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65-168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是指出生1 h内的体重小于2500 g的围产儿,由于LBWI的各项器官发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多种严重程度不一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死亡。影响LBWI发生的因素十分复杂,涉及孕母、家庭、遗传、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文针对与LBW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就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 低出生体重儿(LBWI)即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以下者,包括早产儿、足月小样儿。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LBWI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这部分患儿常出现代谢性骨病,贫血等多种疾患,以及随之而来的发育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营养因素有关。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流行病学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某中小城市低出生体重儿(LBWI)发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该地LBWI发生率为5.55%,与国内其他地区结果一致;LBW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孕周、孕期产科合并症(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孕后期主食量、孕期被动吸烟及孕期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死亡原因,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95例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BWI的病死率22.11%,导致LBWI死亡的疾病为新生儿窒息所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出血、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减少LBWI的出生,预防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I)甲状腺功能(甲功)变化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日龄大于5天LBWI 145例,正常新生儿62例行甲功检测;并对上述LBWI甲功低下96例及甲功正常49例进行随访至15-30个月(纠正年龄);测量身体生长值及采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定。结果:LBWI发生甲功低下与胎龄、出生体重及病危程度密切相关(P<0.05);甲功低下组及甲功正常组在身高、体重、头围生长落后发生率有差异(P,0.05),在MDI、PDI发育值及MDI、PDI低下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胎龄小、体重轻、病情危重可致暂时性低甲状腺激素血症;而暂时性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是影响LBWI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湘萍 《北京医学》2012,(7):626-627
对于低出生体重儿(LBWI)来说,细菌感染是造成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LBWI重症感染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LBWI,并且入院时未发生呼吸、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7.
总结42例低出生体重儿(LBWI)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护理措施。强调LBWI患儿应用机械通气时病情观察和监 护、吸痰护理、气管内滴入、湿化及插管位置及呼吸机工作状态的重点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正确、合理的使用机械通气 的技术和管理。加强LBWI机械通气的呼吸护理,可提高LBWI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杨秀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41-2741
得临床推广。低出生体重儿(LBWI)指的是出生时体重〈2 500 g,出生体重在1 000~1 499 g之间的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生体重〈1 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1]。围生期是婴儿死亡比率最高的阶段,因此能否成功抢救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乃至超低出生体重儿,成为衡量新生儿科医生业务水平的普遍标准,同时也考验着护理人员技能的高低。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2011年6月—2012年6月成功抢救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30例,现将其临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运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898-2900
目的观察低出生体重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出生后转入重症监护的58例低出生体重儿为LBWI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58例为NBWI组,2组均随访3年。分别于6个月、36个月采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CDCC)合作制定的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进行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检测智能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3年,LBWI组36个月随访神经行为发育DQ、适应性、社会行为评分与6个月首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评分与6个月首次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LBWI组儿童DQ与胎龄、头围、围生期异常、经济条件、营养因素、家庭环境均有线性相关(均P<0.05);与性别未见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神经行为发育与同龄正常儿童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发育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89例低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刘永珍,陈双郧(郧阳医学院妇产科十堰442000)关键词低体重儿,相关因素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低体重儿的管理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本院1992年1月~1994年3月89例低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低体重儿发生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1.
杜维纳  熊英  林燕  夏利 《四川医学》2009,30(10):1542-1545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I)发生的病因及相关并发症,为减少其发生率,提高并发症的防治能力,降低病死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08年7-12月及2005年同期我院新生儿科住院LBWI的临床资料,按住院年份分为2008年和2005年两组,将住院LBWI共325例按孕周分为4组,即≤32周、33-34周、35~36周、≥37周,按出生体重分为两组,即〈1500g和1500-2499g。对其发生原因,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LBWI主要发生于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多胎妊娠是其主要原因,且多胎妊娠、高龄产妇和多次流产所占比例2008年较2005年高P〈0.05,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暂停、重症感染、颅内出血、硬肿的发生率越高,P〈0.05。胎龄越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颅内出血、硬肿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4组比较P〈0.05。2008年与2005年同期比较,LBWI的重症感染及硬肿发生率降低,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PDA)、颅内出血、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量避免高龄孕产和多次流产,同时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测,减少LBWI发生概率,对LBWI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护理是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发生率及死亡率,建立早期干预措施,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我院新生儿科8年来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昌辉  刘元珍 《四川医学》1993,14(6):381-382
我们对1985~1989年5年间在我院分娩的8346例活产婴中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分析一、发生率 8346例活产婴中,LBWI(体重<2500g)582例,发生率占6.97%;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23例。发生率占0.28%。5年中各年间LBWI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LBWI中,足月小样儿263例,发生率占3.15%;早产儿319例,发生率占3.82%,其中小于胎龄儿126例,发生率占1.51%,适于胎龄儿193例,发生率占2.31%。二、性别、城乡分布和孕母年龄与LBWI(表1) 数据显示,男女间LBWI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女婴明显高于男婴;城乡间LBWI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孕母不同年龄组间LBWI发生率不同,孕母年龄≥31岁组和≤24岁组分别与孕母年龄在25~30岁组的LBWI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前两组明显高于后一组,但前  相似文献   

14.
