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式细胞术是白血病免疫分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比较复杂。本文就流式细胞仪的免疫分型结果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价值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液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互补性。方法选择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FAB)分型诊断为急性白血病(AL)的60例患者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并分型。结果FAB分型困难20例患者,占AL的33.3%,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AL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结论血液形态学是血液病诊断的基础而免疫学分型是AL明确分型所必需的且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二者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急性白血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结果①用特异性抗体将急性淋巴系白血病分为T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②用特异性抗体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分型更明确。③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Ly AML)和混合型白血病。结论免疫学分型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赵鹤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7,25(6):644-644,566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vtic leukemia,AL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来源于不同恶性克隆的各亚型,在显著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因素.免疫分型是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去鉴定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免疫标志,可用于剖析细胞的来源及分化阶段,尤其是与流式细胞术(FCM)联合应用以来,使诊断ALL的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免疫分型作为ALL的诊断和分型已为国际上广泛采用.本文对29例ALL进行免疫分型与临床观察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462例白血病分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分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分析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该院收治462例初诊为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FAB分型及组化染色结果,部分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FCM)免疫分型,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62例白血病患者中FAB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7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慢性白血病76例,少见类型3例,分型不明确56例,分型不符27例。FAB分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2.03%;34例白血病行免疫分型,单表型29例,双表型4例,未表型1例,免疫分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到97.06%。髓系抗原CD13,CD33阳性表达率高;CD34及HLA-DR在M3中未表达;CD7为髓系常伴随的淋巴系统表面抗原。结论免疫分型诊断准确率高于FAB分型,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免疫分型在鉴别AML各亚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免疫表型分析已成为白血病分型诊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主张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的方法进行多色分析,容易将恶性克隆细胞与正常细胞群相区别,使白血病分型更为准确,并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作应用FCM对70例初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进行免疫分型,发现多种抗原异常表达,并试用不同的抗体组合对其中18例缓解后的患进行微小残留病(MRD)的追踪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80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与诊断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根据抗体积分系统进行分型。结果显示,三染色标记法检测180例白血病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除均表达淋系抗原外,同时有49.4%伴髓系抗原(CD13,CD33)的表达;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除均表达髓系抗原外,同时有43.2%伴淋系抗原(CD4,CD7)表达。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能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流式细胞术对血液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以荧光染料为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对血液、体液、骨髓穿刺或活检组织的单细胞悬液、石蜡包埋组织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细胞、血小板、细胞器、精子、微生物以及人工合成微球等的多种生物和物理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对特定细胞群体加以分选的细胞参量分析技术。是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免疫分型、血小板疾病和淋巴瘤等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93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麟辉  朱红倩  袁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27-2328,233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D45侧向角光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9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6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3、CD3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117;20.2%的患者伴有淋巴细胞系抗原CD7表达;CD7+与CD7-的完全缓解率(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9、CD34、HLA-DR、CD20、CD22。31%的患者伴有髓细胞系抗原CD13表达;CD13+与CD13-的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5、CD3、CD7、CD34。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对白血病诊断的准确性及分型、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对40例形态学难以诊断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与单独用形态学诊断的结果比对,对两种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有差异的与流式细胞仪分型对照。结果骨髓涂片免疫组化的结果和FCM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免疫表型分析的结果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了更有力的帮助,对M0和MAL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较形态学诊断的结果更好。结论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形态学难以诊断的急性白血病分型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更好地进一步分型。  相似文献   

11.
