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物反馈训练对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门诊 3 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结果 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2 0例 )临床症状改善 ,结肠通过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 (P <0 .0 5) ,肌电图检查显示腹部和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松弛幅度降低 (P <0 .0 5)。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12例 )临床症状亦改善 ,结肠通过时间较治疗前亦明显缩短 ,肌电图检查显示腹部和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松弛幅度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对各种类型的功能性便秘均有效 ,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功能性便秘治疗的疗效。方法对门诊3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肛管测压、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结果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患者(22例),临床症状改善,结肠通过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肌电图检查显示腹部和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松弛幅度降低(P<0.05)。慢传输性便秘(8例)临床症状亦改善,结肠通过时间较治疗前亦明显缩短,肌电图检查显示腹部和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松弛幅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便秘均有效,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及目的:肛门括约肌无力,直肠感觉障碍可能导致大便失禁(FI)。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FI患者中症状及危险因素与受损的肛门直肠及盆底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原发性大便失禁女性患者与21例年龄匹配的无症状女性进入本研究。我们以标准化调查表评估症状,用测压法确定肛门内压力,以直肠内超声及磁共振(M RI)评估肛门括约肌的表现,以动力磁共振评估盆底运动,以气压调节器评估直肠顺应性及感觉。结果:FI患者中肛门括约肌损伤(通过影像学)的发生率,肛门静息压的降低(FI降低35%)及肛门挤束压的降低(FI降低73%)均高于对照人群。耻骨直…  相似文献   

4.
前矢状入路治疗肛门直肠畸形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ASAPR)的临床价值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SAPR治疗肛门直肠畸形48例,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充分保留直肠末端的瘘管结构,保证直肠末端从由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的横纹肌复合体中心拖下,会阴皮瓣的应用。结果随访4.1~12年,平均6.0±0.6年,高、中、低位畸形中肛门功能良好率分别是46%、80%、100%,肛门功能高位畸形优良率明显低于中、低位畸形(P<0.005)。结论本方法能直视下恢复耻骨直肠肌与肛门外括约肌的解剖关系,并能将直肠末端从横纹肌复合体中心拖下,随访效果满意,是治疗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焦虑抑郁状态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影响。方法: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直肠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PC-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测定。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24例(A组)、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30例(B组)患者的直肠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进行检测对比,以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 A组患者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最大顺应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和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均分别为(150±52)mL、(258±58)mL、(35.6±12.3)mL/ kPa、46.2%,B组为(110±48)ml、(230±60)mL、(34.2±13.1)mL/ kPa、26.3%,均高于对照组的(80± 38)mL、(190±50)mL、(30.8±15.2)mL/ kPa、0.0% (均p<0.01)。(2).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和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A组均高于B组(p<0.01及p<0.05)。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最大缩窄压A组和B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功能性便秘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2)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感觉阈值,增加直肠肛门矛盾收缩发生率。 [关键词]:便秘; 肛门直肠动力;直肠感觉;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焦虑抑郁状态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影响。方法: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直肠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PC-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测定。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24例(A组)、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便秘30例(B组)患者的直肠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进行检测对比,以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 A组患者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最大顺应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和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均分别为(150±52)mL、(258±58)mL、(35.6±12.3)mL/ kPa、46.2%,B组为(110±48)ml、(230±60)mL、(34.2±13.1)mL/ kPa、26.3%,均高于对照组的(80± 38)mL、(190±50)mL、(30.8±15.2)mL/ kPa、0.0% (均p<0.01)。(2).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和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A组均高于B组(p<0.01及p<0.05)。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最大缩窄压A组和B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功能性便秘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2)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感觉阈值,增加直肠肛门矛盾收缩发生率。 [关键词]:便秘; 肛门直肠动力;直肠感觉;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肛门内括约肌的薄弱或断裂导致的大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前瞻性调查旨在评估用一种注射用硅胶生物材料PTPTM用于增强肛门内括约肌的中期临床效应。方法:82例受试患者(64例女性,中位年龄66岁)患有肛门内括约肌功能障碍(受损者11例,完整者71例)引起的严重大便失禁以及低的肛门静息压。随机将其分配至肛门内超声引导下注射组(A组,42例)或未经超声引导注射组(B组,40例),接受肛门括约肌间和肌内PTPTM注射。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肛门直肠手术史、随访期(中位期6个月,极差1~12个月)、基线肛门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07-109+113
