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调查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每题得分介于"常常这样"与"很少这样"之间。学历、是否有亲属从事护理专业、有无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有影响。[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总体较差。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相关的对策,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知识现状,分析护生职业危害发生的原因.[方法]自行设计实习期间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调查表,对138名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阃皮肤损伤发生率高达94.9%;而护生掌握职业防护知识的总体情况不理想,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只占17.4%;发生职业危害及发生职业危害后未正确处理的护生,其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欠缺(P<0.05);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者只占31.2%.[结论]实习护生发生职业危害较严重,防护知识极度匮乏,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学校应加强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教育,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菊香 《全科护理》2011,(9):819-82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状,结合现状提出针对护生职业防护的相关可行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职业防护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100.00%的护生表示在校就读期间和实习前的岗前教育中接受了一些职业防护教育,能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防护知识的占22.22%,在接触每个病人后洗手占28.89%,在抽血操作中能经常戴手套占16.67%,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100.00%,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的占98.89%,100.00%的被刺伤后不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结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应将其作为在校教育和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相关措施和制度保障,以降低护生职业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秀春  肖鹏妹  招婷 《护理研究》2006,20(17):1525-1527
[目的]调查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调查表,对80名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调查。[结果]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防护措施不力,只有72.50%的护生在临床实习前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护生有较好的洗手习惯,能执行规范洗手,但在做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的频率低;护生在操作中职业暴露意识不强,有47.50%的护生被污染锐器刺伤。[结论]护生对职业危害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职业防护知识,但防护措施不力,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及操作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护生实习前参加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对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未接受过系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003级专科护生406名和接受过系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004级护理专业专科护生42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3级与2004级的全体护理大专生在实习结束后返校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系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004级护生各项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明显优于2003级护生(P〈0.01)。[结论]实习前对护生集中进行系统职业感染防护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生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晓率,提高防护知识和技能.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伤害。[方法]岗前教育加强了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对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结果]2007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晓率、职业防护行为正确百分率,针刺伤发生次数,发生损伤后上报率比2006届实习护生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岗前进行系统的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对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具有重大意义,定期时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干预对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树立  潘怀财  王玲  邱梦圆  方芳  汪婷 《全科护理》2016,(19):1945-1948
[目的]比较和分析本科和专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态度,为开展相关的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将芜湖市2所医学院校本科和专科2个层次的1 031名在校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在校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平均答题正确率为69.22%,专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平均答题正确率为61.32%。本科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在化学性危害防护维度、生物性危害防护维度高于专科护生(P0.05);本专科的在校护生职业防护的态度较好,平均分高于4.5分。本科和专科护生职业防护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综合防护态度维度(4.60分±0.47分,4.58分±0.42分)、生物性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57分±1.10分,4.55分±0.41分)、化学性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53分±0.45分,4.51分±0.50分)、物理性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44分±0.51分,4.44分±0.49分)、心理社会危害防护态度维度(4.44分±0.53分,4.41分±0.55分)。本专科护生职业防护态度在各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专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较低,职业防护态度虽然比较乐观但仍存在不足。应开展职业防护相关的知识和态度的培训,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危害认知,从而有效地预防、减少护理相关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326名实习护士自我防护知识及行为调查,加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方法 采用无记名形式,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7年在我院实习的32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士普遍存在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结论 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护生的院感及职业危害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技术,把院感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防护行为意向现状,分析防护行为意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自制问卷,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级、2010级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防护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1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37%,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的学生共83人(80.58%);接受培训、职业防护态度及自我效能与行为意向呈正相关(P0.05)。[结论]接受过培训的学生职业防护行为意向较好,正向态度学生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职业防护行为意向越好。  相似文献   

10.
