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 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 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 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 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胸椎管狭窄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胸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而引起的脊髓或脊神经受压的综合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而黄韧带骨化是导致胸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的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彻底切除压迫脊髓的胸椎黄韧带,在治疗上以椎管后壁切除术为普遍接受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 ,以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疗水平。方法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2 1例 ,均行胸椎后路节段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脊髓减压术。结果 :本组术后平均随访 1 5a ,优 16例 ( 76 2 %) ,良 5例 ( 2 3 8%)。疗效满意。结论 :早期诊断并尽早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椎管成形术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椎管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成形术治疗,用Frankel方法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片和CT评价内植物位置和椎管减压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40~23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4001500mL(平均800mL)。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优5例,良3例,改善2例,差1例。1例伤口二期缝合,2例脑脊液漏。【结论】椎管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可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是指胸椎黄韧带骨化、突入椎管导致脊髓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在胸椎特别是下胸椎多见,是胸椎管狭窄症及随之而来的瘫痪的常见原因,多数患者因此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我们运用汽钻法整块半关节突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2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对比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方法。结果:2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随访时间平均2.3年,结果优11例,良7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87%,有效率91.3%。结论:CT和MRI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手段,但要结合临床,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切口引流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29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2例经8d与10d加重期后逐渐缓解,1例并发脑脊液漏,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难度大,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切口引流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29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2例经8 d与10 d加重期后逐渐缓解,1例并发脑脊液漏,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难度大,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经后路揭盖式减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8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依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记录2组一般资料,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骨化分型、MRI及CT检查结果、椎管面积残余率、手术节段等临床资料;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影响;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63.26±3.74)岁]较预后良好组[(56.83±3.12)岁]大,病程[(28.34±3.27)个月]较预后良好组[(19.36±3.85)个月]长,术前JOA评分[(5.83±0.36)分]、椎管面积残余率[(46.38±6.92)%]较预后良好组[(7.83±0.52)分、(58.34±8.31)%]低(P0.05),2组在体质量指数、性别比例、骨化分型、手术节段、术前MRI T2信号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椎管面积残余率(HR=0.905,95%CI:0.825~0.992,P=0.034)、高术前JOA评分(HR=0.202,95%CI:0.086~0.479,P0.001)是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经后路揭盖式减压术治疗预后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JOA评分以6.6分为最佳截断值,预测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786(95%CI:0.695~0.877,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66.9%;椎管面积残余率以50.01%为最佳截断值,预测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748(95%CI:0.635~0.861,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76.2%;术前JOA评分和椎管面积残余率联合预测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884(95%CI:0.799~0.942,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67.7%。结论术前JOA评分及椎管面积残余率可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经后路揭盖式减压术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提高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在SEP监护下,对18例无神经功能损伤及有部分神经功能损伤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手术。结果11例未达到监护临界值,5例超过临界值发出警告,接受警告后调整手术过程,术后16例均未发生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结论SEP术中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判断脊髓损伤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叉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交叉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3例,与用传统方法治疗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交叉开窗组疗效优良率96.61%,传统手术组93.33%,两组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交叉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既可充分减压,又不破坏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患病率在脊柱疾患中比较低,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采用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明显增加椎管矢状径,解除脊髓压迫,完善护理计划,可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患病率在脊柱疾患中比较低,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1,2]。采用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明显增加椎管矢状径,解除脊髓压迫,完善护理计划,可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现将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6年6月-200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5.7岁,病程19 d~4 a。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麻木,行走有踏棉感,部分合并括约肌功能障碍、胸腹部束带感、局部疼痛或肋间神经痛。合并颈椎椎管狭窄者存在颈肩痛和上肢感觉运动障碍;合并腰椎管…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较少。目的: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联。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40例,收集受试者的周围静脉血提取DNA,PCR法进行目的片段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的扩增并测序。结果与结论:黄韧带骨化症组中rs17563和rs2855532位点带"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4上的2个单核酸多态性位点rs17563和rs2855532等位基因型突变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脊髓造影、CT、MRI检查的不断发展 ,黄韧带骨化症 (OLF)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性疾病 ,并引起人们的关注[1]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目前发病机制不清 ,可能与慢性退行性变、炎症、氟代谢等有关 ,是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唯一方法[2 ]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 12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4 2岁。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5月 ,临床主要症状 :胸腹部紧束感 4例 ,一侧或双侧腰腿痛 5例 ,肢体麻木 14例 ,无力 7例 ,间歇性跛…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42-2043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以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75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得出此次治疗优良率为90.7%。且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8.
李慧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12):559-560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即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通过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用于治疗颈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及三个节段以上的颈椎间盘病变[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及椎管减压治疗.疗效评定采用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结果]46例中术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4例, 基本缓解8例, 优良率91.3%.[结论]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2009-05月采用颈前路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43岁,驾驶员。因摔伤致颈部疼痛、四肢无力而急诊收入我科,MRI检查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临床表现为颈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