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相似文献   

2.
汗证、头痛、痹证均属于中医范畴,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均有记载,《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后世医家治疗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汗证、头痛、痹证临床多单独为病,三者同时发病者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巩浩然 《光明中医》2012,27(1):156-157
《素问·痹论》中提出:"诸痹不已,亦益内也",是阐明痹证的预后。"益"通"溢",有过分、溢入之意,此句说明痹证日久不愈会传化入里,与本节上文所提出的:“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痹证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以肢体肿胀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变形、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进一步发展可累及脏腑。痹证之名始于《内经》,《素问·痹论》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痹论》和《灵枢·周痹》对痹证进行了专门的论述.除了风寒湿痹,还提出了“热痹”、“五体痹”、“五脏痹”等,奠定了中医痹证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证的理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不断的完善。本文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内经>痹证证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痛、酸楚、重看、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历代医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都有详尽的描述。纵观历代医家之说.终不离《内经》痹证证型。撰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而《素问·瘦论》首揭其纲要,对其病机病症,病因辨证等方面论述颇详。并以病因辨证等方面进行了分型。1痹证的命名1.1病因命名:如风痹、寒搏、湿痹。1.2证候特征命名:如行痹、痛痹、著痹、周痹。1.3机体部位命名:如皮痹、肌痹、筋痹、脉痹、骨痹。1.4脏腑命名:如脏痹(心…  相似文献   

6.
中西手法与蜡疗结合治疗背肌筋膜炎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丽  马诚  谢志强 《光明中医》2011,26(8):1626-1627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症。中医学认为,背肌筋膜炎属于"背肌伤筋""痹证"范畴,是由于长期劳损或贪凉卧地,复感外邪,使血滞经脉,经脉痹阻背部而出现疼痛不适。《素问.长次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  相似文献   

7.
痹证,痹阻滞塞也。临床以肌肉、筋骨、关节重着、酸楚、疼痛为主证。 痹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较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痹之外,还有热痹。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素问·痹论》基础上提出“痹证有瘀血说”的见解,大大发展了痹证理论,丰富了后人对痹证的认识,开拓了治疗痹证的新途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指出:"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本病又称"骨痹"、"历节风"、"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发病多由于人体气血亏虚,腠理疏松,致使风寒湿邪乘虚袭入,壅塞经络,结聚于关节,多形成风寒湿痹。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9.
关于痹证,《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类证治裁·痹症》更明确指出“诸痹……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而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由此可知,痹证是在内外合邪的作用下,以筋、脉、肉、皮、骨等为邪气阻闭,  相似文献   

10.
痹证是指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痹证的病因,后世多遵《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外邪是导致痹证发生的主要病因。痹的本质是指气血的凝滞不行,如明代吴昆曰:“痹,气不流行而凝结也”。对痹证的认识不能仅限于外邪的侵袭,情志因素亦可致痹。  相似文献   

11.
胡晓红 《四川中医》2000,18(7):13-14
《灵枢·官针》篇主要介绍古代在治疗上公认的合乎规定的针具和针法。本文从中分析归纳出其对痹证的针法,从对痹证的分类诊断上,详细论述了对不同的痹证采用的古针法。1 痹证的诊断11 定性诊断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热邪胜者为热痹。12 定位诊断 《素问·痹论》将痹证分为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其中五脏痹、六腑痹为痹证久治不愈内舍五脏六腑所致脏腑病变,不属于本文痹证范畴,故略而不述。五体痹按病位分为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皮痹主要…  相似文献   

12.
《温病条辨》中焦篇从第 6 5至 6 8条专论痹证。其中对热痹的证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热痹之说始于《内经》 ,《内经·痹论》谓 :“痹或痛或不痛 ,或不仁 ,或寒或热 ,或燥或湿…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病气胜阳遭阴 ,故为热痹。”但痹证从暑湿热立论 ,把痹证归入温病范围 ,并使之证治系统化 ,实乃《温病条辨》一大创新。如书首凡例曰 :“是书原为温病而设 ,如疟、痢、疸、痹 ,多因暑温 ,湿温而成 ,不得不附见数条 ,以粗立规模 ,其详不及备载…是书所详论者 ,论前人之未备者也。”痹为经络气血不通 ,产生骨关节疼痛为特点。清代以前 ,多…  相似文献   

13.
重用黄芪治痹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波 《新中医》1997,29(4):49-50
重用黄芪治痹证袁波痹证如《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故治疗上多从祛风、散寒、除湿着手。然而,正虚,尤其是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才是发生痹证的内在因素。《济生方·痹》则有明确的论述:“此病皆由于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  相似文献   

14.
祛痰法在痹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祛痰法在痹证中的运用程祥步江西乐平市中医院(333300)多年来,余以祛痰为主治疗痹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病因病机《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湿痹也。”可见痹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痹证的辨证施治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于痹证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痹论》篇指出:“风寒  相似文献   

16.
痹证,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后世更对其进行了补充,增加了热痹。各种痹证症状各有不同,总而观之,痹证通常指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本文用六气试对痹证的各种症状辨证划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仲景的《金匮要略》,该方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益气温经、和经通痹,主要用以治疗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之血痹证。《素问·痹论》载:"营气虚,则不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合桂枝益气通阳,芍药养血合营,姜、枣调和营卫,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后血痹自通。  相似文献   

18.
阳和汤原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笔者则常用其加减治疗痹证,屡获良效。兹将笔者运用本方治疗痹证的临床体会介绍如次,以就正于同道。1配伍选药分层次,祛邪逐痹觅通途《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的形成,每因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筋骨、肌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医内科常见病类概况_(8)朱文锋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痹病类痹者,闭也,阻痹不通之义。《说文》:“痹,湿病也。”痹病,又称痹证,属病类概念。《中藏经·论痹》说:“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景岳全书·风...  相似文献   

20.
中医无硬皮病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情过程,属"皮痹"、"脉痹"、"痹病"范畴。如果累及内脏器官,则属"心痹"、"肾痹"、"肺痹"等。《内经》有"皮痹"的记载,《素问?痹论》说:"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