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疏血通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和对照组;联合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和疏血通,低分子肝素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10 d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疏血通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是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杨平 《中外医疗》2012,31(29):116+118-116,1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皮下注射,每天睡前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d,疗程4周。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Q波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率,改善心肌供血,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T段不抬高ACS患者88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78.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62.5%,对照组45.6%: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不抬高ACS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非ST段抬高型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和ST段抬高型ACS(指ST段抬高心梗)。针对ACS有药物和非药物等多种治疗措施,其中,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抑制凝血酶,预防血栓形成是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方法:对136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1:1随机分组法,比较了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组肝素治疗后均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发作的症状,改善静息ECG异常的ST—t,对30d、60d心绞痛的复发及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两者作用相当,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常规抗凝,低分子肝素具有不用连续静脉滴注,无须检测等优点,使用较为便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拜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复发次数减少百分比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出血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司三联治疗疗效较好,值得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永健 《当代医学》2011,17(26):130-131
目的观察硫酸氯吡格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片首剂300mg,以后75mg/d,及低分子肝素5000uiH,2次/d,连用5~7d。结果治疗组明显减少胸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征状,对改善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卢青  周晓芳  钟萍  王文艳  张新星  张焰  金静 《四川医学》2007,28(11):1229-1231
目的 对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分别应用3d和7d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43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3d(实验组),39例应用7d(对照组),观察两组30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为10.26%(4/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为6.98%(3/43),对照组为41.03%(1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3d和7d均能减少30d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应用3d的出血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临床应用曼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翔 《实用新医学》2007,8(6):01-501,525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疗效、安全性。方法 87例非ST段抬高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氯吡格雷组(n=42)。对照组(4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42例)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每次75mg,每日一次,疗程14天。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14天后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氯吡格雷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ACS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替罗非班治疗中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四联)联合使用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d.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7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4d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方面均有下降(P〈0.05),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内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苟定芬 《海南医学》2008,19(2):61-6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梗(STEMI)、不稳定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目前多主张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STEACS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缺血相关事件。结果:临床症状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I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血相关事件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NSTEAC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9例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治疗组(n=46)。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用氯吡格雷治疗,疗程7d。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 I、调脂、阿司匹林等治疗。结果:治疗组7d内主要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总和)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刘丽萍 《右江医学》2002,30(4):285-286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 (UK)与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对照的完全随机化方法。随机将 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 ,对照组则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0 % ,对照组仅为 60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小剂量UK与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无ST段抬高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和频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万里  陈顺波 《吉林医学》2013,34(11):2071-207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75例40~70岁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普伐他汀、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前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Ever  D  Grech  David  Ramsdale  李崇剑 《英国医学杂志》2005,8(5):301-3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通常没有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持续性ST段抬高)。本文将重点讨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磺达肝癸钠2.5mg/d皮下注射,连用7d。观察治疗30d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Q波心肌梗死、死亡、急性冠脉介入治疗、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基本病理基础,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其发病急,变化快,目前多主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洛伐他汀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符合WHO推荐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7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阴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组还给予低分子肝素6 000 IU每12小时1次,脐旁皮下注射,连续5~7 d,联合应用洛伐他汀40 mg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42.5%),有效20例(50.0%),无效3例(7.5%),无一例进展为AMI,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3例(3313%),有效16例(41.1%),无效10例(25.6%),2例进展为AMI,无死亡,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洛伐他汀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高平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63-565,574
目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比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统计心血管事件发生、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变化、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但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要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安全性良好,二者联合可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