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合金由于铸造温度不同对衔铁铸接区性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金合金、镍铬合金和纯钛分别与M agd isc500成品衔铁包埋铸造制作根面结构。运用不同合金各自的常规铸造方法共制备试件12个,金合金、镍铬合金和纯钛组各4个。采用电子探针微量分析仪对衔铁铸接区分别进行形态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三组试件都有衔铁中的元素与合金中的元素相互扩散现象,铸接形式既有物理性结合又有化学性结合。金合金和镍铬合金的铸接区均有氧化膜生成,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铬和氧化铁。纯钛组铸接区无氧化膜新生物生成。结论该组中以纯钛的铸接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衔铁AUM20衔铁用2种铸造方法处理后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性能的变化。方法:AUM20衔铁分别与Co-Cr合金,BioHeradoN贵金属合金铸接后形成的试件浸泡在人工唾液中,分别在10天、20天取出5ml人工唾液进行检测。以电感耦合光谱分析仪测定浸泡液中溶出的金属离子浓度。结果:钴铬合金、金合金铸接处理的试验件Fe离子Mo离子的析出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铸造会减低衔铁金属在口腔环境中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衔铁和金合金衔铁在人工唾液中的抗腐蚀性。方法将成品衔铁(设为对照组)分别与镍铬合金和金合金铸接后,形成镍铬合金衔铁(设为镍铬合金组)和金合金衔铁(设为金合金组)。分别浸泡于人工唾液中,测得动电位极化曲线。同步选择下颌仅存留一个基牙(尖牙或双尖牙)的25例患者(戴镍铬合金组附着体义齿的13例、戴金合金组附着体义齿的12例),分别测定其咀嚼效率。结果镍铬合金组衔铁在电位400 mV以下时,电流密度增加较慢,腐蚀较慢;在400 mV以上,电流密度增加较快,腐蚀较快;其腐蚀速率为(0.0456±0.0003)mm/a。金合金组衔铁在400 mV以下时,电流密度增加较快,腐蚀较快;在400 mV以上,电流密度增加较慢,腐蚀较慢;其腐蚀速率为(0.0291±0.0016)mm/a。镍铬合金组附着体,在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咀嚼效率吸光度均值分别为0.661±0.137、0.845±0.017、0.786±0.026、0.801±0.074。金合金组附着体,在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咀嚼效率吸光度均值分别为0.651±0.130、0.861±0.031、0.811±0.035、0.862±0.072。金合金组的咀嚼效率稍大于镍铬合金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唾液中,镍铬合金组和金合金组均会被腐蚀,但仍能满足临床要求,均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4.
五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滞留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周组织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观察了5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在体内戴用2个月后的细菌粘附量及其种类.结果:(1)树脂粘附的微生物最多,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纯钛和Ⅲ型金合金最少;(2)G-杆菌在树脂组明显多于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组,在纯钛和Ⅲ型金合金上粘附最少.对于G-球菌,树脂组明显多于钴铬合金、镍铬合金和纯钛组,Ⅲ型金合金组最少.白色念珠菌在树脂组有少量粘附,但在4种牙科金属上粘附量极少.结论:从对牙周组织的危害程度看,纯钛和Ⅲ型金合金应为临床医生的首选材料,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pH值与F-对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电化学腐蚀的影响.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在不同人工唾液中的极化曲线,测得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Ecorr)、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和极化电阻(Rp),以评价pH值与F-对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 观察试件腐蚀前后形貌变化.结果:随着pH值的降低,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极化电阻减小,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pH=4人工唾液中加入0.2%NaF后,纯钛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增大,极化电阻明显减小,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表面发生腐蚀,纯钛在含0.2%NaF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最为严重.