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生于秦汉时期的"天人相应"学说,深刻影响了《内经》的针灸学术思想,如在针灸工具的制定上,在经络腧穴的数目、命名上,在经络的诊断上,在针灸的治疗、禁忌上,都有广泛体现。  相似文献   

2.
曾小香 《新中医》2011,(7):156-157
脾胃学说是在中医学说中占主要地位的中医理论体系之一,经过两千多年医家不断地实践与完善,直至今天,在临床上仍体现其精髓和核心地位。笔者在针灸临床中亦非常推崇脾胃学说,现就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3.
《我对经络学说和穴位的一些看法》一文,系杨明照同志所作,作者认为“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从过去的历代针灸著作看,历代针灸家大多数是按照经络学说的理论来总结针灸经验的。因此对经络学说的实际价值的探讨,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认识针灸学的理论原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作者却又否定历代针灸医家的实践经验,否定经络学说的实践性、可靠性。他说“关于经络学说,从历代针灸的理论著作中看,似乎在日益系统、完善和严整了。然而,由于经络学说本身的虚玄和不可靠性,所以,尽管历代针灸家都致力  相似文献   

4.
道家针灸特殊手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针灸,是道家医学家发明的有别于一般针灸的独特针灸术。道家针灸学也不同于现行的一般针灸学,他是以太极阴阳、九宫八卦、河图洛书、于支甲子等具有强烈时空观的道学理论为基础理论的,所以特别讲究时辰禁忌、时间针法、八卦针法等。道家针灸不仅在治病选穴上与一般针灸不同,在针刺手法上尤为独特,常常是同一穴位手法不同,疗效调异。因此掌握道家特殊针刺手法十分必要。现以宋代琼瑶真人《针灸神书》为例,介绍其特殊针刺手法。1特殊手法琼瑶真人在《针灸神书)}上介绍了几种道家针灸用得最广、疗效最好的特殊针刺手法,即现行针…  相似文献   

5.
论针灸的品质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控制论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结合针灸作用特点综合论述了针灸的品质调节作用的理论内涵,认为针灸的品质调节作用是针灸防病保健功能的一个高度概括,扩展了针灸作用特点的内涵,其提出对针灸治疗作用机理的阐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冲任学说的再认识,立足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资料;并对临床上各种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探讨国内外针灸治疗该病的现代机制,从中医冲任生殖轴这一全新视角,深入评析了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规律和疗效机制,总结出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新的术效方案。依托针灸和妇科学科交叉,创新中医经络理论关于生殖调控的"冲任学说",目标导向是提高针刺的生殖疗效。  相似文献   

7.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各种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样是针灸临床上治病的指导思想。我们通过运用脏腑经络学说结合四诊在针灸临床取得一些效果,现举例报导如下。一、失眠例:姚××,女,48岁,门诊号:外79  相似文献   

8.
《各家针灸学说》是针灸医学教育新开拓的领域 ,旨在研究历代医家、针灸家的针灸学说以及不同针灸流派。既往 ,本学科的少部分内容在针灸发展史、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等相关学科中有所论及 ,而大部分内容并未引起重视。随着对针灸医学教育的发展 ,以及医疗、科研、对外交流的需要 ,对历代各家针灸学说的研究日趋深入 ,通过针灸界同仁的努力 ,已将有关内容发掘、整理出来 ,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现全国各中医院校针灸专业均开设此课程 ,我校也于 1 986年建立相关教研室 ,使用由魏稼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各家针灸学说》 ,进行…  相似文献   

9.
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脾胃学说又是李东垣在脏象学说基础上的发展。我们运用脾胃学说在临床上对脾不统血、肝郁犯脾、中气下陷、湿困脾胃等证进行针灸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由江西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次“各家针灸学说研究班”于九月五日开学。学员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高级医、教、研针灸人员。《各家针灸学说》是该院魏稼副教授经过二十余年对历代各家针灸流派学术思想的研究,为我国针灸医学研究领域中新开辟的一门学科。中央卫生部于1982年委托他主编《各家针灸学说》教材,并于今年五月在杭州定稿,即将交上海科技出版社付印。为了开好这门新课,该院邀请了国内著名针灸学专家、教授讲学。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