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实践观察其教学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总评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认为小组合作教学效果好。结论基于PBL的小组合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效果提高,使其由知识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2016级1至10班44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每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组5~6人,在内科实验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扮演临床病例的情景教学法,课后发放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结果 90.45%(398/44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记忆,91.36%(402/440)的学生认为增强了与同学的合作能力,90.23%(397/44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等多种能力,87.27%(384/440)的学生认为标准化病人教学形式能提高教学满意度。结论 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分式小组讨论教学法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取护理学专业290名本科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较好,95.51%(277/290)护生认为有必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其中87.24%(253/290)护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有77.59%(225/290)护生认为有必要实施合分式小组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结论护理学专业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合分式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不断提高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对本校04护理(1)班护理大专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尝试;对照组为04护理(3)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结果单元测试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在学期末考试中,实验组75分以上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有75.3%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无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6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不利于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结论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学习小组的学生讲授结合教师评讲的"结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东药学院2009级的4个班级共248人为实验组,采取结合式教学法;另外同级4个班251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分别对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药理学考试优良率为34.7%,对照组为20.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9.963,P<0.01),两者的及格率分别为90.7%和85.7%,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652,P>0.05)。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结合式教学法加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药理学学习兴趣。结论整合了欧美药理学教学模式的结合式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病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例,以小组为单位,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病例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100%学生赞成病例教学法,认为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临床病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结论:病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联系起来,学会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我校2008级护理班4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09级护理班4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护理实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实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护理操作技能、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角色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方法本研究将临床见习阶段进行妇产科学习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角色模拟教学法学习,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学习。学习后通过对比两组病例分析能力及对比两组问卷反馈教学效果来比较两组的授课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病例分析题考核,实验组平均成绩为85.6±4.5,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7.3±3.7,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达100%(15/15),而对照组仅为80%(12/15);实验组100%(15/15)的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能力,对照组只有40%(6/15)的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临床能力。两组在学习满意度及临床能力提高可行性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角色模拟教学法能够有助于妇产科临床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TBL教学法对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沈阳医学院2010级麻醉、口腔、影像专业学生的生理学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与未采用TBL教学法(采用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TBL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显著,采用T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优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级运动康复专业(39人)和临床医学专业(222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的授课中采用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生理学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只有1.53%(4/261)的学生不喜欢这种模式;98.85%(258/261)的学生认为生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95.40%(12/261)的学生认为通过这学期生理学的学习对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影响,培养了用医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93.10%(243/261)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授课方式锻炼了他们的表达沟通能力,94.25%(246/261)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他们加强合作交流,96.93%(253/261)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升;调查也显示,75.10%(196/261)的学生还是喜欢传统的授课方式;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回答问题等,而比较喜欢课下进行课后练习[53.64%(140/261)]、完成章节总结[40.23%(105/261)]或课前对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小测试[50.19%(131/261)]的方式。结论:时代的发展使学习方式发生变化,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用医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保障并提高全英文授课MBBS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方法 以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和2012级MBBS留学生共144人、医学影像学全英文授课师资13人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采用基础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生源特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南亚国,英语发音有别于英美;医学影像学全英文教学师资队伍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具有较好的英语和专业基础,但专业英语沟通能力有待加强;大部分留学生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等有积极作用,授课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对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师能力等有明显作用.结论 “启发式教学法”能促进教师熟悉生源国的英语发音特点、增强教师专业英语沟通能力、提高MBBS留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比较病例教学法”,探索其在提高医学生病案分析能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用1对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差别的病案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中进行陈述、辩驳,其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采用测评病案在该教学法实施前后对进行病案分析测评,分别对自我评价和病案分析成绩进行统计.结果 进行比较病例分析教学后,学生病案分析总成绩提高显著,其中难题部分得分提高显著(P<0.01),并与学生自评分成正相关(r = 0.762,P <0.01);学生自评在分析问题、查询资料等11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比较病例分析”教学法能通过提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思考的积极性,以及查询资料能力,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病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性实验在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学生对开放性实验的认识.方法 先在某医科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195名学生中完成该课题基线调查,试行一次开放性实验教学(食物中毒)后,再对该年级学生进行终期调查,综合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认识.结果 综合2次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预防医学实验教学,65%以上的同学认为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提高;60%以上的同学赞成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结论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经过2次调查发现,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交互学习方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2014级医学本科生共266人,血液学临床见习部分采用交互学习方式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评估交互式学习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作用,并了解学生对交互式学习的满意度。考试成绩与2016年同期实习的146名采用传统教学的2013级学生进行比较。应用SPSS 19.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本次问卷调查中有95.8%(230/240)的学生认为交互式学习能提高学习积极性,97.5%(234/240)认为其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帮助,93.3%(224/240)认为交互式学习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0.9%(218/240)认为能提高自学能力,94.2%(226/240)认为能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6.2%(231/240)认为提高了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PPT制作能力等)。②采用交互学习形式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成绩(P<0.01)。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92.5%(222/240)的学生接受交互教学形式。结论交互式学习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在见习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肿瘤外科见习学生64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对照组学生采用Sandwich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出科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自我评价(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理论成绩、前沿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满意度及对老师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临床见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本科生《生命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护理学系2012级A班175名学生(观察组)分为23个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合作学习;2012级护理学系B班17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以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期末总结性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期末终结性评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的课堂学习效率、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等对教学体会以及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 合作学习可以提升护理本科生对《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门诊或住院的年龄4~17岁的患儿共57例,其中确诊为POTS的患儿40例,VVS患儿17例。采用血清铁及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血清铁值对鉴别儿童VVS和POTS的预测价值。结果:POT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17.4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13.5~21.8 μmol/L),VV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8.9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7.5~17.6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铁11.8 μmol/L作为界值对VVS和POTS患儿进行鉴别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7%。结论:血清铁可能作为临床上鉴别VVS和POTS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找出影响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理论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2010级和2011级两个年级的临床、预防、护理、检验、口腔5个专业学生,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的519名同学中有79.5%的学生开展了自主学习,但有70.42%的同学对自主学习方式评价不好;(2)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关于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比例为44.3%;(3)有学习计划的同学开展自主学习的机会是没有计划同学的1.981倍.结论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苯并[α]芘(B[α]P)对海马学习记忆能力的毒性作用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α]P处理组〔(2 mg/(kg·d)〕、BHA处理组〔50 mg/(kg·d)〕和B[α]P+BHA联合处理组。按分组及大鼠体质量给予相应剂量灌胃处理(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花生油处理),1次/d,持续90 d。暴露9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大鼠,剥离脑组织,检测海马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活性及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结果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其他组相比,B[α]P组逃避潜伏期增加,跨平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MDA〔(2.46±0.39) nmol/mg prot.〕含量及Ca2+浓度〔(146.3±16.68) nmol/L〕升高,而SOD〔(76.1±11.42) nmol/mg prot.〕和ATP酶活性降低(P均<0.05)。B[α]P+BHA联合处理组较B[α]P组各指标改善(P均<0.05),且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α]P引起的神经行为毒性作用可能与海马ATP酶活性降低及Ca2+浓度增加等氧化损伤有关,而BHA可防止此类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价值。 方法 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及答题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 结果 课程满意度问卷显示,实验组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沟通以及生生的合作,没有增加学习负担。从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以及综合性试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批判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