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可提核抗原多肽抗体谱的临床检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对临床63例常见免疫性疾病进行了检查。其中,疾病组48例,主要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15例。同时观察了荧光ANA、dsDNA、LBT的结果。疾病组抗ENA抗体阳性率为58.3%,同一患者可有2~3种抗体。FANA阳性率为54.2%,dsDNA阳性率为18.8%,LBT阳性率为50%,对照组1例阳性(6.7%)。SLE33例中ENA阳性率为66.7%,主要是RNP和Sm抗体。其中Sm抗体与FANA斑点型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王黎敏  阳晓  叶任高 《广东医学》1999,20(10):757-759
目的 探讨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谱在SLE中的诊断价值及其抗Sm抗体临床表现和血清学关系。方法 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345例SLE患者ENA多肽抗体谱,并将66例抗Sm,抗ds-DN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征与98例阴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345例SLE患者ENA多肽抗体总阳性率为47.8%,其中抗Sm35.95,抗RNP31.0%,抗Rib46%,抗-SSA29.0%,抗-SSB27.2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ANA、ENA及抗ds-DNA抗体对监控SLE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及金标渗滤法分别检测23例活动期和34例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ENA多肽抗体谱及抗ds-DNA抗体。结果显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ANA、EN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滴度、抗ds-DNA阳性率和滴度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核抗体、ENA及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供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新方法。方法将生物素化的质粒ds-DNA结合于包被了亲和素的硝酸纤维素(NC)膜上,以胶体金标记的葡萄球菌蛋白A(SPA)作为显示剂,建立了一种检测抗ds-DNA抗体的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结果DIGFA对未经选择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活动性SLE的阳性率分别为67.2%和95.9%;对非SLE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阳性率仅为2.9%;正常人未见假阳性。与短膜虫免疫荧光法(CL.IFA)、放射免疫法(Fa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斑点免疫结合法(DIBA)四种方法比较,DIGFA的敏感性优于CL.IFA、ELISA和DIBA,特异性优于Far和ELISA。结论DIGFA快速、简便,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分钟,不需特殊设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抗ds-DNA抗体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DIGF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ds-DNA抗体。方法 采集内科仍和住院患者血标本2100份,其中同期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8例155份标本、类风湿关节炎(RA)44例44份标本。同时检测ANA(IIF法)、抗ds-DNA抗体(IIF法和DIGFA法)。结果 2100份标本、住院SLE和RA患者DIGFA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均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临床确诊为SLE(系统性红斑狼疮)108例患者血清补体C3、C4、ANA(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之间关系,说明了ANA的阳性检出及细胞核图型与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有密切关系,而抗ds-DNA抗体阳性与低补体血症是SLE患者病情轻重和肾脏受累的重要指标。所以早期提供SLE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将为临床医师有效地诊断、治疗、预后及疗效评价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一种标志抗体,有效地检测抗dsDNA抗体,对于SLE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免疫科用短膜虫免疫荧光法(CL、IF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斑点免疫结合法(DI...  相似文献   

8.
SLE患者血清中ANA、d_s-DNA和S_m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LE患者血清中ANA、d_s-DNA和S_m抗体检测马志茹,叶荻庆,黄天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医院检验科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和酶联免疫印迹技术,检测35例SLE患者血清中ANA、ds-DNA和Sm抗体。结果表明在35例SLE患者血清中:ANA阳性3...  相似文献   

9.
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的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行放射免疫测定,发现SLE患血β2-M平均值为4.26±0.4μg/ml,尿β2-M平均值为1.79±0.71μ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同时作了血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的测定。结果表明:血,尿β2-M升高与SLE病情活动,肾损害程度呈高度相关(r=0.97)。与ANA滴度呈中度相关(r  相似文献   

