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铅冶炼企业周边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2年5—6月调查某铅冶炼企业周边10 km范围内的Z镇常驻人口中3~14岁儿童1 047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血中铅含量的测定,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该企业周边儿童血铅中位数为205.82μg/L,P_(25)为158.31μg/L,P_(75)为280.35μg/L。达到高铅血水平的儿童比例为95.32%(998/1 047),达到铅中毒水平的儿童比例为53.01%(555/1 047);不同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轻度污染区;3~7岁儿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8~14岁儿童(P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年龄较大、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血铅水平较低(P0.05,P0.01)。结论该企业周边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超标率情况已非常严重。我国涉铅企业周边铅污染现状,尤其是周边儿童血铅水平调查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铅锌冶炼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及血铁、锌、钙、铜、镁金属元素水平。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分别抽取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374名和228名,采集儿童血液样品,使用ICP-MS进行血铅、锌、钙、铜、镁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铁检测。结果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血铅、铁、锌、铜4种金属元素中位数分别为178.67μg/L、412.60 mg/L、5.30mg/L、0.87 mg/L和67.38μg/L、380.40 mg/L、5.08mg/L、0.78mg/L;暴露区儿童血铅、铁、锌、铜水平高于对照区(P0.05),血钙水平略低于对照区(分别为52.88mg/L和53.47 mg/L,P0.05),血镁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7.49 mg/L和37.27 mg/L,P0.05);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血铅超标率(≥100μg/L)分别为94.12%(352/374)和10.96%(2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和性别分层,暴露区儿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区;除37岁组血镁水平略低于对照区外,血铁、锌、钙、铜、镁元素水平并不低于对照区。对照区中,3~7岁儿童血铅水平略高于8~14岁儿童,但男、女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区中,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8~14岁儿童血铅水平略高于3~7岁儿童组。结论铅锌冶炼污染可导致周边儿童血铅水平显著升高,但儿童在高血铅水平状态下,血液铁、锌、钙、铜、镁5种二价金属元素水平尚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铅采选企业周边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年5—6月调查某铅采选企业周边5 km范围内的KS镇常驻人口中3~14岁儿童384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血铅含量测定,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测得儿童血铅水平中位数为208.62μg/L,P25为155.93μg/L,P75为279.47μg/L,达到高铅血症水平(≥100μg/L)的儿童比例为94.53%,达到铅中毒水平(≥200μg/L)的儿童比例为54.69%;距离企业大于4 km的JL村儿童血铅水平明显低于距离企业4 km范围内的3个村(P0.001);血铅水平男童明显高于女童(P0.01)。影响儿童铅暴露的因素主要是性别、儿童啃咬手指或其他物品和吃东西前不洗手。结论该企业周边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超标率情况已非常严重,相关干预措施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全面、真实、准确掌握吉安市某工业园区周边自然村的儿童血铅状况,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可靠信息,以便科学决策。方法吉安市妇幼保健院于2012年7月3-9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全面筛查了该工业园区周边590例(男335例,女255例)儿童静脉血铅。结果本次筛查儿童血铅均值为(62.4±28.3)μg/L,儿童血铅正常率95.3%,高铅血症25例,铅中毒3例,血铅超标率4.7%;儿童血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岁组与7~17岁组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W村儿童血铅与其他自然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血铅超标率20.6%低于中国城市儿童平均29.91%的水平。结论该工业园区周边自然村儿童血铅整体水平正常,不存在园区铅污染造成群体性儿童铅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周边7~12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状况。方法每年选择化学工业园区周边儿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值,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2009—2011年,儿童血铅中位数分别为27.38μg/L,25.02μg/L和22.46μg/L,血铅水平逐年降低(P=0.001);铅中毒率从2.74%降至1.00%(P=0.069)。男童血铅中位数(26.12μg/L)>女童(23.13μg/L),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男童血铅中毒率(9.77%)>女童(6.96%),P=0.057。各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差异均无无统计学意义(P=0.392,P=0.991)。结论 3年监测结果显示,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处于低暴露铅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废旧电池回收加工企业周边居民血铅浓度水平。