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2组患者入组前24 h均记录咳嗽症状评分,检测诱导痰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IL-8水平,治疗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对照组只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320μg+福莫特罗9.0μg),4 w后再次测定咳嗽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积分、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水平及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不及治疗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可以降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CVA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IL-8水平,联合小剂量信必可都保的疗效明显优于大剂量吸入信必可都保。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及氯雷他定口服片剂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62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布地奈德粉吸人与氯雷他定口服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氯雷他定口服),连用2周。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记录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周及2周后咳嗽积分及VAS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明显,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2周后比较P〈0.05。结论吸人布地奈德与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咳嗽症状,为成人感染后咳嗽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缪胜菊 《山东医药》2011,51(19):94-9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25例CVA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常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在此基础上A组按需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B、C组分别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400μg,均为2次/d,8周后剂量减半,疗程16周。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咳嗽症状评分、峰值呼气流速(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总有效率、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咳嗽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B、C组PEF均显著大于A组(P均〈0.01),B、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CVA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d即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危险及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美敏伪麻口服液佐治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丙卡特罗片治疗,治疗组加服小儿美敏伪麻口服液,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26例(65%),咳嗽减少11例(2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患儿咳嗽消失15例(37.5%),咳嗽减少10例(25.0%),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美敏伪麻口服液佐治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良好效果,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美肠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口服得舒特50 mg,每天3次.B组30例,口服美常安500 mg,每天3次,得舒特50 mg,每天3次,疗程4周.观察大便性状评分,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Brist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腹部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B组改善更明显.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疗效更好.结论 美肠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诱导痰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白介素-17(IL-17)水平,探讨两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以了解其在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入选对象入院后根据心脏彩色超声测定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2组,一组为无PH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A组,40例),另一组为COPD急性加重合并PH组(B组,120例),按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度(B1组、52例)、中度(B2组、39例)、重度(B3组、29例)3个亚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时进行诱导痰检查、测定诱导痰中PPAR-γ、IL-17水平,治疗10d后复查诱导痰中PPAR-γ、IL-17水平及肺动脉收缩压,比较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有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诱导痰中PPAR-γ、IL-17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患者诱导痰中PPAR-γ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P均0.05)、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P均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患者诱导痰中PPAR-γ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与治疗前诱导痰中PPAR-γ的变化值,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诱导痰中IL-17的变化值,A组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亚组之间比较,治疗前诱导痰中PPAR-γ水平,B3组明显低于B2及B1组(P均0.05);而诱导痰中IL-17水平,B3组明显高于B2及B1组(P均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1组、B2组、B3组患者诱导痰中PPAR-γ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与治疗前诱导痰中IL-17的变化值,B组患者3个亚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1组、B2组、B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诱导痰中PPAR-γ水平均与其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P均0.05)、诱导痰中IL-17水平均与其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诱导痰中PPAR-γ、IL-17水平与COPD合并PH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苏盂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81例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和盂鲁司特钠口服。对照组39例,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总Ig 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gE、EOS、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gE、EOS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FVC、PEF明显提高(P0.05)。结论盂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明显改善哮喘、咳嗽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12周,治疗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诱导痰中炎性细胞总数以及分类的变化。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诱导痰中炎症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舒利迭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CVA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疗效及其对峰呼气流速PEF变异率的影响。方法 34例CVA患者给予孟鲁司特10 mg,每日1次,疗程4周,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咳嗽频率评分,峰呼气流速PEF变异率,以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后4周患者咳嗽频率评分有显著改善。治疗后第2周、第4周PEF变异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诱导痰嗜酸性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结论孟鲁司特能明显降低气道炎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慢性咳嗽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我院呼吸内科门诊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明确诊断为慢性咳嗽的连续病例68例,对所有患者根据FeNO水平分组,研究组间主观评分差异,并在治疗4周后进行FeNO检测、并评价咳嗽症状积分、莱赛斯特生活质量问卷(LCQ)评分.结果 以FeNO水平分组后,患者LCQ评分及咳嗽症状日间积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患者根据咳嗽病因分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FeNO均值[(67.5±17.1) ppb]显著高于EB组[(34.6±9)ppb],2组高于其他病因组[(23.4±8.9) ppb](Z=-4.9,P<0.01),治疗后FeNO水平、LCQ值和咳嗽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改善(Z=-3.975,P<0.01),3组病因间FeNO下降程度不同(P<0.01),CVA组平均改善率[(33.2±3.9)%]高于其他2组病因患者,FeNO治疗前后总体下降变化与LCQ评分(r=0.48,P<0.01)及咳嗽症状积分变化呈正相关,其中CVA组及EB组与LCQ评分治疗变化呈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66(P<0.01).结论 FeNO与患者的咳嗽症状和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在慢性咳嗽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的气道炎症动态变化.方法 将67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中药配方颗粒(风寒方)和安慰剂口服.两组均治疗10 d,随访7d.随访后根据咳嗽症状评分评价临床缓解率,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进行诱导痰检测,并用ELISA方法检测痰上清中P物质(SP)、白介素8(IL-8)、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水平.结果 中药组缓解率为97.1%,与对照组93.9%缓解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66.7t21.9% vs.54.8±17.5%,P<0.05),同时痰上清中IL-8和SP的浓度在治疗后显著下降(377.7±234.3 pg/ml vs.273.5±225.2 pg/ml,P<0.01:665.4±229.0 pg/ml vs.562.0±244.7 pg/ml,P<0.05),而sIgA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上升(444.7 ±201.3 ng/ml vs.565.2±192.6ng/ml,P<0.01);对照组的炎症细胞比例以及炎症介质IL-8和SP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后咳嗽存在显著的气道炎症,采用中药配方(风寒方)治疗可改善气道炎症,但对病情控制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为阳性对照,对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奥亭止咳露)治疗急性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分层区段随机、拟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服药0、15、30、60和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为阳性对照,对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奥亭止咳露)治疗急性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分层区段随机、拟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服药0、15、30、60和120min以及治疗前后咳嗽、痰黏度和排痰难易程度总积分(TSS)。