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石膏在中医汤剂中的临床常用剂量,为临床合理使用石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方剂文献中含有石膏的方剂,采用SQL Server 2008构建石膏方数据库。利用Excel 2013筛选出水煎内服的石膏方,采用SPSS 19.0统计众数、频数、均数、中值、四分位间距等参数。结果:共采集到3 546首含石膏的方剂,筛选出含有剂量的石膏内服汤剂672首。历代内服汤剂的石膏方中,15 g的石膏方占总数的47.92%;41.5 g占总数的75.6%;41.5~60 g占总数的4.32%。结论:含石膏的汤剂中主要使用生石膏,临床常用剂量以7.5~41.5 g为宜,超常规剂量以55~110 g为宜。经分析历代方剂文献发现,宋代及以前,石膏在相关汤剂中的常用剂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历代含细辛汤剂中细辛的常用剂量。方法收集"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中历代含细辛的汤剂,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将古代剂量单位折算成公制单位后,构建细辛方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细辛在历代文献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共筛选出373首含细辛的汤剂,细辛的常用剂量在汉代为20~30 g或40~50 g,晋唐时期为9~30 g,南北朝时期为40~50 g,宋代为9~20 g,明清时期为3~5 g,民国时期在3 g以下。历代细辛的总体常用剂量为1.85~13.75 g。结论细辛内服常用剂量为1.85~13.75 g,中药常用剂量的确定应当基于对历代中医方剂文献药物计量学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辛的主治病证、配伍特点和常用剂量,为临床合理使用细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方剂文献中含细辛的方剂,采用SQL Server 2008构建细辛方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频数、均值等参数,运用SQL Server 2008开展数据的关联分析。从内服和外用2个方面分析细辛方的主治病证范围、配伍特点及常用剂量。结果:共采集到4 489首含细辛的方剂;从内服和外用2个方面分别挖掘出了细辛方主治频数最高的前15个病证、配伍频数最高的前10味中药;确定细辛内服汤剂的常用剂量范围为1.85~13.75 g。结论:细辛的主治病证与药物配伍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从汉朝至南北朝到清代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细辛临床常用剂量以1.85~13.75 g为宜,针对不同的病证,可以配伍不同的方药、使用不同的剂量,不应受"细辛不过钱"的观点所束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连-厚朴药对配伍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揭示其配伍规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出含黄连-厚朴药对的方剂475首,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药对的配伍比例、主治疾病及疾病所属科属。结果:475首方剂中,黄连-厚朴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215次,占总数45.2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出现频次最多,为329次,占总数69.26%;普通感冒及流感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10次,占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感方剂总数50%。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药对配比及其应用规律,可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滕占理  樊巧玲 《中医杂志》2018,(10):887-889,892
目的总结汉代至清代间含细辛内服散剂中细辛的用量特点。方法收录《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细辛的内服散剂,建立方剂数据库,统计整方药量、细辛药量、方药味数、日服量及细辛用量比重。结果细辛入散剂无单独使用案例,常为7~15味药复方形式,常用日服药次数3次,常用细辛药量占比为3.80%~10.39%,治疗外科疾病时药量占比可适当增加,历代平均药量占比呈增加趋势。入散宜小剂量使用,历代常用剂量范围分别为汉唐时期0.33~1.19 g、宋元时期0.61~2.00 g、明朝0.48~1.92 g、清朝0.72~2.71 g,呈增长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1~3 g常用量的标准更符合细辛在散剂中的用量规定。