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智敏 《中国骨伤》2000,13(11):695-696
自 198 7~ 1997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5 35例 ,其中因初次手术无效或症状复发行再次手术治疗共 2 9例。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 ,对手术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中男 2 0例 ,女 9例 ;年龄 2 8~ 6 1岁。首次术式开窗 12例 ,半椎板 10例 ,全椎板 7例。再次手术间隔 1月~ 5年 ,平均 18月。全部病例均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 2 9例均经脊髓造影、CT或MRI确诊后 ,再次手术。1 2 初次手术失误原因 ①椎管狭窄未解除 15例。②多间隙突出遗漏 3例。③定位错误未找到突出 ,误切椎间盘遗漏突出椎间盘 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及再次手术方法。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108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修补部位复发73例,其中平片过小34例,网塞或补片移位19例,平片变形、卷曲14例,补片位置放置错误6例。在修补部位以外(术中遗漏疝miss hernia)复发35例,其中遗漏直疝16例,股疝11例,斜疝8例。再次手术均应用腹膜前间隙修补,采用PHS及Kugel补片,术后随访1个月~5年均未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与患者术中遗留疝、补片移位、补片大小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等因素相关;选择腹膜前间隙修补是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外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以期提高再次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再次手术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8个月期间收治的152例肝外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既往手术原因、方式及再次手术的原因、方式。
结果:全组肝外胆道再手术原因:胆道残余结石(36例),结石复发(80例),胆道感染(12例),胆道损伤(18例)及其他(6例)。再次手术以胆总管探查+胆肠吻合为主,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残石率为4.6%。
结论:肝外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胆道残余或复发结石(76.4%);胆道损伤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8~1996年共完成胆道手术麻醉2351例,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胆道手术共2351例,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882例,胆道手术(含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内引流,“产型管外引流)1469例。男性831例,女性1520例。年龄3~86岁,其中小儿6例,3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为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穿孔,2例硬化性胆管炎。1.2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连硬)2332例,于TS一“9或Tg—10间隙穿刺置管,麻药用为1.6%利多卡因加O.2%地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为连硬阻滞药,普鲁卡因试验阳性病例采用0.37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的275例患者。所有患者于切皮前30~60min.单次静脉输注预防性抗生素。此后如无感染并发症则不再使用任何抗生素。根据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不明原因的抗生素治疗、肠道吻合口瘘以及远处感染的发生情况.综合判定为预防成功、预防失败或远处感染。结果275例患者术中和术后无一例发生抗生素相关的药物过敏反应。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成功率88.4%(243/275),预防失败率8.4%(23/275),远处感染9例(3.3%,9/275)。预防失败的23例中,手术部位感染13例(4.7%),术后不明原因发热使用广谱抗生素者2例(0.7%),术后发生肠道吻合口瘘8例(3.6%,8/222)。结论择期开腹结直肠手术单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接受国产机器人手术的103例病人资料,分析临床特征、术中和术后,以及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 结果 103例病人中,2例(2%)中转开放手术,2例(2%)术中输血,无术后输血。2例(2%)发生术中并发症,分别为膀胱损伤和输尿管损伤各1例;2例(2%)发生术后并发症,分别为吻合口瘘和盆腔感染各1例。住院期间无再次手术情况,103例病人均顺利出院。术后30 d内无再次入院和死亡情况。 结论 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S”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行,仍须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间甲状腺手术后96例再次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甲状腺癌再次手术者31例,占14.0%(31/221),高于总的甲状腺再次手术率的5.3%(96/1805)(P〈0.01)。96例再次手术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共14例,占14.6%,高于首次手术者的3.7%(63/1709)(P〈0.01)。两次手术为同一侧者51例,手术并发症为11例,占21.6%,高于两次手术为不同侧者的6.7%(3/45)(P〈0.05);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困难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首次手术时必须谨慎,应尽可能减少再次手术率。对需要再次手术者,应及时手术。再次手术时应小心细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再次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要点。方法2000年2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PVE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6.7%),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2003年以后手术的11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6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相应的处理治愈。随访15例,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PVE再次复发1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死于全身衰竭;其余14例患者均治愈,恢复正常工作;心功能Ⅱ级12例,Ⅲ级2例。结论PVE的外科治疗风险大,死亡率高,而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和围术期正确应用抗生素是保障PVE再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手术所见不符的原因分析和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手术所见不符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1999年12月-2000年2月手术治疗9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8例9个间隙CT影像与手术所见不符。对8例不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产生假阴性有(1)CT片质量差(2个间隙);(2)扫描线未扫到游离髓核(3个间隙);(3)扫描层次不够(1个间隙);产生假阳性有可能是硬膜外脂肪密度增高(1个间隙);另2个间隙1个属于临床错误;1个是神经根变异畸形。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主要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不能完全依赖CT影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8例老年人胆道再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时间为1.5~9h,平均(4.2±2.2)h;术中输血8例,输血量为400-1000ml,平均(395±286)ml;住院时间为8--38d,平均(18.0±9.7)d。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评估,强调再次手术的处理原则,老年胆道再次手术是可以安全实施的。  相似文献   

11.
