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吴玲霞  向谦  蒲红 《中外医疗》2013,(25):50-51,53
目的观察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治疗中的变化情况,探讨PCT对于SBP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有无自发性腹膜炎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50例无自发性腹膜炎(非SBP),动态观察患者体温、腹部体征、腹水检查、血常规、PCT,了解PCT变化与SBP的关系。结果 SBP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PCT水平与SBP预后正相关,P〈0.05。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PCT对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CT值高低与病情呈正相关,早期检测PCT对及早使用抗生素,改善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水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45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SBP组;并收集同期收治的45例肝硬化腹水未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非SBP组。比较两组腹水PCT、IL-6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IL-6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腹水合并SBP诊断中的价值。结果:SBP组腹水PCT、IL-6水平高于非S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腹水PCT、IL-6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825、0.829,且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PCT、IL-6水平检测诊断SB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取1.155 ng/mL、81.895 pg/mL。结论:腹水PCT、IL-6水平检测在肝硬化腹水合并SBP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及癌性腹水患者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并发SBP及癌性腹水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较肝硬化腹水患者明显升高(P<0.05)。经抗生素治疗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下降(P<0.05)。提示:检测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反映机体的感染状况、预测治疗的效果与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LPS)水平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根据腹水的性质,将7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自发性腹膜炎组(SBP组,38例)和无菌性腹水组(SA组,37例).检测血清PCT、CRP和LPS水平,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SBP组血清中PCT、CRP和LPS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CT对肝硬化SBP患者诊断敏感性为0.82,特异性为0.92,CRP对肝硬化SBP患者诊断敏感性为0.71,特异性为0.75,LPS对对肝硬化SBP患者诊断敏感性为0.64,特异性为0.61,PCT对肝硬化SBP患者诊断均较CRP、内毒素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监测PCT值对肝硬化SBP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引起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原因,旨在为今后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2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有无SBP随机分为SBP组和非SBP组,SBP组41例,非SBP组205例。将两组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血小板、持续腹水时间、血清白蛋白、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单变量或者多变量。结果单因素:SBP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 INR及腹水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非S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患者合并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非SB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以及饮酒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饮酒和血清白蛋白是引发SBP发生的独立性高危因素,对此应加强相关方面的重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伴SBP 29例,非SBP 23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SAA、PCT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伴SBP组患者血清SAA、PCT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非SB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对诊断SBP的敏感性高于PCT , PCT的特异性则高于SAA。经综合治疗后,肝硬化伴SBP组好转或治愈20例,恶化或死亡9例。与治疗前比较,好转组治疗后血清SAA、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其治疗前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病情恶化组治疗后SAA、PCT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检测血清SAA、PCT水平对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发光测量法测定17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PCT,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同时与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血清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性(17/17)和特异性(20/20)均为100%,敏感性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3.5%,4/17)(P〈0.01),特异性优于C反应蛋白(5%,1/20)(P〈0.01)。[结论]血清PCT测定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sl peritonitis,SBP)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肝硬化腹水患者65例(其中合并SBP 36例,单纯腹水2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血清PCT水平.结果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PCT高于正常,SBP组高于单纯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CT测定对肝硬化伴SBP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诊断中的价值,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肝硬化腹水患者69例,其中确诊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28例,未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41例,进行腹水及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与非SBP组相比,SBP组腹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腹水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腹水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和血浆PCT、全血WBC检测结果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患者同一病程时期腹水中PCT浓度与血浆PCT浓度基本一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7,P<0.01);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血浆PCT和腹水P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和0.82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415 ng/mL和0.746 ng/mL。结论 腹水及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对肝硬化腹水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血浆PCT的诊断价值优于腹水P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中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无SBP和97例有SBP的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腹水LPS、TNFα和PCT水平检测,对SBP患者同时作腹水细菌培养.结果 SBP患者腹水LPS、TNFα和PCT水平明显高于无SBP患者(均P<0.01);G-菌SBP腹水中的LPS、TNFα水平明显高于G 菌SBP腹水(均P<0.01).