结论:纯钛及含钛镍铬合金的耐腐蚀性随pH值降低有所下降,F-降低纯钛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3种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纯钛和高金合金基底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 12 0例单个上前牙需作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 ,分别制作铸造镍铬合金 ,纯钛和高金合金烤瓷冠各 40件 ,并进行多项临床指标 3年的追踪观察。【结果】纯钛和高金合金烤瓷冠边缘密合度相似 ,均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P <0 0 5 ) ;高金合金烤瓷冠颜色效果好 ,与镍铬合金烤瓷冠比较P <0 0 5 ,与纯钛烤瓷冠比较P <0 0 1;颈缘染色和龈缘炎在镍铬合金烤瓷冠组中发生率较高 ,前者 3组之间比较P <0 0 1,后者 3组之间比较P <0 0 5 ;纯钛烤瓷冠组瓷折裂比高金合金烤瓷冠组多见 (P <0 0 5 )。【结论】纯钛和高金合金烤瓷冠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生物学适应性 ,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纯钛烤瓷冠的颜色和抗折强度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胶-凝胶沉积钛法中热处理过程对烤瓷用镍铬合金表面钛涂层的影响.方法经镍铬合金表面预处理、溶胶制备(氯化钛和乙醇溶液)、涂层、热处理(干燥、缩合、烧结成膜),建立溶胶-凝胶沉积钛方法.依据ISO 10289外观评价,分析10个试件经不同热处理后表面颜色及起皮的情况.结果当缩合温度高、时间长,试件起皮的量少,且颜色较浅;而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试件表面颜色变深.当缩合温度为200℃,时间为2 h,烧结温度为450℃,时间为2 h时,金属钛涂层与镍铬合金表面结合最为紧密.结论不同热处理过程通过影响氧化反应,改变金属钛涂层与镍铬合金表面的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预氧化工艺对钴铬合金金-瓷结合界面的影响,以提高钴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方法:选用BEGO公司钴铬烤瓷合金和VMK 95烤瓷粉,由同一技师按临床比例制成金-瓷棒盘试件60件,金-瓷片试件6件,根据预氧化时间的长短不同将金属试件随机分为6组,分别观察金-瓷结合强度和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预氧化5,10,15 min组钴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与对照组(不预氧化)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在预氧化5 min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预氧化时间的延长,金-瓷结合强度变化不明显.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预氧化组熔区金-瓷界面形貌清晰,金-瓷间有明显的过渡层,金-瓷界面结合紧密,相互渗透,无裂纹和气泡,在界面处有连续的反应薄层,预氧化5 min时铬元素出现明显的界面附近聚集峰.结论:预氧化工艺提高了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钴铬合金烤瓷界面实现了金-瓷之间的化学结合,预氧化5 min金-瓷结合强度达到最大值,但预氧化时间过长并不能提高钴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烤瓷牙金属基底冠浸提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MMP-2、MMP-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镍铬、钴铬、纯钛和金合金浸提液,改良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1、6、12、24h分别收集四种浸提液处理后的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MMP-13表达水平。结果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组MMP-13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纯钛、金合金组MMP-13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上调MMP-13表达水平,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大;纯钛、金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的衔铁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选用MAGFIT EX400,MAGFIT EX600及MAGNEDISC 800型磁性附着体的衔铁,分别设计为不铸接、与镍铬合金铸接和与金钯合金铸接3种形式,并完成衔铁根帽的制作。体内实验选择需行磁性附着体可摘义齿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Siemens SONATA 1.5-T磁共振仪对所有样本及研究对象进行扫描,对体外样本伪影最大径进行测量和比较,对体内实验的伪影对头颈部解剖结构成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MAGFIT EX400型、MAGFIT EX600型及MAGNEDISC 800型衔铁的伪影最大纵径分别为158.94、168.52和173.00 mm。衔铁伪影对颏部、舌、唇、软硬腭、颌骨的磁共振成像造成明显影响,位于后牙区的衔铁对脑及脊髓的成像造成影响。采用SE序列及左右向的频率编码,可以减小衔铁对头颈部MRI的影响。结论:磁性附着体的衔铁对磁共振成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治疗缺血性胆管铸型症的经验。