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时入镜困难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共做输尿管镜手术110例,其中24例发生入镜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采用技巧性旋转入镜成功,6例采用调节体位输尿管扩张等方法入镜成功,3例插管后行ESWL,1例插管后保守治疗.结论:克服输尿管镜入镜困难的要点是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结构与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时入镜困难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2006年10月~2008年10月输尿管镜手术中42例不同程度、不同原因发生入镜困难患者,而均采用相关方法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采用技巧性旋转入镜成功,15例采用调节体位输尿管扩张等方法入镜成功,5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插管后行ESWL。结论:克服输尿管镜入镜困难的要点是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结构与镜下立体空间感及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性输尿管镜手术时入镜困难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2011年1月实施输尿管镜手术345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发生入镜困难,均采用相关方法成功处理,总结入境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经验。结果:17例采用技巧性旋转入镜成功,16例采用调节体位输尿管扩张等方法入镜成功,2例行输尿管末端汽化电切术,4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开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插管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结论:熟悉输尿管的解剖与病理生理特点,以及手术者的优良操作技巧经验是入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导丝法入镜在输尿管镜手术入镜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导丝法入镜技术,应用于入镜困难的输尿管镜手术120例。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输尿管狭窄处及扭曲处;未发生穿孔、假道及黏膜撕脱,成功完成手术。结论双导丝法入镜能明显提高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的原因与对策。方法:输尿管镜手术680例次,其中36例发生入镜困难,均采用相关方法处理。结果:6例采用技巧性旋转入镜成功。16例采用调节体位输尿管扩张等方法进镜成功,8例行榆尿管末端汽化电切术,4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开术,2例置入F4输尿管支架管持续扩张。1个月后进镜顺利。结论:克服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的要点是熟悉榆尿管的解剖结构与镜下的立体空间感及操作技巧,必要时配合各种电刀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入镜困难的原因,寻求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治疗的48例输尿管疾病患者的手术过程资料。结果39例入镜困难患者通过改变体位、技巧性旋转、控制灌注压力等方法,全部治愈出院,且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造成输尿管镜手术入镜困难的因素很多,综合掌握和运用各种技巧,进而提升手术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入镜技巧.方法应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62例.结果60例手术中输尿管硬镜能够进入输尿管并越过狭窄,57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冲入肾脏,术后行ESWL碎石;2例改为开放手术取石.结论顺利入镜并突破狭窄是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狭窄的关键,掌握方法技巧,谨慎耐心操作是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的必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处理小儿输尿管远端结石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F6.5/8.5WOLF输尿管硬镜结合钬激光治疗13例8个月~14岁小儿输尿管远端结石。输尿管口径较粗者直接入镜或主动扩张后一期入镜并碎石;口径较小者采用先输尿管置管(被动扩张)1~4周后再二期手术入镜碎石。结果:6例一期手术成功入镜并碎石,7例行输尿管置管后二期手术入镜成功并碎石。术中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裂等并发症发生。拔除内支架管后1周结石排净率为100%。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镜处理小儿输尿管远端结石安全可行,疗效好;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艳 《吉林医学》2015,(9):181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中困难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300例输尿管镜检查、碎石、异物去除、新生物切除等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0例患者中,术中检查困难的患者有37例,需中转开放手术的患者有11例,结石上移的患者有8例。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为:入镜失败、上镜困难未达到病变部位、输尿管穿破例数分别为4例、6例、1例。结论:输尿管镜术中困难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术前充分了解输尿管的情况,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输尿管镜的操作技巧对克服术中输尿管进镜困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宁峰 《中外医疗》2013,(36):53-53,5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手术时进镜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12月输尿管镜下碎石手术中220例发生进镜困难,均采用相关方法处理.结果 220例输尿管进镜困难,发生在输尿管口85例,输尿管下段60例,输尿管中上段75例.经技术处理后,无法克服困难,进镜失败35例,占15.9%.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5例(2.27%).结论 克服输尿管镜入镜困难的要点是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及输尿管镜下的立体空间感,掌握输尿管镜及碎石治疗器械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和评价输尿管镜手术时上镜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分析了笔者自2002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326例榆尿管镜手术患者。结果24例上镜困难者,lO倒是采用技巧性的旋转及其变换角度才能入镜,有14例有不同程度的是狭窄或迂曲,经扩张或调整体位后有12例成功,1例中转开放,1例插管碎石。结论输尿管上镜困难并不少见,熟悉输尿管解剖与技巧性操作可提高取石率。  相似文献   

12.