目的 探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RR)联合耻骨直肠肌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痔瘘便秘专科住院部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68例,采用STARR联合耻骨直肠肌挂线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Wexner评分、排便时间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 患者术后Wexner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小、排便时间缩短;肛门直肠测压显示,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RR联合耻骨直肠肌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部分耻骨直肠肌后方切断的方法对 5 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4 1例 ;年龄 17岁~ 6 5岁 ,平均 35 5岁 ;病程 1个月~ 2 5年。其中盆底痉挛综合征(PFSS) 12例 ,耻骨直肠肌综合症 (PRMS) 35例 ,内括约肌失迟缓症 (ASAI) 3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大便干者 ,我们给予自拟方药 :柴胡 10 g ,生地 30g ,寸冬 30 g ,元参 2 5 g ,当归 2 0g ,生白芍2 0 g ,枳壳 12 g ,川朴 10g ,生白术 10 g ,甘草 6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CMS)型出口梗阻性便秘疗效确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对顽固性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患者198例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挂线,术后遵循个体化原则给予口服中药。结果:总有效率为100%(198/198),其中痊愈率为61.6%(122/198),显效率为21.2%(42/198),有效率为12.2%(24/198),无效率0。平均住院天数(11.2±2.0)天。术后随访2年,无便秘复发,无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指检肛管紧张消失,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挂线加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型便秘具有疗效显著、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手术安全,简易,易于推广,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上调整患者的体质,恢复其正常的排便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直肠肛门运动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瑞典Medtronic公司生产的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对 5 9例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和 36例老年对照者及 15例非老年对照者进行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对照研究。结果 :①老年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和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变化均低于非老年对照组 (P <0 .0 5 ) ,括约肌长度短于非老年对照组 (P <0 .0 5 ) ,而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和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 (RAIR)的最小容积高于非老年对照组 (P <0 .0 5 )。②老年CIC患者最大缩榨压、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变化低于老年对照组 (P <0 .0 5 ) ,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均高于老年对照组 (P <0 .0 5 ) ,并有 2 8例( 4 7.5 % )老年CIC患者模拟排便时出现肛管压力异常升高。结论 :①老年人存在肛门自制力减退、内脏感觉阈值升高和内脏运动神经反射迟钝等改变。②老年CIC患者与直肠低敏感、高耐受及排便时直肠肛管运动不协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指诊和排粪造影将55名便秘患者和15名正常自愿者分为耻骨直肠肌异常组、耻骨直肠肌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分析三组的肌电图结果.结果:①肌电图定量Mup分析:正常对照组、耻骨直肠肌正常组在静息相和力排相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耻骨直肠肌异常组力排相的Ampl、Area和Freq明显高于本组的静息相,并且该组静息相的Amp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耻骨直肠肌正常组,Ar/Am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②肌电图干扰相分析:耻骨直肠肌异常组力排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仍明显高于本组的静息相,并且静息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通过对便秘患者的进行肌电图检测发现耻骨直肠肌的异常肌电活动是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肌电图,尤其是干扰相分析,能准确可以评价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帮助更全面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直肠肛管盆底功能研究: 1.盆底肌功能X线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0例排粪造影基础上,从盆底X线解剖学划线入手,对Shafik的盆底肌功能理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肛提肌并无提肛功能,反而有限制提肛作用,该肌在会阴下移时以等长收缩将三肌袢拉离肛管,使肛管处于自由状态。耻骨直肠肌不仅具有括约肛管作用,还是真正的提肛肌。肛门外括约肌并无蠕动性排便作用,其收缩程度将影响肛管的开放及开放程度。肛门内括约肌的非随意关闭肛管作用与外括约肌收缩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直肠肛管盆底功能研究:1.盆腔肌功能X线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60例排粪造影基础上,从盆底X线解剖学划线入手,对Shafik的盆底肌功能理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肌提肌并无提肛功能,反而有限制提肛作用,该肌在会阴下移时以等长收缩将三肌袢拉离肛管,使肛管处于自由状态。耻骨直肠肌不仅具有括约肛管作用,还正的提肛肌。肛门外括约肌并无蠕动性排便作用,其收缩程度将影响肛管的开放及开放程度。肛门内括约肌的非随意关闭肛管作用与外拓约肌收缩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ASAPR)的临床价值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ASAPR治疗肛门直肠畸形48例,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充分保留直肠末端的瘘管结构,保证肠末端从由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的横纹肌复合体中心拖下,会阴皮瓣的应用.结果 随访4.1-12年,高、中、低位畸形中肛门功能良好率分别是46%、80%、100%,肛门功能高位畸形优良率明显低于中、低位畸形(P<0.005).结论 本方法能直视下恢复耻骨直肠肌与肛门外括约肌的解剖关系,并能将直肠末端从横纹肌复合体中心拖下,随访效果满意,是治疗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49例经直肠排粪造影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经尾骨下正中切口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直肠排粪造影了解其影像学变化.结果手术后排便困难均得到完全缓解,肛门坠胀或疼痛有15例未完全消除,但程度明显减轻;直肠排粪造影显示耻骨直肠肌压迹消失.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袁恩  谢飞  罗青 《西部医学》2015,27(2):276-278
目的探讨经直肠采用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的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MS)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经肛门耻骨直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能够有效缓解PMS患者便秘症状,创伤小,术后愈合快,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改良STARR手术联合耻骨直肠肌药物松解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疗效,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经确诊的51例患者进行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全层切除术(STARR术)联合耻骨直肠肌药物松解术的治疗,随访至少6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排便情况、便秘积分结果、腔内超声结果、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取得满意的疗效,有效的改善了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49例经直肠排粪造影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经尾骨下正中切口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直肠排粪造影了解其影像学变化。结果 手术后排便困难均得到完全缓解,肛门坠胀或疼痛有15例未完全消除,但程度明显减轻;直肠排粪造影显示耻直肠肌压迹消失。结论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便秘(constipation)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生理情况下,排便包括产生便意和排便动作两个过程。当直肠充盈时,直肠壁受压力刺激并超过阈值时引起便意。这种冲动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腰骶部脊髓的排便中枢再上升至丘脑达大脑皮层。若环境允许,则耻骨直肠肌、肛门括约肌松弛,提肛肌收缩促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