结论用药味数的减少和细辛药量占比的增加是导致历代散剂中细辛日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把控细辛用量时应考虑不同的剂型因素,直言细辛用量范围而忽视剂型条件较为不妥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Apriori算法与网络关联的大黄-甘草药对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药对的中医方剂用量、配比与方剂功效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组成含甘草、大黄的方剂共2 361首,利用计算机算法将方剂文本信息整理为表格形式,统计方剂中甘草和大黄的用药量、配伍比例及方剂功效,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图对三者间关系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大黄常用剂量在25.16~35.16 g,甘草常用剂量在0~5.16 g,15.16~35.16 g;常用配伍比例为1/1,占总数的37.85%;方剂功效以止痛、清热、利水渗湿、消肿散结、解毒为主,且剂量、配比与功效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应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关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可发现药对组成规律,为方剂配伍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为临床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方剂数据库,通过网络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究芍药-甘草药对的配伍应用规律。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含芍药、甘草的方剂共7484首,统计方剂中芍药和甘草的用药量、配伍比例、配伍药物、制法用法与方剂功效、科属间的联系,采用Cytoscape 3.7.0、SPSS Modeler等工具对其关系进行挖掘分析并用网络关联图呈现。结果:芍药常用量为31.25 g(1114次)、15.53 g(799次),甘草常用剂量为15.53 g(1043次)、31.25 g(873次);芍药-甘草常用配伍为1∶1,占总数的37.06%;芍药-甘草常用配伍药为当归、川芎、人参、茯苓、地黄,占总数的16.63%;常用制法用法为水煎、生用内服、酒煎、外用、水酒共煎、膏煎、醋煎;方剂功效以止痛、补虚、解毒、祛风、消肿、明目为主;科属以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为主。且用药量、配伍比例和制法用法与功效、科属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研究结果为芍药-甘草药对用于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及现代中药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乌头类中药药理活性广泛,但其临床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普济方》是我国最大的方书,分析与研究《普济方》婴孩篇乌头类中药方剂,总结乌头类中药儿童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指导乌头类中药在儿童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和整理《普济方》婴孩篇乌头类中药方剂,建立乌头类中药处方数据表,统计与分析方剂中的乌头类中药、剂量、剂型、适应症及炮制品等。结果:共收集《普济方》婴孩篇中含附子、川乌、草乌、乌头、天雄5种乌头类中药方剂总计300首,64. 45%的处方以附子入药。治疗疾病种类涉及13种,主要是诸风、惊风(包括急慢惊风、慢脾风等)、吐泻、下痢、大小便淋秘等。乌头类中药用药剂量在3 g以下的方剂占有记载剂量的95. 10%,儿童乌头类中药方剂以内服剂型为主,且48. 33%为丸剂,同时丸剂用药剂量高于散剂、汤剂。使用炮制品的方剂有169首,占54. 17%,采用特殊服法的方剂有170首,"米饮服"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儿童乌头类中药方剂占《普济方》比例较少,用药剂量较轻,且不同方剂剂型用药剂量存在差异。通过研究乌头类有毒中药在儿童方剂中的应用,临床应从辨证遣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注重配伍、服药禁忌,加强临床用药监护等方面建立乌头类中药临床用药警戒,为儿童安全、有效地合理使用乌头类有毒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酸枣仁与五味子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酸枣仁与五味子的26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有酸枣仁、五味子的262首方剂中,两者剂量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6.95%;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6.41%。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半夏厚朴汤现代临床使用广泛,疗效确切,是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经典名方之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中医古籍中半夏厚朴汤的相关文献,分析与考证方剂来源、历史沿革、组成、方义、功能、剂量、炮炙、制法与煎服法等。共获得相关古代文献数据259条,涉及中医古籍107部。归纳分析发现半夏厚朴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和生姜5味药物组成。在历代医籍记载中出现厚朴汤、七气汤、四七汤、大七气汤等异名,其方剂组成、制法与煎服法被后世医家沿用,相关方义分析也鲜有争议。半夏厚朴汤中药物使用剂量可按1两折合3 g计算。其药物炮制方式与原方有别,半夏应选择"姜半夏",厚朴为"姜厚朴",其余药物炮制方式遵从2015年版《中国药典》。其主治病证亦有所延伸与拓展,除原方记载的"咽中如有炙脔"症状之外,此方还可用于心痛、胸闷、怔忡等心系病症、呕恶、噎膈、嘈杂等脾胃病证及遗精、淋浊、带下等下焦病证。  相似文献   

11.