硬性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反复发作肾绞痛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硬性输尿管镜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反复发作肾绞痛的方法和影响结石排出的原因.方法对38例反复发作肾绞痛患者实施硬性输尿管镜并钬激光碎石术;用异物钳等器械配合处理结石或其他梗阻原因.结果成功解除梗阻36例,术后疼痛即刻缓解33例,1~2 d后缓解3例.主要并发症为血尿21例,输尿管穿孔1例.术中发现影响梗阻解除的主要因素有输尿管口狭窄、水肿,结石形态不规则,结石下方输尿管狭窄以及息肉、妊娠、肥胖等.结论肾绞痛反复发作者可能存在影响输尿管通畅因素,硬性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此类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悦  高新玲 《吉林医学》2011,(4):666-66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中困难和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各种输尿管疾病的7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因输尿管损伤致输尿管镜无法进入中转开放手术24例,其中未找到输尿管开口2例,输尿管穿孔14例,结石上移8例,未发生输尿管黏膜撕脱及大出血的病例。结论:加强术前培训,熟练操作技巧,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是减少并发症和失败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8月9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碎石率、排石率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一次手术结石粉碎率为95.8%(92/96),输尿管镜置镜成功率为99.0%,输尿管上、中、下段碎石、排石成功率分别为81.8%(9/11)、97.1%(34/35)和99.0%(49/50)。在输尿管上段碎石过程中并发输尿管穿孔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无输尿管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和有效的,尤其对下段输尿管结石,术后常规放置D-J是安全和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行输尿管镜手术时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直接退镜时致输尿管撕脱,18例经直肠辅助退镜和摆动输尿管镜镜体退镜成功。结论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时强行退镜时将导致输尿管撕脱,经直肠辅助退镜和摆动输尿管镜镜体是硬性输尿管镜嵌顿于输尿管内较为理想的退镜方法。  相似文献   

16.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f new techniques that allow the endoscopic removal of all ureteric calculi. Over 19 months, 5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ureteric calculi that required surgical intervention were treated initially by 53 visual endourological procedures. This was successful for 45 (90%) patients, which included all patients with calculi in the upper and lower thirds of the ureter. Five patients with mid-ureteric calculi required open ureterolithotomy. The mean stone size was 8.8 mm (range, 5-22 mm). For patients with calculi in the upper third of the ureter, the most effective procedures were retrograde manipulation of calculi which was followed by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nd antegrade ureteroscopy, with extraction or ultrasonic lithotripsy. For patients with calculi in the lower third of the ureter, retrograde ureteroscopy with extraction or lithotripsy was successful in all cases. Midureteric calculi presented the greatest problem and may require open ureterolithotomy. Means of improving the success of endoscopic procedures for these stones are discussed.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eight (16%) patients, but were resolved with conservative measures. The mean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in hospital after a successful endourological procedure was 4.5 days (range, 1-21 days). We conclude that visual endourological technique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off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avoidance of open surgery, a reduced hospital stay and a shortened convalescence time.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25例.结果610例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成功,总成功率97.6%,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90.3%,中段为96.8%,下段为100%,平均碎石时间(5.0±2.8)min.术后碎石总排净率为99.2%.结论气压弹道碎石机是一种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炎  赵红 《安徽医学》2017,38(6):743-744
目的 总结硬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采用硬性输尿管镜治疗8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原位碎石成功81例(93.1%),平均手术时间(34.9±1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1.5)d.手术中,1例患者术中碎石见输尿管脓液,4例患者结石漂移至肾盂内,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穿孔.结论 硬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6.5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鞘治疗女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女性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F6.5输尿管镜硬镜联合F12/14输尿管鞘进行碎石手术,并使用结石封堵器,患者均为一期手术,术前不常规留置双J管,比较术后手术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中,找到结石成功率为100%(63/63),一期置鞘成功率90.5%(57/63),术中结石上移率为12.7%(8/63),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8.4%(62/63)。79.3%(50/63)患者可单纯通过F6.5硬镜联合输尿管鞘处理结石,11.1%(7/63)的患者术中需加用软镜,7.9%(5/63)的患者通过F6.5硬镜联合封堵器处理结石。平均手术时间(54.2±15.7)min,结石净石率为93.6%(59/63),术后出现发热2例(3.2%)。结论选用F6.5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鞘能减少软镜的使用,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