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镇静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妇科手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芬太尼1μg/kg 咪唑安定0.03mg/kg;Ⅱ组:芬太尼1μg/kg 咪唑安定0.04mg/kg;Ⅲ组;芬太尼1μg/kg 咪唑安定0.05mg/kg.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2-3.腰麻药物先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8ml,调整麻醉而至T8,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注稀的镇静药合剂.观察5min,10 min,30 min,60 min的OAA/S评分.记录病人遗忘情况.结果 在给药后5 minⅠ组OAA/S评分高于Ⅱ、Ⅲ组(P<0.05);在给药后10 min,30 min,60 min,Ⅰ组OAA/S评分高于Ⅱ、Ⅲ组(P<0.05,P<O.01)表1.在给药30 min,Ⅲ组遗忘作用优于Ⅰ组,在给药120MIN,Ⅲ组遗忘作用优于Ⅰ组(P<0.05)表2.结论 Ⅲ组剂量合理,在腰硬联合麻醉镇静起效快,镇静遗忘效果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联合地佐辛在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镇痛及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I,Ⅱ组),各30例,Ⅰ组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后静脉滴注地佐辛;Ⅱ组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后静脉滴注芬太尼.注药后不同时段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术中镇静程度、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5、15、30、60 min的OA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Ⅰ组遗忘程度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安定联合小剂量地佐辛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度氟合剂用于妇科手术中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 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咪唑安定0.04 mg/kg 芬太尼1.0 μg/kg;B组:哌替啶1.0 mg/kg 氟哌利多0.05 mg/kg.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术中镇静程度以及术后24 h调查遗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15、30、60 min的OAA/S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遗忘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遗忘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用于乳腺癌患者麻醉前用药对意识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Ⅳ组分别肌注生理盐水2ml、咪唑安定0.1mg/kg、0.2mg/kg、0.3mg/kg。每15min进行一次清醒/镇静(OAA/S)评分,每5min记录一次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至注药后30min。术后24h随访,记录术后遗忘情况。结果:(1)Ⅱ组用药15min后约20%患者浅睡,30min后约10%患者深睡,60%患者浅睡;Ⅲ组用药15min后约50%患者浅睡,30min后约30%患者深睡,70%患者浅睡;Ⅳ组用药15min后约30%患者深睡,60%患者浅睡,30min后约70%患者呈深睡状态,30%患者呈浅睡状态,并有4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吸氧;Ⅰ组无镇静表现。(2)Ⅱ、Ⅲ、Ⅳ组用药后BIS值均呈进行性下降,以Ⅳ组下降最为明显;Ⅰ组BIS值无变化。(3)Ⅰ组无遗忘;Ⅱ组遗忘率约75%,Ⅲ组和Ⅳ组遗忘率100%。结论:0.1~0.2mg/kg的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能产生良好的镇静和遗忘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配伍芬太尼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镇静遗忘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咪唑安定-芬太尼组)和Ⅱ组(杜氟合剂组).依据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记录两组病人在给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镇静效果,观察记录牵拉内脏时患者的主观感受及反应,术后24 h调查遗忘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后10 min SpO2出现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镇静效果明显好于Ⅱ组,且Ⅰ组起效迅速;Ⅰ组病人对于内脏牵拉的反应程度明显优于Ⅱ组;Ⅰ组患者对于手术过程的回忆明显少于Ⅱ组.结论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其镇静遗忘效果好,对紧张、焦虑、恐惧病人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用于颈丛阻滞甲瘤手术的镇静遗忘作用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甲瘤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C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7mg/kg)。观察镇静分级、遗忘效果、心率、平均动脉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咪唑安定组的镇静分级和遗忘效果有显著性差异,且镇静作用与剂量相关;咪唑安定组还可抑制颈丛阻滞后患者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但对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影响。结论 咪唑安定0.07mg/kg作为颈丛阻滞甲瘤手术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不同镇静镇痛给药模式之间的差别,探讨最佳镇静镇痛给药模式.方法 45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依不同给药模式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患者入室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依分组Ⅰ组给予雷米芬太尼0.4μg/kg;Ⅱ组自控给予雷米芬太尼,负荷量0.25μg/kg,输注速度0.025μg/(kg·min),单次冲击量0.25μg/kg,锁定时间2min;Ⅲ组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ng/ml.记录插管过程MAP、HP、Sp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警觉/镇静评分(OAA/S)、雷米芬太尼用量、麻醉科医生对镇静镇满意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插管过程知晓情况.结果 Ⅰ组T2、T3时MAP、HP明显高于T0(P<0.05),AEPi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或P<0.01).