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临床行为及大脑结构网络的改变。方法 对20例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iRBD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测评,并进行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扫描,利用图论方法分析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分析行为变化与脑网络拓扑特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iRBD组UPDRS评分明显高于HC组(P<0.05)。与HC组相比,iRBD组网络整体拓扑属性:小世界属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iRBD组特征性最短路径长度Lp明显缩短(P<0.05),整体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和网络同配性明显增加(P<0.05);iRBD组网络局部拓扑属性:iRBD组 额、颞、顶、枕及纹状体和边缘叶均出现节点属性异常,左苍白球节点度明显增高。左丘脑、颞上回、颞极和左右枕上回、右左豆状核以及右侧直回、杏仁核、缘上回、颞中回的节点效率明显增高,左额上回、扣带回中部、顶上回和左右纺锤回以及右运动上 区、中央后回、角回的节点局部效率明显增高。左运动上区、苍白球、丘脑、颞上回、颞极和左右豆状核、左右枕上回以及右直回、杏仁核、缘上回、颞中回节点最短路径明显缩短,左侧枕上回节点集群系数明显降低。iRBD组UPDRSⅠ评分与右侧缘上回节点效率、右侧纺锤回局部节点效率正相关(r=0.50、0.53,P<0.05),与左侧枕上回节点集群系数负相关(r=-0.552,P<0.05)。结论 iRBD存在精神、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方面异常,其大脑结构网络仍存在小世界属性,整体拓扑属性出现异常,局部拓扑属性异常分布于皮层、纹状体及边缘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技术,探讨抑郁症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6例青年重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6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自愿者(对照组)进行DTI和静息状态fMRI研究,采用基于体素法(voxel-based method, VBA)分析全脑的分数各向异性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法处理fMRI数据,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左颞上回、右颞中回、左梭状回、右枕颞外侧回、左角回、左岛叶、左小脑后叶的FA值较对照组低(P<0.01)。抑郁症患者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额叶内侧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中央后回、右顶下小叶、右楔状叶、左枕中回、左语言中枢、左颞上回、右颞中回、右扣带回及右壳核ReHo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青年重性抑郁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白质微观结构损害和脑功能异常,多个脑区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失常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儿及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其疾病家庭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94例SCI患儿,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心理弹性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对患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家庭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SCI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较高,其主要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水平也较高,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0.05);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则较低,低于国内常模(P <0.001)。家庭疾病管理水平的“患儿生活水平”受患儿焦虑状况(β=-0.810,P <0.001)和抑郁状况(β=-3.144,P =0.002)影响,“家长疾病管理能力”受照顾者的“坚韧“(β=0.061,P =0.004)和“力量”(β=0.944,P <0.001)影响,“家长关心状况”受患儿的焦虑(β=0.078,P =0.041),照顾者的焦虑(β=0.990,P <0.001)及“力量”(β=0.019,P =0.044)影响,“家长疾病管理困难状况”受照顾者心理弹性(β=-0.098,P =0.004)及其“坚韧”维度(β=-0.892,P <0.001)影响,“家长疾病精力消耗状况”受照顾者的“乐观”(β=0.874,P <0.001)影响,“家长互相支持”受照顾者的抑郁(β=-0.145,P <0.001)和“力量”维度(β=0.088,P <0.001 )、“乐观”(β=1.155,P <0.001)影响。结论:SCI患儿及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是其疾病家庭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技术对颞叶癫痫(TLE)患者全脑白质体积进行分析,并探讨颞叶癫痫患者大脑内部的结构改变及其规律。方法收集22例颞叶癫痫患者(其中左侧颞叶癫痫组11例,右侧颞叶癫痫组11例)和1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使用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MPRAGE)进行全脑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学(VBM)方法对T1WI 3D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一组全脑白质的体积(以体素表示),提取部分脑区体积以比较组间差异,另外分别将左TLE组、右TLE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检验,以得出左TLE组与右TLE组白质体积有差异的脑区。