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医学院学报》2010,(12):I0001-I0012
专题研究 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的临床分析……………………由丽娜 严兴海杨 娜等(3):223 基于核磁共振的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的代谢组学研究………严兴海 巴吐尔·买买提明 李春燕等(3):228  相似文献   

2.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支气管哮喘中医“同病异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哮喘肾虚痰瘀型与非肾虚痰瘀型患者血浆代谢化合物,开展中医哮喘“同病异证”性研究。方法分别取肾虚痰瘀型和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浆进行1 H-NM R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图谱。确定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肾虚痰瘀型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化合物。结果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谷氨酰胺、肉碱、酪氨酸、肌酸、组氨酸、鲨肌醇、甘氨酸、葡萄糖、苏氨酸、肌醇、1-甲基组氨酸降低,肌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虚痰瘀型哮喘组与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比较,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丙酮酸、甘氨酸升高;非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丙酮、酪氨酸、1-甲基组氨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肾虚痰瘀证的临床症状在微观生物学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明确,中医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再分性,中医支气管哮喘“同病异证”性及中医哮喘肾虚痰瘀证存在一定的生物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肾虚痰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分布情况及其肝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3例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分为肾虚痰瘀组和非肾虚痰瘀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OP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结果 (1)103例COPD患者中以肾虚痰瘀型患者多见,共70例,占68%,其它证型患者共33例,占32%;肾虚痰瘀组与非肾虚痰瘀组比较,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非肾虚痰瘀组比较,肾虚痰瘀组患者年龄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痰瘀组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非肾虚痰瘀组TBIL水平虽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痰瘀组和非肾虚痰瘀组GP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0.05),而肾虚痰瘀组GPT升高更明显;肾虚痰瘀组和非肾虚痰瘀组AL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0.05),而肾虚痰瘀组ALB降低更明显.ALP、TP、GLB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肾虚痰瘀是COPD的一个主要证型;COPD患者存在肝功能的异常,肾虚痰瘀型COPD患者表现更为明显;COPD患者肝功能的改变可能与肝郁气滞有关.临床治疗COPD尤其是肾虚痰瘀型COPD时,可酌情加用疏肝、解郁、理气的药物,以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磁共振的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开展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39例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浆经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后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采集谱图进行数据预处理后,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进行数据解读.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显著性差异检测及二位谱技术确定健康人与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成分.结果 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OPLS-DA分析空间分布图中健康组与肾虚痰瘀型哮喘组分类良好;肾虚痰瘀型哮喘组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糖蛋白、柠檬酸、肌酸、肌酸酐、鲨肌醇、1-甲基组氨酸等化合物显著下降,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丙酮、乙酰乙酸、肉碱等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代谢表型的改变可能是遗传环境双因素作用的结果.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代谢产物标志物的产生与气道炎症、气道超敏反应、气道重塑等哮喘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肾虚痰瘀型哮喘发作状态下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具体表现为脂肪酸与支链氨基酸代谢增强、三羧酸循环抑制、糖异生增强、肌酸合成代谢减少.预示着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可能存在长期持续耗能状态与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气道炎症刺激持续迁延可能是导致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这为进一步认识肾虚痰瘀型哮喘的微观物质基础,评价中医药对肾虚痰瘀型哮喘的干预效果提供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关系.方法使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55例抑郁症、20例焦虑症患者和21例正常人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浓度,同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结果 2组患者的血浆NE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症组的血浆5-HT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焦虑症组的血浆5-HT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之间血浆5-HT浓度也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存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异常,但这不能鉴别两者.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TC、TG、HDL-C、LDL-C)的相关性,为冠心病辨证分型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299例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浊中阻证、气滞心胸证及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四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30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浆Hcy及血脂水平,统计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D各证型组血浆Hcy水平整体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以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组为最高(P<0.05).健康对照组的HDL-C水平高于各证型组(P<0.05).结论 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Hcy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气阴亏虚、痰热瘀阻证血浆Hcy水平为最高,CHD各证型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因此血浆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本地区冠心病中医分型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借助前期研制成功PMS肝气逆、郁两证大鼠模型检测其血清与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探索"肝失疏泄"微观机制并对模型与中医证型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 挑出动情周期非接受期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组、PMS肝气逆证造模给药组、PMS肝气郁证造模给药组,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以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制备,肝气郁证大鼠模型以慢性束缚应激法制备,模型复制成功后肝气逆大鼠模型用经前平颗粒干预,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用经前舒颗粒干预.HPLC测定血清及中枢NE、DA、5-HT含量,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分析. 结果 旷场实验中,相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造模后逆模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可旷场实验总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郁模组大鼠则显著减少(P<0.05),用药后这一趋势得到明显纠正(P<0.05).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NE、DA、5-HT含量均有上升趋势;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DA含量呈下降趋势,5-HT含量显著上升.外周单胺类神经介质变化趋势多与中枢相反. 结论 肝疏泄太过所致烦躁易怒等表现可能与边缘叶DA水平上升,下丘脑DA、边缘叶5-HT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肝气疏泄不及呈现抑郁萎靡等症状可能与下丘脑NE水平上升,下丘脑、边缘叶DA水平下降,5-HT水平上升有密切关系.据此推测,肝主疏泄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该类活性物质含量而呈现作用;其功能定位为脑中枢,尤其是下丘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并观察不同中医证型A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AL初治患者按中医证侯诊断标准分为:热毒炽盛型(47例)、痰热瘀结型(25例)、气阴两虚型(22例)、气血两虚型(12例)4型,检测并比较各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化疗后4型完全缓解(CR)率。结果:(1)热毒炽盛型、痰热瘀结型ET含量明显高于气血两虚型、气阴两虚型(P<0.05),其趋势为热毒炽盛型或痰热瘀结型>气血两虚型或气阴两虚型。(2)化疗后CR率气血两虚型、气阴两虚型明显高于热毒炽盛型、痰热瘀结型(P<0.05),气血两虚型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其趋势为气血两虚型(91.66%)>气阴两虚型(81.82%)>热毒炽盛型(42.55%)或痰热瘀结型(48.00%)。结论:血浆ET可作为中医证候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判定和估计预后的客观化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董洪波  蔡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774-1776
