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对机体是一种中毒状态。它可引起特异性的组织损伤,广泛的引起全身微血管、大血管、肌肉、脂肪、胰腺B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即“糖毒性’’作用。狭义的糖毒性作用系指对B细胞的特异性毒性作用。“糖毒性”一个重要特点是起始时的可逆性,持续性皮下胰岛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抗药性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抗药性的区别向红丁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一定量的胰岛素不能产生这种量胰岛素所应有的生物学效应。在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体内,内源及外源性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结果可引起高血糖、高血...  相似文献   

4.
唐欣  陈淑萍 《临床荟萃》2008,23(2):145-146
胰岛素为一种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质量约6 000,结构包括两条肽链(A,B链),A,B链分别含21个和30个氨基酸残基,并由两个胱氨酸的二硫键连接,其中脯氨酸残基是形成二聚体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是胰岛素典型的靶组织,又是支配其运动神经的靶肌。从理论上讲,当细胞内环境稳定时,在生理浓度下,激素在靶细胞上应表现出正常的生理效应。骨骼肌失神经后,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浓度并没有改变,但许多研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丽英  潘秀峰 《临床荟萃》1994,9(14):628-630
近年研究发现虽然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及其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S)可引起或促进上述异常,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上起着直接和间接的有害作用,因而目前IR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成为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刘志梅 《临床医学》2003,23(9):28-29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的非肥胖非DM子女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 6个参数水平的变化。方法 :以 2型DM患者的 3 7名非肥胖非DM子女为观察组 ,2 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 ,应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 ,用稳态模式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作为胰岛素分泌指标 ,对两组的这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空腹血糖升高 (t =2 3 0 3 ,P <0 0 5 ) ,HBCI降低 (t= 2 5 2 7,P <0 0 5 )。结论 :2型DM患者的非肥胖非DM子女在出现糖耐量减低前存在胰岛素分泌功能轻度减退  相似文献   

8.
对36例糖尿病人进行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GIRT),结果糖耐量与胰岛素释放曲线与健康人比较明显降低(P<0.01);据患者β细胞功能状态,其胰岛素释放线态呈“胰岛素分泌缺乏型”(DIS)、“胰岛素分泌不足型”(IIS)及“高胰岛素分泌型”(HIS)、三型胰岛素分泌值、各项胰岛素分泌指数、血糖面积与胰岛素面积比较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HIS型与IIS型者上述参数指标可获明显改善。由于提示GIRT对估价糖尿病患者细胞功能状态、疾病诊断分型、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判断都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糖负荷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389例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空腹SUA,OGTT 0、30、60、120min血糖(GLU)和胰岛素(INS)水平,按照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88)、糖尿病前期组(preDM,n=119)、糖尿病组(DM,n=182),计算研究对象的胰岛素分泌指数(IGI)、120min胰岛素分泌指数(AUC INS_(120)/AUC GLU_(12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将SUA按四分位水平分组,比较各糖负荷组不同SUA水平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差异;计算SUA与胰岛素分泌及HOMA-IR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DM组SUA水平低于PreDM组[(346.66±90.60)mmol/Lvs.(367.36±92.34)mmol/L],但是略高于NGT组(339.34±89.5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IGI指数、AUC INS_(120)/AUC GLU_(120)指数随着SUA升高有降低趋势(P0.01),Matsuda指数随着SUA水平升高有降低趋势(P0.05)。SUA与IGI、AUC INS_(120)/AUC GLU_(120)、HOMAIR、Matsuda指数的二元一次方程分别是Y=4.050+0.144 X,Y=2.343+0.206 X,Y=1.288+0.176 X,Y=129.373-0.202 X。结论 SUA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显著相关,DM组胰岛素分泌随着SUA水平升高而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随着SUA水平升高而降低。SUA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二元一次方程可大概评估胰岛素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天如 《临床荟萃》2010,25(10):876-877
缺铁性贫血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小儿疾病之一。既往缺铁性贫血常考虑与饮食单一有关,常规给予铁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儿童Hp感染者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我们拟从抗Hp加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检查贫血指标结果的变化,探讨抗Hp感染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 (DEX)促胎儿肺成熟对孕妇胰岛素分泌指数 (IS)、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的影响。方法 :对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 15 0名需使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孕妇进行研究 ,使用DEX前及用药后 18~ 2 4h抽取肘前静脉血查FPG及FC P。结果 :糖耐量异常者用药后 ,β细胞功能的改变较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糖耐量异常者用药后 ,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较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可造成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的敏感性指数的改变 ,从而导致血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出,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控制策略应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并贯彻始终;如随后单独或联合应用一线、二线口服降糖药效果均不佳,则须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对于初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而言,可采用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基于此,为比较门冬胰岛素30(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基础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11例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及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结果 发现:胰岛素过敏反应多数表现为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丘疹、红晕、瘙痒症状,而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者很少.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阳性对诊断有一定价值,有过敏体质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应选用人胰岛素;对人胰岛素仍发生过敏者可考虑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和Lispro.  相似文献   

14.
戴永平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119-1120
糖尿病(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产生和分泌,在调节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胰岛素制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结果。结果胰岛素过敏反应多数表现为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丘疹、红晕、瘙痒症状,而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者很少。部分人胰岛素过敏患者测得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呈中至重度过敏。1例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治疗后过敏反应明显减轻。结论胰岛素制剂过敏的局部反应远较全身反应多见;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阳性对诊断有一定价值,有过敏体质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应选用人胰岛素;对人胰岛素仍发生过敏者可考虑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和L ispro。  相似文献   

17.
孙凤娟  王艳梅 《临床荟萃》2004,19(11):643-644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β细胞分泌功能的缺陷则是发病的必要条件,而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又是糖尿病病情逐渐进展的驱动力量。持续性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最重要因素,还可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这  相似文献   

18.
袁红 《临床医学》1998,18(3):17-18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高血压病人中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HIS),并指出胰岛素抵抗状态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脑梗塞患者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探讨脑梗塞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建华  刘建军  王会卿  马仁光 《临床荟萃》2006,21(12):F0002-F0002
为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我们观察了4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FPG、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三华  宋玉丽  季燕  马秀英  张孟改 《临床荟萃》2006,21(16):1181-1182
急性脑血管病血糖的升高往往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胰岛素抵抗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并影响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本次试验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小时内的胰岛素(INS)、血糖(GLU)的水平,以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