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伸趾长肌腱的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伸趾长肌腱足背游离皮瓣在手部皮肤合并伸、屈指肌腱缺损中的应用技术。方法 对6例手背、2例手掌、1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毁损无法修复的手 ,运用带伸趾长肌腱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覆盖区平整 ,质地柔软 ,皮肤颜色与正常手部皮肤相近 ,随访 3个月 - 5年 ,手指活动良好。结论 带伸趾长肌腱足背皮瓣是修复手掌手背同时伴有多条肌腱缺损治疗较理想选择。但因该复合组织瓣移植对供区损伤较大 ,所以切取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带伸趾长肌腱有的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伸趾长肌腱足背游离皮瓣在手部皮肤合并伸、屈指肌腱缺损中的应用技术。方法 对6例手背、2例手掌、1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毁损无法修复的手、运用带伸趾长肌腱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覆盖区平整,质地柔软,皮肤颜色与正常手部皮肤相近,随访3个月-5年,手指活动良好。结论 带伸趾长肌腱足背皮瓣是修复手掌手背同时伴有多条肌腱缺损治疗较理想选择。但因该复合组织瓣移植对供区损伤较大,所以切取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足背皮瓣修复手足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足背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足背皮瓣及其携带肌腱、拇甲瓣、足趾的复合组织瓣21例,采用游离移植及带蒂转移的方法,分别修复手部缺损17例及足踝部皮肤缺损4例。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20例随访1 ̄3年,皮瓣血液循环佳,皮肤质量好,感觉恢复好。复合移植修复的手部肌腱及再造的手拇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背皮瓣切取方便,移植成功率高,修复效果好。游离移植的最佳适应证是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带蒂转移主要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9月我院用带肌腱的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面积6.5 cm×4.0 cm~10.0 cm×8.5cm,切取皮瓣面积为8.5cm×5.0cm~11.5cm×10.0cm;趾长伸肌腱的切取长度7cm~13c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随访6个月~2年。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均成活,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 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是一种有效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并重建伸指功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带神经血管蒂的足背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背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切取带腓浅神经和趾伸肌腱或跖骨的复合足背皮瓣一期移植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11例。移植皮瓣面积8cm×7cm~14cm×10cm,携带肌腱最多5根,最少2根,其中1例移植跖骨1.7cm。术中根据皮瓣的面积灵活选取切口,避免腓深神经外侧支损伤。结果足背复合组织皮瓣全部成活,经6~40个月的随访,除1例需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其余肌腱功能良好,掌指、指间关节自主活动度接近正常,手背感觉、外观令人满意,移植跖骨愈合;足背供区无明显不适,无趾下垂后遗症。结论足背复合皮瓣是一期移植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的选择,疗效满意;灵活的切取方法可有效降低供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带蒂薄型下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蒂薄型下腹部皮瓣对手部皮肤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应用带蒂薄型下腹部皮瓣对21例手掌创面和伴有肌腱、骨外露的手背创面及手背Ⅲ度切痂创面进行修复,随访6个月-4年,观察手部外观与手指功能。结果21例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及弹性好,肤色基本正常;痛觉、触觉及温度觉存在;手指伸屈活动范围及力量基本正常。结论应用带蒂薄型下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创面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背皮瓣在毁损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足背皮瓣修复毁损性创面11例,其中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同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缺损2例(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1例).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2例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手功能及外观良好. 结论 足背皮瓣血管解剖相对恒定,修复创面后不臃肿,是修复毁损性创面较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带趾伸肌腱、跖背皮神经复合足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感觉神经及伸肌腱缺损。方法 采用复合足背皮瓣修复 5例手背皮肤、神经及肌腱缺损。经随诊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经 4mo~ 3a随访 ,感觉康复 ,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带皮神经及趾伸肌腱的复合足背皮瓣 ,1次手术完成手背皮肤、感觉神经及伸肌腱重建。该方法易操作 ,需一定的显微外科基础。它为修复手背皮肤、神经及肌腱的复合缺损提供了一种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述栋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388-38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80例。结果 除6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并肌腱、神经缺损患者,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5个月到2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功能活动良好。结论:该术式是Ⅰ期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缺损的理想方法,同时带腱周组织的肌腱移植可防止肌腱的粘连。  相似文献   

