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血病是一种克隆性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不能继续分化成熟,停滞在某一阶段并呈恶性增殖.但也有正常髓系造血细胞相应分化阶段的表型.许多研究表明,体内有一白血病祖细胞亚群,维持着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殖,在半固体培养时能形成集落单位,称为白血病克隆形成细胞(L-CFC).L-CFC的DNA合成活跃,具有自身复制和形成二级克隆的能力,核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白血病本质.充分认识正常髓系造血细胞各阶段和L-CFC的表型特征,对于进一步阐明髓系造血细胞分化成然和L-CFC发生的生物学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中某一系原始或幼稚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一般骨髓象中有核增生极度活跃,而急性低增殖性白血病较少见,是一种骨髓有核细胞减低的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呈增生减低,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未见或仅见少量原始细胞[1]。白血病细胞浸润不明显,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本院误诊的1例低增殖性白血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燕儒化  何永达 《新医学》1998,29(2):89-90
白血病临床上以贫血,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系统相应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误诊范围较广,常因某一脏器损害或某一症状较为突出而造成误诊.我院1990年6月~1995年5月经骨髓细胞学确诊、资料完整的白血病共59例,其中初诊时误诊20例,误诊率达34%,现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病人的成分输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 (白血病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并浸润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白血病病人由于正常血细胞一种或多种减少,其病程的某一阶段,或为保证化疗周期的顺利完成,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经常需要输血.因此,应正确掌握白血病病人的输血原则和输血方法.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我们五年来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工作的体会结合当前的进展作一浅谈。一、白血病细胞的多态性在实践中,我们常遇这样情况:一部分病人的原幼细胞既象这系统的细胞又似那一系统的细胞或既有某系统的又有另一系统的原细胞。有时在分化和成熟的中晚期细胞也存在,很难判定是粒细胞还是单核细胞抑或其他细胞。在化疗后也常可见白血  相似文献   

6.
燕儒化  何永达 《新医学》1998,29(2):89-90
白血病20例误诊分析山东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71000)燕儒化何永达白血病临床上以贫血,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系统相应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误诊范围较广,常因某一脏器损害或某一症状较为...  相似文献   

7.
本病在国外有不少报告,学者们对本病的看法及其命名尚不一致,多数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白血病类型.国内文献中迄今经病理解剖证实者仅广州中山医院报告2例.随着近几年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尤其是原巨核细胞形态学的深入认识,新的白血病类型陆续被发现,如急性混合细胞系列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等.最近,我们检出一例“巨核细胞性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S)是一组造血于细胞克隆性疾病,在骨髓细胞普遍增生的基础上,某一个系列细胞增生尤其突出,呈持续不断的过度增殖。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关于cMPDs分类包括如下7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嗜酸细胞性白血病(CEL)和高嗜酸细胞综合征(HE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造血微环境对白血病的发生、白血病细胞凋亡,造血微环境与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白血病细胞耐药,造血微环境与靶向治疗的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及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造血微环境对白血病的发生、白血病细胞凋亡,造血微环境与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白血病细胞耐药,造血微环境与靶向治疗的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及介绍.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儿科疾病(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梓梁 《新医学》2008,39(1):49-51
1 引言 白血病是起源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它是某种血细胞异常增生、异常凋亡及异常分化的结果.因此,其临床表现既有血液系统的异常表现,也有肿瘤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它与一般的实体瘤不同,它不是某一种细胞的恶性增生,由于血细胞有多种,每种血细胞都可发生恶性增生而形成白血病,其临床表现因血细胞的来源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细胞存在丢失某一分化发育阶段正常应有的抗原,或表达某一分化发育阶段正常不应有的抗原,或表达其他系列抗原的特征。因此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与正常造血细胞不同,部分丧失了系列专一性和分化的严格性。伴淋系抗原(Ly)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Ly^+AML)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AML,其临床、MIC分型及预后特点,目前已逐渐引起重视。我们总结了155例Ly^+AML患者的MIC分型及临床特征,并与279例Ly^-AML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前细胞     
近些年来,实验性白血病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发现在小鼠出现明显白血病前,机体内就存在一种潜在性白血病细胞,也称“白前细胞”(Preleukemia cells)。这种白前细胞既不同于正常细胞,又不同于白血病细胞,而是白血病发病过程中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目前已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学者的重视。对白前细胞出现的时间和部位、白前细胞的特性以及白前细胞转化为白血病生长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言,白前细胞这一现象的揭示和进一步研究,无疑将对人类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是造血细胞某一克隆被阻滞于某一分化发育阶段上异常增殖的结果。因此,白血病细胞具有相应正常细胞的表面标志。细胞抗原标志是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表达产物,它随着分化程度的不同时期可以有序地获得或消失。因此分析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在白血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HLA-DR抗原是由人类第六号染色体上的HLA-DR区基因编码的α和β糖蛋白链构成,其功能是参与诱导和调节免疫应答,主要分布在B淋巴细胞、干细胞、祖细胞,早期粒细胞等犤1犦。1材料与方法1.1材料:45例患者均为1996年元月至于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研究发现NKG2D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在白血病免疫中具有一定作用.白血病细胞上表达NKG2D配体有利于NK细胞、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等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但是白血病细胞自身又能通过一系列的机制逃逸免疫监视.本文就NKG2D受体配体系统在白血病免疫监视及免疫逃逸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较早、髓细胞系及淋巴细胞系同时被累及的白血病,其发病率低,常伴有较多不良预后因素,治疗无统一方案,总体治疗缓解率低.本文就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耐药是影响白血病患者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效逆转白血病耐药,是提高和改善白血病患者预后和长期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早期对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血病细胞本身,如多药耐药基因等.随着对骨髓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在白血病耐药中,骨髓微环境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起着重要作用,其影响机制主要为给白血病细胞提供存活或抗凋亡信号,并使白血病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笔者拟就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理解和探索逆转白血病耐药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8.
55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与FAB分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诊断及分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示。FAB分类是诊断白血病的传统方法 ,它以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化学为手段 ,通过瑞氏染色和显微系统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 ,对大多数急、慢性白血病的确诊 ,形态学分类起到了相当的作用[1] 。但由于一些细胞表达信息的特殊性和易变性 ,使得白血病的诊断仅靠形态学是不够全面的。近年来 ,随着单克隆技术的发展 ,免疫学分型技术越来越完善和成熟 ,应用免疫学分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形态学分类的不足。白血病细胞是造血细胞在某一分化阶段的大量积累 ,表达造血细胞分化抗原。白血…  相似文献   

19.
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治疗效果差、易复发,复发的根源为体内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而MRD的根除需要有效启动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免疫反应.然而,AML白血病细胞MHC、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表达量低或不表达,不能将白血病抗原有效地提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机体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应答.清除MRD而达到防止复发和根治白血病的关键是将白血病抗原有效地提呈给T细胞,并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白血病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功能最强,也是唯一可直接活化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其独特的功能在肿瘤免疫中备受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培养、扩增、活化DC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现将DC的体外诱导培养及其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是急性白血病患者髓系和淋系细胞同时累及的一组疾病.目前对于BAL的治疗,尚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案.我们发现,CAG方案不但能有效治疗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也有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