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及存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速冻食品中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情况 ,我们对外地产在本市销售的和本地产的速冻食品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并对检出阳性的样品进行存活时间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 采集外地产在本市销售的和本地产的各类速冻食品 3 4份 ,其中水饺 11份、汤圆 7份、馄饨 4份、肉包子 3份、豆沙包 1份、馒头 4份、其他 4份。1 2 检测方法 按GB4789 10 94[1] 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1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观察 对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速冻食品先作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 ,并按产品说明条件低温保存。在初次检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平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该菌携带肠毒素的基因分型,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共采集8大类食物样品共454份,依据GB 4789.10-2010对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菌株携带肠毒素SEA-SEE情况。结果454份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8.4%),其中肉与肉制品和速冻米面制品的检出率13.3%,其次是餐饮食品(9.3%)、自制饮料和食用冰(8.8%)、冷冻饮品(3.3%),婴幼儿食品、乳及乳制品和膨化食品均未检出。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产肠毒素阳性8株(21.1%),主要携带SEA、SEB和SED。结论南平市部分食品受一定程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肉与肉制品和速冻米面制品的污染情况较严重,控制生肉制品类的污染,特别应防止其交叉污染,可有效控制该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但更应重视的直接入口食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生制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别检测生制速冻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从26份样品中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别检出10株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8.46%和34.62%。定量检出范围在<3.0~93cfu/g,x=9.3cfu/g。结论提示我国生制速冻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卫生标准亟待修订,建议采纳生制速冻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100cfu/g。  相似文献   

4.
王炜  江晓 《现代保健》2011,(24):184-185
目的为了解南京市速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初步确定被污染的高危食品,从而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预警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采用进口生物梅里埃生化培养基和试剂条,对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20份速冻食品中5份受到污染,分别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其中1份市售速冻水饺中同时检出单增李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检测结果表明,该类速冻荤馅食品已受到致病菌严重污染,需加强监测,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苗升浩  薛诚  吴玲  葛小伍  肖辉 《中国校医》2010,24(7):483-484
目的掌握徐州市各种市售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现状,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方法 2007、2008年共采集168份样品,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及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的检测。结果 168份样品检出致病菌30株,检出率为17.9%。沙门氏菌检出率为5.95%,大肠杆菌O157∶H7检出率为2.10%,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5.95%,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1.5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4.70%,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徐州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严重,主要为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生肉和速冻生制米面食品受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作业指导书》技术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2010年对市区及辖区县农贸市场、超市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致病菌进行抽样监测,共132份。结果 13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2株,总检出率为9.10%(12/13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最高(3.8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4株(3.03%)、副溶血性弧菌2株(1.52%),沙门菌检出1株(0.76%),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大肠艾希氏菌O157。10大类食品中,速冻米面制品和生鲜肉污染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70%。结论三门峡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速冻米面制品、生鲜肉、凉拌菜、沙拉和冰激凌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单增李斯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等样品共4 238件,检出致病菌772株,总检出率18.2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360株,检出率最高8.49%;其次为沙门菌检出328株,检出率7.7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0株,检出率2.88%;副溶血弧菌检出23株,检出率5%;EHEC O157:H7检出31株,检出率0.7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8类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禽肉,占42.89%;其次为生畜肉,占40.95%;速冻面米食品,占22.22%;动物性水产品,占20.92%;生食蔬菜,占14.69%;非发酵豆制品,占11.83%;熟肉制品,占9.38%;乳及乳制品,占0.70%。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猪肉、生鸡肉、速冻面米食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PCR法在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沙门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8095与沙门菌ATCC14028对速冻水饺进行人工染菌,分别取不同培养时间点增菌液采用水煮法、酚氯仿法与滤柱法剂盒法提取DNA,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沙门菌多重PCR法在速冻食品中的检测灵敏度、检出时限及合适的DNA提取方法。结果通过不同持续培养时间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沙门菌基因组DNA,在持续培养时间超过4 h时应用多重PCR法便可检测出速冻食品中100 CFU/g起始菌落数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沙门菌。水煮法的产量最高、所需时间最短并且费用最低,而试剂盒法提取纯度最高。结论应用多重PCR法检测速冻食品中黄金色葡萄球菌与沙门菌的效果较好,具备良好的快捷性、高效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随州市2009年-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随州市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现状,确定污染来源,掌握和分析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风险做好预警。方法:依据GB/T4789-2008和GB/T4789-2010检测标准和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09年-2011年在全市采集的10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EHEC O157:H7五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检测的424份样品中,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8.96%(38/42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5.73%(20/349),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3.22%(11/342),副溶血弧菌检出率3.03%(1/33);EHEC O157:H7检出率0.94%(2/212);沙门菌检出率0.94%(4/424);未检出空肠弯曲菌。10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速冻米面食品占14.55%,其次为生畜(禽)肉占14.29%,凉拌菜占13.04%,豆制品占11.43%等。结论:随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速冻米面、生禽(畜)肉、凉拌菜、豆制品等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是随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2-2007年吉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生鸡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10类样品共2625件,检出致病菌592株,总检出率22.55%.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75株,检出率最高10.48%;其次为沙门菌检出260株.检出率9.9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2株,检出率2.45%;副溶血弧菌检出8株,检出率2.16%;EHEC O157:H7检出27株,检出率1.0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10类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猪肉,占48.80%;其次为生鸡肉,占46.65%;速冻面米食品,占24.15%;生牛肉,占23.72%;生羊肉,占21.98%;动物性水产品,占14.32%;生食蔬菜,占12.42%;非发酵豆制品,占12.06%;熟肉制品,占11.91%;乳及乳制品,占1.18%.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猪肉、生鸡肉、速冻面米食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建议政府加大对动物宰杀行业及食品销售渠道的严格管理,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售速冻调理生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特征。方法 2016年随机采集北京地区超市中12个品牌速冻调理生制品92份,根据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进行分离,采用phoenixTM-10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92份速冻调理生制品中检出31份阳性样品(33.70%),所得31株菌可分成23种PFGE带型,带型较分散。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产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70.97%(22/3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12.90%(4/31)且菌株均携带mec A基因,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菌(STAMLS)检出率3.23%(1/31),31株菌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且PFGE型别与耐药谱间无明显关联。结论北京市售速冻调理生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菌株耐药情况均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绍兴市售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嫣 《职业与健康》2004,20(1):67-68
