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48-750
比较鼻空肠营养管经胃镜导丝置入法与经X线透视辅助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进行经胃镜导丝引导下置入与经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操作时间,置管深度,置管成功率。观察组置管成功率100%,操作时间为(356.4±85.3)S,置管深度为(113.0±7.2)cm。对照组成功率75%,操作时间为(752.1±385.2)s,置管深度为(98.5±5.2)cm。两组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深度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胃镜导丝引导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具有操作时间短,置管深度深,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标准型胃镜下斑马导丝转换技术用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胃镜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标准型胃镜将斑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远端后,保持导丝位置相对固定,退出内镜,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将斑马导丝置换至鼻腔的方法代替经鼻胃镜下置入导丝技术;对照组使用标准型胃镜下钳夹推送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鼻咽部不适及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误吸及导丝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斑马导丝转换技术将斑马导丝置换至鼻腔的方法与传统内镜钳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安全有效,可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消化内镜营养管置入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口和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51例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和经口普通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对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使用操作时间、插管时患者舒适度以及患者愿意接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与经口普通胃镜置人鼻空肠营养管相比:成功率高(96% Vs 65.38%,P<0.05),操作时间短(10.87±2.35 Vs 30.94±2.52,P<0.05),患者感觉舒适并且更愿意接受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人法置管.结论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优于经口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程清  田仁娣  杨蓉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03-1504
目的 探讨利用喉镜及导丝引导下经口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及置入效果.方法 对需要经口置入胃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插置入胃管,观察组采用喉镜及导丝引导置入,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入的成功率、操作时间、患者耐受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患者耐受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利用喉镜及导丝引导经口置入胃管具有较好临床使用价值,提高ICU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联合经口胃镜与经鼻胃镜空肠管置入方式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81例空肠管营养患者随机分为DSA联合经口胃镜组44例和经鼻胃镜组37例,分别采用DSA联合经口胃镜和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种方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鼻黏膜出血、置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结果:DSA联合经口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操作时间、麻醉药使用量、鼻黏膜出血量例数均明显少于经鼻胃镜组(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经鼻胃镜组(P0.05)。结论:DSA联合经口胃镜鼻空肠管置入较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更加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小,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萨氏导丝作为空肠营养管的支撑导丝在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导丝组(A组,34例)和萨氏导丝组(B组,35例)。A组使用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B组将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更换成萨氏导丝,在胃镜下用异物钳或取样钳辅助钳夹反复推送,将空肠营养管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时间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少。萨氏导丝替换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在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胃镜介导下螺旋型鼻肠管置入的优缺点及可行性。方法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鼻胃镜介导组和X线透视介导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结果鼻胃镜介导组行鼻胃镜引导下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30例置管成功,28例为一次性置管成功;2例因不能耐受插管,给予安定镇静及心理疏导后,行再次插管亦成功置入。X线透视介导组30例,行X线透视下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一次性置管成功25例。鼻胃镜介导组成功率100%,而X线介导组成功率83.3%,两组置管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操作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胃镜介导下螺旋型鼻肠管的置入较X线透视下介导具有成功率高,操作快捷、无放射的优点,且在需要更换新的鼻胃管时更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形鼻肠管不带导丝置入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需行肠内营养的ICU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 例;对照组行螺旋形鼻肠管带导丝置入法置管,观察组行螺旋形鼻肠管不带导丝置入法置管.置管24 h 后分别行床边X 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留置鼻肠管成功率.结果:两组均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置管法成功率为64.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形鼻肠管不带导丝置入法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经鼻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康复治疗的护理经验。选取采用鼻胃镜引导放置营养管患者70例,其中采用直视拖拉的方法置入11例,采用导丝引导的方法置入59例,两种置入方法成功率均为100%。经鼻胃镜引导空肠管导入的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床边徒手置入鼻肠管与胃镜引导下置入鼻肠管法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行鼻肠管置入的克罗恩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在胃镜引导下置入鼻肠管法;观察组采用床边徒手置入法,对两组的置管成功率、患者痛苦指数、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床边徒手置入组的痛苦指数及置管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床边徒手置入鼻肠管,可显著降低克罗恩病患者置管的痛苦指数、置管费用,保证置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交替进镜法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鼻肠梗阻导管内镜下置入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脱管率及耐受性评分。结果实验组中2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对照组中21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置管所用时间为(15.00±5.2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9.45±6.75)min;实验组脱管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实验组耐受性评分为(1.25±0.