测WECF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WECF对A549,Hela,QGY 3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28±0.02),(0.40 ±0.06),(0.28±0.05) g·L-1;EECF对3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50±0.04),(0.50±0.03),(0.60 ±0.06)g·L-1,WECF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WECF含有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糖、多糖和苷类,皂苷,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植物甾醇、三萜成分以及挥发油和油脂,多糖含量为(16.1±0.5)%.WECF对A549,Hela,QGY,DU145,MDA-MB-435S,SGC-79016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29,0.45,0.32,0.32,0.83,0.23g·L-1; WECF 1 g·L-1作用于A549 24 h后,细胞凋亡率为22.0%.结论:WECF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新疆鼠尾草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药材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相应的提取物和水层部分,将各提取物分别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以Vc为阳性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和铁离子还原法分别测定各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阳性对照Vc,地上部分乙醇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法IC500.039 g·L~(-1),O-·2法IC500.130 g·L~(-1))强于根部乙醇层(DPPH·法IC500.160 g·L~(-1),O-·2法IC500.160 g·L~(-1))。对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为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Vc地上部分不同极性提取物。结论: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均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地上部分可替代根部使用,为合理开发新疆鼠尾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侧柏叶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对侧柏叶的醇提液、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采用体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研究,并通过其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侧柏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侧柏叶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以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佳(IC50为26.09 mg·L-1),其次正丁醇部位(IC50为39.02 mg·L-1)和醇提物(IC50为98.20 mg·L-1),石油醚部位(IC50为188.27 mg·L-1)和水部位(IC50为325.28 mg·L-1)最弱。抗氧化活性依次为醇提液(DPPH IC50为7.59 mg·L-1,FRAP 4.40 mmol·g-1)乙酸乙酯部位(DPPH IC50为8.28 mg·L-1,FRAP 3.82 mmol·g-1)正丁醇部位(DPPH IC50为24.21mg·L-1,FRAP 1.77 mmol·g-1)水部位(DPPH IC50为27.53 mg·L-1,FRAP 1.38 mmol·g-1)石油醚部位。结论:初步确定侧柏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有效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抗氧化及其相关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体外还原力和抗氧化评价方法研究藏药松生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将松生等用70% 乙醇浸泡、提取、浓缩所得浸膏依次用石油醚,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正丁醇、乙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制成适当稀释倍数的溶液, 通过普鲁士蓝法、Fenton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分别测定各组分的还原力,·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抗氧化的活性,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 3种抗氧化实验表明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部分都具有明显抗氧化的作用。其中用DPPH法测得的IC50分别是乙酸乙酯0.060 5 g·L-1,正丁醇0.076 3 g·L-1,乙醇0.083 3 g·L-1结论: 提取物清除率与样品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浓度大于1.0 g·L-1时其还原能力几乎接近于维生素(VC),清除能力接近甚至超过60%。其中在大极性溶液层还原力和抗氧化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40%乙醇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分别制备得到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提取物和纯化物,以维生素C(VC)为对照,通过体外化学模拟方法测定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的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研究新疆鼠尾草总酚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新疆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和纯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50%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29,0.039 g·L-1)弱于VC(IC500.018 g·L-1);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212,0.165 g·L-1)强于VC(IC500.356 g·L-1);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3.735,1.913 g·L-1)弱于VC(IC500.390 g·L-1),其纯化物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新疆鼠尾草总酚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是引起慢性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本研究观察玉米须提取物和花青素溶液对其生长的协同抑菌作用。方法:以大肠埃希菌(1.6×10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5.6×106cfu/mL)和克雷伯菌(1.8×106cfu/mL)为观察对象,向细菌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玉米须提取物(0,35,70,140 g·L-1)、花青素(0.312,0.625,1.25 g·L-1)、玉米须提取物(70 g·L-1)和花青素(0.625 g·L-1)混合液,采用比浊法(600 nm)测定细菌6 h的生长情况,并计算其抑制率。结果:在6 h时玉米须提取物和花青素对3种细菌的生长抑制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曲线。在玉米须提取物(70 g·L-1)和花青素(0.625 g·L-1)培养细菌6 h时,单独成分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为(31.3±2.42)%和(21.6±1.8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5.3±2.85)%和(37.2±1.74)%,对克雷伯菌的抑菌率分别是(39.7±1.34)%和(15.3±3.67)%,而联合使用时对3种细菌的的抑菌率分别提高到(76.8±2.53)%,(80.1±1.74)%和(67.3±1.53)%。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对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抑制作用显著,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联合使用既扩大了抗菌谱,又有协同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对3种致病菌的生长抑制。该组合可以用于慢性泌尿道的感染防治。  相似文献   

19.
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降血压药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方法: 采用水提、水提醇沉2种方法处理夏枯草,以SHR大鼠(n=72)为模型,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考察不同剂量(2.5,5,10 g·kg-1)的夏枯草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单次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2,5,7,10 h)对SHR 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 给药后2 h 夏枯草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不同剂量均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p<0.05),醇沉上清液高剂量(10 g·kg-1)组能显著降低SHR舒张压(P<0.05);给药后5 h,夏枯草水提液低剂量(2.5 g·kg-1)组开始对SHR收缩压无显著影响,醇沉高剂量(10 g·kg-1)组进一步降低舒张压;给药后7 h,仅醇沉上清液高剂量对SHR收缩压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组对SHR舒张压、SHR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夏枯草水提醇沉所得的上清液在去除部分杂质的情况下保留和富集了夏枯草降血压有效组分,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降血压物质基础及其制剂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藿香蓟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藿香蓟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95%乙醇将藿香蓟挥发油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0.4,0.8,1.2,1.6,2.0 g·L-1)溶液,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藿香蓟挥发油对ABTS+·,DPPH·的清除能力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2.0 g·L-1>1.6 g·L-1>1.2 g·L-1>0.8 g'L-1 >0.4 g·L-1,其中对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最高可达64.63%,但对DPPH·清除能力较弱,仅为19.61%.结论:藿香蓟挥发油具有较强的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但清除DPPH·能力较弱,同时其抗氧化能力均与其浓度有关,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