结果 1、左TLE组较对照组脑白质体积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丘脑、右侧岛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2、右TLE组较对照组脑白质体积降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左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右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下小叶。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白质结构异常,通过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可以反映脑白质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正常老龄化人群和易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症(AD)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个体化脑结构网络指标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选取ADNI公共数据库中178例正常老龄者和170例易转化为AD的MCI患者(随访9年内)的脑结构影像数据,运用基于KL散度的个体化脑形态相似度网络并结合图论的方法,分别比较脑网络指标差异。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1)与随机网络相比,易转化为AD的MCI患者组和正常老龄化对照组的脑结构网络在所有稀疏度阈值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聚类系数(γ>> 1)和近似相等的特征路径长度(λ ≈ 1),并且两组都满足典型的小世界属性(σ>> 1);(2)通过双样本t检验分析,与正常老龄对照组相比,小世界属性在稀疏度阈值0.3~0.5的范围内,易转化为AD的MCI患者组的小世界性σ显著减低(P<0.006,多重比较校正),而在0.1~0.25的范围内无明显差异;患者组标准化的聚类系数γ和特征路径长度λ在全部稀疏度阈值的范围内均呈现显著减低(P<0.006,多重比较校正);聚类系数Cp和特征路径长度Lp相比正常对照组呈现显著减低(P<0.006,多重比较校正)。(3)通过双样本t检验分析,与正常老龄对照组相比,在全部稀疏度阈值范围内,易转化AD的MCI患者组的全局效率Eg和局部效率Eloc均呈现显著减低(P<0.006,多重比较校正)。结论:(1)本方法能够呈现个体化脑结构的 “小世界”拓扑属性,这为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新思路;(2)在全局水平,患者组存在小世界性、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的显著减低,提示该疾病患者的脑结构网络向随机化转变。基于KL散度的个体化脑形态相似度网络的小世界性和网络效率有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用来监测MCI转化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专业型硕士生导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正式组织理论,设计导生关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温州、杭州等高校中413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展开匿名调查,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22个观测变量分析4个潜变量:共同目标、协作意愿、沟通交流、导生关系和谐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此次被调查对象的导生关系和谐度、共同目标、协作意愿、沟通交流维度的平均分均略高于中值3,仍然存在提升空间。其中高校、学科是否双一流在导生关系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应届生组的导生共同目标、协作意愿、沟通交流指标大于非应届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共同目标(β=0.29,P <0.01)、协作意愿(β=0.38,P <0.01)和沟通交流(β=0.32,P <0.01)都对导生关系和谐度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比较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发现,协作意愿(β=0.38,P <0.01)对导生关系和谐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沟通交流(β=0.32,P <0.01)、共同目标(β=0.29,P <0.01);观察变量系数显示学生自身的协作意愿、导生的学术交流、导师支持度等对导生关系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导生应明确共同目标,形成高度的团队共识;增强协作意愿,打造新型的合作共同体;增加交流频率,构建多维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息态下重性抑郁症首发与复发患者的脑功能特点及其差异.方法 首发与复发抑郁患者各14例及15例健康者参加磁共振扫描.结果 较健康组,首发抑郁组右额下回、左颞上回、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左前扣带回腹侧、右后扣带回、左海马、左海马旁回、左尾状核、左豆状核及左屏状核局部一致性(ReHo值)减低,而右梭状回ReHo值增高;复发抑郁组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左额下回、左颢上回、左颞中回、左颢下回、双侧后扣带回、左海马及左海马旁回ReHo值减低,而左缘上回ReHo值增高.复发较首发抑郁组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及右眶额皮质ReHo值增高,而右额中回、右楔前叶、右后扣带回及右海马旁回ReHo值减低.结论 首发与复发抑郁患者脑功能均存在异常,两者的异常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特征,且首发与复发患者脑功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PDP)与帕金森病不伴疼痛患者(nPDP)在接触性热痛刺激(CHS)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点,探索PDP痛觉相关脑网络,为PD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例PDP(PDP组)与15例nPDP(nPDP组),同期招募17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临床量表评估,右侧前臂背侧行51℃CHS同步fMRI扫描,观察三组间脑区激活差异.结果:与nPDP组相比,PDP组右小脑、右海马旁回、右舌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眶部额上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双侧颞下回、双侧脑岛、左中央沟盖、左顶上回、左顶下缘角回脑区激活程度减弱(P<0.05).