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标本进行D-240染色,并于光镜下观察计算淋巴管密度(LVD)。结果D2-40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呈棕黄色。胃癌组织中LVD为(8.01±4.47)条/HP,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为(1.32±1.41)条/HP,P〈0.05;癌周LVD为(11.49±3.53)条/HP,明显高于癌内组织为(4.53±1.75)条/HP,P〈0.05。低未分化[(9.06±1.64)条/HP]、Ⅲ~Ⅳ期[(9.06±1.39)条/HP]、有淋巴结转移[(9.10±1.36)条/HP]和远处转移的[(10.55±1.21)条/HP]胃癌LVD分别较高中分化[(6.15±2.95)条/HP]、Ⅰ~Ⅱ期[(4.28±2.43)条/HP]、无淋巴结转移[(7.38±2.46)条/HP]和远处转移者[(7.38±2.46)条/HP]增高,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LVD上升。检测LVD可以预测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KB(NF-JcB)p65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探讨其在UC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C活动组30例、缓解组30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结肠黏膜中cRFR2、ICAM-1、NF-KBp65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6水平。结果CRFR2在UC活动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在UC缓解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FR2在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NF-xBp65、ICAM-1的表达及血清中IL-6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的CRFR2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在UC发病中可能起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4岁.4年前开始间断出现黑便,贫血,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外院检查,仅见报告,无图片),给予输血、抑酸等治疗后缓解.1d前黑便量约200 g,伴明显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促.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微生物感染、免疫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核因子-κB(NF-κB)在IBD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此文就靶向NF-κB治疗IB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浸润为主,特发于大肠的非特异性肠病,至今病因不明,尚缺乏较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针对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治疗UC前后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及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UC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弓羽  张振玉  张予蜀 《临床荟萃》2010,25(3):276-276,F0003
患者,女,68岁。因“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4天”于2009年7月2日入院,呕吐物为棕褐色胃内容物,含宿食,无放射痛,无腹泻、黑便,无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3年。查体:剑突下及右上腹部有轻压痛,肠鸣音稍活跃,振水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腹部立位片(图1)右上腹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上方可见胆树样积气影。腹部CT可见肝内胆管积气,胃内多量液体潴留,胆囊与周围肠管分界不清,十二指肠球部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图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IBS患者结肠粘膜组织中的NO含量 ,拟对NO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探讨。方法 对临床表现腹痛、排便异常患者行结肠镜检查 ,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炎症性肠病、同时排除糖尿病 ,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且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者 5 9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 ,共分为三组 :1 腹泻组 :大便次数增多 ,每天大便大于 3次 ,共 36例 ,男 10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4 5 2 3±10 5 9岁 ;2 便秘组 :大便次数少于每周 3次 ,共 2 3例 ,男 8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 9 15± 14 5 8岁 ;3 正常对照组 :选干部体检肠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分类号R735.34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一般认为是细胞内的重要调控基因损伤,伴随生化信号传递系统功能失调所致,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当一个细胞中这些基因或信号传递物质、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的表达或功能紊乱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将...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8岁,因上腹胀1月余于2009年1月12日入院。患者一月前无诱因感上腹胀,进食后加重,有时反酸,无发热黄疸及腰背痛,大便次数1—3次/d,大便糊状,无脓血便,未治疗,后腹胀逐渐加重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心肺未及异常,腹部软,脐周局限包块,皮下有5cm×6cm硬结,无压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HA、PⅢP、Ⅳ-C、LN含量并以正常健康组作为对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HA、PⅢP、Ⅳ-C、LN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升高阳性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以上指标检测对其肝纤维化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