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及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VEGF、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H、FSH、VEGF、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1%、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症状,缩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降低血清VEGF、CA125水平,整体疗效得到提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加减方治疗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的效果及对月经、卵巢功能改善以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补肾活血汤加减方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月经、卵巢功能改善和患者血清CA125、LH、FSH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月经过多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H、FSH等卵巢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l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加减方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过多,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月经血量,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促进月经规则和排卵,降低患者血清CAl25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中药离子导入以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2组痛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长素(LH)、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2组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CA125、FSH、LH、NLR水平均下降,子宫体积均缩小,CRP水平均上升,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以及中药灌肠疗法可以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等血清学指标水平,减轻体内炎症反应,保护卵巢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桂枝茯苓汤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疗效及Hb、VEGF、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与桂枝茯苓汤加减化裁,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记录其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积分,同时测定两组血红蛋白(H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糖蛋白CA125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腹痛、下腹包块、肢体畏寒、胸肋胀满积分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148.17±1.03)cm3、月经量(14.24±2.94)片、痛经积分(2.56±0.21)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Hb(110.10±1.62)g/L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血清VEGF(33.19±1.13)pg/ml、CA125(23.66±1.05)U/ml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6.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子宫肌腺症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等症状,可能通过调节其Hb、VEGF、CA125水平发挥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减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月经经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9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97例术后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治疗组97例术后予生化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月经经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FSH及LH水平,统计2组术后6个月时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月经经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前后血清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复发率(6. 19%)低于对照组(18. 56%,P 0. 05)。结论生化汤加减可缩短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月经经期,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络调冲汤对子宫腺肌病诱发的月经量过多、卵巢功能、血浆P物质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并结合多种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0例。研究组使用通络调冲汤加减方治疗,常规组则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月经量、卵巢功能、血浆P物质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月经量、糖类抗原125 (CA125)、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血浆P物质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0%(P0.05)。结论:通络调冲汤加减方治疗子宫腺肌病诱发的子宫异常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月经量过多问题,可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调节血浆P物质及各项血清激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助阳逐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助阳逐瘀汤治疗。经治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病灶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F(P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乳房胀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助阳逐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  相似文献   

8.
马雪莲 《新中医》2023,55(18):82-86
目的:观察丹黄祛瘀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2 例气虚血瘀、 痰湿凝滞型子宫腺肌病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6 例。2 组均予米非司酮片治疗,治 疗组加服丹黄祛瘀胶囊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2 组均持续治疗3 个疗程。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 测子宫体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评定痛经积分、月经量积分,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 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 含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94.64%,常规组总有效率82.1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 子宫动脉RI 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体积小于常规组,子宫动脉RI 值 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痛经积分、月经量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 痛经积分、月经量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2 组血清CA125、LH、FSH 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组血清CA125、LH、FSH 含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丹黄袪瘀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 气虚血瘀、痰湿凝滞型子宫肌腺病,可有效减轻痛经,恢复正常月经量,提高卵巢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芎归胶艾汤加减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月经第5~7天宫腔放置LNG-IUS,观察组加用芎归胶艾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痛经和月经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CA125(k U/L)和雌二醇(pmol/L)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中IL-8、TNF-α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归胶艾汤加减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胡淑玲  王韫琪  田丹 《陕西中医》2023,(10):1395-1399
目的:观察探讨温经汤加减用于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肾虚血瘀型DOR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经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月经评分及卵巢功能(包括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参数、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经色经质评分、月经周期、月经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均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抗缪勒管激素(AMH)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OV、AFC、PSV均高于对照组,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CD3+表达明显比对照组高,CD4+、CD8+表达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5.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曼月乐联合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痛经及月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于宫腔处放置曼月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散结镇痛胶囊,2组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子宫体积、痛经及月经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3、6个月后2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显著缩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月经量评分(PBAC)评分及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VAS、PBAC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VAS、PBAC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结论:曼月乐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可显著缩小患者子宫体积、改善痛经及月经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陈明明 《光明中医》2023,(15):2978-2981
目的 探讨基于中和医派之消癥中和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永丰县中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共40例)与对照组(共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消癥中和汤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月经量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血清VEGF、CA125表达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经统计计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月经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SH、E2、LH、P水平及血清中VEGF、CA125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血清中VEGF、CA125的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和医派之消癥中和汤治疗子宫肌瘤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性激素及VE...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消异定痛汤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标志物[(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蛋白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苗勒管激素(AMH)、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评分、异位囊肿直径、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M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能够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降低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消异定痛汤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异位囊肿大小、血清标志物[(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蛋白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苗勒管激素(AMH)、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评分、异位囊肿直径、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M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异定痛汤联合穴位埋线能够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降低E2,FSH、LH、CA125、VEGF、EMAB水平.  相似文献   

15.
庞苗苗  庞羽  贺丰杰 《陕西中医》2020,(10):1373-1375
目的:探讨荷叶瓜蒌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在月经来潮后第5天起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荷叶瓜蒌汤,两组皆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调评分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卵巢体积和月经紊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H及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和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LH和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FSH和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叶瓜蒌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能缩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体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调整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6.
罗健  郑灵芝 《新中医》2016,48(3):149-151
目的:观察丹黄祛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丹黄祛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2组均以8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3疗程。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比较2组血清CA125、性激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A125、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黄祛瘀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血清CA125和性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王玲玲  吕慧慧 《新中医》2023,55(19):125-129
目的:观察滋阴泻火方与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联合治疗对性早熟女童性激素水平、第二性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性早熟女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2组女童均采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滋阴泻火方。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N端骨钙素(N-MID)水平、第二性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H、E2、FS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LH、E2、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直径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直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MID、IGFBP-3、P1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相似文献   

18.
邓晓丰  李丹  徐琳 《河北中医》2024,(2):296-300
目的 观察滋阴降火汤联合针刺八髎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167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3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滋阴降火汤联合针刺八髎穴治疗,30天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卵巢体积]水平,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退出4例,对照组退出3例。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H、E2、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SH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  相似文献   

19.
郭丽娜  李芬 《河北中医》2012,34(9):1358-1359,138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EMT患者设为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检测其血清VEGF及CA125水平。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Ⅰ~Ⅱ期血清VEGF、CA125含量低于Ⅲ~Ⅳ期(P<0.01)。治疗组子宫内膜分泌期血清VEGF、CA125含量低于增生期(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分泌期血清VEGF、CA125含量与增生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CA125含量低于治疗前(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CA125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T的发生、发展与血清VEGF及CA125水平密切相关,检测EMT患者血清VEGF、CA125水平对EMT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优化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流程,并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基于已应用于临床的子宫腺肌病中医综合方案,参考该病种的中西医指南和共识,建立本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流程,结合临床分组验证,设痛经组、月经异常组、备孕组,以中医综合方案为基础方案规范治疗,连续3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评分、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测定。结果:以生育需求(备孕、不孕)、临床主诉(痛经、月经异常)为诊疗两级分流点,构建了子宫腺肌病临床诊疗流程,共纳入患者60例,治疗后三组的VAS评分、月经量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诊疗流程指导和规范了该病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应用,突出和聚焦了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