低出生体重儿2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214例LBWI产妇及同期214例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等易导致LBWI的发生率增加,剖宫产率升高(P<0.0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选择适宜的分娩时机,可减少LBWI的出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纵向随访合肥市城区低出生体重儿(LBWI)0~12月体格发育情况,科学评价LBWI婴儿期生长速率,明确LBWI出生后的生长追赶状况,为生长发育监测及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LBWI出生队列,共228名LBWI进入随访队列,在儿保系统中选择同期的161名正常出生体重儿(NBWI)作为对照组,监测婴儿0~12月龄体格发育结果。结果 LBWI男女婴体重、身长、头围各指标在婴儿期均明显低于 NBWI组同性别婴儿,LBWI和NBWI婴儿期最大生长速率在生后前3个月内,LBWI组男女婴在1~3月期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大于NBWI组,3月龄之后各体格指标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其中体重和头围顺位为1月龄>2月龄>3月龄,身长顺位为3月龄>1月龄>2月龄,LBWI在1岁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呈追赶生长,且6个月内追赶较快,尤以4月内明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I)和足月低出生体重儿(MLBWI)体格发育增长速度存在差异,PLBWI出生后6月内增长速度基本大于MLBWI,但两组男女婴最大生长速率均出现在生后前3个月内。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婴儿的体格发育存在影响,LBWI男女婴婴儿期最大生长速率均出现在生后前3个月内,各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大于NBWI,且各体格发育指标呈现追赶性生长,在4月龄内尤为明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6月内体重、身长增长速度基本大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低出生体重儿(LBWI)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观察42例LBWI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机械通气后,血PaO238/42例上升至正常,血PaCO217/22恢复正常。出现呼吸性碱中毒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29例。死亡17例,放弃治疗12例,治愈13例(39.95%)。结论 LBWI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缺氧,纠正高碳酸血症。保证供氧,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任春丽  朱艳菊  郭艳巍 《河北医学》2016,(11):1816-1818
目的:分析总结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指导产科临床工作,降低LBWI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321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自发早产、前置胎盘等.并发症主要是:贫血、低蛋白血症、病理性黄疸、NRDS、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窒息、脑白质病变、湿肺、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颅内出血、BPD、HIE、NEC.且<34周早产儿发生几率明显升高.结论:通过对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分析,临床工作中需重视高危人群、提高产检质量、加强危重早产儿的抢救水平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为了探讨小于胎龄儿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防止小于胎龄儿的出生,现将我中心2003年6月~2004年6月1008例住院新生儿中44例小于胎龄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发生因素及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方法:将山西省儿童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间住院的低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低体重的原因主要为妊娠高血压、多胎妊娠、感染性疾病,且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并发症以呼吸暂停、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颅内出血将体重分为小于等于1500g与大于1500g两组,经比较两组资料差异有显著性。低体重儿的死亡因素与胎龄、体重、并发症密切相关;以体重小于等于1500g与大于l500g分组,胎龄小于等于34周与大于34周分组,差异有显著性;肺透明膜病、颅内出血为低体重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高,且是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生存率及生命质量,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工作,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低体重儿发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期间四川省111676例围产儿的低体重儿及其发生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低体重儿8177例,发生率73.22%;低体重儿死亡516例,死亡率79.89%;孕妇年龄、胎数及城乡生活水平影响低体重儿的发生,35岁以上孕妇所生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00.94‰,双胎、三胎及其以上的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331.53‰,265.96‰,乡村低体重儿发生率为94.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