目的:通过观察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戊四氮(PTZ)建立Wistar大鼠癫痫模型,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额叶、海马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癫痫模型组额叶中5-HT、D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NE含量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海马中:癫痫模型组D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5-HT、NE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脑内单胺类递质参与了癫痫活动调控,单胺水平的改变将导致脑的兴奋性改变.作用的性质取决于所在脑区,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运用辨证施护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本科室进行治疗的1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辨证施护,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中的各项因子在护理前后差异均显著(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现代期刊文献中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电子和手工检索相结合,对1989—2009年CNKI、CBM、VIP数据库进行检索,再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46篇,涉及证型48种,总病例数8648例,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后得出证型20种,分布较多的依次为热哮型(28.90%)、冷哮型(25.28%)、肺肾两虚(9.86%)、肺脾两虚(8.50%)、肺虚(7.34%)、虚哮型(6.39%)、风哮型(4.60%)。结论:热哮型、冷哮型、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肺虚、虚哮型、风哮型7种证型基本概括了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证候特征,揭示了支气管哮喘的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支气管哮喘患者异常黑胆质型与非异常黑胆质型的血浆代谢组变化情况及发生机制。方法对61例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5名非异常黑胆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浆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通过谱图分段积分后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析所采集的图谱。结果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中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以及谷氨酰胺、α-葡萄糖、β-葡萄糖、糖蛋白、肌酸、乳酸、肉碱、丙酮、丙酮酸、脂类[包含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不饱和脂类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与非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相比,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血浆中α-葡萄糖、β-葡萄糖、糖蛋白明显升高(P <0.05),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1-甲基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升高,乙酰乙酸、丙酮,丙酮酸、乳酸、肌酸、肌酸酐、肉碱等代谢物含量升高,LDL 和 VLDL、不饱和脂类、乙酸、乙酰半胱氨酸、谷氨酰胺、鲨肌醇等化合物含量升高(P <0.05)。结论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发生改变,体内糖异生和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较严重,这可能是异常黑胆质型哮喘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之一,也从一个侧面证实维医“同病异证”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活血通络法治疗小儿哮喘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医活血通络干预治疗小儿哮喘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方法:按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及《中药新药治疗哮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选择哮喘发作期(热型)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型)患儿存在瘀血阻络的病理基础,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可提高临床疗效;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型)中医辨证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活血通络中药“喘通康”达到控制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从而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外合治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对31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了临床肺功能观察,并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结果:中药内外合治能明显改善小气道阻塞现象,对抗气道过敏反应,拮抗哮喘炎性介质释放。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具有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清肺祛瘀汤联合信必可都保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IgE、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日—2018年6月5日武汉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11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信必可都保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肺祛瘀汤联合信必可都保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ACT评分、血清IgE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9.66%)(P <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E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 IgE 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控制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较治疗前上升(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T评分、FEV1、FEV1%及PEF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肺祛瘀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血清IgE水平,减少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疏风定喘汤不同剂型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41例.按服用剂型不同分为2组,其中中药汤剂组26例,中药颗粒制剂组15例.中药汤剂组予疏风定喘汤传统汤剂治疗,中药颗粒组予疏风定喘汤颗粒制剂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疏风定喘汤传统汤剂、疏风定喘汤颗粒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均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2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ACT评分提高,肺功能指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ACT评分、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风定喘汤传统汤剂与疏风定喘汤颗粒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疗效相当,颗粒制剂可替代汤剂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激素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证治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急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中医病机、证候的分析。提出激素治疗期多易出现阴虚阳亢型 ;减量期为气阴两虚型 ;小剂量维持及停用期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型。指出应循其规律 ,调整阴阳 ,综观整体 ,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规律。方法: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结果:认为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动,痰气搏结,以实证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夹为主,表现为阳虚与饮伏、气虚与痰阻、气阴虚与痰热等;临床缓解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肺、脾、肾气虚。拟订有关证候诊断要点,并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结论:常见证候为三期十证候,即急性发作期的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阳气暴脱证,慢性持续期的阳虚饮伏证、气虚痰阻证、气阴虚痰热证,临床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为主要兼证,常兼见于上述证候中。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收集200例已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常见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信息,采用SPSS 13.0软件描述性分析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证候分布规律,确立诊断标准.结果 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证型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为102例,占51%;其次为肺阴虚型68例,占17%;痰热壅肺型30例,占15%.结论 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肺阴虚型、痰热壅肺型.构成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气阴两虚型、肺阴虚型、痰热壅肺型.提示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在养阴生津的同时,可根据不同证型注意给予益气、化痰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