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标记对急性白血病(A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可弥补FAB分型的不足,对AL的分型诊断有很大意义。提出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价值,但尚不能成为独立的判断依据。另外,它在监测微小残余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上述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免疫分型是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鉴定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免疫标志,剖析细胞的来源及分化阶段,与流式细胞术联合应用使诊断白血病更精细、全面,对为临床合理治疗、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用CD45/SSC设门的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对1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较全面的免疫分型检测,对其结果和诊断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D45/SSC设门的四色荧光FCM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表面标记。结果分别以cCD3c、CD79a、cMPO作为T-ALL、B-ALL、AML的系列特异性标记。30例AML中cMPO阳性率为90.0%;12例B-ALL中cCD79a阳性率为91.7%.42例患者中有交叉免疫标记的占40.5%,其中髓系白血病中常见交叉表达淋系抗原CD56、CD7、CD19、CD10;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常见交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等。M2出现交叉表达现象最多见,阳性率为76.9%,常见表达CD56。伴CD56、CD7交叉表达的AML预后差。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萍  唐吉斌  章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331-2332,2334
目的 探讨形态学结合免疫分型对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基于染色技术的形态学和基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分型结果.结果 形态学与免疫分型符合率为89.74%(70/78);分化程度较低、形态不典型及抗原系列交叉表达的AL形态学相对不易分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主要表达cMPO(96.72%)、CD13 (78.68%)、CD117(70.49%)、CD33(67.21%);急性淋巴细胞系白血病主要表达CD19(82.35%)、cCD79a(70.58%)、CD7(17.64%)、cCD3(17.64%).结论 AL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及免疫分型,二者不相符时,应进行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免疫分型有助于B、T细胞系及形态学难以分型的特殊类型A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规范化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近十年来流式细胞术已被我国各级医院较广泛采用,主要用途之一是测定血液恶性肿瘤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的免疫分型(FCM-IM)可为白血病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LPO)提供准确的数据。国际上公认是诊断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一项不可缺少的标准,还可提供指导治疗的相关信息。图1与图2示某些白血病与LPDs典型的免疫表型。值得注意的是变异是常见的。现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以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并减少实验室间的差异:①用直接免疫标记法及多色分析法。②CD45/SSC设门法优于FSC/SSC设门法,可更清楚地显示不正常细胞群体。在原/幼细胞少时尤为明显。③结论中详细描述不正常细胞群的表型较计算各标志细胞的百分数更为重要。④用直接标记,多色分析法时不再以20%为正常值界线。⑤由于抗体/抗原的多向性,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的不保真性以及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的多变性,单纯依靠FCM术数据勿轻易诊断杂合性或双表型白血病。流式细胞仪不是细胞计数器,其实验结果须结合临床和其它有关信息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比对研究。方法对1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11例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协作组(EGIL)积分标准进行免疫学分型。结果 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88例(占46.3%),急性淋系白血病88例(占46.3%),未分化白血病3例(占1.6%),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诊断具有高符合率。190例急性白血病中被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11例(占5.8%),其中髓系与B系共表达的抗原7例(占3.7%),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胞膜抗原CD19和CD10表达量较高;髓系与T系共表达的抗原3例(占1.6%),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胞膜抗原CD5和CD7表达量较高;髓系、B系与T系均表达的抗原1例(占0.5%)。此外,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高表达CD34胞膜抗原(占81.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发病率较低,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有特异性,以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为主。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证实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骨髓病理诊断联合检查,对6例白血病,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a、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HCL)、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进行诊断。结果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后确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后确诊;HC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骨髓病理诊断确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经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查对该病例仍难以准确判断,最终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帮助确诊。CL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型综合确诊。结论综合运用多种检验项目对确诊环境改变、老龄化等原因引起的不典型白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标记对急性白血病(A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可弥补FAB分型的不足,对AL的分型诊断有很大意义。提出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价值,但尚不能成为独立的判断依据。另外,它在监测微小残余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上述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FCI)在对细胞形态学无法肯定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急性混合细胞细胞白血病(BAL)、形态上易和M2混淆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细胞形态学基础上以四色流式细胞术为平台,分析AML的免疫表型特点,并从检验角度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对40例形态学难以诊断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与单独用形态学诊断的结果比对,对两种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有差异的与流式细胞仪分型对照.结果 骨髓涂片免疫组化的结果和FCM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免疫表型分析的结果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了更有力的帮助,对M0和MAL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较形态学诊断的结果更好.结论 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在形态学难以诊断的急性白血病分型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更好地进一步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