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的现代化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建立科学、创新、可重现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利用现代实验手段对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复制干燥综合征动物模型。本研究结合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理想的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模型是结合西医的病因模拟方法和中医"证"的模拟方法,并在二者之间寻找最大契合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找出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药运用规律,为干燥综合征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79年至2017年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的涉及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剂和中药规范化整理后,运用WPS201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1344篇,按标准纳入血瘀证相关文献40篇,涉及方剂29个,中药179味。初步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基础方首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中药加减首选麦冬、丹参、茯苓、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等中药。结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具有一定的组方用药规律,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分析哈密地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通过80例临床对照资料统计结果,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评价中药治疗效果。结果 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占比最多,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存在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血瘀证是干燥综合征的常见证型,瘀血不仅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病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伴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全过程。脾虚是干燥综合征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原因。从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血瘀证的关系和干燥综合征血瘀证与脾生理病理关系及其从脾论治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血瘀证,以期为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5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干燥综合征分为燥气伤肺证、脾胃阴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四型,分别采用清燥救肺汤、益胃汤、杞菊地黄汤、生脉饮治疗56例。结果:总有效率82.14%。提示: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及其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的制订和疾病具体治疗措施的选择,都应基于最严谨的科学证据之上,限于种种原因,中医药研究对科学的方法学重视不够,至于如何在中医药领域中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作者提出4条意见:(1)提高中医药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2)建立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系统性分析信息库,(3)规范中医证的量化标准,开展重大疾病中医证型特点的流行病学及辨证客观化的研究。(4)建立综合、统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7.
陶春祥 《中医杂志》2004,45(6):473-473
答:干燥综合征(SS),又称为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或其它粘膜干燥为主,并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组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为眼部干燥、口腔干燥、涎腺肿大、关节疼痛.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替代和补充疗法,并应用激素和免疫制剂.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燥证"、"燥毒症"范畴.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SS,在缓解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毒副反应,可长期使用.中医可分如下证型辨治.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 ,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 ,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中,涎腺超声技术不仅可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将涎腺病变直接展现在医生眼前,还可让医生对病变进行定位与定性,整体掌握病情轻重程度,有助于进一步针对性诊疗的开展。涎腺超声技术也可运用于微观辨证,分析探讨涎腺病变与干燥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干燥综合征瘀血、毒邪的辨证结果提供验证依据,加深对不同证型背后客观物质基础的认识,提高干燥综合征辨证的准确性。此外,涎腺超声技术还能指导干燥综合征的选方用药及疗效判断。虽然涎腺超声技术在干燥综合征诊疗运用日益广泛,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目前仍未见涎腺超声技术与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相关性的研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力于进行涎腺超声技术表现与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选方用药、疗效判定以及干燥综合征其他实验室与影像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钱先 《江苏中医药》2010,42(11):22-24
目的:研究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本病分为阴虚内燥证、津亏血虚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热证5个主要证型,阴虚津亏、络脉滞涩是本病重要的证候特点,临床证型以阴虚络滞证、津亏血虚证最为多见,病情评估阴虚络滞证重于其他四证。结论:根据干燥综合征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考虑临床可简化证型,以便于本病辨证论治方案的制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炎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是中医学术思想特有的概念,是中医学认知疾病演变规律的核心。辨证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前提,是中医获取临床疗效的基础。因此,证的研究已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故本课题在前期严格遵循循证医学方法研究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运用组织病理学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阐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病理的相关性,为中医证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中医证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Wanfang及VIP中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并总结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组方的用药特点。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258篇,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方剂355首,涉及中药323味,使用频次≥10的药物有88味。进而演化出3~5味药的核心组合60个,形成新处方30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干燥综合征的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养阴生津法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基本原则,同时新处方当中含有大量通络药,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分为肝肾阴虚型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血瘀证,阴虚湿热证和阴阳两虚证,实行分证论治;对照组32例,西药常规治疗口服.结果:治疗组病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病例总有效率56.25%.结论: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药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共3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医证型和证素规律。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证(32.3%)、气虚血瘀证(22.8%)、痰阻心脉证(16.8%)和气滞血瘀证(12.0%)最多见。中医证素以血瘀(72.2%)、痰浊(56.3%)、气虚(42.7%)最多见。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病,治疗上要针对主证,同时考虑兼夹证候,才能实现个体化治疗,达到辨证论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3年有关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作回顾整理。结果认为目前对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型肠-肾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以指导辨证分型,为MHD并发2型肠-肾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中心纳入MHD并发2型肠-肾综合征患者136例,建立中医四诊证素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120个证候(四诊证素)进行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共提取出21个公因子,将MHD并发2型肠-肾综合征患者分为6个中医证型:脾气亏虚证、肾阳亏虚证、阴虚津亏证、心肝血虚证、痰浊壅盛证、肝胃气滞血瘀证。结论: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能简化数据、降低维度,对于该综合征中医辨证类型的确立和诊断依据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国内中医药临床分型现状,提出中医临床证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借鉴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对中医临床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中医临床分型存在依据不足、单证型设计和多证型设计与临床实际不符的矛盾,部分研究没有遵循随机对照原则。结论:中医临床研究分型设计逐渐趋向规范,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影响中医临床研究的客观化、规范化。中医临床研究辨证分型设计最能体现中医特色,如何借鉴EBM的研究方法,规范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分型设计,是提高中医临床科研水平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施晓萍  顾勤 《环球中医药》2013,(12):948-95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高,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IBS有确切疗效,而中医在IBS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检索了近5年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发现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目前中医药不仅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在作用机制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作一概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中医药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中医中药的进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干燥综合征证药特点.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治疗干燥综合征文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干燥综合征的证型及中药的特点,结果通过一维频数和构建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气阴两虚证是干燥综合征最常见证型;治疗干燥综合征核心中药有生地黄、麦冬、沙参、白芍、甘草、当归等.结论:文本挖掘干燥综合征现有文献数据,能够便捷总结干燥综合征证、药特点,也为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