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附11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988年6月至1998年6月十年间收治的119例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中接受2次手术者78例(65.55%),3次者30例(25.21%),4次以上者11例(9.24%),死亡4例(3.36%),初次手术方式,开腹胆囊切除术61例(51.26%),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5例(29.41%),胆肠吻合术15例(12.6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6.72%),再次手术的原因,残留或复发结石占首位,共43例(36.13%),胆管损伤或损伤性狭窄32例(26.98%),残留胆囊炎或伴结石23例(19.33%),胆肠吻合口狭窄13例(10.92%),Oddi括约肌狭窄4例(3.36%),其他原因4例(3.36%),结论:良性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对策;(1)提高术前确诊率,通过各种影像学及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胆道系统情况。(2)术中全面细致检查,充分运用胆道镜,胆道造影及术中B超检查,选择合理的术式,降低残石率。(3)根据胆道的损伤类型,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成形后的肝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再次肝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病因、预后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实施的101例再次肝移植的病因、术前MELD评分、与首次肝移植的时间间隔、手术术式选择、1年生存率、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再次肝移植1年的生存率为71.6%;再次移植的主要原因是胆道并发症(45、5%);MELD值≤20的病例1年生存率(83.8%)明显高于MELD值为20—30和〉30的病例(57.1%和66.7%);首次移植术后超过1个月再次移植围手术期生存率(83.8%)明显高于首次移植术后8—30d接受再次移植患者(41.7%);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54.2%)。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术式,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提高再次肝移植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郁凯乐  俞思勤 《中国骨伤》2000,13(3):165-165
我院自 1980年 8月~ 1995年 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84例 ,其中 18例因不同原因再次手术 ,再手术率为6 3%。 18例再手术病例经椎管造影、CT或MRI检查确认病变所在 ,行二次手术探查。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首次手术时年龄为 2 4~ 5 0岁 ,平均 35 2岁。再次手术时年龄 2 8~ 5 2岁 ,平均 40 5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 1 5年~ 7年 ,平均 3 5年。1 2 再手术原因  (1)因技术原因再手术者 8例 ,均为首次手术后症状依旧或减轻不明显。其中 4例经椎管造影见原间隙突出平面造影剂充盈缺损或中断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常规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再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神经根管狭窄22例,腰椎不稳6例,手术失误8例(间隙错误3例,术侧错误3例,间隙遗漏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37例均顺利完成再手术,术后脑脊液漏2例,经头低脚高位及拔管后腹带加压治愈。37例均获随访,平均3.2(2~6)年。采用侯树勋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9例,可7例。结论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的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1986~2001年间1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误漏诊4例,术中定位错误2例,同一间隙椎间盘再突出2例,手术方法不当及不彻底5例。13例再次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5个月。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做出术前诊断及准确定位,根据其不同类型采用与其相应的术式,可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管良性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管良性疾病再次手术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中接受2次手术者87例(95.60%),3次手术者4例(4.40%),无手术死亡。再次手术原因:结石残留或复发42例(46.15%),胆管损伤36例(39.56%),残留胆囊5例(5.49%),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2.20%),返流性胆管炎2例(2.20%),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2例(2.20%),肠瘘2例(2.20%);再次手术方式:胆肠Roux-en-Y吻合、T管支撑56例(61.54%),肝叶切除13例(14.29%),肝门整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10例(10.99%),残余胆囊切除5例(5.49%),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例(3.29%),胆管修复、T管支撑2例(2.20%),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2例(2.20%)。结论降低结石残留以及预防胆管损伤是防止再次胆道手术的关键。进行胆道再次手术时应积极术前准备,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避免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再次肝移植8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实施的80例再次肝脏移植的原因、与首次肝移植的时间间隔、选择的术式、1年存活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死亡的主要病因。结果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是胆道并发症,占45.0%;距首次移植术后超过1个月再次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19.6%)明显低于首次移植术后8~30d行再次移植患者(70.0%);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54.5%)和多脏衰(18.2%)。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间,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术式,制定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提高再次移植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病人初次手术时,阑尾炎急性发作38例(63.3%),慢性发作22例(36.7%);51例(85.0%)病人急诊行阑尾切除术,9例(15.0%)择期手术,其中探查切口39例(65.0%),麦氏切口21例(35.0%);60例病人均行开放式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5例(41.7%)、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28.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6例(10.0%)、慢性阑尾炎10例(16.7%)、腺癌2例(3.3%);初次手术所在医院为二级医院47例(78.3%),三级医院13例(21.7%)。再次手术原因包括:肠梗阻27例(45.0%),腹壁切口疝26例(43.3%),炎症性并发症7例(11.7%)。再次手术方式包括:切口疝修补术26例(43.3%),肠粘连松解术23例(38.3%),回盲部切除术3例(5.0%),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5.0%),阑尾残株切除术2例(3.3%),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1.7%),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1.7%),剖腹探查术1例(1.7%)。结论 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以肠梗阻、腹壁切口疝及炎症性并发症为主。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可能会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初次手术操作规范,腹腔冲洗彻底,切口缝合确切可减少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4年2月共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256例,其中17例出现并发症,多行保守或二次手术治愈.现分述如下: 1 并发症及防治 定位错误:3例.其中2例开错间隙未找到突出间盘后,又继续探查予以纠正,1例再次手术治愈.神经根损伤:2例.为不完全性损伤,其中1例手术后3 d恢复,另外1例术后有轻度足背麻木和足趾背伸肌力减弱,随访半年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致原位肝移植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所施行225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病例需行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5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肝移植后因出血等原因需再次手术,其中5例接受2次再手术,再手术率为14.2%(32/225)。再手术原因包括:腹腔内出血17例次,占再手术总例次的53.1%(17/32);胆道并发症11例次,占再手术总例次的34.3%(11/32);肝动脉栓塞2例次,占再手术总例次的6.3%(2/32);其它2例次,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例、胸腔出血1例,占再手术总例次的6.3%(2/32)。再手术方式包括缝扎出血点、渗血创面电凝、胆道吻合口重建、肝动脉重建及再次肝移植等。27例再手术病例中,7例患者再手术后死亡,死亡率为25.9%(7/27)。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腹腔内出血及胆道并发症是两大主要原因;认识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处理,对降低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