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306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化妆品类型。方法对306例化妆品皮肤病进行了临床分析,对部分患者进行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结果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化妆品以普通护肤类为主,对172例患者进行的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的阳性率为26.16%。结论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化妆品知识宣传,建立一个完整的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奥运场馆周边化妆品经营企业经营的化妆品标签标识情况,以便对重点地区的化妆品监管更有针对性,近一段时间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海淀分局对辖区奥运场馆周边22家化妆品经营单位经营的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3.
《首都医药》2011,(15):32-33
根据2011年北京市化妆品抽检工作计划的要求,我局对本市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抽检。一、本期公告的概况2011年上半年在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完成抽检363批次,接到检验报告305份,经检验有13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率是95.74%。(结果详见:化妆品质量公告)二、不合格化妆品的处理各分局应加大对本期公告中不合格化妆品的查处力度,依法进行处理。各化妆品经营单位如果有公告中涉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3年北京市化妆品抽检工作计划的要求,我局对本市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抽检。一、本期公告的概况2013年上半年在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完成抽样418批次,接到检验报告307份,经检验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率是99.67%。(结果详见:化妆品质量公告)二、不合格化妆品的处理各分局应加大对本期公告中不合格化妆品的查处力度,依法进行处理。各化妆品经营单位如果有公告中涉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好坏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确实保证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对本省内部分商场的135种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了抽查,本文通过对抽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指出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问...  相似文献   

6.
章雨 《首都医药》2011,(18):8-9
目的对现阶段由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的北京市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监管模式进行探索研究,为我国化妆品备案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国际主流市场化妆品管理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分析国内外,尤其是北京市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国际主流市场间、及其与国产化妆品的备案管理间差异很大。北京市化妆品备案办法存在诸多问题,需建立网络备案及提高评估产品的安全性,以完善北京市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管理。  相似文献   

7.
安全使用化妆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公众安全使用化妆品的现状和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为药监部门和医疗机构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合理用药、安全使用化妆品宣传活动,设计统一的调查表,随机进行化妆品安全使用情况调查,发放调查表480余份,回收420份,有效表415份,并对有效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415例受访者女性374人(90.12%),男性41人(9.88%);涉及22种职业,300人知晓化妆品不良反应,占72.29%;会留意产品警示信息的有247人,占59.92%,84人有化妆品过敏史,占20.24%;119人选择出现不良反应后自认倒霉,不会找相关部门解决,占28.67%。结论公众对化妆品安全使用和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应加强普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知识,及时公布化妆品安全信息,提高公众科学、安全使用化妆品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存在的问题特点,为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36批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化妆品样品,对产品信息合规性进行检查,根据化妆品类型,对特殊化妆品中染发剂、普通化妆品非法添加成分及香精香料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建议监管部门积极组织标准研究,完善法定检测标准体系,加强标签标识监管,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公众认知。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化妆品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化妆品,伴随而来的化妆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保证化妆品质量,在投放市场前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是反映受试物对皮肤的慢性累积刺激性作用,是评价化妆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毒理学指标。研究人员通过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对护肤类等6大类化妆品的卫生安全质量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5年中抽检的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化妆品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加强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2008~2012年监督抽检的1426批化妆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结论 微生物超标率为2.17%;主要为菌落总数超标.不同规模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其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小型企业生产的化妆品质量较差,主要原因是卫生管理水平较差和生产设备简陋.建议监管部门提高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GMP认证,淘汰部分生产条件差、管理水平低下的小型化妆品企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皮肤模型应用于化妆品体外皮肤刺激性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以重组人皮肤模型(EpiSkinTM)为受试模型,在对10个已知刺激性分类的标准化学品进行方法验证的基础上,再根据化妆品的使用特性对23个产品进行皮肤刺激性分类评价,其中6个基础型化妆品和10个美容型化妆品暴露18 h、7个清洁型化妆品分别暴露18、...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纳米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及监管建议。方法介绍纳米技术原理,纳米技术在化妆品中的主要应用领域,纳米化妆品的作用,化妆品中几种常用纳米成分,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对纳米材料应用于化妆品的监管情况,并对我国纳米原料及纳米化妆品的监管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纳米技术逐渐成熟已成为化妆品领域发展的一个战略平台,利用纳米技术可减小化妆品中功效成分的粒子粒径,使各种纳米级化妆品功效成分颗粒能顺利渗透到皮肤,并通过其产生的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护肤、疗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毕元 《首都医药》2011,(11):61-62
目的分析化妆品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各种化妆品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目前我国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监督尚处于空白阶段,生产企业对包装材料的认识模糊;消费者对化妆品包装的安全性缺乏了解。结论提高化妆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入手,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监管对策.方法 就化妆品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 化妆品标签标识在化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传递信息、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药监部门应当加强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监管,确保化妆品标签标识能够客观、准确地反应化妆品质量状况,在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的同时,引导化妆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消费在日常消费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品种、功能、形态不断衍生,化妆品标签标识是直接连接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纽带,是消费者选择化妆品消费的关键参考因素.然而,目前化妆品标签标识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标注内容不真实、标注形式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门头沟分局对辖区化妆品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探讨化妆品标签标识监管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的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化妆品安全监管方法强调,在化妆品向市场投放的最后环节进行把关,建立一道安全阀。以风险分析为原则制定的监管措施,是对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进行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鞍山市铁东区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问题,保障使用者身体健康。方法对2013年度鞍山市铁东区卫生防疫站辖区内监管的公共场所随机抽检化妆品,对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单位数及比例,化妆品标签标识卫生问题等进行描述。结果住宿业化妆品使用情况为56%,其他三种场所100%使用。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住宿业合格率最低,仅为50%。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持有效证件率仅为65%,普通的仅为62%。标签标识问题突出,进货渠道复杂。化妆品抽检合格率低。结论公共场所的化妆品卫生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化妆品卫生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销售化妆品卫生状况,本文对化妆品经营方式、种类、标签卫生、卫生质量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监管对策.方法 就化妆品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 化妆品标签标识在化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传递信息、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药监部门应当加强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监管,确保化妆品标签标识能够客观、准确地反应化妆品质量状况,在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的同时,引导化妆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消费在日常消费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品种、功能、形态不断衍生,化妆品标签标识是直接连接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纽带,是消费者选择化妆品消费的关键参考因素.然而,目前化妆品标签标识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标注内容不真实、标注形式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门头沟分局对辖区化妆品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探讨化妆品标签标识监管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的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广东省化妆品监管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与国际情况作了比较,认为广东实施化妆品备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对加强化妆品事后监督、保障公众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薛晶  王钢力  陈亚飞 《中国药事》2020,34(5):579-584
目的: 全面解读2019年9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为开展化妆品审评提供参考。方法: 从多个方面对比已实施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和同步废止的《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对化妆品审评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预见和建议。结果: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取消了现行的由药品监管部门对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和指定,允许社会优质资源承担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并对检验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对检验项目要求进行了调整和规范。结论: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以及化妆品审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尽快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