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宾县作为哈尔滨市流脑监测点。监测点按《全国流脑监测方案》要求,采集3个乡的〈1岁、1也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及20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剐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哈尔滨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2.86%(174/2101,C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2.38%(131/2101;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以下简称Nm)的带菌率为3.33%(7,210)。结论哈尔滨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较低,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表明大部分人对A群有免疫力,但C群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中流行性流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流脑防治规划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儋州市和东方市,以整群抽样法采集被抽中家庭全部人员健康人群咽拭子和静脉血,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用间接酶联免疫法监测血清标本中脑膜炎A、C群IgG抗体,含量≥2μg/ml为阳性。结果本次抽样检测744人,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阳性9人,总带菌率为1.21%,A群和c群带菌都主要集中在儋州地区。共检测676人流脑IgG抗体,其中A群抗体阳性者420人,阳性率为62.13%。C群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28.85%。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5-45岁年龄组抗体水平最高(P〈0.01);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13%显著高于C群流脑抗体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群抗体各地区间无差异。结论海南省健康人群中存在流脑奈瑟菌(Nm)带菌者,人群中流脑A、C群保护性抗体较低,应加强流脑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东阳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和带菌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三种不同人群(普通人群、密切接触人群、对照组人群)采集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采集咽拭子,采用增菌咽拭液标本,接种于双抗血平皿37℃24h培养,分离Nm。结果 调查的444例健康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78.60%,GMT为1:42.26,C群Nm抗体阳性率21.17%,GMT为1:10.36,A群Nm抗体水平较高,而C群Nm抗体水平则较低。405例接种A群流脑疫苗者抗体阳性率(81.73%)和GMT(1:44.46)明显高于39例未接种者(阳性率和GMT分别为46.15%和1:16.63)(P〈0.01),与是否接种过A群流脑疫苗有关联性。Nm带菌率为1.73%,以C群和D群为主,密切接触人群的Nm带菌率明娃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东阳市健康人群中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而对C群流脑免疫力较低,一旦有传染源介入,极易引起暴发和流行,及时、有效地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对预防和控制流脑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2007年广西居民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流脑带菌和抗体水平,为科学防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柳州市、百色市和贵港市作为监测点,在流脑流行前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采集咽拭子和血液标本,进行咽拭子培养和血液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监测点部分人群带菌率8.1%,A群抗体阳性率为82.63%,C群抗体阳性率为66.72%。结论监测点人群对A群流脑有一定抵抗力,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婴幼儿和成年人抗体水平不高,应采取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大力加强散居儿童、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东莞市2005年流脑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东莞市流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5年流脑疫情及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流脑的高发人群是外来青壮年工人;健康人群脑膜炎双球菌的携带率为0.16%。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2.72μg/ml和3.35μg/ml,A群抗体保护率为56.22%。本地人口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浓度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流脑的优势菌群及脑膜炎双球菌的耐药性已发生改变。结论流动人口是预防和控制流脑的重点人群,建议在外来青壮年工人中开展A+C群流脑菌苗普种。在流脑病人的治疗和预防性服药时,应选择脑膜炎双球菌对之敏感的青霉素类、利福平、环丙沙星等药物以取代传统的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原县人群流脑免疫抗体水平及带菌状况。方法选择宁夏海原县为监测点,采集调查者的咽拭子和静脉血液,分别进行人群流脑带菌调查及流脑A群和C群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A群流脑IgG抗体总阳性率为53.8%,抗体含量均值为6.64μg/ml,C群流脑IgG抗体总阳性率为30.0%,抗体含量均值为2.10μg/ml,A群和C群抗体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5)。结论海原县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较2006年有所下降,虽未分离到脑膜炎球菌,但A群、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均较低,说明人群对流脑普遍易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黄颖芝 《中国医疗前沿》2012,(7):93+63-93,63
目的了解常熟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率及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0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39岁、大于40岁共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共202人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流脑A群、C群和W135群流脑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采集的健康人群中在15-19岁年龄组检出脑膜炎双球菌(B群)2株,其余均有阴性,202份健康人群带菌率为0.99%;202份血清中流脑A群抗体的阳性率为69.31%,平均抗体滴度为6.13;C群抗体的阳性率为64.85%,平均抗体滴度为6.18;W135群抗体的阳性率为34.16%,平均抗体滴度为4.58。结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很低。