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体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基膜胶原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术标本(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做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Ⅳ型胶原(Col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余两种组织中HYP含量没有显著改变(P>0.05);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olⅣ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MMP-9蛋白表达呈显著增多的趋势(P<0.01或P<0.05);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9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基膜成分的减少反馈性启动了细胞内胶原蛋白的大量合成.结果提示,组织内HYP含量升高及基膜成分的减少与恶性甲状腺肿瘤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的比例及单个核细胞(PBMC)中RORγt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细胞在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0例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PBMC中RORγt mRNA及IL-17 mRNA的水平。结果:严重全身性感染组及感染性休克组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RORγtmRNA及IL-17 mRN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严重全身性感染组高于感染性休克组(均P0.05)。结论: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Th17/CD4+细胞比例增加,RORγt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h17细胞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大鼠干眼模型并进行评价,比较正常大鼠和干眼大鼠角结膜上皮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苯扎氯铵滴眼诱导大鼠出现干眼,麻醉后处死动物,取正常大鼠和干眼大鼠角结膜组织行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角结膜超微结构。结果干眼大鼠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出现上皮细胞缺失,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减少,电镜下观察干眼大鼠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缺失,断裂,出现基底膜溶解,细胞内线粒体溶解。结论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与人干眼发生后角膜结膜发生的改变相似,此干眼模型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海带多糖对内皮细胞损伤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注射肾上腺素和内毒素制备两种内皮损伤大鼠模型,通过动-静脉环路法测定血栓湿重,通过肠系膜微循环法观测血栓形成起始时间和血流速度.结果 肾上腺素损伤大鼠中,与模型组比较,海带多糖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各组血栓湿重明显少于模型组.内毒素损伤大鼠中,海带多糖和阿司匹林各剂量组的血栓形成起始时间均长于模型组,1 h流速也大于模型组.结论 海带多糖对内皮损伤大鼠血栓的形成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Schmid与Moranitz提出血液凝固是由血液暴露于受损组织后引起的设想,随后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成为了凝血机制研究的热点。11F作为生理凝血过程中最重要的启动因子、凝血过程的限速因子,不仅仅作用于凝血,还与临床的多种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菜多糖对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进行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紫菜多糖低浓度组(0.4g/L)、紫菜多糖中浓度组(1.6g/L)、紫菜多糖高浓度组(3.2g/L),测量它们的全血凝固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时间(APTT)。结果:紫菜多糖在体内外均能够延长CT和APTT(P〈0.05),但对TT、PT影响不明显。结论:紫菜多糖主要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影响家兔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P)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BP基因在甲状腺癌中呈差异表达.MBP可识别、结合肿瘤细胞及凋亡细胞,促进凋亡细胞的清除、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及血管新生,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诱导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双硫腙(DTZ)染色鉴定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存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诱导后BMSCs细胞对葡萄糖刺激试验的反应;免疫细胞化学分析鉴定细胞内胰岛素分泌以及Real-timePCR鉴定胰岛β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电镜观察可见诱导后的细胞具备典型分泌细胞特点,DTZ染色显示各诱导组细胞团为棕红色,细胞浆中富含锌离子,而对照组则无染色,表明胰岛素分泌样细胞的存在.经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后其吸光度值A值:低糖5.5mmol/L诱导组(4.75±1.87),中糖11.1mmol/L诱导组(10.96±2.06),高糖25mmol/L诱导组(12.53±2.04),且各诱导组吸光度值A值随着培养基葡萄糖浓度的不断增加,A值也在不断增高.Real-time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后胰岛β细胞相关基因GK,PDX-1,ngn3,GLP-1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分泌量高糖25mmol/L诱导组(6.64±0.46)IU/L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对大鼠BMSCs诱导为胰岛样细胞具有一定影响,以高糖培养基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了 ECP FEI荧光酶标法检测了 32例典型慢性荨麻疹患儿及 13名正常儿童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值,同时还检测了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总 IgE值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计数,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患儿血清 ECP值为 12.96± 9.72μ g/L、血清总 IgE值为 970.10± 312.61IU/mL,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而患儿的血 EOS计数与正常儿童相比增高不明显 (P >0.05)。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 ECP和血清总 IgE与外周血 EOS计数之间无相关性。提示儿童慢性荨麻疹中血清 ECP和血清总 IgE的变化可能较血 EOS计数变化更灵敏,更能反映 EOS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对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纤溶系统变化进行了多指标同步观察。结果表明,与正常晚孕者比较,妊高征患者血浆纤溶抑制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活性明显升高,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明显降低,PAI:A及FI:A诊断妊高征的敏感率89.6%,特异性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