厚朴枳实配伍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考察厚朴枳实配伍及不同煎煮时间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方法:SD大鼠ip左旋精氨酸(L-Arg)6 d建立大鼠胃动力异常模型。胃动力异常大鼠连续5 d分别ig给予厚朴提取物(10 g.kg-1)、厚朴枳实配伍提取物(20 g.kg-1),ip西沙必利(0.004 2 g.kg-1)、观察其对L-Arg所致胃动力异常大鼠胃动力的改善作用。结果:大鼠ip L-Arg造成大鼠胃动力减缓、血浆胃动素减少。厚朴、厚朴枳实配伍提取液能有效抑制L-Arg引起的大鼠胃动力下降(P<0.05)和胃动素的下降(P<0.05),厚朴与阳性药物西沙必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厚朴枳实配伍与厚朴、西沙必利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厚朴、厚朴枳实配伍、西沙必利组的胃残留率分别为(69.3±13.7)%,(60.7±12.9)%,(70.1±12.9)%,;胃动素分别为(85.4±11.2),(93.1±10.4),(86.3±12.4)nmol.L-1。厚朴枳实煎煮90 min较煎煮60,30 min大鼠胃残留率低(P<0.05),胃动素含量高(P<0.05)。煎煮90,60,30 min胃残留率分别为(47.7±12.8)%,(59.8±12.1)%,(62.7±11.8)%;胃动素分别为(102.3±10.6),(92.9±10.1),(89.6±11.2)nmol.L-1。结论:厚朴、厚朴枳实配伍提取液能显著改善L-Arg所致的大鼠胃动力障碍,厚朴枳实配伍后作用要优于单一厚朴。两者配伍以煎煮9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厚朴煮散的粉碎粒度,考察加水量对其煎出物的影响,为该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5种规格的厚朴煮散,采用HPLC检测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检测波长294 nm,流动相甲醇-水(82∶18),柱温30℃。以厚朴酚、和厚朴酚转移率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碎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比较。结果: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水煎液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厚朴煮散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过10目筛,含有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厚朴煮散煎煮1次,煎煮时间10 min时,24目煮散加20倍量水的煎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加10倍量水煎煮50 min)的5.1,2.5倍;10目煮散加10倍量水的煎液中二者分别达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结论:厚朴饮片制成煮散后可节省药材和煎煮时间,可推广于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姜、干姜及其炮制同一药物(厚朴)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GC-MS对生姜、干姜、厚朴生品、生姜制厚朴和干姜制厚朴的挥发油类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干姜中含有的挥发油总量高于生姜,干姜制厚朴挥发油总量也略高于生姜制厚朴;生姜中检测出9种化合物,干姜中检测出38种化合物,有4种化合物为两者共有;厚朴生品中发现16种成分,生姜制厚朴16种成分,干姜制厚朴17种成分,三者共同成分5种,生姜制厚朴和干姜制厚朴中两者共有成分14种,其中4种化合物生姜制姜厚朴相对质量分数高于干姜制姜厚朴,其余成分均为干姜制姜厚朴相对质量分数高于生姜制姜厚朴。结论:干姜和生姜制厚朴的挥发油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有一定区别,研究结果将为生姜、干姜的辅料作用差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厚朴饮片质量评价指标的聚类分析,规范该饮片的质量规格。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树龄厚朴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不同类间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厚朴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及总酚的含量与厚朴的级别呈正相关。厚朴饮片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饮片:规格为厚度4~6 mm,挥发油质量分数0.7%,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10%,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20%,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质量分数15%。二级饮片:规格为厚度2~4 mm,挥发油质量分数0.35%,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5%,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8%,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质量分数7%。三级饮片:低于以上各指标值的均归为此类。结论:利用质量指标评价厚朴饮片与传统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综合评价厚朴饮片质量规格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厚朴的化学物质进行轮廓谱差异研究,筛选并鉴定影响该药材质量差异的特征性成分。