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现状,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策略。方法随机抽取试点社区居民75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组织社区居民进行个别访谈和小组讨论。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普遍存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和预防不到位,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通过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活动,短期效果显著,社区居民防治慢性病知、信、行均呈现上升趋势,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22%提高到干预后的71.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1);正确信念持有率由干预前的51.70%提高到68.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行为形成率由干预前的43.26%提高到干预后62.4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组织体系是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持续开展的有力保障,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应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以控制危险因素为目标,以社区卫生需求为导向,开展以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为核心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京市12878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6.6%,隐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4.8%,高血压患者药物控制率为35.4%。社区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就诊率、年住院率分别为30.8%,13.0%和6.9%。结论应尽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社区慢性病预防。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东城区东河沿社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东河沿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及慢性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东河沿社区15—70岁常住居民367人,以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自我保健情况、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以及、健康相关的知识。慢性病问卷记录调查信息。结果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6.2%,其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19.3%、18.5%、5.4%和1.6%。调查对象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定期体检比例分别为65.7%和74.7%。调查对象中有慢性病家族史、吸烟、不进行体育锻炼和体重超重的比例分别为60.1%、19.9%、33.9%和31.6%。调查对象对吸烟、饮酒与慢性病的关系的知晓率在13.9%-94.0%。结论社区居民慢性病较高,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较高,加强居民对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并且给与积极准确地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社区居民进行了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该社区居民1994年慢性病患病率为244.17‰(标化率为160.34‰)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241.91‰。(标化率为158.88‰);女性为246.62%(标化率为164.31‰)。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患病年龄多在40~59岁,即中年期,主要慢性病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病毒性肝炎、低血压、慢性胃炎。慢性病患病率与文化水平、精神状态,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六榕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以及居民的知信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自2009年进行的“广州市社区卫生诊断”入户调查工作中六榕社区的调查数据。在广州市六榕社区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00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慢性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相关疾病情况等,其中知信行部分由15岁及以上人群作答。结果共调查居民2252人,其中男性l090人,女性1162人,年龄12~8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0.91%(696/2252),标化患病率为22.83%,其中≥65岁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1.95%(413/574),标化患病率为54.08%;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19.63%(442/2252)、糖尿病6.08%(137/2252)、冠心病2.40%(54/2252)、高血脂1.82%(41/2252)、脑卒中1.55%(35/2252)。15岁及以上人群的知信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参加卫生知识讲座的行为率分别为16.67%(115/690)、8.84%(118/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均P〈0.01);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监测与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行为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P〈0.01);非慢性病患者的吸烟率与不参加运动行为率均高于慢性病患者,而戒烟率则明显低于慢性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广州市六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慢性病患者患病后才注重控制危险因素。今后应把慢性病防控对象扩大到健康人群范围,提高全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了解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状况,开展社区诊断。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京市12 878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6.6%,60岁以上居民患2种及2种以上疾病的患病率为64.0%,隐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4.8%,高血压病人药物控制率为35.4%,社区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分别为30.8%、13.0%和6.9%。结论:提示应尽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慢性病的社区预防工作,提高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态制订健康教育对策。方法对社区内3960户8607名居民。分别进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吸烟、饮酒及患病率等调查统计。结果社区居民趋于老年化,60~70岁年龄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5.59%,70岁以上年龄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3.50%;社区内公务员占49.68%;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尤其以高血压为重.占所调查人员的27.90%。结论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提高居民健康非常必要且公务员应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治的重要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0.8%;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13.1%)、糖尿病(5.4%)、慢性阻塞性肺病(2.4%)、冠心病(1.7%);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 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3~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高密市4个社区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1248人,患四种慢性病中任何一种及以上者238人,慢性病患病率为19.07%。慢性病发病率与家族史、体质指数、饮食习惯、吸烟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采取预防措施改变居民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农村社区居民慢性病参与及需求情况的调查,探索居民可行性和易接受的服务,深化项目工作。方法:从项目社区随机选择973名18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72.58%的被调查居民中有从获取社区健康教育资料,其中50.67%的居民阅读了资料,看过健康宣传栏和参加过相关讲座咨询活动的居民分别为49.84%和37.71%;被调查居民最希望接受的健康教育活动方式和信息分别为面对面咨询(86.19%)和合理饮食指导(96.30%);95.14%和97.93%的被调查者认为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有必要,分别有97.93%和94.41%的居民表示会按医生要求进行复查,有97.01%的居民表示有需求时愿意接受社区医生随访管理。结论:调查居民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各项工作需求程度较高,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结合参与情况分析,提供居民乐于接受的防治服务。是值得探索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泰州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5月间经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泰州市2022名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202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10份;以“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正确率89.0%、“超重或肥胖者易患的病”正确率80.3%占据前两名;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相关因素包括地区,年龄,文化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年龄、学历、职业及家庭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州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在蔬菜水果、儿童抑郁症及肥胖者易患病等方面水平较高,而在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则较低,影响因素包括地区、年龄、学历、职业及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资料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资料的需求,为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3600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家中健康教育资料拥有率:慢性病防治资料居第1位,传染病防治资料居第2位,心理保健资料居第3位,其他顺位依次为消防、交通安全、环保、妇幼保健、伤害急救、康复、优生优育及其他资料。