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本文研究的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对临床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的对象是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的均是小切口(4~6cm)胆囊切除手术。通过对118例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就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及总结。结果:11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全都顺利完成,其中1次成功113例,占总数的98.5%,术中延长切口5例,占4.2%,手术平均时长54.7±3.2分钟。手术后,甲级愈合患者112例,占总数的94.0%,乙级愈合8例,占总数的6.0%。手术后当天可下床进行简单活动的患者98例,占总数的83.1%,所有患者的切口都在I期内得以愈合。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治疗要特别注意认真处置,熟练操作并严格掌握操作。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胆囊切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14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传统胆囊切除术(CC)进行比较。结果:切口长度4~6c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1~5年均无胆总管狭窄或梗阻。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瘢痕细小、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是当前腹部外科中最常做手术之一。自1991年初我国首次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LC)以来,发展迅速,在不少医院已应用到90%以上的胆囊切除术。在受到LC的启发下,我们将胆囊手术切口逐渐缩小,并改进操作方法和手术器械,将手术切口定于5cm以内为小切口。自1995年4月~1996年12月,共进行8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同期传统胆囊切除术(CC)80例相比,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对象和方法对象MC组: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患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9人;慢性胆…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广大基层医院进行推广的优点。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我院施行的12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传统胆囊切除术(C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扼要比较。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切口长度4cm,平均手术时间40min。患者次日可起床进食,平均术后住院4.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CC)熟练基础上开展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术后瘢痕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的2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运用情况。[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27例(96.4%),延长切口1例(3%),并发症;胆道损伤1例,术中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全纽无死亡和再次手术的病历。[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方法:对35例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5例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顺利完成,随访1~12个月无1例并发症。结论: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手术时间短,为微创手术,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伤口美观(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否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方法 选择四所基层医院开展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试验组300例),其结果与我院同期完成的该手术(对照组280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试验组中291例完成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7%,并发症率12%;对照组中276例完成该手术成功率98.4%,并发症率11.4%,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胆管损伤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过技术上改进,基层医院开展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黄荣兵  沙德胜 《中原医刊》2003,30(22):19-20
目的:总结急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8例急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轻微,8例(28.6%)使用止痛剂,切口长4—6cm,并发切口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者,术中要保证显露清楚,并操作细致,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选择病程小于72小时病例,施行急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22例结石性胆囊炎、16例胆囊息肉病人均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2分钟。切口长度2.5—3.5cm。平均术中出血量35ml。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9.5天。平均费用3051.8元。138例中,中转开腹7例,成功率94.93%。术后8例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5.80%。无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直视操作,不需全麻,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经济实惠等优点,是胆囊切除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需行胆囊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应用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式者为微创组(30例),应用传统胆囊切除术式者为对照组(30例)。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恢复饮食时间及并发症(包括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恢复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微创组的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例数为6例,对照组1例,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χ^2=4.04,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手术方法。论证MC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我院1993年3月至2003年2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612例的临床分析,介绍美蓝蓝染法在MC手术中的应用。结果 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2530例(96.86%),延长切口82例(3.14%),严重并发症有:胆道损伤5例(0.19%),十二指肠及横结肠损伤3例(0.11%),术中大出血4例(0.15%),漏胆18例(0.69%),死亡1例。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施行M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切除患者的疗效急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88例因胆囊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MC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明显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胆囊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胆囊切除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109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5例MC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和54例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MC组,P〈0.01;MC组并发症发生率12.96%,明显高于LC组,P〈0.05。结论LC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镜下腹腔显露充分、内脏稳定破坏低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更适应于胆囊切除手术,但对于急危重和复杂胆囊疾病应科学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姜云涛 《河北医学》2013,19(7):1044-1046
目的: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1年治疗于我院的125例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随机分为C组(腹腔镜组)63例,MC组(对照组)62例,对比两种术式切除胆囊的效果。结果:LC组平均出血量为(11.3±2.4)mL、平均住院天数为(4.6±2.2)d、平均住院费用为(6089.4±1093.2)元、并发症发生率为0.O%,与MC组比较,差异明显,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具有微创的特点,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住院天数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符合微创理念,但是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选择最佳术式。方法:将40例高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20例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组20例,比较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发现术中出血量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指数MC组较OC组明显减小(P〈0.05),MC组手术时间较OC组延长(P〈O.05),MC组术后并发症高,住院时间延长(P〈0.05)。结论: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在治疗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李增辉 《甘肃医药》2011,(2):107-109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目前最适合的胆囊切除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51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对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为5~9cm,传统开腹组切口长度为10~15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住院费用低,是基层医院首选胆囊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小切口(3~6cm )胆囊切除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0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中有9例由于术中发现个体病情异常而临时扩大切口改为传统切除胆囊术,其余99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只有4.8cm ,平均手术时间约48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8ml ,术后24h内几乎所有患者均可下床活动,97%的患者可进食,患者术后平均住院5d;无术中胆道损伤和胆漏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小、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也少,而且便于手术时及时处理临时发现的特殊病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Langenbuch于1882年在T型切口下完成了第一例胆囊切除术,经百余年临床实践,开放式胆囊切除术不断完善,以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而成为胆囊的经典切除术,后又称为传统胆囊切除术(CC)。1982年Dubois介绍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incision cholecystec—tomy,MC),为减少手术创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瘢痕相对美观,近年在临床上多有应用^[1-4]。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行MC54例,手术成功率83.3%(45/54),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358例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小切口率达89.5%(358/400),全组未发生死亡、腹腔血肿、胆漏、切口裂开、切口疝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两个月后经手术治愈;6例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其中1例两个月后结石自行排出,其余5例均经胆道镜取石治愈;结论: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适应证范围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