Ⅲ组有2例患者过度镇静,雷米芬太尼用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Ⅲ组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插管过程记忆.结论 患者自控或麻醉医生靶控给予雷米芬太尼更加合适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小儿术前口服咪唑安定与阿托品混合液与常规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ASAⅠ~Ⅱ级患儿50例,行泌尿外科手术或普外科斜疝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指标:对术前药的接受程度、给药后的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评分、与父母分离程度和静脉穿刺时的反应、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肌肉注射给药组的95%小儿不能接受、哭闹,给药20min后与父母难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不平稳。B组:口服用药组30min后,小儿安静、合作,易与父母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无抵抗。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术前口服咪唑安定阿托品混合液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传统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是较为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腰麻患者镇静时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 选择80例腰麻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年龄≥65岁,ASA Ⅰ~Ⅲ级,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S0.1,M10),Ⅱ组(S0.1,M30),Ⅲ组(S0.15,M20),Ⅳ组(S0.2,M10),单位均为μg/kg,每组20例.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10 min (T2)、30 min (T3)、60 min (T4)时警觉/镇静(OAA/S)评分,SBP、DBP、HR、RR、SpO2、警觉/镇静(OAA/S)评分、遗忘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的SBP、DBP、HR、SpO2在均在正常范围内有所降低.Ⅳ组在给药后5 min,10 min的SpO2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Ⅱ组给药后5min,10 min的OAA/S评分低于Ⅰ,Ⅲ,Ⅳ组(P<0.05),Ⅱ组的完全遗忘程度高达50%,明显高于Ⅰ,Ⅲ,Ⅳ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30μg/kg复合舒芬太尼0.1μg/kg镇静遗忘效果好,且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少,可作为老年患者理想的镇静配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及评价麻醉前肌内注射(肌注)咪唑安定的效果.方法 择行甲状腺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90例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30例、实验组(B组和C组)各30例.实验组分别于三角肌肌注咪唑安定0.05mg/kg(B组)和0.08 mg/kg(C组).肌注咪唑安定后30 min行颈丛神经阻滞.3组患者分别于肌注咪唑安定前(T0)、肌注咪唑安定后30 min(T1)2个时间点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并抽取肘静脉血4mL检测血糖(Glu)、皮质醇(Cor)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用脑双频指数监测仪(BIS)和OAA/S镇静评分评价镇静程度;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颈丛神经阻滞操作是否记忆判断遗忘程度.结果 肌注咪唑安定后30 min,C组与A组和B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均能抑制应激反应;C组较B组有更好的镇静遗忘作用(P<0.01).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0.08mg/kg能够预防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产生良好的镇静遗忘作用,在镇静遗忘方面较0.05 mg/kg咪唑安定术前肌注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托宁、咪唑安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中砥 《重庆医学》2005,34(12):1882-1883
目的评价长托宁、咪唑安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ASA1~2级,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长托宁、咪唑安定组)和B组(安定、阿托品组),每组各30例。入室平卧5min后开始给药,A组,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咪唑安定0.15mg/kg,最大剂量为10mg;B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10mg口服。于用药前即刻、用药后15、30、45min分别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OAA/S(觉醒/镇静评分)及术后随访对手术过程的记忆程度,观察期间不进行其他操作。结果A组用药后各时点心率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有轻度下降,但与用药前及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OAA/S(觉醒/镇静评分)及对手术的遗忘程度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镇静过深和严重呼吸抑制情况。结论长托宁、咪唑安定作为麻醉前用药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黄蔚  林雪梅  马玉姗  罗东 《四川医学》2004,25(3):341-342
目的 与度冷丁比较,观察可塞风(氟诺昔康)作为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的辅助用药的可行性、安全挂。方法 AsA评分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3组:度冷丁50mg 氟哌啶肆 咪唑安定30例(Ⅰ组);可塞风8mg 氟哌啶醇 咪唑安定32例(Ⅱ组);可塞风16mg 氟哌啶醇 咪唑安定30例(Ⅲ组)。3组均加入氟哌啶醇5mg必要时追加咪唑安定达Ramys镇静4级。观察3组给药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咪唑安定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体温及术后第1次肌注杜冷丁的时间。结果 3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体温变化及术后因切口疼痛需肌注杜冷丁的时间无差异。咪唑安定用量Ⅱ、Ⅲ组大于Ⅰ组,Ⅰ组用药后10min、30min SpO2均较术前低,Ⅱ、Ⅲ组用药后变化不大;Ⅲ组用药后5min、10min、30minSpO2均较Ⅰ组高。结论 硬膜外麻醉中使用氯诺昔康作为辅助用药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呼吸影响小更适宜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3.
