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前言 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有学者提出肿瘤可能是一个与脉管系统有密切关系的疾病。1787年,Johon Hunter就用血管生成一词描述血管新生过程。1863年,Virchow注意到恶性肿瘤组织中血管绝对数急剧增多。20世纪初,Gold-man就观察到血管围绕肿瘤生成现象。1939年,Ide等发现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  相似文献   

2.
3.
<正>自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之后,肿瘤血管生长的调节机制和抗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肿瘤的转移也是通过新生血管将肿瘤细胞运送到大循环中从而转移到靶器官。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基本步骤为:①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压迫器在介入治疗(PCI)应用替罗非班术后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应用替罗非班的PCI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压迫器组和血管封堵器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及血管压迫器的成功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血管封堵器及血管封堵器的成功率均较高(99%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封堵器及血管压迫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卧床时间血管压迫器组和血管封堵器组分别为(15.51±1.30)h、(3.30±0.78)h,封堵器明显减少卧床时间。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应用替罗非班,术后采用血管封堵器或血管封堵器均能安全有效止血,可掌握指征,选择合适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0例血管损伤患者,并与手术进行对照,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20例中有15例为假性动脉瘤,3例为静脉断裂,1例为单纯动脉断裂,1例为动、静脉断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而对血管断裂虽不能直接显示断裂口,但能通过问接征象作出判断,同时结合选择性血管造影加以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南蛇藤总萜对Hepal-6荷瘤小鼠外周血VEGF、CECs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无菌接种技术制作小鼠肝癌Hepal-6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南蛇藤总萜高、中、低剂量(40 mg/kg、20 mg/kg、10 mg/kg)对Hepal-6荷瘤小鼠外周血VEGF、CECs表达的影响.结果 南蛇藤总萜在20 mg/kg时,外周血VEGF (45.24±21.36) pg/ml、CECs (0.83±0.10)%表达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0.9%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南蛇藤总萜可明显降低VEGF、CECs表达,这一作用可能与南蛇藤总萜抑制肝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具有血管新生作用的中药与血管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燕林  雷燕 《天津中医药》2005,22(3):260-262
动脉闭塞性疾病如冠心病、下肢动脉闭塞等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药物治疗、传统的介入以及手术等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多次手术或缺乏动静脉移植物等的病人仍无法进行再血管化治疗,因此近年出现了促血管新生治疗或称治疗性血管新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血管新生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涉及胚胎发育成熟、个体生长发育、伤口愈合及肿瘤等生理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调控血管生成中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抗血管生成和促血管生成两方面综述调控血管生成中药的研究成果。此类中药可广泛应用于与血管生成有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I)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该病的,陆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MI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及VR、MIP、MPR后处理图像。结果:8例可见栓塞的直接征象,表现为血管内完全或不完全充盈缺损;间接征象11例可见肠壁增厚水肿,肠腔扩张积液7例,薄纸样肠壁改变4例,血管“缆绳”样改变2例,肠系膜水肿10,腹腔积液8例,增强后肠壁密度异常10例。结论:CTA22.其后处理技术值得在AMI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桡动脉等血管整体运动的血管外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明  廖艳芳 《中医研究》2001,14(2):25-26
桡动脉下端是中医脉诊的部位。研究表明桡动脉整体运动形成脉象不仅与血管本身有关 ,而且也与血管外结构有关[1,2 ] 。关于桡动脉等上肢动脉的毗邻教科书已有一些记载[3] ,但桡动脉整体运动 (如轴心位移 )具体与那些结构有关 ,与上肢血管外间隙的关系 ,文献报道尚少。本文通过对上肢浅表动脉周围结构的解剖 ,探讨血管外结构与桡动脉等上肢动脉整体运动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 15具 (男 10 ,女 5) ,小儿尸体 5具 (男 3,女 2 ) ,配制红色乳胶经股动脉作全身灌注 ,对上肢逐层解剖、观察、测量、记录。2 结果与讨论桡血管下…  相似文献   

11.
植物药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药与传统的高血压治疗药物相比不但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其副作用轻微,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着重介绍一些植物药的降压作用,并且从药物对心脏、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指标等方面的影响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知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参与血压的平衡调节及血液正常的纤溶、凝血状态。各种舒血管活性物质与缩血管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维持血管张力。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功能障碍,平衡被打破。两种活性物质相互刺激,形成恶性循环,必然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恶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功能,纠正各种血管因子的紊乱,是目前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新热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这方面也已显示出一些较好的苗头,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目前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脉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血管重构是指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目前考虑其形成机制为血液动力学的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及外基质的调节等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凋亡与重塑。故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并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还应着眼于逆转高血压血管重构(VR)。通脉颗粒(TM)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验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2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均进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和传统DSA检查,以DSA结果为对照标准,对比分析CTA检查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结果。结果 CTA在显示A1—2段、M1—2段、P1—2段、基底动脉、交通动脉、颈内动脉C6—7段的灵敏度最高,显著高于颈内动脉C2、C3段和椎动脉(P0.05);CTA检查结果和DSA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A检查无创、简单、准确,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可以作为头颈部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或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新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及改善各种缺血性疾病症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生成、中医药"。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促进血管生成的中医复方、单味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的治疗研究。结果最终引用21篇相关文献,对中医药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中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少。但各原药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多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影响血管生成的量效关系均有待再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 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主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结果 电针可明显减缓SHR大鼠血压的升高;对SHR大鼠主动脉的血管重构现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面积的增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电针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对SHR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电针可抑制SHR血压的升高,对其主动脉的血管重构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消癌Ⅰ号方对balbc小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探讨该方对多种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balbc小鼠,脾下注射法建立鼠大肠癌细胞株肝转移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1)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2)氟尿嘧啶组;3)扶正消癌I号方中药组;4)扶正消癌I号中药+氟尿嘧啶组。观察生活质量,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扶正消癌Ⅰ号方+氟尿嘧啶组、消癌Ⅰ方组小鼠的生活质量较其他2组好,阴性对照组瘤体最大,瘤体中药组其次,联合用药组体积最小,氟尿嘧啶组、中药组及联合用药组均能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鼠大肠癌细胞株肝转移小鼠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可能是该方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0):3021-3023
  相似文献   

19.
通冠胶囊对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病变血管行球囊血管成形术,2周后处死动物,目的血管段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管最终管腔面积较大、内膜/中膜厚度较小,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CNA)降低,细胞凋亡(TUNEL)增加,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血管平滑肌增殖与细胞凋亡均较血管成形术后组降低,P〈0.01。结论:通冠胶囊防治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机制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红景天苷舒张血管的作用及机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取同批大鼠胸主动脉制成离体血管环,通过记录血管环的张力变化,观察给予不同处理时,红景天苷对血管环舒缩作用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10-11mol/L~10-5mol/L)可内皮依赖性地舒张血管;0.01mmol/L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可使红景天苷的量效曲线下降趋势明显减弱,而0.1mmol/L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则无明显影响;0.1mmol/L Ba Cl2也不影响红景天苷的舒张血管作用;10-6mol/L和10-5mol/L红景天苷可减缓无钙高钾环境下Ca2+收缩曲线的上升趋势,并可抑制无钙液中PE引起的缩血管作用。结论:红景天苷对胸主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并与内皮产生的前列环素有关,与NO-CGP通路无关。而红景天苷对VDCC和ROCC介导的胞内钙升高的直接调节则可能介导了其内皮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