速冻食品符合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频率,受人们的欢迎程度与日俱增,其品种和生产厂家也随之增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速冻食品多为有馅生产品,生产过程中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大,受致病菌污染的食品易诱发食源性疾病.为了解市售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现状,为以后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所于2002年11月份开展对市售速冻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专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牛乳中致病菌污染状况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生牛乳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HEC O157:H7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方法:对采集的生牛乳样品进行致病菌检验并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71份牛乳样品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沙门菌4株,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EHEC O157:H7,总检出率为17.5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0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以青霉素为最,达88.46%。结论: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重,其次为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4.
嘉兴市南湖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及菌相分布状况,为南湖区提供食品中致病菌污染资料,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食品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海鸥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培养、分离及血清学、生化鉴定。结果共计检测食品样品148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2株,检出率28.38%。其中沙门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单增李斯特氏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17株,海鸥菌2株。结论南湖区11种主要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单增李斯特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5.
速冻水饺中主要微生物学指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市售速冻水饺的卫生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方法:应用国标法对国内生产的12个品牌33个品种的速冻水饺进行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利用PCR和国家标准联合应用技术对速冻水饺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33种速冻水饺中3例样品的菌落总数超标,1例样品被沙门菌污染,2例样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结论:速冻水饺的卫生质量总体是好的,只有少部分受污染。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主要是原料不洁或生产过程卫生控制不良。因此,应重视对速冻水饺原料卫生把关,加强对速冻水饺的生产和储藏过程的卫生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禹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状况,为禹州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卫生监督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从市场上随机抽取10类食品(生肉、动物性水产品、熟肉制品、冰激凌、果汁类、糕点类、凉拌菜、沙拉类、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蛋制品、米粉类)共计190份样品,依据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作业指导书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GB4789进行检测。结果 190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4株,检出率17.9%,其中沙门菌检出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18株,副溶血性狐菌检出1株,创伤性狐菌检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株,蜡样芽孢杆菌检出4株。结论禹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其中以生肉、米粉类、凉拌菜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控制食品生物性污染。方法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要求,无菌采集超市(商店)、农贸市场、餐饮店制售的10类食品496份,监测10种致病菌。结果肉类、餐饮食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动物水产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四种致病菌2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占致病菌构成比的62.50%,金黄色葡萄球菌29.17%;肉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高达11.21%。结论肉类及其制品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是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湘潭地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性, 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GB 4789.10-20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4-2010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出版的药物敏感试验做药敏。 结果 406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检出率为6.40%;545份样品检出沙门菌14株,检出率为2.5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73.08%,而且多重耐药明显;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57.14%。 结论 湘潭地区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和沙门菌球菌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其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石家庄市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市售食品及餐饮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确定易受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e依据《20L0年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技术指南》的要求对石家庄市8大类13种共240份食品样品进行主动监测.结果 于240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53株,总检出率为20.4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12.7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7株,检出率为21.77%;沙门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46%;副溶血性弧菌检出5株,检出率为12.20%;创伤弧菌检出3株,检出率为7.32%;阪崎肠杆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8.33% (2/24).样品中未检出大肠杆菌0157:H7和空肠弯曲菌.各类样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率分别为生畜肉37.50%,生禽肉46.67%,熟肉制品9.52%,速冻米面制品56.25%,即食性非发酵豆制品0,鲜冻水产品29.17%,生食水产品11.76%,生食类蔬菜0,婴幼儿配方粉8.33%,冰激凌6.67%,中式凉拌菜20.00%,沙拉26.67%,鲜榨果汁47.37%.结论 石家庄市市售食品及餐饮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生畜肉、生禽肉、速冻米面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和餐饮食品中中式凉拌菜、沙拉、鲜榨果汁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石家庄市食源性致病菌中的主要污染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海市售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按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的方法,采集13种食品检测8种目标菌。结果 100份样品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沙门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3株。结论北海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餐饮食品、动物性水产品和肉与肉制品可能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