结论 腹水LPS、TNFα和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对SBP的诊断;腹水LPS、TNFα水平的检测则有助于SBP病原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糖链抗原125(sugar chain antigen 125,CA125)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杭州市西溪医院乙肝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乙肝肝硬化腹水未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血清和腹水中CA125、PCT水平。 结果 观察组血清CA125和PCT水平[(425.76±157.43) U/L、(1.326±0.434) ng/ml]均高于对照组[(314.27±132.95) U/L、(0.587±0.276) ng/ml],P<0.05。观察组腹水CA125和PCT水平[(567.34±213.75) U/L、(0.983±0.316) ng/ml]均高于对照组[(378.52±167.53) U/L、(0.214±0.105) ng/ml],P<0.05。抗生素治疗有效患者47例中,治疗后血清和腹水CA125、PCT水平[(411.53±152.13) U/L、(1.279±0.424) ng/ml;(558.76±202.14) U/L、(0.946±0.307) ng/ml)]均低于治疗前[(331.86±143.25) U/L、(0.635±0.265) ng/ml;(385.42±197.47) U/L、(0.546±0.324) ng/ml],P<0.05。血清CA125和腹水CA125呈正相关(r=0.882,P<0.001),血清PCT和腹水PCT呈正相关(r=0.856,P<0.001)。血清CA125水平和血清PC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和腹水中CA125、PCT水平升高,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患者血清和腹水中CA125、PCT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及腹腔积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E(PGE)的水平及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腔积液ICAM-1、IL-8和PGE水平,其中肝硬化腹水SBP组30例,非SBP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血清及腹腔积液中ICAM-1,IL-8、YGE,SBP组治疗前与非SBP组、SBP组治疗前与对照组、SBP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及腹腔积液ICAM-1、IL-8和PGE水平检测对于SBP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玮  李林 《四川医学》2017,38(12):1380-1383
目的探讨腹水中钙卫蛋白与总蛋白比率对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2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腹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检测腹水中钙卫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白蛋白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计算腹水中钙卫蛋白及总蛋白之比,绘制ROC曲线。结果 127份标本中,腹水中钙卫蛋白与腹水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总蛋白之间存在相关性,实验组腹水中钙卫蛋白水平为126ng/m L~10842ng/m L(中位数928ng/m L),在对照组,腹水中钙卫蛋白水平为26ng/m L~602ng/m L(中位数58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中钙卫蛋白与总蛋白比率在自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可能更优于钙卫蛋白。结论腹水中钙卫蛋白与总蛋白比率可能是诊断乙肝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革兰阴性菌与革兰加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 ,血清及腹水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 ,从而指导临床合理抗生素。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 ,以区别渗出性腹水或漏出性腹水 ,对渗出性腹水患者均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 ,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均同时作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a)、内毒素 (LPS)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伴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a、LPS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伴漏出性腹水患者 ;肝硬化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 ,腹水中NO、TNFa、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a、LPS测定 ,有助于鉴别渗出性腹水和漏出性腹水 ;有助于鉴别自发性腹膜炎是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 ,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腹水TNF—α,IL—6,IL—8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该研究应用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18例腹水患者的腹水TNF-α、IL-6、IL-8水平进行测定,探讨其对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组其腹水三种细在子的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特别是与低蛋白血症腹水组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与肝硬化腹水组及腹膜转移癌腹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两组与低蛋白血症腹水组比  相似文献   

16.
腹水-血清CA125梯度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龙  吴雄芳  张填 《海南医学》2010,21(16):7-9
目的探讨腹水-血清CA125梯度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意义。方法对37例肝硬化腹水、19例自发性腹膜炎、16例结核性腹膜炎及28例腹膜转移癌患者的血清、腹水CA125水平以及腹水-血清CA125梯度进行检测,并以20例健康人血清CA125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性质腹水患者的血清CA1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彼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膜转移癌患者腹水CA125明显高于肝硬化腹水组(P〈0.05),但彼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腹水患者的腹水、血清CA125水平之间显著相关(P〈0.01或P〈0.05);自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膜转移癌患者腹水-血清CA125梯度明显高于肝硬化腹水组,腹膜转移癌患者更为明显(P〈0.01),与自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腹水CA125均为非特异性腹水标志物之一,对鉴别腹水性质的意义不大,但腹水CA125可能在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腹水-血清CA125梯度更有助于腹水性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及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血清及腹水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以区别渗出性腹水或漏出性腹水,对渗出性腹水患者均作细菌培养+药敏,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均同时作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水平检测。结果肝硬化伴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a、LPS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漏出性腹水患者;肝硬化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腹水中NO、TNFa、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测定NO、TNFa、LPS,有助于鉴别渗出性腹水和漏出性腹水;有助于鉴别自发性腹膜炎是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按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各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并发组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和头孢曲松组,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SBP既往史、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Child-Turcotte Pugh score)、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影响(均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1、0.259、0.922,均P < 0.05)。治疗后,哌拉西林舒巴坦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曲松组(P < 0.05);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 < 0.05),且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均明显低于头孢曲松组(均P < 0.05)。  结论  消化道出血、Child-Pugh高分级、高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