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远程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远程医疗通信技术、会诊程序和方法作了细致探讨和总结,论述了远程医疗对医学事业发展的作用。远程医疗会诊在临床应用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关键在于有先进会诊系统。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的特殊物理学特性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的一种首选无创性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由于我国心血管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超声心动图专业的诊断医师需求逐步增多,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远不能满足超声医师的学习和培训需要。总结十多年培训超声心动图诊断医师的教学经验,从规范化进阶培训、特色课程专题培训、规范化操作培训、远程网络培训、认证培训展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超声心动图诊断医师进修培训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悦  吴刚  周炜  杨琳 《中国热带医学》2005,5(4):855-857
随着声学原理和电子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从B型、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展到三维、声学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多种技术,极大地拓展了超声影像学的临床应用范围,几乎包括对所有疾病的超声诊断、结构成像和运动成像,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已成为临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过度充气常导致膈肌功能障碍。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其功能损害将显著影响患者预后。超声技术因其无创、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被应用于观察膈肌形态及运动。近年来随着超声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慢阻肺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就慢阻肺患者膈肌超声的理论基础、评估指标、检查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超声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最令人嘱目的学科之一,渗透到了各个临床专业领域,并逐渐形成了各个专科的超声技术,在众多从事超声理论探讨、仪器研制和临床应用专家的不懈努力下,超声新技术不断涌现,对各个部位疾病的临床诊断、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的监护等已取得确切成效。  相似文献   

6.
超声医学     
董宝玮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2):772-773
一年来,我国超声医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在心脏超声方面的应用以及介入性超声在腹部及妇产科的广泛开展.现分述如下:一、心脏三维重建技术已不局限于经胸超声检查.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率先应用双平面食管探头进行了心脏结构的三维重建研究,结果表明,此项技术有利于心脏解剖结构的直观识别,除可观察左室形态外,尚能显示房间隔缺损、左房粘液瘤、三心房心、Valsalva窦瘤等心脏疾病的立体结构图像,对临床诊断有较大帮助.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患者及正常人左心功能参数进行研究,并  相似文献   

7.
军队远程医学专业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军队远程医学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任务目标、体系结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应用技术水平的比较,探讨远程医学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远程医学会诊系统使用体会,讨论远程医学会诊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肿瘤患者。男14例,女4例;平均52岁,采用ISDN和双向卫星会诊系统。结果 全部病人均经远程医学会诊,5例肿瘤行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其余12例采用手术切除,符合术前会诊诊断10例。结论 现代远程医学会诊在肿瘤诊治上技术处理简便、快捷、费用低、节省时间,可为临床提供充分信息,准确诊断及指导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是通过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双向实时传输与交互方式转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开展远程医学技能培训、手术示教等。系统具有多通道图像选择,可视对讲、示教过程录制、远程教学等功能,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的建立,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了临床手术示教资源数据的应用范围,已成为培养学生临床手术技能培训的一种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PC的平台超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开始进入超声诊断领域。基于PC(person computer)平台的超声成像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超声诊断技术的有效结合,是计算机技术在超声医学图像的前处理、后处理及超声医学图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基于PC平台的超声成像技术一方面是在现有灰阶B超的基础上,配以多媒体彩色显示电脑分析系统(微机,多媒体图像采集卡,TVGA显示卡,系统软件等),对灰阶B超图像进行彩色增强、图像处理、定量分析、病历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将超声的前处理(高频放大、动态聚焦、动态变迹)与多媒体超声后处理技术融为一体,成为其正的一体化数字超声诊断装置,它除了具有现有超声诊断设备的各种功能特性外,还具有多媒体在有关技术领域应用的功能,特别是具有可进行联网通讯及电脑分析系统的特点,使远距离的两处的电脑系统连通,  相似文献   

11.
梅方 《中外医疗》2013,(35):22-23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方法 该次观察组共选取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研究对象,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诊断,就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100例正常人单纯行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以核素显像阳性为依据,核医学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阳性率,二者结合可达100%确诊率,观察组甲状腺超声测量结果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超声技术,对核技术合理且规范的应用,可使诊断率显著提高,降低误诊率,为临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提供了准确的参考诊据,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超声医学和纳米医学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新材料的设计和精细纳米材料的制备进一步促进了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相比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清稳定性和显影时间持久性等优势,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技术在肿瘤等恶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一体化方面表现出令人惊喜的效果。结合笔者长期临床实践及文献报道,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在肌肉骨骼关节领域有潜在价值,有望为相关肌肉骨骼关节疾病的诊疗及随访提供更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在宫外孕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便携式超声仪对105例宫外孕破裂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示,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伴腹腔积液(宫外孕破裂并出血)97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63例,卵巢妊娠8例,腹腔妊娠26例。盆腔混合性包块5例,手术病理为腹腔妊娠。腹腔积液3例,手术病理为输卵管伞端妊娠。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37%。结论: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简便、快捷、分辨力高、诊断迅速,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和切实可靠的诊断依据,应作为宫外孕破裂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陈峥  柳展梅  吕海霞  张颖 《医学综述》2012,18(2):278-281
颈部肌肉骨骼系统除解剖结构复杂外,病变也多种多样,而对于这些病变,传统的检查方法多为CT和磁共振成像。随着超声诊断仪及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特别是高频超声成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一项重要的检查工具。现就高频超声在颈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损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前行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检查的肛瘘手术患者共59例,将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对肛瘘主支判断的准确率为100%,对肛瘘分支判断的准确率为87.10%,对肛瘘内口判断的准确率为94.92%。结论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在肛瘘的诊断中,对肛瘘主支位置,分支及内口数量及位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昌军 《中国医疗前沿》2012,(3):68+11-68,11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的联合应用在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的68例胎儿唇腭裂超声图像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两者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准确率及可靠性,探讨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价值。结果 68例胎儿唇腭裂患者,单独应用二维超声检出52例(76.4%),经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出胎儿唇腭裂的有63例(92.6%),两种方法的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诊断胎儿唇腭裂有很强的临床价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创建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机外置感控保护装置,方便方舱医院的使用,使用无线超声探头、华为平板显示器、食品保鲜膜、医用胶布及文具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进行自制便携超声机。结果表明,本自制便携超声机可以带入方舱医院重复使用,并能完成对患者的超声检查,使用过程中能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该装置对患者的超声检查具有成本低廉、可行性强、安全性高、成像效果佳等优点,在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以术后病理检查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性质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2.55%和65.71%,超声弹性成像为82.35%、62.86%;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为90.20%、77.14%;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性质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思谦  刘立群  范婷婷 《吉林医学》2012,33(12):2478-247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40例,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病例在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应用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40例,将诊断结果与回访结果进行比较,两组病例的诊断符合率均超过90%。结论:在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适于在各类型医院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利用超声检查对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5例疑似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早期超声诊断资料,将早期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早期超声对其诊断效果。结果经超声探查有32例符合子宫瘢痕妊娠声像,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4%(32/35),超声早期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应用超声检测诊断早期子宫瘢痕妊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