与NC组相比,PDP组双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左颞下回、左中央后回、右海马旁回、右海马、右舌回、左丘脑、左颞上回、右脑岛、右中央沟盖、左颞上回、左补充运动区、右梭状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与NC组相比,nPDP组双侧小脑、双侧中央沟盖、双侧梭状回、双侧脑岛、左顶下缘角回、右颞下回、右海马旁回、左丘脑、左颞上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右海马、左补充运动区、左颞横回、左顶上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结论:多个脑区共同参与痛觉形成及处理,存在复杂的痛觉相关脑网络.CHS-fMRI可为PD患者痛觉相关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手段,PDP痛觉相关脑网络发生改变,对PDP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有一定价值,可能有助于为PD患者临床分型、疗效评定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功能随时间在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具有记忆障碍主诉的MCI患者11例作为MCI组,征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均与之匹配的健康老年人14例作为HC组。分别于入选时和3年后对受试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并采用数字化脑电记录系统,分别采集MCI组及HC组3年前后脑电信号。在Matlab 7.0平台上利用自编程序按以下的频率范围分别计算各频带功率:δ频带(2~4 Hz),θ频带(4~8 Hz),α频带(8~13 Hz),β频带(13~30 Hz)和γ频带(>30 Hz),并计算α相对功率比(αRPP)。结果 入选时和3年后,两组等值记忆商(MQ)、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两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评分均低于入选时,MCI组联想学习评分低于入选时(P<0.05)。入选时,MCI组全脑、左半球、左额区、左颞区、左中央区、左顶区、左枕区αRPP均低于HC组(P<0.05);3年后,MCI组全脑、左半球、左颞区、左中央区、左枕区αRPP均低于HC组(P<0.05)。3年后,两组全脑、左半球、右半球、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左中央区、右中央区、左顶区、右顶区、左枕区、右枕区αRPP均低于入选时(P<0.05)。入选时,MCI右半球、右额区、右颞区、右中央区、右顶区、右枕区αRPP均高于对侧(P<0.05)。结论 CMS中联想学习分测验得分可能是区分MCI和增龄性老化的敏感神经心理学指标。随着时间推进,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均出现増龄性脑功能减退,但MCI脑功能改变以优势半球功能受损更为显著,且出现更早,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明显非优势半球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0.
宋羽雅  赖炘懿  林洁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53(2):166-172,封三
目的: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及时有效地开展相关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3至4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通过问卷星对581名温州市一线抗疫医务人员在线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版(DASS-21)以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共回收558份有效问卷。通过一般资料问卷、DASS-21量表以及ISI量表评估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并就人口学变量作差异比较;同时,利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其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所有受试的一线医务人员中,280 人(50.18%)存在焦虑症状,272 人(48.75%)存在抑郁症状,356 人(63.80%)存在失眠问题。女性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 <0.05);本科及以下学历、护士以及身体状况较差的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P <0.01)、抑郁(P <0.05)与失眠(P <0.01)得分显著高于高学历、其他职业与身体状况较好者;工龄为3 年及以下的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P <0.001)、抑郁(P <0.001)及失眠(P <0.001)得分显著低于工龄更长者。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身体状况较差(β=2.72,P <0.01;β=2.50,P <0.05;β=2.54,P <0.01)、工作压力较高(β=1.29,P <0.001;β=1.29,P <0.001;β=0.61,P <0.001)以及工作-家庭冲突较大(β=1.04,P <0.001;β=0.89,P <0.01;β=0.66,P <0.01)是疫情常态化期间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抑郁与失眠的风险性因素,较高的社会支持(β=-0.30,P <0.01;β=-0.51,P <0.001;β=-0.24,P <0.01)是三者的保护性因素;工龄为>3~5年(β=2.77,P <0.01)以及>5~10年(β=2.16,P <0.05)分别是抑郁和失眠的风险性因素;护士(β=-2.34,P <0.01;β=-1.39,P <0.05)是焦虑和失眠的高风险人群。结论:在疫情常态化时期需要高度关注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建议政府带头联动多方,通过降低一线医务职业压力,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正向 作用,开设个性化心理援助等心理服务以完善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预防与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ADHD功能脑区的病理机制.