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中医药领域效果比较研究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故在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基础上,分别从效果比较研究的发展趋势、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效果比较研究、开展前瞻性效果比较研究(疾病登记和社区纵向研究)、中医药大数据研究等诸方面较系统论述此领域的研究策略。通过总结目前的研究策略方向提出此领域研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以期进一步提高此领域研究水平。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中医药领域效果比较研究将为中医药卫生决策的制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0256-7415,CN 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本刊设方药实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证型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经典经方研究、古籍古方研究、新法新方研究、针灸经络研究、推拿按摩研究、临床护理研究、诊疗思路研究、特色疗法研究、临床调研报告、临证医案研究、养生康复研究、名医传承研究、中医教育研究、医院管理研究等专栏。  相似文献   

3.
《新中医》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0256-7415,CN 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本刊设方药实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证型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经典经方研究、古籍古方研究、新法新方研究、针灸经络研究、推拿按摩研究、临床护理研究、诊疗思路研究、特色疗法研究、临床调研报告、临证医案研究、养生康复研究、名医传承研究、中医教育研究、医院管理研究等专栏。  相似文献   

4.
回顾目前中药注射剂(TCMIs)疗效评价研究的不同方法,比较真实世界研究(RWS)与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不同,根据中医研究自身特点,指出真实世界研究适用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通过对已有的中药注射剂在真实世界研究的分析,归纳出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研究存在关于安全性研究较多而有效性研究较少,且评价指标过于简单等不足,探讨构建真实世界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的研究重点,以期为"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疗效评价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灸研究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繁荣  唐勇 《世界中医药》2009,4(6):328-330
古代针灸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提供新的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的研究触角不断延伸,不仅可分为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开发研究、标准研究等,还可分为还原性研究、验证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等。无论古今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如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临床服务,因此,针灸研究总的模式应该是“基于临床问题,多学科结合研究,再回归临床的研究模式”。即以临床为中心,从临床中发现问题,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研究,获得研究结果后再回归临床进行验证,以提高临床疗效、创新针灸理论的研究模式。在这一总的研究模式的指导下,可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研究包括当前的用传统方法(如文献整理、经验继承)和用现代方法(如现代医学、现代数学等)进行的旨在发扬和提高理论水平的研究。从分类来看,中医学研究同样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经过近几十年的由国家扶植的中医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人们在回首、总结研究结果时发现:近几十年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不尽人意;同时大家普遍认为,在当前的研究中,基础研究滞后于运用研究。事实上,中医学中的基础研究和运用研究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其它学科中的基础研究和运用研究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科的发展总是以基础研究作为先导,带动其它运用研究的发展,而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如此,他是以积累  相似文献   

7.
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阳兵  王振国  王鹏 《中医药通报》2006,5(1):34-37, 31
对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指出了应遵循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认为应确立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思路,树立开放式、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指导思想,实施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注重开展中药基础成分的体内代谢生态学研究,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单一成分的药效作用,也要注重多种成分的群体效应,具体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学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涉及体质病理学研究、体质治疗学研究、体质药物学研究、体质预防学研究、体质与养生康复研究。1体质病理学研究从病理学的角度研究人体体质,探索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这是中医体质学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质分型研究、体质与证关系的研究等。1.1体质分型的研究。体质类型的划分是体质医学的重要理论基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医学的阵痛与助娩——中医理论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的问题和展望(下)陈小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4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基础学科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的问题4.1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基础学科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的实质,就是建立中医基...  相似文献   

10.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是冠心病“病证结合”研究的基础,冠心痛中医病因、影响因素、证型分布、证候演变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本方法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有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回顾性研究,它们各有特点,在研究中常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客观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静宇  年莉  尹进 《中医杂志》2015,(6):526-530
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经历了从方剂的单味药到有效部位再到化学成分研究、从体外到体内再到提取血清体外药物化学研究、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近年来用于方剂配伍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剂量配比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药理学研究、拆方研究、整方加味研究、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9个方面。各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研究不具有普遍性、脱离中医理论、研究局限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多方法多手段的相互融合、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仍是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方法有待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矿物药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收集近年来对矿物药炮制进行研究的文献报道,归纳整理为矿物药炮制原理的研究,炮制工艺的研究及其它方面的研究。并针对炮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加强矿物药炮制品质量标准的研究、药理作用的研究以及炮制生产设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证"研究的基石。本文回顾分析了近10余年来对藏象学说研究的概况,从文献研究、思维模式研究、证候规范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多学科研究、中西医对比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藏象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某些局限或不足,旨在为藏象理论以及"证"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证候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上世纪50年代开启了证候研究的序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证本质研究、证规范化研究以及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其中以证本质研究最为广泛、深入。将证本质研究以时间为纵轴分为4个阶段来回顾与分析,总结每个阶段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机体电磁辐射理论提出中医证候假说,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中医》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0256-7415,CN 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本刊设方药实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证型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经典经方研究、古籍古方研究、新法新方研究、针灸经络研究、推拿按摩研究、临床护理研究、诊疗思路研究、特色疗法研究、临床调研报告、临证医案研究、养生康复研究、名医传承研究、中医教育研究、医院管理研究等专栏。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范畴等几个方面综述针灸血清研究现状,并对针灸血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10年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分别检索2009—2018年关于中医药队列研究的文献,根据不同研究类型、科研机构、疾病类型进行比较。另外,阐述了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性及其应用范围。结果在中医药领域,队列研究发表文献数量多于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双向队列研究,且队列研究研究的疾病多为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结论队列研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具有普适性,可用于探讨中医优势病种,评价中医药疗效,筛选较优的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仍存在许多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中药研究的“七个结合”,即中药研究与中医研究相结合,药学研究与哲学相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效研究与机理研究相结合,单方研究与复方研究相结合,继承与发扬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从而使中药研究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0256-7415,CN 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方药实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证型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经典经方研究、古籍古方研究、临床治疗研究、肿瘤中医研究、针灸推拿研究、诊疗思路研究、特色疗法研究、临床调研报告、临证医案研究、名医传承研究、中医教育研究、医院管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苦参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苦参在传统药理研究基础上的新进展,主要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药理研究、抗癌作用研究、免疫药理研究、抗柯萨奇B病毒作用研究、对心肌功能影响研究、中枢抑制作用研究、抗生育作用研究及平喘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