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化血清蛋白(GSP)对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SP与HbA1c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P与HbA1c水平更高(P<0.05);对比GSP异常率与HbA1c异常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SP与HbA1c可作为筛查妊娠糖尿病的主要指标,诊断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2.
胡婷  胡耀宗  索明环  王伟佳  陈康  陈颖  王霞  田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531-1533,1537
目的 探讨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GA/HbA1c比值等血糖监测指标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患者或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共372例,其中纳入G6PD正常组的共234例,包括健康体检者146例(健康组)和糖尿病患者88例(糖尿病组);纳入G6PD缺乏症组的共138例,又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G6PD缺乏症未合并糖尿病组(104例)及G6PD缺乏症合并糖尿病组(34例).检测各组人群的空腹血糖(FPG)、GA、GSP、HbA1c水平并计算GA/HbA1c比值,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分析GA、GSP、HbA1c水平及GA/HbA1c比值与FPG的相关性.结果 G6PD缺乏症未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组、G6PD缺乏症合并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比较,HbA1c水平均较低(P<0.05),GA/HbA1c比值均较高(P<0.05),而GA和G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缺乏症组与G6PD正常组相比,HbA1c水平、GA/HbA1c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及G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正常组中,FPG与GA、GSP、HbA1c及GA/HbA1c比值均呈正相关(r=0.426、0.378、0.572、0.458,P<0.05).G6PD缺乏症组中,FPG与GA、GSP呈正相关(r=0.373、0.480,P<0.05),而FPG与HbA1c、GA/HbA1c比值均无相关性(r=0.262、0.192,P>0.05).结论 G6PD缺乏会导致患者HbA1c水平偏低,而GA和GSP水平不受影响,对于G6PD缺乏的患者,GA和GSP水平能更准确地反映其血糖控制水平,是其血糖监测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63-163,165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血糖控制和监测过程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 分别以己糖激酶法、果糖胺氮蓝四唑法、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0例患者的Glu、GSP、HbA1c,同时检测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实验组的三项结果都高于健康对照组,且Glu、GSP、HbA1c相互间均呈正相关性,血糖控制组:rGlu/HbA1c=0.32,rGlu/GSP=0.51,rHbA1c/GSP=0.78;血糖未控制组:rGlu/HbA1c=0.45,rGlu/GSP=0.65,rHbA1c/GSP=0.88.结论 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并进行糖筛实验(GCT),比较两组孕妇HbA1c、FPG和GCT检测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按照其治疗后HbA1c的测定结果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比较两组患者及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HbAlc、FPG、GCT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组患者、正常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控制组患者(P<0.05)。结论 :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利于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早期筛查,是一项稳定性好、敏感性高的理想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G lyPro酶法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对糖尿病(DM)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名正常健康者,88例胰岛素抵抗者,176例2型DM患者及1 275名社区人群进行GS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舒张压等项目检测。结果G lyPro酶法GSP检测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μmol/L,24 h内平均变异为10.49%。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TC显著相关(P<0.05);FPG异常、糖耐量受损与DM组及代谢综合征组GS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治疗后GSP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GSP可作为DM、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又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糖化血清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4例纳入糖尿病组,并选取238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A、HbA1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二者对糖尿病的诊断性能。结果糖尿病组的OGTT、GA、HbA1c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HbA1c与空腹血糖(FPG)、2h血糖均呈正相关(r=0.516、0.427,P0.05);GA与FPG、2h血糖呈正相关(r=0.527、0.449,P0.05);FPG与2h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462,P0.05);HbA1c与GA呈显著正相关(r=0.884,P0.05)。GA敏感度(85%)高于HbA1c敏感度(76%);HbA1c特异度(83%)高于GA特异度(75%)。GA、HbA1c与OGTT联合作ROC曲线,GA和HbA1c敏感度、特异度和预测概率分别为76%、72%、78%,71%、77%、81%;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预测概率分别为77%、77%、76%。结论 GA和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冠心病血糖升高患者的鉴别断价值。方法收集血糖升高的冠心病患者310例,其中糖尿病组(既往有糖尿病史)196例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既往无糖尿病史)114例,正常对照组80例,入院后次日清晨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FPG及HbA1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FP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糖尿病与无糖尿病高血糖组间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PG与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1),糖尿病组HbA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P<0.01),无糖尿病高血糖组与正常对照组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能明确鉴别冠心病并糖尿病和冠心病应激性血糖增高,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检测对Ⅱ型糖尿病(DM)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临床确诊的2型DM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PG)、HbA1c、GSP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Ⅱ型DM组FPG、HbA1c及GSP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的HbA1c、GSP与FPG呈显著正相关。经过治疗后FPG下降明显,且GSP和HbA1c水平在不同的治疗周期后与FPG、水平能够很好的提示降糖治疗的效果。[结论]FPG、HbA1c及GS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Ⅱ型DM的早期诊断,对控制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DM的预后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化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监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DM)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67例临床确诊的2型DM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GSP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型DM组FPG、2hPG、HbA1c及GSP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正相关.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DM组FPG、2hPG、HbA1c及GSP等4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水平与FPG、2hPG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FPG、2hPG、HbA1c及GS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2型DM的早期诊断,对控制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DM的预后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探讨。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336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妊娠糖尿病组(GDM组,n=132例)、糖耐量受损组(IGT组,n=85例)及正常对照组(n=119例),比较三组糖筛查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及GDM组、IGT组的Hb A1c、GSP异常率。