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部外伤是一种常见外伤,病变形态多样,短期变化大,X线诊断是急性胸部外伤最有效最及时的检查方法。因此正确认识多样及多变的影像表现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年来资料完整129例急性胸部闭合性损伤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对有关文献及资料进行复习,以期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医师对胸部闭合性损伤的各种征象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肺撕裂伤CT追踪观察(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撕裂伤在胸部外伤中并不少见,但其CT表现描述较少,影像动态观察者更少。CT是发现和动态观察肺撕裂伤的最佳影像方法。笔者报道CT追踪观察的肺撕裂伤2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小儿颅脑外伤280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颅脑外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本组男206例,女74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6岁。280例均有完整的CT资料,其中35例检查2次,12例检查3次,4例行MRI检查。结果:颅骨骨折52例,占18.6%;硬膜外血肿50例,占18.0%;硬膜下血肿58例,占20.7%;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占6.8%;脑室出血4例,占1.5%;脑内血肿45例,占16.0%;脑挫裂伤50例,占18.0%;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占2.1%;脑疝2例,占0.7%;创伤性脑梗塞7例,占2.5%。85.0%的病例有2种以上CT表现。结论:(1)小儿颅脑外伤与成人相比有其相对特殊的临床特点;(2)CT检查快速、准确,是小儿颅脑外伤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CT扫描图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男82例,女18例,年龄18—72岁。结果:CT能准确地发现脊柱骨折的部位、三柱损伤情况、椎管狭窄程度及椎体骨折类型。本组资料中,颈椎骨折发生率最低。胸腰椎骨折发生率最高。结论:在脊柱外伤中CT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损伤在腹部钝性伤中甚为少见,文献报道较少。随着CT在腹部外伤的广泛应用,发现肾上腺损伤的病例呈上升趋势。笔者对26例肾上腺损伤CT表现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面认识SARS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影像学内容包括SARS影像的基本形态、常见的影像表现、影像的病理基础、影像与临床的联系、影像表现的动态变化和鉴别诊断等。从SARS初次发现至今1年多的时间,放射学医师自始至终密切关注着患者影像表现的发展变化,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对SARS的影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逐渐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B超在肝脏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肝脏外伤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87例肝脏外伤性损伤,其中肝脏真性破裂60例(68.96%),被膜下破裂19例(21.83%),中央型破裂8例(9.19%)。结论:B超检查对肝脏外伤诊断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MRI诊断急性脊椎外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脊椎外伤的MRI表现.结果: 18例急性脊椎外伤中MRI清楚显示椎体骨折14个,椎体脱位4个,椎间盘突出13个,急性脊髓损伤11个,其中不同程度脊髓受压损伤8例,离断3例.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椎体骨折、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等细节情况,是急性脊椎外伤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诊CT对胸部外伤后严重程度评价(附1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胸外伤CT表现的认识,并分析CT表现与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胸外伤患者的X线胸片与胸部CT资料,按损伤程度的叶段分布、出血点、血气胸的量分为轻型与重型,并与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影像表现比较分析。结果CT轻型表现为肺内磨玻璃样影或合并少量斑片状影,分布于3个叶段以内,共65例,CT重型表现为肺内磨玻璃样影内合并点状、结节状出血高密度影,分布于3个叶段以上至双肺,共53例,均见气胸、积液,另10例为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临床分类轻度58例,重度70例,CT分类与临床分类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825,P〈0.005,出院复查7.6%(5/65)CT轻度胸内病灶未完全吸收,57%(36/63)CT重度胸内病变未完全吸收,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部外伤后胸部CT表现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伤对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损伤,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二十年来,由于对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严重颅脑外伤的病死率已由50%下降至30%~40%[1]。颅脑外伤后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不仅存在颅内,也广泛存在颅外,研究证实,严重颅脑外伤经...  相似文献   

11.