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调查表,对80名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调查。[结果]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防护措施不力,只有72.50%的护生在临床实习前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护生有较好的洗手习惯,能执行规范洗手,但在做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的频率低;护生在操作中职业暴露意识不强,有47.50%的护生被污染锐器刺伤。[结论]护生对职业危害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职业防护知识,但防护措施不力,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度操作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状,结合现状提出针对护生职业防护的相关可行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职业防护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100.00%的护生表示在校就读期间和实习前的岗前教育中接受了一些职业防护教育,能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防护知识的占22.22%,在接触每个病人后洗手占28.89%,在抽血操作中能经常戴手套占16.67%,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100.00%,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的占98.89%,100.00%的被刺伤后不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结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应将其作为在校教育和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相关措施和制度保障,以降低护生职业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护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小英  刘志娟  邓暑芳 《护理研究》2008,22(10):877-878
[目的]评价护生实习前参加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对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未接受过系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003级专科护生406名和接受过系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004级护理专业专科护生42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3级与2004级的全体护理大专生在实习结束后返校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系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004级护生各项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明显优于2003级护生(P<0.01).[结论]实习前对护生集中进行系统职业感染防护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生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传染病院护理实习生职业安全知识现状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安全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深圳市属传染病院2008年~2009年45名护理实习生对传染病医院护理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2.2%的学生对护理安全知识完全掌握,26.1%的学生部分掌握,61.7%的学生完全未掌握.结论 传染病院护理实习生职业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校和医院应加强护生职业防护课程教育和护生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充分发挥临床带教师资的指导示范作用,培养护生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生与在职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自我防护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50名护生及50名在职护士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结果]护生的自我防护知识比较薄弱,在职护士的自我防护行为存在麻痹。[结论]临床教师应该加强自己及对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及学习。  相似文献   

15.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珊 《护理研究》2008,22(36):3298-3299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晓率,提高防护知识和技能,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伤害.[方法]岗前教育加强了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对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结果]2007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晓率、职业防护行为正确百分率、针刺伤发生次数,发生损伤后上报率比2006届实习护生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岗前进行系统的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对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具有重大意义,定期对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干预对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对汞危害的认知程度及对汞外溢的处理方式,为本科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0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有关汞危害的认知及对汞外溢处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仅22%的本科实习护生知道汞的危害性,仅有8%的护生知道人体摄入汞的主要途径,15%左右护生能正确处理体温计、血压计外溢的汞。[结论]学校和医院应加强汞危害职业相关知识教育,增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减轻外溢汞所造成的危害,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护生职业防护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培训需求,为开展系统的临床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伤害定义、物理性职业伤害、化学性职业伤害知识和常见职业伤害的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84.8%的本科护生和70.7%的大专护生表示对医院职业防护相关规定不了解。[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认知度及需求存在差异,职业防护培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医院应当通过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增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林碧贞  叶丽萍 《家庭护士》2009,7(3):191-192
[目的]了解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对自我防护方面的认识,为护生的职业防护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采取的防护措施.[结果]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防护做得不到位,防护意识较薄弱,知识缺乏.[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临床带教,以增强护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何晓婷  周俊  孙伊茜  苏春香 《全科护理》2016,(26):2769-2772
[目的]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态度及知识掌握的现状并比较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防护的态度及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为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及开展职业防护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编问卷对2014年7月即将实习的209名护生进行了职业防护态度及相关知识的现状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得分明显高于高职护生(P<0.05),高职护生与本科护生职业防护态度得分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职业防护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结论]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与学历有关,职业防护态度与学历无关,职业防护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罗蕾  缪艳  易勇 《现代护理》2013,(23):2835-2837
目的了解本科及专科护生在实习前对化疗防护的认知及需求情况。方法参考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和防护要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某肿瘤医院192名本科及专科护生在实习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生化疗防护知识普遍缺乏,本、专科护生对化疗药物污染、化疗废弃物处理方法的认知和需求,以及获取化疗防护知识途径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608,27.587,50.718,53.251,54.173,66.088;P<0.05);专科护生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化疗前防护认知需求较高,从医学网站和杂志上获取知识少;两组护生希望获取化疗防护知识的教学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护生在实习前需系统化培训化疗防护知识,重点加强对专科护生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