12.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8月我院采用带桡神经浅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10例 ,皮瓣全部成活 ,在避免感染、瘢痕形成及早期恢复手部功能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7~ 39岁 ,平均 2 5岁。手掌、手背软组织缺损、肌腱、掌骨外露 4例 ;虎口软组织缺损 2例 ;手掌背部瘢痕挛缩 2例 ;手背部深Ⅱ度烧伤 1例 ;腕部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 1例。1.2 手术方法 取前臂皮瓣。臂丛麻醉 ,前臂中立位。以鼻烟窝中心为旋转点 ,旋转点与肘横纹中外 1/ 3点连线为轴线 ,按创面设计皮瓣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跗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2例足背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的患者,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29.2岁(21~56岁),碾压伤12例,砸伤6例,切割伤2例,电热烧伤2例,应用跗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供区给予植皮覆盖,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肤色,肿胀及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好,耐磨,无臃肿,感觉及功能良好。结论:应用跗外侧皮瓣修复足背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具有解剖位置恒定,创伤小,质地柔软色泽好,感觉及功能正常,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带肌腱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手背复合组织缺损行带肌腱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术后26例患者手背移植复合组织均存活,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肌腱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种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0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病人,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骨间背侧岛状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供区及受区无溃疡,无明显色素沉着,外观良好,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灵活,相对游离皮瓣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近,能最大程度恢复手部的外观、功能,创伤小,对生活护理小。但对手指缺损要求再造、带蒂皮瓣无法覆盖创面及无可用的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等病例,游离皮瓣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85年至1991年4月对83例急诊断指、断掌、断腕病人进行再植,成活75例,失败8例,成活率90.4例,同时对两例手部皮缺损伴骨关节外露,肌腱缺损和一例虎口及手掌疤痕痉孪缩畸形患者采取一期带血管蒂的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和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修复全部成功,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7.
手外伤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莲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1):1085-1086
皮肤撕脱伤、压砸伤等均可引起手部皮肤缺损,甚至会引起深部组织血管、神经、肌腱的破坏。皮瓣修复是理想的方法。按取材及修复缺损部位的远近而分为局部皮瓣与带蒂皮瓣。带蒂皮瓣的优点是供区不在缺损部附近,缺损部可以较好地修复。我科自2001年以来,先后为11例病人施行带蒂皮瓣移植术,经精心护理均获得成功。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8~32岁。其中撕脱伤8例,压砸、挤压伤3例,11例病人均采用带蒂皮瓣移植术,全部成活,且修复后的皮瓣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2病室准备术后安排在单人间,每日用紫外线照…  相似文献   

18.
王刚刚  刘纲 《中外医疗》2010,29(22):64-64
目的通过总结18例虎口背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治疗经验,提供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新选择。方法切取虎口背侧带蒂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示指近节、大鱼际部及手掌桡侧半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张力大者,取前臂内侧全厚皮植皮。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2例出现动脉危象,原因是蒂部过紧,经拆除蒂部的缝合线,皮瓣成活。术后6~8个月随访,皮瓣血运稳定,外观饱满,弹性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虎口背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术后效果好,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各类软组织缺损11例,并对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血供良好9例,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瓣青紫2例,经查发现系蒂部受压致静脉回流受限,处理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及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肌腱或骨外露创面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最大程度保留手指外形以及功能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皮肤缺损伴骨外露以及肌腱缺损的主要目标~([1])。已有临床报道显示,采用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合并肌腱缺损的复合伤,疗效显著~([2])。对于合并指背骨皮质缺损的复合伤,传统修复方法通常选择直接缩短患指后对应吻合相关组织或取自体髂骨植骨,并单纯取掌长肌腱等肌腱组织移植,再选取邻指带蒂皮瓣转位覆盖创面,可能还需切取上肢局部断层皮片覆盖供区~([3])。带尺骨的复合皮瓣应用广泛有效,在修复手背皮肤合并掌骨缺损方面疗效较为显著~([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