关于颞骨岩部CT扫描基线改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基线平行于听眶线及平行于硬腭两种不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基线,作者评价了50例正常CT表现病人眼晶体接受的放射剂量及其颞骨结构的显示情况,对两组颞骨影像资料进行了X~2检验比较。当基线由听眶线改变为平行于硬腭平面时,眼晶体接受放射剂量从31.70mGy减少于0.752mGy,同时也改进了颞骨影像结构的显示。因此,作者推荐平行于硬腭平面作为颞骨高分辨率CT的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12.
颞骨-中内耳常见解剖变异及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内耳位于颞骨岩锥内 ,位置深在 ,结构精细 ,影像学检查在该部位病变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临床地位。此外 ,中内耳的毗邻关系复杂 ,解剖变异种类较多 ,影像上正确认识这些变异的形态表现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及外科治疗方案的正确确定。高分辨CT能清楚显示颞骨 -中内耳的细微解剖结构 ,是目前探察该部位解剖变异及显示病变的主要影像手段之一[1~ 3 ] 。为了加深对颞骨 -中内耳常见解剖变异和病变CT表现的认识 ,以期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本文复习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现报告如下。1 先天变异1 .1 颈静脉球窝高位及颈静脉球暴露…  相似文献   

13.
<正> 颞骨的常见病可分为畸形、炎症、肿瘤、外伤四类,HRCT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则是有益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膝关节外伤后的MRI表现并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5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低场MRI检查,分析、总结其MRI表现。采用0.3T低场MR扫描机,常规应用冠状位和矢状位SE序列,GRE序列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T1WI,T2WI成像。结果 半月板损伤37例,韧带损伤43例,骨挫伤7例,骨折11例,合并关节积液25例,多种损伤可同时出现。结论 低场MRI可以很好显示膝关节损伤的各种表现,可作为膝关节外伤后检查的首选或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儿童幼小好动,容易受伤。对于外伤后仅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的病例,如果临床接诊医生忽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忽视了部分以外伤史为诱因的感染性疾病考虑和重视,易导致误诊、漏诊,严重者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此需进一步加强认识。现就我科近期所遇两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腰椎外伤是脊柱外伤中最常见的,及时、准确的伤情诊断是临床正确治疗和避免继发性神经损害的关键。在腰椎外伤的影像诊断中,传统的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方法,尤其是爆裂性骨折,但对隐蔽性骨折就有一定限度。目前,CT扫描已成为评价腰椎外伤损伤程度和计算椎管狭窄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高质量的CT扫描是正确判断伤情的重要前提。通过对2001年-2005年间的87例腰椎外伤病例的CT扫描、诊断资料的分析,现总结腰椎骨折尤其是隐蔽性骨折的CF扫描技术要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伤迟发性脑挫裂伤指颅脑外伤所致的、延迟发生的脑挫裂伤,常造成临床表现与CT诊断不相符的情况,有时会漏诊。本文收集我院2003年以来28例外伤迟发性脑挫裂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对首次急诊CT图像进行重点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脑内血肿在颅脑外伤中常见,其中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相对少见,若能及时明确诊断,正确治疗,能极大改善病人预后。我院两年来CT检查中发现脑内血肿存在。本文对8例外伤后脑内血肿加以分析,初步探讨本病发病机理及CT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后的少见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所掩盖,故容易漏诊和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收集我院54例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脑梗死,对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骨创伤后骨质溶解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9例颅骨创伤后骨质溶解影像表现。结果骨质溶解位于顶骨9例,额骨4例,颞骨3例,枕骨3例。骨质溶解范围2.0~5.0 cm,平均3.3 cm。内外板完全溶解7例;外板完全溶解,内板残留条片状及点状小骨片7例;外板不全或完全溶解,内板凹凸不平3例;上下层面内外板完全溶解,中间层存留正常骨质2例。溶解边缘骨质均无硬化,溶解区界限清楚16例,界限不清楚3例。结论颅骨创伤后骨质溶解与外伤密切相关,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外伤史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