方法 学龄期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各30名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度中心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DHD组DC值较正常组低的脑区,右侧后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t=-5.21,-3.53,-4.87,-4.21,-3.56,-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DC值较正常组高的脑区,小脑前叶、右侧枕中回、左侧中扣带回、右侧中扣带回(t=4.27,4.25,4.80,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默认网络及前额叶区域DC值的降低引起中心结构的破坏,认为与ADHD患儿在记忆认知、执行控制等方面的障碍有关;在DC值增高的脑区,可能与ADHD脑功能失调代偿作用,引起执行控制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技术为多动症儿童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效率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7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集两组静息态脑功能性磁共振影像,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症状。基于图论方法分析两组脑功能网络脑区的全局效率与局部效率差异,对差异脑区全局效率及局部效率与PANSS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双侧丘脑(左侧:0.26±0.06,0.28±0.04,t=2.03,P=0.044;右侧:0.26±0.06,0.28±0.05,t=2.08,P=0.040)、右侧眶部额中回(0.21±0.04,0.23±0.05;t=2.25,P=0.026)、右侧小脑小叶Ⅸ区(0.19±0.06,0.21±0.05;t=2.56,P=0.011)及小脑蚓部Ⅲ区(0.15±0.08,0.19±0.07;t=3.27,P=0.001)的全局效率升高,双侧海马旁回(左侧:0.25±0.05,0.22±0.05,t=-3.34,P=0.001;右侧:0.27±0.04,0.23±0.05,t=-4.96,P=0.000)、枕上回(左侧:0.27±0.03,0.26±0.03,t=-2.70,P=0.008;右侧:0.27±0.02,0.26±0.03,t=-2.73,P=0.007)、顶上回(左侧:0.27±0.03,0.26±0.05,t=-2.63,P=0.010;右侧:0.27±0.03,0.25±0.05,t=-2.76,P=0.007)、中央旁小叶(左侧:0.28±0.03,0.26±0.07,t=-2.47,P=0.015;右侧:0.28±0.04,0.25±0.07,t=-3.06,P=0.003)、左侧中央前回(0.28±0.04,0.27±0.04;t=-1.98,P=0.049)、左侧楔叶(0.26±0.04,0.25±0.04;t=-2.08,P=0.039)、左侧舌回(0.29±0.03,0.28±0.03;t=-2.28,P=0.024)、左侧枕中回(0.29±0.03,0.28±0.03;t=-2.74,P=0.007)、左侧颞中回(0.28±0.03,0.26±0.03;t=-2.73,P=0.007)、左侧颞中回颞极(0.20±0.06,0.18±0.06;t=-2.59,P=0.011)及右侧海马(0.27±0.04,0.26±0.06;t=-2.05,P=0.042)的全局效率降低(P<0.05);患者组双侧尾状核(左侧:0.33±0.06,0.35±0.05,t=2.54,P=0.012;右侧:0.33±0.07,0.35±0.04,t=2.77,P=0.007)及左侧枕上回(0.39±0.03,0.40±0.02;t=2.17,P=0.031)的局部效率升高,而双侧海马旁回(左侧:0.35±0.04,0.32±0.07,t=-3.16,P=0.002;右侧:0.34±0.04,0.32±0.07,t=-2.91,P=0.004)、左侧辅助运动区(0.36±0.02,0.35±0.05;t=-2.01,P=0.047)、左侧顶下缘角回(0.35±0.03,0.34±0.05;t=-2.65,P=0.009)、左侧小脑脚Ⅱ区(0.37±0.03,0.36±0.04;t=-2.01,P=0.046)、左侧小脑小叶ⅦB区(0.37±0.03,0.35±0.07;t=-1.98,P=0.049)、右侧后扣带回(0.36±0.04,0.34±0.07;t=-2.07,P=0.041)、右侧顶上回(0.37±0.03,0.36±0.05;t=-2.19,P=0.031)、右侧楔前叶(0.36±0.02,0.35±0.04;t=-2.36,P=0.020)、右侧中央旁小叶(0.37±0.02,0.36±0.06;t=-2.07,P=0.041)及右侧颞中回颞极(0.33±0.08,0.30±0.09;t=-2.09,P=0.038)的局部效率降低(P<0.05);患者组双侧中央旁小叶及左侧颞中回颞极的全局效率与阴性量表分呈负相关(r=-0.25,-0.25,-0.26,均P<0.05),右侧海马的全局效率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23,P=0.049),左侧颞中回的全局效率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23,P=0.049),右侧中央旁小叶的局部效率与阳性量表分呈负相关(r=-0.24,P=0.038)。结论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可能存在区域性静息态脑功能网络传递效率及容错能力的改变,部分脑区效率的异常改变可能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脑白质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13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患者,其中6例有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7例无BPSD,健康对照10名。对所有入组者进行脑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检查;应用统计参数图(SPM2000)对PET图像进行以像素为基础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AD患者存在广泛的白质葡萄糖代谢低于健康对照者,较为明显的区域有右侧额叶皮质下白质、左侧额叶上中回皮质下白质(P=0.001);(2)AD患者左侧额叶内侧回皮质下白质、左侧枕叶楔回皮质下白质葡萄糖代谢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3)伴有BPSD的AD患者在左右枕叶中回、左侧枕叶楔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叶梭形回、左侧额叶内侧回等脑区的皮质下白质葡萄糖代谢高于不伴有BPSD的AD患者(P=0.001);而左右额叶中央旁回、右侧额叶上回和中回、左侧颞叶上回等脑区的皮质下白质葡萄糖代谢低于不伴有BPSD的AD患者(P=0.001)。结论AD脑葡萄糖代谢有广泛的白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额、顶、颞叶皮质下联络区白质代谢较低,额叶内侧回及枕叶楔回皮质下白质代谢较强,而且BPSD症状与相关部分脑区代谢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纤维及皮质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 对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名健康对照进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脑结构成像.