李建  林凤颜  毕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50-951,95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分别采用0.02、0.04、0.06和0.08mg/kg咪达唑仑辅助芬太尼0.001mg/kg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镇静,以改良警觉/镇静评分法(OAA/S)记录给药不同时间患者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观察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给药后5minⅠ组、Ⅱ组OAA/S评分明显高于Ⅲ组、Ⅳ组(P〈0.05),给药后10、30、60minⅠ组OAA/S评分明显高于Ⅱ、Ⅲ、Ⅳ组(P〈0.05~0.01)。给药后30minⅡ、Ⅲ、Ⅳ组遗忘作用均优于Ⅰ组,Ⅲ、Ⅳ组优于Ⅱ组(P〈0.05),给药后120minⅢ、Ⅳ组遗忘作用优于Ⅰ、Ⅱ组(P〈0.05)。镇静、遗忘程度依次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4组各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的血压下降,Ⅳ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最高。结论:0.04~0.06mg/kg咪达唑仑辅助0.001mg/kg芬太尼较适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遗忘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在术前用药中的镇静及顺应性遗忘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Ⅰ -Ⅱ级 1 0 0例择期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 0例。术前均无长期服用镇静药物史。研究组为术前 30min肌注咪唑安定 0 .0 8mg/kg ,阿托品 0 .5mg ,对照组为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1mg/kg ,阿托品 0 .5mg。全部病人均于入室后麻醉前纪录病人Ramsay镇静评分及观察病人呼吸循环抑制情况。术后纪录病人顺应性遗忘情况。结果 咪唑安定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苯巴比妥组。呼吸循环抑制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 ,术后病人顺应性遗忘咪唑安定组明显高于苯巴比妥组 (P <0 .0 5 )。结论 咪唑安定在术前用药中的镇静及顺应性遗忘作用效果确切 ,呼吸循环抑制的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丙泊酚2mg/kg组,Ⅱ组丙泊酚2mg/kg、芬太尼1μg/kg组,Ⅲ组丙泊酚1mg/kg、咪唑安定0.05mg/kg与芬太尼1μg/kg组.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H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Ⅱ组BP、SpO2下降比Ⅲ组显著(p<0.05).Ⅱ、Ⅲ两组镇静程度与体动等不良反应相仿,且均优于Ⅰ组.结论:丙泊酚、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赵立红  王强  张峥  周建新 《北京医学》2009,31(7):393-395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后颅窝肿瘤术后保留气管插管患者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保留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30例。首先分别给予异丙酚0.5mg/kg或咪唑安定0.05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异丙酚0.5~3mg/(kg.h)或咪唑安定0.05~0.2mg/(kg.h)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及镇静后10min、30min、1h、2h、4h、8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起效时间P组为(28±11)s,M组为(45±13)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苏醒时间M组为(37±16)min,较P组的(24±7)min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期间两组患者HR、RR均较镇静前显著下降(P〈0.05),而SBP、DBP、MAP、SpO2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咪唑安定,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唑安定,二者在镇静剂量下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微,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剂量咪唑安定或丙泊酚治疗硬膜外吗啡所致瘙痒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术后24h内瘙痒的患者随机双盲分成咪唑安定(M)组和丙泊酚(P)组,每组20例。分别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5mg和丙泊酚10mg。如5min后瘙痒无缓解,重复使用上述剂量一次。瘙痒评分、镇痛VAS评分、镇静(改良Ramsay法)评分每5min记录一次,连续记录30min。【结果】M组有效率81%,P组有效率为79%。每组均有3例患者二次用药才有效。两组患者瘙痒、VAS、镇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期间,两组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均可有效治疗硬膜外吗啡所致瘙痒,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芬太尼或氟哌合剂(氟哌利多与哌替啶)合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时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按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分为5组(n=20):Ⅰ组为咪唑安定与芬太尼组、Ⅱ~Ⅴ组为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氟哌合剂组。观察并记录给药时,给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90min时各时间点患者的HR、SBP、DBP、SpO2、用药后不良反应、术中遗忘效果及OAA/S评分。结果:仅Ⅰ组有20%发生呼吸抑制,其他各组生命体征平稳;Ⅰ~Ⅴ组上呼吸道梗阻2分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5%、0%、5%、20%、5%。Ⅰ~Ⅴ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完全遗忘率分别为60%、25%、60%、65%、35%;OAA/S镇静评分在4分以内的时间分别为:Ⅰ组(60.5±12.68)min、Ⅱ组(61.6±10.83)min、Ⅲ组(88.4±13.56)min、Ⅳ组(89.5±14.28)min、Ⅴ组(65.3±18.43)min。结论:咪唑安定0.03mg/kg+氟哌啶0.03mg/kg+哌替利多0.6mg/kg为90min内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较适宜的辅助镇静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剖宫产产妇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药物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12名产妇麻醉方法及效果,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辅助麻醉,对照组采用哌异合剂辅助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20 min、40 min、60 min的平均动脉压、改良警觉/镇静评分数、血氧饱和度、遗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产妇的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药物辅助硬膜外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汉强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5):519-520,57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腰麻患者髋及下肢手术中镇静的效果.方法 将45例髋及下肢手术,ASAⅠ~Ⅱ级患者分成3组,各15例.A组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B组予右美托咪定0.8 μg/kg,两组给药时间均>5 min;对照组予芬太尼1 ~ 1.5 μg/kg十咪唑安定0.04 mg/kg.监测注药前(T0)与注药后5(T1)、15(T2),30(T3)、60(T4)、120(T5)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术后24h随访患者用药后至结束手术前对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 A、B组和对照组的镇静评分在T1~T4时间点明显低于T0(均P< 0.05),3组在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MAP、HR下降,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T2~T3与对照组比较,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SpO2的下降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T2~T3时间点呼吸抑制比较明显(均P<0.05),A、B组与对照组SpO2在T2~T3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随访,A、B组和对照组顺行性遗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良反应少,能达到镇静效果,是髋及下肢手术行腰麻时很好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