由于施行预防接种,〈6岁人群AC流脑免疫水平较高,而7-14岁年龄组人群AC群流脑免疫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人群对W135的免疫水平普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流脑的监测并且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提高人群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和免疫水平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范围内采集6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Nm)培养及A、C、Y、W135型流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咽拭子标本,总带菌率为2.10%(23/1 093)。其中A群带菌率为0.27%,B群带菌率为0.37%,C群带菌率为1.37%,W135群带菌率为0.09%,其它菌群未检出;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血清标本,A群阳性率为87.83%,C群阳性率为91.22%,Y群阳性率为54.25%,W135群阳性率为40.26%。结论目前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W135群、Y群抗体阳性率较低,建议适龄儿童在3岁和6岁接种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要警惕B群流脑病例,做好B群流脑实验室检测和密切接触者的药物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流脑菌群分布及免疫水平,为防治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口市、屯昌县、陵水县和儋州市0~59岁健康人群静脉血和咽拭子,检测A群和C群血清抗体水平同时进行咽拭子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分离。结果 全省共调查693人,采集静脉血693份,捡出A群抗体阳性率40.32%,平均滴度1:5.7;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19.22%,平均滴度l:2.0。最低血清抗体滴度l:2。最高血清抗体滴度〉1:256;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617份,检出率0.02%。5岁以下少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低于20%;20~40岁青壮年血清抗体阳性率和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检出率最高。结论 海南省流脑疫情趋势属于低流行区,15岁以下少年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水平偏低,不能形成免疫屏障.建议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和15岁以下少年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瘦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开展流脑流行前期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我市正常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高邮市三垛镇0~、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40岁以上8个年龄组320名健康人群,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4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20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4.06%,GMT为1:12.55;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81%,GMT为1:7.16。3岁以上年龄组的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较为满意;3岁以下年龄组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高邮市三垛镇3岁以上年龄组A群、C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较好;0~、1岁~年龄组A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不高,经分析其免疫史,与部分儿童初免二针未完成接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蓬莱市1956-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蓬莱市1956-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动态分布,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蓬莱市1956-1995年流脑发病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6年以来,蓬莱市流脑共报告6705例,死亡3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39/10万,死亡率为1.95/10万,病死率为5.09%。第一个阶段从1956-1977年,为自然感染的计划免疫前期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期间共出现4次大的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65.54/10万,死亡率为3.47/10万,病死率为5.29%。第二个阶段为1978-1995年计划免疫时期,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态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71/10万,死亡率为0.4/10万,分别比计划免疫前期下降了83.66%、88.47%。全市12个乡镇均有发病,局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爆发或散发。1982年开始大规模流脑菌苗预防接种,使流脑的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至1995年的0.41/10万。但是流脑的发病季节没有明显改变,2-4月份占全年发病的84.15%。结论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蓬莱市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提示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流脑疫苗的接种率和覆盖率,推广接种A+c群流脑疫苗,提高人群C群流脑的抗体,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5—2006年深圳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的带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人群分为0-、5-、10-、15-、25-、35-和45-岁以上7个年龄组,采集咽拭子,进行Nm培养分离和鉴定,用血清学诊断和PCR方法分群。结果2005—2006年深圳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4.4%(55/1255),其中B群49株(89.1%),c群4株(7.3%),29E2株(3.6%)。在两次流脑疫情中各分离到1株B群Nm。结论2005—2006年深圳市健康人群主要携带B群Nm,未检出A群Nm,A群流脑传染源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华东某省进京人群的流脑带菌情况。方法培养法,挑菌落典型,做革兰染色镜检符合,血清凝集符合,即定为流脑菌。结果咽拭子1010份,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株54株,带菌率为5.3%。其中主要为B群40株,占74.07%,C群5株,占9、27%,A群3株,占5.56%,1892型2株,占3.70%,1811型1486型1916型319型各1株,分别占1.85%;男性606人,阳性42人,带菌率4.13%;女性404人,阳性12人,带菌率1.17%,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的带菌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脑带菌以B群为主,呈现多型性。外来人口的带菌者增加了流脑在本市的传播机会。所以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管坪.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牛、荨延.