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5±0.6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地减轻患者术中的不适,无并发症,值得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SA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对20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经导管选择性造影情况及随访情况.选择同期进行传统保守治疗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20例作对照,比较治愈率、有效率、中转手术率、24 h引流量、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前气囊充盈后,18例导管前进良好,2例无明显前进.经导管造影显示16例肠管通畅,2例见肠管狭窄,1例肠管增粗,1例肠管扭曲.导管组治愈16例,好转2例,未愈2例;保守组治愈9例,好转5例,未愈6例.导管组与保守组治愈率、中转手术率、24小时引流量分别为80.00%与45.00%、10.00%与40.00%、(960±247)ml与(410±210)ml(P均<0.05),有效率分别为90%与70%(P>0.05).治愈与好转的病例中,导管组与保守组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8天与10.3天(P<0.01)、10.5天与19.2天(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中转手术率,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两种经皮内镜胃造瘘小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操作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该院消化内科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3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内镜辅助下留置法和内镜下置管后回拉法。结果 两组患者胃造瘘小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00%,小肠营养管置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00%。B组操作时间短于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1周后在C臂机透视下置管移位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内镜辅助下留置法和内镜下置管后回拉法都能成功放置内镜下胃造瘘小肠营养管,但镜下置管后回拉法在操作时间和1周后置管移位率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鼻内镜下单极高频电刀切除儿童扁桃体,观察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评价手术疗效,并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相比较。方法选择4~9岁儿童40例,严格根据扁桃体切除手术指征,完善相关必要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鼻内镜下单极高频电刀切除扁桃体手术,观察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伪膜生长情况和术后出血情况,传统扁桃体剥离手术方式选择40例患儿。结果通过鼻内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扁桃体剥离组(P0.05),鼻内镜组术后无出血,传统扁桃体剥离组1例迟发性出血,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白色伪膜脱落时间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进行单极高频电刀切除儿童扁桃体过程中出血少,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楚,周围组织损伤小,伤口恢复快,能有效减少患儿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造影在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20例采用不同置管方式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B组60例,30例行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30例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C组60例,30例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30例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经引流管超声造影,统计并分析各组数据。结果:A组中一步法与置换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中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成功率比较;C组中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经引流管造影疗效进行比较,其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模态超声造影联合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穿刺准确性,达到了理想引流减压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NICU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发现胃残余量增多(100 ml)。鼻空肠组行床旁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并行鼻空肠营养共28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胃管置入并行肠内营养共28例。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包括呕吐、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营养状态参数(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炎症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NICU时间、NICU费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结果经鼻胃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成功率100.0%。鼻空肠组营养状态参数优于对照组,入住NICU时间较短、NICU费用较低,炎症指标较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HAP发生率、GCS评分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ICU胃残余量增多的患者经胃镜辅助下置入鼻空肠管行空肠营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3种方法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及咽鼓管吹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情况。其中26例施行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为激光组;28例施行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为置管组;30例施行传统的咽鼓管吹张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3组疗效。结果 无论是激光组还是置管组,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激光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与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均为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方法,且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更具有微创、安全、简单、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诊治的8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和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两种置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比较初学操作者用多导丝法和螺旋推进法行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同一初学操作者随机为40例危重住院患者用多导丝法和螺旋推进法行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各20例。结果 多导丝法和螺旋推进法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0%和3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初学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操作者,多导丝法与螺旋推进法相比,是技术上更易掌握,成功率更高的安全置管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内镜下鼻胆引流术(ENBD)患者鼻胆管引出鼻腔的操作难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将200例实施ENBD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采用取出器套取导引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术者的手指伸入患者咽部取出导引管。比较导引管一次性抓取成功率和所耗的操作时间、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引导管一次性抓取成功率更高(P0.05);导引管取出耗时更短(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鼻胆管口鼻腔转换取出器能明显提高导引管一次性抓取成功率,缩短导引管抓取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较少并发症,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