方法: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TOF-MS)分析并获得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厚朴的色谱图数据集,运用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厚朴的化学轮廓差异,筛选出导致这些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和比对。结果:分析并鉴定出了11个特征峰,包括厚朴酚、和厚朴酚、石竹厚朴酚、厚朴碱、木兰花碱、鹅掌楸碱、罗默碱、海罂粟碱、阿西米洛宾、塔斯品碱、观音莲明碱。结论:LC-TOF-MS可简便、快速地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厚朴中化学物质进行轮廓差异性研究,为后期厚朴品质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厚朴"发汗"前后药材颜色及气味差异的数值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色差仪及电子鼻对厚朴“发汗”所产生的性状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方法:以“发汗”厚朴与未“发汗”厚朴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差仪和电子鼻测量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并最终建立判别模型.结果:在药材颜色方面,建立了基于L*,a*,b *色度空间的“发汗”与未“发汗”厚朴颜色特征参数模型,“发汗”厚朴双侧90%参考值范围L*(52.22 ~59.42),a*(5.36 ~7.68),b*(22.04 ~27.05);未“发汗”厚朴双侧90%参考值范围L*(38.42 ~47.31),a*(9.63 ~11.85),b*(18.48 ~25.53);在药材气味方面,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发汗”厚朴与未“发汗”厚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厚朴“发汗”前后药材颜色及气味差异均可根据色差仪和电子鼻测得的厚朴颜色和气味特征参数以数值的形式表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的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含有厚朴的条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厚朴剂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符合筛选条件含厚朴方剂共11首,占全书总方剂数的9.73%。二元相关性分析显示,厚朴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用水量、与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厚朴是否为主药与厚朴单次用量、用水量有相关性(P<0.05)结论:厚朴以配伍用药为主,未单独使用,多应用在阳明经证,从量效关系发现,厚朴是否为主药与厚朴单次用量、用水量有相关性。厚朴对于虚实类疾病通过配伍均可达到治疗效果,从药物作用气机的升降浮沉角度,厚朴在体内作用以降为主。厚朴小剂量使用,配伍麻黄、杏仁、生姜、桂枝等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大剂量配伍半夏、人参、生姜、枳实等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厚朴“发汗”对大鼠胃动力的影响和抗溃疡作用.方法:SD大鼠ip左旋精氨酸(L-Arg)5 d建立大鼠胃动力异常模型.胃动力异常大鼠连续5d分别ig厚朴提取物(厚朴量10 g·kg-1)、“发汗”厚朴提取物(“发汗”厚朴量10 g·kg-1),ip西沙必利(0.004 g·kg-1),测定胃残留率,观察厚朴“发汗”前后对胃动力异常大鼠胃动力的改善作用.昆明种小白鼠每只ig 0.35 mL 0.6 mol·L-1盐酸,建立盐酸性溃疡;每只ip吲哚美辛(10 g·kg-1)和ig0.15 mL 50%乙醇,建立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模型,连续3d分别ig厚朴提取物(厚朴量10 g·kg-1)、“发汗”厚朴提取物(“发汗”厚朴量10 g·kg-1),盐酸雷尼替丁0.04 g.kg-1;观察厚朴“发汗”前后对小白鼠的抗溃疡作用.结果:大鼠ip L-Arg造成大鼠胃动力减缓、血浆胃动素减少.厚朴、“发汗”厚朴提取液均能有效抑制L-Arg引起的大鼠胃残留率和胃动素的下降(P<0.05),“发汗”厚朴组与厚朴组、西沙必利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厚朴组、“发汗”厚朴组、西沙必利组的胃残留率分别为(70.2±14.1)%,(61.5±12.8)%,(71.3±12.4)%;胃动素分别为(84.8±11.6),(92.9±11.7),(85.4±12.1)nmol·L-.厚朴、“发汗”厚朴均能减小盐酸性溃疡指数、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指数(P<0.01),“发汗”厚朴组盐酸性溃疡指数、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指数要小(P<0.01).厚朴组、“发汗”厚朴组、盐酸雷尼替丁组盐酸性溃疡指数分别为(36.8±10.4),(29.5±8.2),(17.5±10.1)mm;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指数分别为(45.4±11.7),(33.8±11.0),(20.3±4.9) mm.结论:厚朴“发汗”后改善大鼠胃动力障碍和抗溃疡作用更强.厚朴“发汗”炮制工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厚朴的不同配伍对其煎剂的pH值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洁  夏昌隆  张璇 《中成药》2000,22(6):405-406
目的:通过厚 不同配伍,地其煎剂的PH值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PPH值溶剂地厚朴的不同配伍进行煎煮后,测春煎剂PH值及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用0.1mol/LNaOH溶液提取煎剂中厚朴酚含量显著提高。厚朴的不同配伍对煎剂PH值也有很大影响。但本实验对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药物不同配伍对煎剂PH值有影响,PH值对有效成分溶出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