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比较同一外科医生施行的早期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最近20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所有手术在2013年5月~2013年8月完成。既往该医生成功施行1 000余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300余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肿瘤病理学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切缘阳性病例。2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经过早期9例手术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即可接近最近20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前9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34min,热缺血时间是20min,远远长于后1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7min,热缺血时间14min。结论:一个资深腹腔镜外科医生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过渡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经过前9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大致相同。2组热缺血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肾单位手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的发展进步,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在国内外已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目前主要在国外一些大的医学中心开展,我国少数大医院也已开展.本文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存肾癌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高难度和挑战性使许多腹腔镜外科医生采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小肿瘤。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到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过渡期我们评估一个资深腹腔镜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方法我们比较同一外科医生施行的早期20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和最近18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结果。所有手术是在2005年4月~2009年7月间完成的。既往该医生成功施行100余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100余例机器人辅助手术。2组手术步骤相同,在镜下充分游离肾动静脉后,完整游离肿瘤表面,利用术中超声来界定肿瘤边界,哈巴狗血管阻断钳控制肾动脉,在热缺血状态下切除肿瘤,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如果集合系统切开后也予以缝合。学习曲线的定义指能熟练地在较短的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内完成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例数。利用散点图显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用以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肿瘤病理学结果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均无切缘阳性病例。2组手术并发症也无统计学差异。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图1)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经过早期5例手术后,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即可接近最近18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前5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是242.8 min,远远长于后15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71.3 min(P=0.011)。结论 一个资深腹腔镜外科医生从腹腔镜到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过渡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2组热缺血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前5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一个资深腔镜外科医生行机器人辅助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肾单位手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的发展进步,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在国内外已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目前主要在国外—些大的医学中心开展,我国少数大医院也已开展.本文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癌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在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等泌尿外科手术中,体现出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所特有的优势。本文就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系统的特点及此项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对于T1(≤7cm)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一般均推荐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作为首要治疗手段,其中最主要为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部分T2期肿瘤在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NSS[1]。PN包括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肾动脉无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肾动脉分支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9月我院同一手术团队完成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动脉无阻断和分支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58例c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动脉无阻断组31例,男19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和经腹腔两种手术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腹腔组和经腹膜后组。经腹腔入路组患者共26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3.5±9.7)岁;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共41例(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55.2±12.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病理结果和围手术期情况。结果:67例患者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组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较经腹腔入路组恢复快(P<0.05)。结论: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可以取得和经腹腔入路同样的手术效果,而且其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1概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是在传统腹腔镜基础上的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其三维立体手术视野、机械臂多关节、多自由度活动所带来的高精确度动作和人机分离、远程操控、降低术者疲劳度等优势[1-2],是传统腹腔镜技术所难以望其项背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泌尿系统手术中以病变部位深或缝合技术要求高的术式,如前列腺癌根治、上尿路整形以及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  相似文献   

10.
肾癌是我国泌尿系常见的肿瘤之一。为了保留部分肾单位,对T1~T3期肾癌患者来说肾部分切除术为首选。肾部分切除术术式发展经历了从开放到普通腹腔镜,再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有前景的微创手术,有经腹腔和后腹腔入路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时可考虑不同途径手术的适应证。目前新技术,如吲哚菁绿(ICG)荧光实时显影技术、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与机器人结合降低了手术难度,使复杂手术简单化。同时,机器人单孔肾部分切除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肯定。机器人具有操作灵活、高清3D画面及创伤小等优点,但高昂的费用限制了广泛应用,随着医疗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机器人手术必将成为微创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院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此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10月,对6例肾肿瘤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将相关资料与国外此手术初期资料及我院同组人员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1例改行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其余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不包括术前机器人准备时间)130(110~160)min,肾动脉阻断时间40(33~50)min,术中出血量188(100380)ml。术后7天下床活动,3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9(8~12)天,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肾透明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1例,无一例切缘阳性。随访4~15个月,全部患者未见局部病灶残留、局部复发、切口种植及远处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随着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此术式优势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此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32例肾肿瘤患者(男16例,女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6 min;热缺血时间17~32 min,平均25 min;术中失血量50~200 ml,平均101 ml,无术中输血;无术中并发症.术后4 d 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7~10 d,平均8.5 d.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直径2~6 cm,平均3.3 cm,无1例切缘阳性.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随着操作者经验的积累,此术式将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肾肿瘤手术可分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两种,近年随着微创设备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绝大多数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操作、完成~([1-3])。传统的观点认为,4 cm以内的、外生型的肾肿瘤为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由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的出现使得肾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逐渐扩大,4 cm以上的,甚至10 cm的肿瘤也可以实施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14.
泌尿外科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应用的最主要领域之一,其开展范围广,技术较为成熟。近年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RALA)开展日益增多,适用于巨大、压迫下腔静脉的肾上腺肿瘤,不适于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肾上腺小肿瘤等。结合本中心开展的RALA的临床经验及RALA国内外应用现状,可以得出RALA可行、安全、微创的结论,是传统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LA)强有力的替代手术方式,是未来肾上腺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肾肿瘤的有效外科手段之一。微创外科手术,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已经应用于保留肾单位手术中。本文介绍了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目前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迟发性出血、急性肾衰竭、尿瘘、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可能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尽可能保留术后患肾肾单位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PN)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临床分期为T1期肾肿瘤的标准。大量文献报道证实开放的和腹腔镜下的PN具有相同的术后远期疗效。近十年来Da Vinci机器人手术工作平台为泌尿科复杂手术提供了新的手术方式。尽管目前已有多个医学中心报道证明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PN)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在热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切缘阳性率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关于RPN术后远期肿瘤学进展结果却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治疗最大径大于4cm肾癌的手术和病理学结果。方法:2007年至2011年期间,所法国泌尿外科机构共进行了2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数据均为前瞻性收集,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相似文献   

19.
MULLINS JK,FENG T,PIERORAZIO PM.Urology,2012,80:316-322.报道关于机器人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Johns Hopkins医学中心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数据库的207例连续患者的资料,这些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在2007至2011进行了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数据、病理结果、手术  相似文献   

20.
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成熟、最广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等~([2]),其应用不但改变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模式,也打破了传统手术护理配合模式,给手术护理配合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与新要求,但国内应用DVSS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报道较少。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我院成功施行16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手术顺利,医护合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