成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不同时期健康人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玉惠  王晓萍  胡中旺 《安徽医学》2009,30(12):1408-1411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在不同时期的流脑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流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在各县区再按照年龄进行分层抽样,分别选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成年人进行采样,连续两个年度在不同时期连续监测健康人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情况。结果共监测4 090人,A群抗体阳性率为83.7%,GMT为1∶201.4,C群抗体阳性率为72.2%,GMT为1∶178.1;2006/2007年度C群抗体水平比2005/2006年度下降明显。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均随着流脑疫情流行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三县健康人群的C群抗体阳性率和GMT高于市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A群抗体水平均高于C群,幼儿园幼儿和成年人A群抗体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C群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接种A+C流脑疫苗后第三年抗体阳性率为55%,GMT为1∶96.6。结论C群流脑作为合肥市的一个新的流行菌群,健康人群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A群,且没有达到理想的保护水平。在一个流脑流行季节里随着流行时间的延长,健康人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也在不断的升高。健康人群的C群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降低明显,因此应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大年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A+C流脑疫苗的接种率。接种A+C流脑疫苗后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保证免疫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5.
林其汉  蔡和宋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52-1354,1362
-目的通过对2006~2012年三明市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防控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三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399例,年平均发病率2.17/10万。〈15岁病例占58.90%,年龄别发病率以0岁最高,为21.85/10万;9岁、10~14岁次之,发病率分别为10.38/10万、10.13/10万;病例以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居多。39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80.20%,免疫史不详5.51%。2009年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后,人群IgG抗体阳性率、GMT水平显著升高,麻疹年平均发病率较强化前下降97.83%。2006—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排除发病率由0.91/10万上升2.48/10万,血清标本采集率由33.03%上升100%,实验室确诊比例由16.49%上升100%。结论扩大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科学的制定流脑防制对策提供依据,2001年12月-2002年6月对我区健康人群进行了流脑带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为3.11%。在33件阳性标本中B群Nm菌共有26件,占78.79%;其它群(1890、1892、319、1916)Nm菌仅占21.21%,未出现A群Nm菌;流脑带菌以35-岁人群最高,占28%,其次为5岁-人群,占21%,0岁最低,占3%。男性带菌高于女性,本市人口与外来人口流脑带菌无显著差异。因此,我区在维持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基础免疫高接种率水平的同时,在B群流脑多糖菌苗未研制成功前,应针对B群Nm菌引起的发病进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栗箫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26-1127
目的通过分析临沂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趋势,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免疫状况监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1988—2007年临沂市流脑疫情除2004、2005年出现小幅反弹外,总体为下降趋势;健康人群流脱脑抗体检测A群阳性率为95.20%,C群阳性率为39.33%。2005年开始监测到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病例。结论目前临沂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较高,不具备A群流脑大规模暴发的条件,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脑病例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2岁以上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成都市2-4岁、6~8岁、13~15岁、20岁以上4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6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252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9.37%,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60.32%,成都市健康人群的A群流脑抗体水平高于C群。结论我们应制定相应的免疫对策,避免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固原市原州区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固原市原州区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流脑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依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试行)》中规定的方法,于2006年4月在固原市原州区采集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的210名人员中,A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67.6%,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44.3%。结论固原市原州区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疾病控制机构应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川合江县2008年流脑A、C、Y和W135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合江县健康人群流脑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情况和抗体水平,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流脑流行前期在合江县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并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Nm)菌株分离培养,采集健康人群血液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健康人群带菌率为2.83%,健康人群A群流脑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63.33%),其余3群阳性率较低(12.5~15.5%),健康人群对C、Y和W135群流脑保护率相当低(2%~3%)。结论加强3岁以下儿童的A群流脑菌苗的接种工作,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A+C+Y+W135四价流脑菌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