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裂孔疝(HH)是临床高发病,与腹内压力升高、食管相对短缩、裂孔周围支撑结构薄弱有关,能引起胃食管反流、吞咽异常、食管外症状等,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HH手术在我国不同级别医院逐渐开展。由于对疾病解剖、病理生理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手术培训的欠缺,我国HH修补术后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为规范HH腹腔镜修补操作、同质化HH腔镜手术水平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循照共识、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容易掌握、推广的HH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操作七步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切口疝的微创修补理念在疝外科界已经形成共识,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腔镜下的补片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式的切口疝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IPO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补片固定方式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观察组),另60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固定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以及疝环最大缺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5.5 min vs. 47.7 min,P<0.05),平均疝钉固定数量少于对照组(36.6枚 vs. 44.2枚,P<0.05),平均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2分 vs. 4.6分,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9万元 vs. 4.8万元,P<0.05)。两组患者在血清肿、补片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26.3个月与25.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疝复发率(1.7% vs. 5.0%,P=0.61)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7% vs. 8.3%,P=1.00)。结论 “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减少疝钉使用数量,节约住院费用,并且可降低切口疝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该方法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为了生物转化低成本制备人参稀有皂苷,利用Aspergillus g.848菌的粗酶与市售的原人参二醇类皂苷(PPD)混合皂苷反应,制备人参稀有皂苷C-K、C-Mc、F_2单体和4种异构体的Rh2组皂苷。方法酶与PPD皂苷反应,生成稀有皂苷;用HPLC法测定PPD皂苷原料和产物皂苷的组成,用硅胶柱法分离产物中的单体皂苷,用NMR法确认产物单体皂苷结构;用UPLC-MS法确认产物Rh2组。结果原料PPD中含有人参皂苷Rb_1、Rd、Rb_2、Rc和4种异构体的人参皂苷Rg3组;酶反应时,若生产以F_2为主的皂苷时,最佳反应时间为1.5~2.0h;若生产以C-K为主的皂苷时,反应时间为24.0~30.0h;若生产以Rh2组为主的皂苷时,反应6.0~12.0h时,Rg_3组产量低而Rh_2组产量高。以C-K为主的皂苷生产中,从30 g的PPD皂苷酶反应得到20 g产物,经硅胶柱分离,得到8.16 g的C-K、1.01 g的C-Mc、0.45 g的F_2单体和0.19 g的Rh_2组皂苷,并以NMR和UPLC-MS法核对了其结构。结论 PPD皂苷经酶转化成功地制备了高活性C-K、C-Mc、F_2和Rh_2组皂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P治疗的68例患者为B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TAPP组与TE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229.0±72.8)元和(8928.4±127.5)元(t=5.24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7.015、1.742、1.161、0.091,P=0.057、0.084、0.248、0.927)。并发症方面,二组腹股沟区血清肿、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气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0.229、0.079、0.771、0.145,P=0.747、0.633、0.779、0.380、0.703)。2组术中均未出现重要血管、腹腔器官等意外损伤。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和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TAPP及TEP治疗腹股沟疝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TEP较TAPP能减少住院费用。初学者或普通外科医生应首选TAPP,TAPP能为TEP打下基础,TEP适合从事疝外科的专科医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术前渐进性气腹(PPP)在复杂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21例采用PPP行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气腹前后均行腹部CT检查,计算疝囊容积、腹腔容积。结果 21例患者均完成气腹,平均气腹时间(16.6±1.8)d,平均注入的空气量(3.7±0.9)L;4例(19.0%)发生与PPP相关的并发症,包括1例皮下气肿和3例肩胛痛;气腹前后平均疝囊容积分别是(901.0±430.8)ml和(1 115.1±481.9)ml,腹腔容积分别是(6 741.9±1 746.9)ml和(8 962.3±2 272.9)ml,(疝囊容积/腹腔总容积)×100%分别是(12±5)%和(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12.4、2.9,均P0.01);气腹后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平均分别增加26.0%、33.7%,多数患者疝内容物自发性减少。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肠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80.1±50.6)min、(11.4±9.0)d,腹壁缺损均完全关闭;术后出现血清肿2例,呼吸困难1例,肺炎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腹腔高压、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3.0±8.0)个月,无一例疝复发。结论 PPP应用于切口疝安全有效,允许疝内容物完全回纳腹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温芒硝序贯疗法在预防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后血清肿发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万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120例行TAPP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予以腹股沟区创面200 mL 4 ℃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腹股沟区冰敷2 h+术后芒硝外敷2 d的3种联合措施,对照组仅予以TAPP术后常规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切口疼痛、VAS评分、恶性呕吐、尿潴留及肠梗阻发生率和远期随访指标包括慢性疼痛、补片感染、疝复发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7%(1/60)、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例属于Ⅰ型;对照组10例中,Ⅰ型6例、Ⅱ型2例、Ⅳ型2例;Ⅳ型血清肿予以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后逐渐缓解,Ⅰ型、Ⅱ型血清肿予以芒硝外敷处理后均好转。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分别是5.0%、3.3%、3.3%,低于对照组的16.7%、13.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1±0.6)分、下床活动时间(8.5±2.3)h、住院天数(3.5±0.6)d,均低于对照组的(4.8±0.8)分、(13.1±1.7)h、(4.5±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补片感染、肠梗阻、住院费用、疝复发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温芒硝序贯疗法能够有效预防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明显减轻病人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0日至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应用生物补片(SIS)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进行一期修补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的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血清肿、补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Onlay修补16例,Sublay修补6例。仅1例(4.5%)出现SSIH(Onlay修补),术后疼痛以轻-中度为主,1周内基本回复正常,无血清肿、补片感染病例。Onlay与Sublay修补在SSIH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手术中加强筋膜缺损,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SSIH的发生率,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门诊处方调剂前干预,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儿科门诊差错处方登记本中收集2013年全年调剂前干预处方共计1 244张,依据《中国药典》《中国国家处方集》《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相关药品说明书,分析处方中不合理情况,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处方中不合理情况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当(36.66%)、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19.53%)、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19.05%)、联合用药不合理(10.13%)等,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结论:做好处方调剂前干预可有效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