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几个脑区在不同时间的LPO,SOD,GSH…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四血管阻断方法制成Wistar大鼠全因10分钟再灌流模型。分别于再灌流7天内对新皮层,海马,丘脑,纹状体和小脑等五个脑区的LPO、SOD、GSH-Px含量进行测定。LPO在各脑区于再灌流后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第5天基本降至对照组水平。SOD在6小时内迅速降至最低水平,然后逐渐回升,但在第7天时仍低于对照水平,GSH-Px在各脑区均呈双时相改变,先降后升,然后再逐渐下降,在第7天时略低  相似文献   

2.
东菱克栓酶对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本文采用Pullsinelli的4VO方法制作了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动动物模型,采用TBA法、DTNB直接法测定全脑缺血10min再灌流后48h海马区的过氧化脂质(LPO)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变化,计量病理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及东菱精纯克栓酶对其含量变化和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1)东菱克栓酶可降低海马区LPO含量(P〈0.01),使GSH-Px活性上升(P〈0.01)。  相似文献   

3.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ATPase的活性,观察了有机锗─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G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保护SOD、GSH─Px、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表明CG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血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67例帕金森病(PD)患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量的测定结果。PD病人SOD和GSH-Px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但SOD,GSH-Px和CAT的活性及LPO量与病程长短无明显关系,也与是否服用美多巴无关。研究结果提示,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可能与PD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氧自由基与神经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二硫对硝基苯甲酸直接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了87例神经症和55名健康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超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超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显示,神经症组SOD与GSH-Px两种酶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症组治疗前低于治疗后;LPO为治疗前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从单胺类的代谢与生成氧自由基的生化联系以及机体内SOD、GSH-Px、LPO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示体内单胺类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在神经症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方法制作了全脑血再灌流模型。于再灌流后24h取双侧海马,分别采用Progallol-NBT和改良的TBA法测定了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SOD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了一种新的中药方剂—保精增智液对自由基的拮抗作用,实验证明该药造模后给药效果不明显(P>0.05),造模前给药可使LPO下降及SOD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证明该药对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引起的自由基升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的表达和bFGF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意义及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组织HSP70的表达以及在侧脑室注射外源性bFGF对其影响。结果缺血2小时再灌流0小时即可见HSP70表达,至24小时达高峰。bF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于6~48小时各组可见HSP70表达增高(P〈0.05)。结论脑缺血诱导HSP70的  相似文献   

8.
氧化、脂质过氧化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氧化、脂质过氧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I)和100例健康志愿者(HV)血浆中的一氧化氮(P-NO)、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和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及红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活性和过氧化脂质(E-LPO)含量并作分析比较;同时,检测了其中4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述生化指标,并作分析比较。结果:与HV组比较,CI组的P-NO、P-LPO、E-LPO平均值均显著升高(P<0.001),P-VC、P-VE、P-β-CAR、E-SOD、E-CAT、E-GSH-Px平均值均显著降低(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P-NO、P-LPO、E-LPO平均值均显著降低(P<0.001),P-VC、P-VE、P-β-CAR、E-SOD、E-CAT、E-GSH-Px平均值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NO代谢异常,一系列自由基连锁反应病理性加剧,氧化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NO、氧化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加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的抗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代谢水平的变化和多巴药物及ViT对其的影响,找出反映氧化异常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 对96例PD患者动态检测了服用L-多巴和VtE前后的血浆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岐化酶(P-SOD、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及红细胞过氧化脂质(P-LPO、E-LPO)及丙二醛(MDA)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3人对照。  相似文献   

10.
全脑缺血再灌流PRL、GH.β—EP与CNS超微结构应变效应实验研究陈曼娥,蒋晓江,王景周采用我科自行设计建立的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1],立足急性全脑缺血及再灌流特定条件下,动物血及脑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β-内啡肽(β-EP)...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实验性迟发性脑动脉痉挛时脑组织的缺血性改变。对二次注血后经椎动脉造影证实为DCVS狗的大脑皮层,白质,脑士,小脑皮层,海马CA1与CA2,3,47个脑区的Cu-Zn-SOD,Cat活性,LPO含量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DCVS实验动物海马CA1与CA2,3,4区的LPO含量和Cu-Zn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丘脑Cu-ZnSOD活性7个脑区Cat活性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18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和15例正常老年人血液及脑脊液中SOD,GSH-Px活力以及MDA含量等氧自由基反应相关指标。发现:CSF中平均T-SOD活力及SOD/MDA比值老年期痴呆组显著低于正常老年组;而CSF中MDA含量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血清T-SDO活力和铨血GSH-Px活力以及血清MDA含量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性粘多糖对缺血再灌流脑组织AT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性粘多糖对缺血再灌流脑组织损伤的作用。我们应用沙土鼠制成的全脑缺血模型,测定缺血组织中的三磷酸腺苷、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结果显示,提前服用NM,在缺血时可使脑组织ATP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可提高再灌流时脑组织ATP水平,且后者随着SOD活力升高,LPO的含量降低,其含量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ED),活体动态观察沙土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的细胞外液中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及丹参对它的影响。结果显示:全脑缺血后,细胞外液GSH水平迅速升高(P<0.01),缺血30分钟达高峰为缺血前的5。82倍。再灌注后GSH水平明显降低,于30分钟趋于正常。脑缺血前30分钟给予丹参注射液不影响细胞外液GSH水平。表明脑缺血及再灌注期,GSH反应性增高。GSH作为内源性抗氧化剂及NMDA受体拮抗剂在脑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海马及皮层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变化。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 模型,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 染色法观察NOS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海马及皮层NOS阳性细胞在缺血15 分明显增多,1 小时减少,6 小时有所恢复;再灌流15 分又显著减少,1 小时渐增多,24 小时皮层出现较多NOS阳性的毛细血管和大量胶质细胞。结论 本实验结果符合NO 在缺血早期增加和再灌流后期大量增加的变化,支持NO参与脑缺血再灌流损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SAH患者在病程第1~3天、第7~10天和第3周脑脊液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部分病例于病程第2周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于病程第7~10天显著降低(P<0.01),至第3周含量有所增加,但仍低于病初(P<0.05);经DSA证实有脑血管痉挛的3例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患者同时期含量;而MDA含量变化与此相反,第7~10天含量最高,至第3周降至病初水平。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降低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脑脊液中自由基含量增多是NO含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0min组、再灌注1、2、3d组。测定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曹澡注后海马组织NOS活性被激活上调。结论:NO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方法制作了全脑血再灌流模型,于再灌流后24h取双侧海马,分别采用Progallol-NBT和改良的TBA法测定了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SOD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了一种亲的中药方剂-保精增智液对自由基的拮抗作用,实验证明该药造模后给药效果不明显(P〉0.05),造模前给药可使LPO下降及SOD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凋亡细胞DNA断裂百分率。结果表明:随再灌流时间的增加,DNA断裂百分率逐渐增加,再灌流1d时达高峰,再灌流3~7d逐渐下降。结果提示:细胞凋亡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呈动态过程且系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氯喹,SOD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氯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用4血管阻断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30min后再恢复双侧颈总动脉血流30min,此时大鼠脑组织磷脂酶A(PLA)活性和内皮素(ET)、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显著增高,而SOD活性和维生素E(VitE)含量明显降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和血脑屏障明显损害。预防用氯喹或SOD治疗,部分抑制了LPO、ET含量的增高和SOD活性下降,明显减轻脑神经细胞和血脑屏障损伤程度;但对VitE含量都无明显影响。氯喹、SOD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