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因素及肺康复障碍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例COPD患者、8名医生和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肺康复环境;其应对策略包括激励、安全保障、肺康复合作和肺康复理念的推广等。结论 应对COPD患者肺康复障碍是慢性病管理的挑战之一,肺康复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肺康复障碍应对策略的提出可为COPD患者肺康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对稳定期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长沙市3个社区的94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针对2组患者均实施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计划,发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手册》,进行COPD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对照组常规每月1次电话随访。观察组接受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通过平台患者可以每天填写健康日志,每周接收疾病相关知识推送,每月接收疾病相关测评量表推送,同时患者可通过平台随时与研究组人员沟通。结果 观察组最终入组45例,对照组最终入组40例。干预3月末,观察组自我管理得分、健康素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COPD患者早期简易肺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2月入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接受COPD患者早期简易肺康复方案的干预,即在入组后进行呼吸训练、腹肌抗阻训练、上下肢训练、床边起蹲运动、步行训练、爬楼梯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和家庭肺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British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家庭肺康复依从性。 结果 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CAT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家庭肺康复依从性良好者比例(51.02%)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PD患者早期简易肺康复方案安全、有效,可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家庭肺康复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医结合模式下的肺康复训练与常规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12月在银川市某医院住院的6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呼吸东区的34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呼吸西区的34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体医结合模式下的肺康复运动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肺康复运动,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自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t=6.169,P=0.003),6 min步行时间长于对照组(t=9.214,P=0.001),自理能力好于对照组(Z=-3.505,P<0.001)。 结论 体医结合模式下的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菲  张洁 《护理学报》2020,27(15):29-32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国外运用园艺疗法干预阿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医护人员在临床开展园艺疗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全面检索文献,对近年来国外关于园艺疗法在阿兹海默病的应用文献进行提取、综合并和分析。结果 回顾了园艺疗法的定义、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并对干预方案、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结论 园艺疗法作为一种综合各学科优势的非药物疗法,对调节身心、减少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疗效;对延缓病情、提高患者及其照料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减轻公共医疗保健,提高护理质量方面也有很大帮助。今后可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患者需求的园艺疗法干预模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接纳和承诺疗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CT疗法实施前后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ACT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经验性回避得分、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结果 出院时,干预组的经验性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t=-5.471,P<0.001);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中身体锻炼、应对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036,P<0.001;t=3.912,P<0.001;t=9.105,P<0.001);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Z=-3.916,P<0.001)。 结论 接纳和承诺疗法可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提高其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李先萍  王君慧 《天津护理》2021,29(2):215-21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单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单侧全肺切除术83例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出院时肺功能指标、出院时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能改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烹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5)。2组均接受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和康复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烹饪疗法。2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40.05±10.83)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5.44±1.50)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烹饪疗法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COPD患者的研究进展,为我国COPD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主要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内涵、相关概念、COPD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现状、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阐述。结果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作为COPD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一部分,但在临床执行力不高。影响因素有:疾病性质、医生方面、患者方面与沟通方面。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增加以护士为主导的干预、进行多学科的合作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结论 COPD患者可以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受益,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将其应用到我国COPD患者身上。  相似文献   

10.
王玉洁  路潜  国仁秀 《护理学报》2019,26(14):34-37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的干预方法,为灵性照护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归纳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相关概念、评估方法及研究现状,并对其主要的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结果 灵性需求是个人寻找人生目的与价值的期望,尚无统一的评估工具。目前,灵性需求的主要干预方法有意义疗法、尊严疗法、宗教疗法、艺术疗法等,我国关注较多的是意义疗法和尊严疗法。结论 灵性需求的分类及评估方法尚不统一,我国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灵性需求,建议医护工作者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患者特点,结合多种干预方法,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灵性照护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工娱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激越行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工娱疗法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激越行为以及社会功能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9.517,P<0.001);激越行为量表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307,P=0.001);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t=23.091,P<0.001)。结论 工娱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激越行为以及社会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国内外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干预研究进展,为干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国内外文献,对个体、夫妻/家庭及团体3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结果 不同形式的干预方法能够促进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发生发展,但干预对象多集中在乳腺癌患者,干预方法多缺乏理论框架,干预措施在短期内能够促进成长,长期效果不明显,且评价工具多采用自我报告的量表。结论 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干预方法具有各自的显著特性,未来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优势和相关理论,进一步拓展癌症患者的干预领域,以明确不同形式的干预方式在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患者需求的创伤后成长干预模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指导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家庭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入选2017年1月—2018年8月稳定期COP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2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 ,对照组为出院时进行常规COPD护理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对微信互动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3月末在COPD 患者自我管理量表、COPD患者评估测试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6 min步行试验4个指标评分差异。结果 (1)对照组46例,观察组49例完成本研究相关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微信互动中最关心的前3方面问题为:COPD预后、功能锻炼方法、营养支持治疗方面。(2)组间比较:干预前,2组在4个评价指标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2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症状评估、呼吸困难评分3个指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6 min步行距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3)组内比较:干预前后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症状评估、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该3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家庭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症状,但在改善运动耐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述国内外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为构建国内基于互联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进行文献信息综合,介绍国外4种护理模式,以及国内1种护理模式的基本现况和应用。结果 国外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包括:英国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延续护理模式、Coleman等构建的延续干预护理、新加坡中央医院延续性家庭护理计划、其他;国内护理模式包括: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结论 国外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较为完善,但存在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国内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制缺乏制度化规范管理,延续护理认知度、城镇普及度低,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五感刺激园艺疗法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按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为期12周的五感刺激园艺疗法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1.685,P<0.001;t=-8.974,P<0.001),尿素清除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五感刺激园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其透析充分性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创造性故事疗法对轻度老年痴呆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周的创造性故事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常识-记忆-注意测验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描述感情、认识情绪、认知功能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造性故事疗法适用于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情绪状态、认知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4天后采用尊严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尊严量表得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560,P=0.001; t=3.270,P=0.001;t=3.171,P=0.020),生命意义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61,P=0.001)。结论 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的实施提升了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尊严水平,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能够有效降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降低癌症幸存者复发恐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降低癌症幸存者对复发恐惧水平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 目前常见的有效干预措施包括:混合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接受承诺疗法、基于认知的同情疗法、战胜恐惧心理干预疗法、问题解决疗法。结论 目前国内针对癌症幸存者降低复发恐惧水平的干预措施研究较少,建议未来将更多成熟的干预措施应用到临床上,验证其有效性,为进一步找出更适合我国癌症幸存者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梁月  王东梅  徐金涛 《护理学报》2019,26(14):38-42
目的 总结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减轻疼痛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相关文献,归纳关于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结果 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持续时间、个体心理因素、穿刺工具、穿刺方式,减轻疼痛干预措施包括利多卡因、山金车软膏、冷冻疗法、薰衣草芳香疗法、放松式疗法。结论 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受性别、年龄、心理、穿刺方式等影响,缓解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措施仍存在过敏、皮疹、皮肤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而冷冻疗法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不宜使用。建议在后续研究中结合患者年龄、透析持续时间及穿刺角度等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综述创造性故事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其应用于护理领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创造性故事疗法的起源发展、实施前对象的评估,活动前实施者、场所、用物的准备,实施流程、活动注意事项、实施效果等角度进行总结。结果 创造性故事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激越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创造性故事疗法在国外发展较早较快,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我国对痴呆老人实施相对较少,关于创造性故事疗法的理论及实践还不太成熟,有待建立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创造性故事疗法,进行实践、创新并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