结果符合方案集4个中心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症状总分较对照组低[(1.082±1.590)分vs(1.699±1.866)分],试验组症状总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6.412±1.978)分vs(4.313±2.347)分],治疗有效性(痊愈和显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8.60%和13.95%)vs(44.58%和22.89%)](P值均〈0.05),4个中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56%vs67.47%)。试验组15、30、60和120min时TSS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咳嗽程度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痰黏度和排痰难易程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集与符合方案集结果一致。研究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合并用药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对于控制咳嗽症状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并且在服药15min时其疗效已经显著优于美敏伪麻溶液。通过5~7d治疗,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对于控制咳嗽症状的效果可能优于美敏伪麻溶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期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临床症状指标、肺功能、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指标、肺功能、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指标、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体会一附1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莉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8-1569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合理治疗。方法1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患者,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3天后,未见好转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58例气道反应性增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采用舒弗美、氨溴索、酮替芬口服治疗,B组28例采用舒弗美、氨溴索、酮替芬口服联合必可酮吸入治疗,疗程7天,观察两组的咳嗽症状得分、气道反应性分级情况。结果常规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者,94%气道反应性增高;A、B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气道反应性降低,均为P〈0.05;但A组与B组同期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后气道反应性增高病人,抗生素治疗无效,舒弗美、氨溴索、酮替芬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6.
Shi X  Peng QF  Kong LF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8):672-675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入选患者.通过支气管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记录患者莱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咳嗽严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尺(VAS)评价]、咳嗽症状积分,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00例慢性咳嗽患者纳入本研究.引起慢性咳嗽的前5位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不同病因、不同性别问的LCQ评分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LCQ中的生理领域评分和心理领域评分显著低于男性;支气管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阳性患者LCQ评分较阴性患者显著减低(t=-2.22,P<0.05).经过2周针对性治疗后,70例患者LC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值均<0.01).100例慢性咳嗽患者LCQ评分与年龄、咳嗽严重程度、咳嗽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9、-0.470、-0.448,P值均小于0.05),与BMI无相关性(r=-0.029,P>0.05).结论 性别与年龄可能影响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LCQ、咳嗽严重程度、咳嗽症状积分可协同评估咳嗽的严重程度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itute a correlation with the subjective indicators by investigation of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Methods Totally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were recruited followed a diagnostic program.Airway responsiveness[by methacholine challenge test (MCT)],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ugh score,age,gender and disease duration were all recorded for analysis.Results The top five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these patients were variant asthma,post infectious cough,atopic cough,eosinophilic bronchitis and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LCQ total sco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the VAS score(r=-0.239 and -0.470 respectively,all P<0.05),while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uses of disease or gender(F=1.233,t=1.918,all P>0.05)and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with BMI(r=-0.029,P>0.05).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ield score in female pati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t=2.174,1.990,P<0.05),and LCQ total score of MCT positive patients obviously reduced than negative ones(t=-2.22,P<0.05).After the treatment of two weeks,LCQ three component field and total score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all P<0.01).Conclusion Gender and age may have som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LCQ,VAS and cough score should be used to assess cough severity and evaluate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黄芪颗粒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诱导痰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白介素(IL)-17的影响。方法 40例重度或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颗粒口服,治疗24周后分别观察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诱导痰中炎性细胞计数及分类,SOD、MDA和IL-17的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以及CAT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中的炎性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中IL-17和MDA水平均下降、SOD水平升高(P均<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芪颗粒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抑制气道局部氧化应激和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对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激素疗效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对36例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B组每日吸入必可酮500μg及按需吸入万托林,A组在B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0.15g,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试验及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结果B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四周后清晨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气道反应性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均无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的清晨PEF、FEV1(%)及气道反应性改善(P〈0.01),并同时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降低(P〈0.01),且经相关分析显示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清晨PEF及FEV1(%)呈负相关(P〈0.01),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清晨PEF及FEV1(%)呈负相关,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罗红霉素能减少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并促进必可酮及万托林改善吸烟哮喘患者的清晨PEF、FEV1(%)、气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3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探讨在哮喘发病与治疗过程中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对哮喘治疗的影响.方法 27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激素(A)组、激素联用β2受体激动剂(B)组以及单用β2受体激动剂(C)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进行诱导痰标本采集,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IL-13、IL-6、IL-10以及TNF-α浓度.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3、IL-6、IL-10以及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A、B两组患者痰中IL-13浓度随着治疗进程、症状以及肺功能改善而显著降低.在治疗开始2周后,IL-6、IL-10浓度升高,TNF-α浓度降低,此后,没有出现显著性浓度变化.结论 IL-13有可能是哮喘发病中的关键因子,拮抗IL-13可能有助于减少激素治疗的剂量,抗IL-13治疗在哮喘治疗中的潜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高蔚  翁婷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9):1120-1121
目的研究吸入激素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咳嗽、咳痰及痰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中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吸入氟替卡松500μg,每日2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改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治疗前后痰中IL-6、IL-8、中性粒细胞水平。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中IL-6、IL-8、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吸入氟替卡松治疗4周后咳嗽好转,痰量减少。痰中IL-6、IL-8、中性粒细胞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L-6、IL-8、中性粒细胞在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吸入氟替卡松可降低痰中IL-6、IL-8、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