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心内电图特征张桂芹,李毅刚,丁燕生,胡大一,任自文(聊城地区第四人民医院,252000北医大第一医院心内科,100034北京市红十字朝阳医院)关键词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室上性心动过速目前,射频消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成...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路的A型预激综合征1例我科自1993年6月以来共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其中1例A型预激综合征患者其旁路位于右后壁,较为罕见。苏某,男性,25岁.因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9年,药物疗效差,于某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失败而来我院...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和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室结返型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病例来源于1993年4月至1997年4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动过速病人,共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12至67岁,患者均经心电生理盐证实后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所有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后均获成功,随访3~6个月无1例复发,1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射频过程中出现交界性心律并逐渐减少是成功的征象,消融治疗房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方法对3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对3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论对3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20例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射频消融疗效和体会。 方法:20例AVRT患者,其中显性右侧旁路15例,隐匿性右侧旁路5 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治疗。 结果:15 例右侧显性旁道13例消融成功,其中复发1例,再次消融成功;5 例隐匿性旁路全部消融成功,消融成功率为90% ,无并发症。 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右侧AVR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同时并存冠心病患者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对10例PSVT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5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加强监护,射频治疗尽量从较小能量开始。结果 9例PSTV被根治,成功率9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无1例复发。结论 PSVT合并冠心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其中左室IVT9例,右室IVT4例。9例左室IVT中6例消融成功;4例右室IVT中位于右室流出道的2例消融成功,另2例失败,其中1例消融后VT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药物易于控制。随访3~22个月,1例术后1月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是治疗I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其中左室IVT9例,左室IVT4例。9例左室IVT中6例消融成功;4例左室IVT中位于右室流出道的2例消融成功,另2例失败,其中1例消融后VT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药物易于控制。随访3-22个月,1例术后1月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是治疗I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17例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施行射频消融术。16例为单房室旁道(AP),1例为双AP。14条左侧旁道及1条右侧旁道消融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2.4%。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13个月仅1例右前膈AP复发。射频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今后应加强右侧AP消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罗葆明 《当代医学》2002,8(2):47-50
由于射频电极的不断改进,使单次射频消融覆盖范围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具有损伤小、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因此,病人可在清醒状态下及门诊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并可重复多次治疗;射频消融的疗效可由多种影像学方法监测及动态跟踪评估。所以射频消融对肝脏小肿瘤的治疗具有广阔前景。但其单次射频消融覆盖范围仍有一定限制,改进射频技术和使用方法以提高疗效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0例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射频消融治疗前1d、治疗后14d和28d检查外周血CD4+,CD8+、CD3+、CD47CD8+比值,观察射频消融前后水平变化.结果 RFA后14d CD4+为36...  相似文献   

12.
用导管射频消融慢径路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例,其中慢快型44例,慢慢型1例,44例慢径消融成功,1例心动过速诱发“窗口”缩小,成功率91.1%,无并发症,随访2~8月均无复发,认为射频消融慢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19例射频消融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观察和护理。结论:射频消融术前、后恰当护理与配合,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我院对2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1例为左室特发性室速;1例为扩心病并发右室流出道室速。我们均用心内膜起搏标测法,以起搏心电图与室速发作时体表12个导联心电图完全相同处为消融靶点。1例一次消融成功,另1例三次消融成功,已随访一半,未见复发。笔者初步体会到,室速消融以起搏标测法为好,简单、安全、易掌握,不冒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危险,适用于刚开展射频消融术的医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我们在消融前、中、后对射频消融治疗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提出预见性措施,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旁道所致室上速17例临床分析逯锦涛张保森秦雷蒋淑芳石伟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封475000关键词射频;消融;旁道;室上速作者于1994年11月~1997年1月共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29例,其中17例为房室旁道所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大,除了手术治疗,目前射频消融已经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应用日趋成熟.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机制和方法、治疗疗效、射频消融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射频消融并发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5 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疗效。 方法:5例患者中,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4 例,左室特发性室速1 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 结果:3例右室特发性室速和1例左室特发性室速消融成功,1 例右室特发性室速好转。4 例成功患者随访4~28 个月无复发,1 例好转患者消融后仍有室性早搏,但无室性心动过速发生。 结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高,在体表心电图和影像解剖定位指导下,激动标测与起搏标测的结合是寻找消融靶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术后复发和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内镜直视下,运用射频电极对食道癌术后复发病灶和晚期食道癌所致管腔狭窄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食道管腔狭窄明显缓解.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对晚期食道癌是一种较理想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比较开腹手术中射频消融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开腹射频消融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4月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本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41患者,术前AFP升高者36例,术后33例降至正常,2年内14例(34.2%)肿瘤复发,外科手术中经肝包膜进针射频消融治疗的38例患者,36例术前AFP升高,术后35例降至正常,2年内7例(18.4%)患者肿瘤复发(P0.05);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2.4%,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感染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和7.9%;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8.1%和65.9%,开腹射频消融治疗组则分别为92.1%和81.2%(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后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注意保护。开腹经肝包膜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率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