方法于2016年12月,在某废旧电池回收加工企业周边选择1个行政村作为暴露区,同时,选择距离7 km的1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2~14岁儿童和15岁以上居民血液样本,采用《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测定血铅浓度。共采集379份血样。结果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血铅浓度检出范围分别为28.62~485.01、19.32~89.32μg/L,几何均值则分别为91.30、44.18μg/L。暴露区和对照区成人血铅浓度检出范围分别为6.00~1 066.57、6.00~175.71μg/L,几何均值分别为76.68、51.16μg/L。暴露区儿童和成人血铅浓度均高于对照区(P0.05)。暴露区儿童和成人血铅浓度异常率分别为33.7%和2.4%;对照区则均未出现异常。在暴露区,儿童和成人男性血铅浓度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区,仅在成人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该回收加工企业生产造成的铅污染已导致周边居民尤其是儿童血铅负荷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0~6岁儿童铅血水平,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4 970名0~6岁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统一采用钨舟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铅水平。结果 14 970例0~6岁儿童总体血铅平均水平为(32.5±19.3)μg/L(1.4~319.0μg/L);高铅血症(血铅≥100μg/L)检出率为0.8%;男童血铅水平(33.0±19.3)μg/L高于女童(31.7±19.2)μg/L;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0岁组婴儿血铅水平为(29.3±18.3)μg/L,6岁组儿童血铅水平为(37.1±17.8)μg/L。结论广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高血铅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提示需定期开展儿童血铅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衡阳市儿童血铅检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为铅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G2铅镉分析仪采用石墨炉法,检测2015年7月-2017年6月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儿童17 858例的血铅水平,分男女、不同年龄进行比较。结果衡阳市儿童血铅范围为0~465.66μg/L,平均血铅水平为(46.76±27.43)μg/L。血铅100μg/L为正常水平,血铅正常的儿童共17 350名,占97.16%。男童10 435例,血铅水平为(47.36±27.59)μg/L;女童7423例,血铅为(45.92±27.19)μg/L。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铅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铅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血铅水平逐渐上升,学龄期儿童血铅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铅中毒的分布特点和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海南省琼海、儋州、三亚、海口4个城市2009—2018年121 426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铅暴露横断面研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度,几何平均值(GM)和百分位数描述不同性别、年龄、检测年份的血铅水平。结果 6岁儿童(38.41μg/L)和≥61岁老年人组(38.13μg/L)的GM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的GM(38.14μg/L)高于女性(35.73μg/L)(P 0.001)。6岁儿童高铅血患病率(37.3%,95%CI=36.8~37.9)和≥61岁老年人组高血铅患病率(34.9%;95%CI=33.8%,36.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01),男性高铅血症患病率(35.18%)高于女性(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009—2018年海南省健康人的血铅浓度无明显下降趋势,但血铅百分位P95统计发现,高铅值有下降趋势。结论海南省6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男性的高血铅症患病率较高,健康人群低水平铅暴露风险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
了解株洲市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铅暴露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 以2016年2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检测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1 600名≤14岁儿童静脉血铅水平和血清钙、铁、锌、镁、铜含量,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血铅水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血铅水平为(95.2 ±46.5)μg/L.血铅水平≥100μg/L者检出率达25.7%,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85,2.85,P值均<0.05).静脉血铅水平与血清钙、铁、锌、镁、铜含量呈负相关(F=16.8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饮用罐装或瓶装饮料、进食前经常不洗手、常食爆米花、居室用煤、常吸吮手指/啃手指甲与血铅水平呈正性相关(OR值分别为2.12,1.57,1.46,1.78,3.24,P值均<0.01).结论 株洲市儿童血铅水平较高.应加强环境保护和行为干预,并定期检测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周边儿童血铅水平,为制定儿童铅中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蓄电池厂周边186名14岁以下儿童为调查对象,按拟定的调查表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采集儿童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分析儿童血铅水平及血铅超标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的儿童血铅水平。