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辽东楤木芽中的两个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方法从辽东楤木的芽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3-O-[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nopyranosyl]caulophyllogenin(1)和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 echinocystic acid(2).2个化合物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congmuyanoside A和congmuyanoside B.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鉴定辽东木(Aralia elata(Miq.)Seem.)芽提取物(总皂苷)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latoside F(1)、Araloside G(2)、CongmunosideⅤ(3)、Congmuno-sideⅨ(4)、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nopyranosylhederagenin(5)。结论化合物5为一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蒺藜果实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L.)果实的皂苷类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低压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蒺藜果实中得到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R)-2α,3β-二醇-5α-螺甾烷-12-酮(门诺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1)、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5α-呋甾-22-甲氧基-2α,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2)、海柯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3)、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5α-呋甾-12-羰基-20(22)-烯-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4)。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得到的25位R构型的甾体皂苷类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板蓝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喜果苷(1)、quinovic acid-3β-O-β-D-glucopyranosyl-(28→1)-β-D-gluco...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产吉祥草的地上部分进行了植物化学研究。针对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溶液,利用一系列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了一个新呋甾皂苷和四个已知化合物。通过1D NMR、2D NMR,IR和HRESI-MS的方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6-O-β-D-glucopyranosyl-(25S)-5β-furost-20(22)-en-1α,3β,26-triol-1-O-α-L-arabi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3-O-α-L-rhamnopyranoside(1),(1β,3β,16β,22S)-cholest-5-en-1,3,16,22-tetrol-1,16-di-(β-D-glucopyranoside)(2),diosgenin(3),β-sitosterol(4),ecdysterone(5)。  相似文献   

6.
穿龙薯蓣总皂苷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述虎 《中国药学》2002,11(3):59-63
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总皂苷中水溶性甾体皂苷,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酸水解、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IR,NMR,MS,HMQC,HMBC)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穿龙薯蓣总皂苷中分得2个甾体皂苷(1个水难溶性皂苷和1个水溶性皂苷),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皂苷(I),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皂苷(Ⅱ)。结论 Ⅱ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穿龙薯蓣皂苷Dc。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姜黄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姜黄的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turmeronol A(1)、turmeronol B(2)、bisabolone(3)、8-hydroxyl—arturmemne(4)、bisabolone-9-one(S),(6S)-2-methyl-6-[(1R,5S)-(4-methene-5-hydroxyl-2-cyclohexen)-2-hepten-4-one](6)。其中,化合物6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利用DEPF-135、HSQC、HMBC等核磁技术对化合物3的化学位移进行了准确归属。对文献中报道的数据归属进行了更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英化学成分,建立HPLC-ELSD法测定白英中碱苷A[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5ξ)-solanidan-3β,23β-diol]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色谱柱为Elite-ODS C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为0.02%三乙胺水溶液(体积比为56∶44),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95℃,氮气流速2.3 L.min-1。结果从白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碱苷A。碱苷A在0.4~4.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RSD=2.0%)。结论HPLC-ELSD法可用于白英中碱苷A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从葛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5-羟基芒柄花苷(1)、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2)、葛根素(3)、大豆苷元(4)、大豆苷(5)、3'-羟基葛根素(6)、3’-甲氧基葛根素(7)。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石莼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绿藻石莼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莼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1)、吡咯并哌嗪-2,5-二酮(2)、3-异丙基-6-甲基-2,5-哌嗪二酮(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5)、单棕榈酸甘油酯(6)、苯丙氨酸(7)、亮氨酸(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从石莼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药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瘤果黑种草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 3-[6-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quercetin 3-sophorotrioside(2)、quercetin 3-glucosyl(1→2)-galactosyl(1→2)-glucoside(3)、quercetin 3-(6-feruloylglucosyl)(1→2)-galactosyl(1→2)-glucoside(4)、芦丁(rutin,5)。结论 化合物1、2首次从黑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首次从瘤果黑种草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作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松针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松科植物马尾松松针亲水性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LH 20、ODS和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尾松松针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7个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3',5-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1),3',5-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1→2)-α-鼠李糖苷(2),4',5-二羟基二氢黄酮-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4),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6)和双氢槲皮素(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胡蔓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胡蔓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滨蒿内酯(1)、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2)、3β-羟基-27-(Z)-桂皮酰基-12-烯-28-羧基乌苏酸(3)、3β-羟基-27-(E)-桂皮酰基-12-烯-28-羧基乌苏酸(4)、钩藤酸E(5)。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湖北羊蹄甲〔Bauhinia glauca subsp.hupehana(Craib)T.Che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圣草酚(2)、3-O-甲基槲皮素(3)、木犀草素(4)和黄颜木素(5)。结论化合物2和4为湖北羊蹄甲植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3和5是羊蹄甲属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费菜(Sedum aizoon L.)茎叶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费菜茎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层分离鉴定了1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benz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1)、vanilloloside(2)、苯乙醇-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benzylethyl-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1-氰基-3-O-β-D-吡喃葡萄糖-(Z)-1-甲基-1-丙烯(1-cyano-3-O-β-D-glucopyranosyloxy-(Z)-1-methyl-1-propene,4)、7-O-没食子酰-D-景天庚酮糖(7-O-galloyl-D-sedoheptulose,5)、表百脉根苷(epilotaustralin,6)、蒺藜酸(terrestric acid,7)、 cinnamoside(8)、inotodisaccharide(9)、β-D-glucopyranosyl-(1→3)-arbutin(10)、3-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5-hydroxymegastigma-6,7-dien-9-one(11)、roseoside(12)and vomifoliol-3′-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化合物5-13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草药回回蒜子(Rannun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2)、tachioside(3)、蛇床子素(4)、蒽醌(5)、大黄素(6)、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7)、β豆甾醇(8)和熊果酸(9)。结论化合物3、4、5、7为首次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卵叶远志根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tenuifoliside A(1),tenuifoliside B(2),glomeratose A(3),3,6.二-O-芥子酰基蔗糖(4),sibiricose A5(5),sibiricose A6(6),sibiricose A1(7),sibiricoseA2(8),polygalatenoside E(9),1-O-L-吡喃阿拉伯糖基-D-(6→1)-β-D-吡喃葡萄糖基·水杨酸甲酯(10),eanthosideA(11),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12)。化合物11首次从远志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10和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苏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凝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巴西苏木素(1),苏木酮B(2),(E)-3-(3,4-dihydroxybenzylidene)-7-hydroxychroman-4-one(3),3-去氧苏木酮B(4),brazilideA(5),1,7-二羟基[口山]酮(6),槲皮素(7),鼠李素(8),苏木查耳酮(9),3-去氧苏木查耳酮(10),butein(11),2,4,5-三羟基苯甲醛(12),3,8,9-trihydroxy-6H-benzo[c]chromen-6-one(13),β-谷甾醇(14)。化合物12和13为两个新天然产物,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3的碳谱数据。化合物6为首次从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云实属分离得到的第一个[口山]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线重楼根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苷Ⅳa甲酯(1)、3-O-(6’-butyl ester)-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pregna-5,16-diene-3β-ol-20-o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重楼皂苷Ⅵ(4)、25(R)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糖苷配基部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大青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青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进行分离,以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对羟基苯乙醇-8-O-β-D-葡萄糖苷(1)、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2)、香草酸(3)、没食子酸(4)、甘露醇(5)、琥珀酸(6)、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