居民最想获取的健康教育资料:心理保健资料和慢性病防治资料并列第1位,传染病防治资料居第2位,伤害急救资料居第3位,其他顺位依次为环保、康复、妇幼保健、消防、交通安全、其他及优生优育等资料。居民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居第1位,互联网居第2位,报纸居第3位,其他顺位依次为杂志、宣传册或折页、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家人、朋友或同事、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栏及其他。结论健康教育资料供给派发不足,人际传播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居民消防、交通安全意识有待加强,要积极利用电视、互联网和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满洲里市居民2013年死亡原因,掌握主要死因与人群分布特征,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013年满洲里市居民死亡1 168例,死亡率为694/10万。从≥30岁年龄组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上升趋势明显加剧。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消化系统疾病是满洲里市居民死亡的五大主要影响因素。可见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满洲里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从早期、一级预防抓起,长期坚持[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合肥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为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合肥市9个县区的36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取2 681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筛选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9年合肥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6.1%(95% CI:14.7%~17.5%), 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者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的比例越高(P < 0.001), 而相对于无慢性病者, 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慢性病健康素养的具备率较低(OR=0.406, 95% CI:0.175~0.943, P=0.036)。慢性病防治素养的相关问题中, “大豆制品的好处认知”、“水果和蔬菜功能上可相互替代”和“癌症早期危险信号认知”正确率较低, 分别为23.4%、17.5%和7.0%。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素养教育, 调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为主导的社区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方法建立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的机制,强调防治结合,充分利用全科团队深入社区的优势,注重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以社区常见病干预为重点,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结果制订并实施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一体化服务方案,使临床和预防慢性病防治相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服务平台。结论以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为主导的社区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有利于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六安市某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掌握某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社区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及慢性病防治措施。方法:对某社区随机抽样800户居民,入户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总调查人数1904人,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某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其疾病顺住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冠心病、精神病、恶性肿瘤等。结论:某社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与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夏国华  林丰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14-416,419
目的了解广东省社区居民胃肠道疾病防治的生活习惯和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13个地级市参加胃肠道疾病防治咨询活动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社区居民1430人,有41.8%的被调查者患有胃肠道疾病,大部分被调查者嗜好食刺激性食物;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居住地区人群饮食习惯中"任食不限"的比例均高于"少食多餐"的比例。有42.6%左右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和非胃肠道疾病患者均在口渴时才饮水。13.7%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及9.6%的非胃肠道疾病患者人每天饮水量仅400 ml。非胃肠道疾病患者的饮水习惯好于胃肠道疾病患者。结论广东省部分社区居民普遍存在不利于胃肠健康的行为习惯。应加强对胃肠道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居民胃肠道疾病防治知识水平,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率,更好地防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蚌埠市居民进行大肠癌筛查,为该地区居民大肠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0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对蚌埠市居民采用危险度评估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进行初筛,对初筛结果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初筛结果及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肠镜检查异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蚌埠市居民大肠癌初筛2 552人,年龄50~74岁,以60~69岁为主,占48.24%,男女性别比为1.07∶1,城市居民占51.88%。初筛阳性674例,初筛阳性率为26.41%,其中653例参加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依从性为96.88%。共检出病变392例,异常率为60.03%,以结肠息肉(65.57%)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252)、男性(OR=1.439)、粘液血便史(OR=6.197)、慢性便秘史(OR=4.162)、慢性阑尾炎史(OR=3.931)、吸烟(OR=3.083)的蚌埠市居民肠镜检出异常的风险较大。结论 蚌埠市居民中大肠癌筛查高危人群所占比例较高,肠镜依从性较好,肠镜异常检出率较高,异常以结肠息肉为主,影响当地居民肠镜异常率的因素较多,需加强大肠癌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动员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赵桂娟 《职业与健康》2014,(10):1403-1405
目的了解2010—2012年百色市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制定下一步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右江区5个社区的各80名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知识的宣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0年居民对4个健康知识点知晓率较低,2011年所有健康知识点知晓率均明显提高,2012年则进一步提高(P〈0.05);总知晓率逐年提高(P〈0.05)。2010年4个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2011年均明显提高,2012年则进一步提高(P〈0.05),总形成率逐年提高(P〈0.05)。结论百色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逐渐提高,表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2015年宁波市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年9-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方法,从全市随机8个县(市、区)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4个社区和4个村(无农村地区的中心城区监测点则抽取8个社区),对抽中的社区(村)绘制地图并制作家庭户列表,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个社区(村)抽取140户家庭,实际入户时再用Kish表法从每户抽取1名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每个社区(村)调查完成100份为止。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制定的《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实际共完成5 843份。 结果 2015年宁波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1.23%。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城市高于农村(χ2=30.08,P<0.05),25~34岁年龄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高且35岁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χ2=67.97,P<0.05),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χ2=142.81,P<0.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高于其他职业(χ2=84.89,P<0.05),未患慢性病者高于慢性病患者(χ2=15.16,P<0.05),收入较高者高于收入较低者(χ2=53.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OR=5.363,P<0.05)。 结论 宁波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农村地区,农民、45岁以上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低收入、现患慢性病者仍是日后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重点区域和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