结果被调查186名儿童血铅值中位数为20μg/L(P25:20μg/L,P75:50μg/L),11名儿童血铅≥100μg/L,血铅超标率5.91%。男童血铅平均水平和血铅超标率较高,与女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血铅=1.956,P〈0.05;χ2超标率=3.845,P〈0.05);家庭成员从事高铅作业的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超标率显著高于没有家庭成员从事高铅作业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和居住环境对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超标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可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降低铅对儿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铅暴露对6~12岁儿童健康状况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南方某地6~12岁儿童铅暴露对健康损害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某地6~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健康体检、智力测试、Conners行为测试;采集儿童血、尿样,检测血铅浓度,全血锌原卟啉(ZPP)、尿δ氨基-γ-酮戊酸(AIA)含量及血δ-氨基-γ-酮戊酸脱氢酶(ALAD)活性.结果 309名儿童血铅浓度几何均值为71.2μg/L,zPP 0.15μg/g Hb,ALA 24.4μg/L,ALAD活性328.9 U.54(17.5%)名儿童血铅≥100μg/L.血铅<100μg/L儿童zPP与血铅呈负相关(r=-0.240),≥100 μg/L儿童zPP与血铅呈正相关(r=0.403).ALAD与血铅呈负相关(r=-0.287).血铅≥100μg/L儿童存在一定行为改变,身高、免疫力及智力水平低于血铅<100 μg/L儿童.结论 该地儿童的铅暴露使体内相关酶含量、活性改变,且与儿童身高发育、免疫力、智力水平下降及行为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铅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企业健康监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该铅蓄电池厂1 179名铅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结果]1 179名研究对象血铅值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M(P25,P75)]为152.2(65.4,356.7)μg/L,血铅超标(血铅值≥400μg/L)120人,超标率为10.2%。男性心电图异常率为14.3%,高于女性的2.2%,血常规异常率为7.1%,低于女性的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铅接触组发生血铅异常的危险性是不接触组的7.469倍(95%CI:2.817~19.804);男性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危险性是女性的7.974倍(95%CI:4.099~15.511),血铅水平在300~μg/L组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危险性是对照组(血铅水平<100μg/L)的3.450倍(95%CI:1.724~15.690);男性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女性的34.2%(95%CI:0.235~0.499),血铅200~μg/L组、300~μg/L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分别是对照组(<100μg/L)的3.020倍(95%CI:1.234~8.562)、3.870倍(95%CI:1.985~16.398)。[结论]心电图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贫血发生率则是女性高于男性;血铅是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组织工人定期体检,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南昌市儿童体内铅、砷、镉含量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于2014年采集南昌市近郊3所小学8~10岁共176名儿童的静脉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儿童全血中铅、砷、镉、钙、铁、锌、锰、硒、铜的含量。结果显示,儿童血铅的中位数为47.00μg/L(范围:1.75~253.00μg/L),铅中毒(≥100μg/L)率为17.61%;血砷的中位数为6.30μg/L(范围:1.20~390.33μg/L);血镉检出11人(检出限为0.009 5μg/L),中位数为3.77μg/L(范围:2.39~19.04μg/L),有3例儿童超标(5μg/L)。男童血铅含量高于女童(P=0.028),男女童血砷、血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血铅与血砷呈正相关,与血锰呈负相关;儿童血砷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提示被调查地区儿童存在血铅、血镉超标现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应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终止染铅对铅中毒小鼠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4~6周龄清结级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铅15 d A组、染铅30 d B组、染铅15 d排铅15 d C组,染铅途径为自由饮用经酸化处理的1.0 g/L三水合乙酸铅水溶液。限制小鼠日粮,分别在15 d和30 d检测小鼠血铅、骨铅及锌原卟啉水平。 结果 在各时间节点,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各组锌原卟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血铅水平为(435.73 ±89.46)μg/L,B组为(445.82 ±138.49)μ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经排铅的C组血铅水平(149.34 ±27.66)μg/L。A组小鼠骨铅水平为(71.34 ±18.72)μg/g,B组小鼠持续染铅30 d后,骨铅上升至(114.72 ±31.52)μg/g,经排铅的C组骨铅水平为(80.63 ±21.39)μg/g,后者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持续30 d染铅未导致小鼠血铅进一步升高。血铅是铅中毒小鼠脱离铅暴露环境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3):193-196