结果 GDM组糖筛查结果、Hb A1c、GSP水高于IGT、正常对照组,IGT组糖筛查结果、Hb A1c、GS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糖筛查结果、Hb A1c、GS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Hb A1c、GSP异常率明显高于IG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IGT组组内Hb A1c、GSP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的正确诊断指数稍高于GSP,GSP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Hb A1c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03例,用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水平,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水平,根据血糖检测水平将其分为高血糖组(136例)与血糖正常组(67例),再根据HbA1c检测水平将高血糖组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105例)与糖尿病高血糖组(31例),分别对3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高血糖组患者HbA1c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与应激性高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HbA1c水平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A1c检测能提高临床对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率,可作为颅脑外伤患者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昕 《临床医学》2011,31(4):49-5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 c、GSP及FBG检测并做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08例。结果 DR组HbA1 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 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检测对精神病并发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老年科及综合科107例精神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110例非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纳入疾病对照组,100例职工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及抗凝全血标本,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FPG、OGTT 2 h血糖,采用液相色谱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HbA1c水平,比较3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水平,并分析观察组各项指标相关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OGTT 2 h血糖、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FPG、OGTT 2 h血糖、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FP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5);OGTT 2 h血糖水平与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5)。HbA1c>8%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bA1c≤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G、OGTT和HbA1c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精神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且对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患者长期病情监控的目标值.方法 检测104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糖(FPG)及HbA1c,FPG测定采用己糖激酶法,HbA1c测定采用Dimensin X-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104例糖尿病患者HbA1c为(8.58±1.02)%,健康对照组HbA1c为(5.11±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FP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经治疗后,尿糖小于5 g/24 h,FPG<8.0 mmol/L,无低血糖表现的糖尿病患者HbA1c为(8.49±0.58)%.67例糖尿病患者不稳定型HbA1c平均为1.01%,占总HbA1c(平均8.37%)的10.8%.随着HbA1c水平升高,FPG也相应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741 2,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HbA1c应控制在8.5%以下.推荐此值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病情监控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联合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8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健康者6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采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法检测FMN,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采用CHOD-POD法检测TC,采用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除法检测LDL-C。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均明显升高;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DL-C和TC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PG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435 2,P0.05),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18 9,P0.05);HbA1c水平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57 3,P0.01)。结论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测定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300例糖尿病(DM)患者(DM 组)和3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 HbA1c 及 FPG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DM 患者 HbA1c 与 FPG 水平的关系。结果DM 组和对照组的 HbA1c 水平分别为(10.7±1.8)%、(3.7±1.1)%;FPG 水平分别为(10.9±1.7)、(4.1±1.2)mmol/L,DM 组 HbA1c 和 FP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 患者 HbA1c 与 FPG 水平呈正相关(r=0.9382,P <0.05)。结论HbA1c 可以准确评价 DM 治疗方案的合理性,HbA1c 与FPG 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更可靠,对疾病的诊断、血糖控制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s,LDH)在重症颅脑外伤急性期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5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依据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FPG联合HbAtc检测情况及GCS预后评分进行分组,比较重度颅脑损伤组(GCS评分6~8分)与极重度颅脑损伤组(GCS评分3~5分)、糖尿病高血糖组(FPG〉6.1mmol/L且HbAlc〉6.2%)与应激性高血糖组(FPG〉6.1mmol/L且HbAlc〈6.2%)及不同预后患者LDH、FPG水平,并分析GCS评分与LDH、FPG的相关性。结果极重度颅脑损伤组FPG、LDH水平高于重度颅脑损伤组(P〈O.01);糖尿病高血糖组与应激性高血糖组FPG、LDH水平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预后差组、死亡组LDH、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人院时GCS评分与LDH、FPG水平呈负相关(r=-0.948,P=0.001;r=-0.941,P=0.001)。结论FPG、LDH可用于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判断患者预后,HbA,c在鉴别诊断糖尿病性或应激性血糖增高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老年患者中的护理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入我科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9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即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观察组(56例),糖尿病合并ACS。入院后检测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水平以及空腹血糖(FPG),HbA1c,GS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PG、GS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ACS的老年患者,GSP的升高较HbA1c更加明显,对这部分患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该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比较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FBG、2 hPBG、HbA1c、GSP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GS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能准确反映近2~3个月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可作为2型糖尿病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主要指标,与其他血糖指标联合检测,还可有效提升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其他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2月本院收治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HbA1c与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HbA1c与FPG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FPG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HbA1c与TC、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的HbA1c、FPG、TG、TC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中HbA1c水平与FPG、血脂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HbA1c、FPG及血脂水平,良好地控制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