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体积分析(TBSS)比较两组间白质纤维FA值的差异.使用基于表面的分析方法(FreeSurfer)进行两组间皮质结构的比较.结果 TBSS分析显示患者组中双侧上纵束、双侧后扣带束以及左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减低.FreeSurfer分析显示,患者组皮质厚度减低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楔前叶、侧枕叶、楔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岛叶、缘上回、中央后回、扣带回;表面积减小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下回、颞中回、颞上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中央后回、岛叶、楔前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中回、顶上小叶、颞中回、岛叶、中央前回、额上回.结论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白质纤维束及皮质结构的多区域异常,且两者在解剖关系上具有相关性;灰质结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多模态磁共振结合种子点和纤维追踪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默认网络的功能及结构特点。方法对41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组)和31例健康人(对照组)行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种子点方法提取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选择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作感兴趣区。采用基于确定性纤维追踪方法获得两组差异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 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并比较,对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其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颞叶癫痫组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仅分布于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小脑下脚。对照组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分布于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小脑下脚、右侧额中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小脑下脚,两组默认网络显著差异的脑区为双侧内侧额上回,其功能连接强度明显下降( P<0.05)。颞叶癫痫组的双侧额上回白质FA、纤维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纤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组默认网络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差异脑区纤维连接完整性、纤维数量受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比较颞叶癫痫患者和正常人脑灰质的体积,探讨颞叶癫痫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颞叶癫痫患者及1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全脑三维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学(VBM)方法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数据,计算和比较两组脑灰质的体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侧颞叶癫痫患者的右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海马、左侧额上回、右侧尾状叶、右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减小(P均0.05);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的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舌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丘脑、左侧枕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减小(P均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多个脑区脑灰质体积降低,通过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可以反映脑灰质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访1年后脑灰质体积改变。方法 利用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方法,对来自ADNI(Alzheimer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数据库的70例MCI患者及44例正常对照者基线及随访1年的脑灰质体积改变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人2次3D磁共振T1结构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平滑后的全脑灰质数据,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正常对照组前后1年脑灰质体积差异及MCI组前后1年脑灰质体积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者在1年前后脑灰质体积无明显改变;MCI组患者皮质脑灰质体积在随访1年后相关脑区有明显的萎缩(P<0.05),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记忆相关的颞叶区域,包括左颞下回、左颞中回、右颞上回、左侧海马、右侧海马;语言功能及躯体感觉相关区域等,包括左侧岛叶、右楔叶、右中央后回。结论 MCI患者在1年时间内脑灰质在与记忆相关的颞叶区域及与语言功能和躯体感觉相关区域有发生萎缩,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