方法对1例肝移植术后15个月并发缺血性胆管铸型症患者实施再次肝移植,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过程、手术及病理发现并结合文献探讨该并发症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结果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肝功能完全正常。结论肝动脉供血障碍是胆管铸型症的重要病因,胆管组织全层坏死是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术后远期进行性黄疸,再次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铸造卡环和锻造卡环的卡抱力。方法 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不同厂家铸造钴铬合金卡环、镍铬不锈钢卡环及不同直径锻造卡环变菜0.6mm的变形力。结果 φ1.0mm锻造卡环的卡换最大(23.4N),其次是铸造钴铬合金卡环及φ0.9mm锻造卡环(13.2-14.4N),φ0.8mm锻造卡环的卡抱力略小(12.2N),铸造镍铬不锈钢卡抱力最小(11.5N)。结论 为了满足卡环固位的要求,又尽可能避免损伤基牙,建议采用铸造钴铬合金卡环;若基牙牙周条件较差,建议采用φ0.8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UF-50仪在尿沉渣分析中球菌、酵母茵、结晶、上皮细胞对红细胞、管型计数的干扰,以及蜡样管型、脂肪管型的漏栓情况。方法:用显微镜镜检法对UF-50沉渣计数中红细胞、管型计数阳性的标本,以及沉渣计数和尿化学分析中尿蛋白不一致的标本进行镜检对照分析。结果:9826份沉渣检查中上皮细胞成堆排列时、有粘液丝时均可被计数为病理管型(21.6%)。脂肪管型、蜡样管型可被漏检。酵母菌、球菌、草酸钙结晶可被误计数为红细胞(23%)。结论: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和管型计数阳性的标本,以及经证实尿蛋白阳性而沉渣计数阴性.或尿蛋白阴性而沉渣计数阳性的标本都应用显微镜镜检复查,确保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MBTTM托槽系统矫正病例的支抗牙--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位置变化;比较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对治疗后牙齿的轴倾度、转矩度和扭转的影响;比较横腭杆(TPA)对矫正后上磨牙轴倾度、转矩度和扭转的影响.方法:对37例上颌后牙需最大支抗的患者应用MBTTM托槽系统进行矫正,其中19例应用一步滑动法,18例应用两步滑动法.所有的病例均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其中21例还使用了TPA;利用YM-2115三维测量仪和三维测量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进行测量和重叠测算,得出牙齿矫正后空间位置变化.结果:矫正后上第一磨牙平均前移(4.5±1.1)mm,伸长(1.5±0.9)mm;近中舌向扭转(3±7).(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间差异无显著性;TPA组和非TP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近中倾斜(6±4).(一步滑动法大于两步滑动法,差异有显著性);上磨牙平均发生(3±6).冠颊向转矩(一步、两步滑动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MBTM托槽系统行拔牙矫治后,上磨牙出现冠颊向转矩、近中扭转和近中倾斜的趋势.矫治过程中,一步滑动法比两步滑动法更容易造成上磨牙的近中倾斜.TPA对抗磨牙扭转的作用较其它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伟军  李飞 《中华医护杂志》2007,4(9):800-800,799
目的利用铸造桩核+冠修复残冠残根。方法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桩核预备,取模制作粘接+冠修复。结果残冠残根行铸造桩核+冠修复后固位功能良好。结论残冠残根用铸造桩核+冠修复后做到了不拔牙,少拔牙的原则,功能良好,患者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法和传统法制作桩核蜡型的优劣。【方法】随机抽取 10名口腔科非修复医师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 ,比较两种方法制作蜡型的时间、蜡型长度、完成次数、密合度、完整性。【结果】改良法制作的蜡型在制作时间、蜡型长度、完成次数、密合度、完整性方面均与传统法制作的蜡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法制作蜡型优于传统法制作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铸造桩核+冠修复残冠残根.方法 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桩核预备,取模制作粘接+冠修复.结果 残冠残根行铸造桩核+冠修复后固位功能良好.结论 残冠残根用铸造桩核+冠修复做到了不拔牙、少拔牙的原则,功能良好,患者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NBCA铸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铸型技术。方法 分析和总结220例CAVM血管内栓塞过程中注胶(NBCA)经验和体会。结果 220例患者采用不同浓度的国产NBCA共实施536次栓塞,栓塞后畸形团完全闭塞37例,90%以上55例,70%-90%97例,50%-70%21例,不足50%10例。死亡1例,可逆性肝体功能障碍3例,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国产NBCA弥散均匀,聚合速度可控制,但操作作者应掌握一定的铸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