目的了解职业性铅接触人员血铅水平和血常规及肝功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某铅酸蓄电池厂1 449名铅接触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收集作业人员基础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职业性铅接触工人血铅水平在10~770μg/L,平均为170.5μg/L,血铅异常率为8.2%,≥5 a工龄组ALT升高率高于5 a工龄组(P0.01)。≥5 a工龄组血铅异常率高于5 a工龄组(P0.01)。女性Hb降低率高于男性(P0.01)。男性ALT升高率高于女性(P0.01)。男性血铅异常率高于女性(P0.01)。40岁年龄组Hb降低率高于≥40岁年龄组(P0.05)。不同血铅水平组的Hb降低率在4.0%~8.9%,血铅水平100μg/L组Hb降低率高于300~400μg/L组高于400μg/L组高于200~300μg/L组高于100~200μg/L组(P0.05)。女性铅作业人员Hb降低的风险是男性铅作业人员的4.2倍(P0.01)。男性铅作业人员ALT升高的风险是女性铅作业人员的5.6倍(P0.01),接害工龄为≥5 a的铅作业人员ALT升高的风险是接害工龄5 a铅作业人员的1.8倍(P0.01)。接害工龄为≥5 a的铅作业人员血铅异常的风险是接害工龄5 a铅作业人员的2.2倍(P0.01)。结论职业性铅接触者随工龄增加ALT升高率增加;体内血铅水平增加,女性血红蛋白降低率高于男性;体内血铅水平对ALT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3年惠州市铅接触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采集惠州市4家中型蓄电池厂2000名铅接触工人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锌原卟啉仪测定ZPP。结果:2000名铅接触工人血铅水平为0.31~9.1μmol/L,210人超标,超标率为10.5%;ZPP水平为0.61~11.6μmol/L,190人超标,超标率为9.5%。铅接触工人血铅和ZPP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该市铅接触工人血铅和ZPP检出率较高,监管部门应该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对铅接触工人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会区铅接触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选择新会区2家蓄电池厂253名铅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测定ZPP,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作业车间空气中的铅烟及铅尘的浓度。结果 A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不超标,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223.9 g/L±86.31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43 mol/L±0.47 mol/L;B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0%和30%,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323.17 g/L±96.77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80 mol/L±0.60 mol/L;两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血铅和ZPP检测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5、14.85,P0.05);两厂男性和女性铅作业工人Pb B浓度与ZPP浓度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970、0.929,P0.01)。结论建议铅作业工厂改进生产工艺,改良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对铅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9.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污染及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皖北再生铅冶炼地区铅污染水平以及儿童血铅水平,为进行环境治理及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皖北某县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中铅含量进行监测,同时选择污染区2所小学261名5~12岁的学生和清洁对照区的109名学生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污染区环境铅污染相当严重,最高空气铅含量达到5.74 μg/m3,超过国家标准3.83倍.土壤铅最大超标倍数达2.04倍.主要农作物小麦铅平均含量为2.84 mg/kg,最大超标倍数达42.5倍.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为98.3~441 μg/L,平均为(258.2±97.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及儿童体内铅含量均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南方某工业区环境铅、镉联合暴露对儿童智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某金属污染重点防治区所在镇为暴露区,相邻上风侧的镇为对照区,按照年龄分层分别抽取暴露区和对照区镇一级小学9~11岁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量表中国第2次修订版(CRT-C2)对学生进行智力测试,采用天津医科大学编制的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对学生进行神经行为测试;同时采用ICP-MS方法检测血铅、血镉含量。结果共调查530名9~11岁在校学生,其中暴露区266人,对照区264人。暴露区儿童血铅、血镉几何均数分别为65.89、1.93μg/L,对照区儿童血铅、血镉几何均数分别为37.21、1.07μg/L,暴露区儿童血铅、血镉水平均高于对照区(均P0.01)。暴露区和对照区儿童IQ值分别为103.38±10.76、106.23±12.84,暴露区儿童IQ值低于对照区(P0.01)。暴露区儿童划消数字、连接数字、目标追踪3个测试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区儿童(均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铅不仅与IQ值呈负相关(β=-4.16,P0.01),而且与划消数字(β=-0.96,P0.05)、连接数字(β=-1.54,P0.01)、目标追踪(β=-11.85,P0.01)均呈负相关;血镉仅与目标追踪呈负相关(β=-31.21,P0.01)。血铅和血镉的交互作用与IQ值以及5个神经行为测试项目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环境铅、镉暴露能分别影响儿童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发现铅、镉联合暴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