10.
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行放射免疫测定,发现SLE患者血β2-M平均值为4.26±0.4μg/ml,尿β2-M平均值为1.79±0.71μ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同时作了血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的测定。结果表明:血、尿β2-M的升高与SLE病情活动、肾损害程度呈高度相关(r=0.97),与ANA滴度呈中度相关(r=0.46),提示血、尿β2-M的测定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及其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SLE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FANA、抗ds—DNA、抗Sm、抗U1-RNP、抗SS—A、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0%、30%、44%、52%、22%。IFANA的滴度高低与病情活动状况无关,转阴并不表示病情缓解;抗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相关,持续高滴度常表示疾病活动特别是狼疮肾活动;抗SM抗体与病情无关,治疗后易消失;抗U1-RNP抗体与雷诺氏现象相关;抗SS—A抗体与光敏感相关;抗SS—B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相关。抗U1-RNP抗体、抗SS—A抗体及抗SS—B抗体这3种抗体多持续存在。结论在SLE,各种ANA可能代表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12.
同时检测抗SSA和抗RNP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抗SSA和抗RNP在结缔组织病中出现的机率。方法采用双免疫扩散法(ID)和免疫印迹法(IBT)同时检测抗SSA和抗RNP。结果用ID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SSA阳性率远高于抗RNP(P<0.05),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抗RNP阳性率l00%高于抗SSA的19%(P<0.001),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抗SSA阳性率82.8%亦远高于抗RNP的14.1%(P<0.05)。结论ID法比IBT法检测抗SSA较全面,使用ID法和IBT法同时检测抗SSA和抗RNP,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3.
王涛  江超  陈琳洁  谢长好  李志军 《重庆医学》2012,41(17):1701-1703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IFN-α在SLE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57例SLE患者(患者组)及31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的IFN-α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再根据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患者组分成低活动组、高活动组,比较不同活动组IFN-α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组血浆IFN-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对照组、低活动组、高活动组三组IFN-α表达水平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IFN-α水平与ANA半定量、抗ds-DNA抗体半定量、C3、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ESR、C4、SLEDAI、24h尿蛋白定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患者中,血浆IFN-α表达水平在抗核小体抗体、抗U1snRNP抗体阳性组要分别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肝酶升高组、有血液系统病变组要分别高于相应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浆IFN-α表达水平比健康人高,与疾病活动程度及部分临床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IFN-α在SLE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名SLE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MMP-3、TIMP-1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增高(P<0.01);经糖皮质激素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探讨Treg细胞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四色分选流式细胞仪检测103例SLE患者及58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数(%)。SLE活动性的判断采用SLEDAI评分方法,其中非活动期(SLEDAI≤9分)患者37例,活动期(SLEDAI〉9分)患者66例。分析以上SLE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数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①SLE患者组Treg细胞(%)(1.59±1.2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2±1.76),P〈0.05;②SLE活动组Treg细胞(%)(1.53±1.28)显著低于SLE非活动组(2.14±1.97),P〈0.05,SLE活动组Treg细胞(%)(1.53±1.2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2±1.76),P〈0.05,SLE非活动组Treg细胞(%)(2.14±1.9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2±1.76),P〈0.05。③Treg细胞百分数与SLEDA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数存在显著异常,并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说明Treg细胞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SLE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及干扰素-α(I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SLE患者60例(SLE组)和正常健康人30名(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C在各组的相对计数;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α的浓度。结果: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P<0.01)。抗dsDN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外周血pDC的相对计数低于抗dsDNA抗体阴性的患者(P<0.01);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与dsDNA定量和ANA定量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在P0抗体、抗U1RNP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SSA/Ro52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变阳性组的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低于阴性组患者(P<0.01);血液系统损害阳性组的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低于血液系统阴性组患者(P<0.01);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在颊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补体3、补体4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均无相关关系(P>0.05)。SLE患者血清中IFN-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pDC相对计数显著降低,SLE的pDC相对计数与病情相关,检测pDC相对计数可作为临床判断SLE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亲环素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清抗亲环素(CyP)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54例SLE、3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gG、3种抗CyP A抗体并结合活动性评分、系统损害进行分析。结果:54例SLE患者中23例检出IgG型抗CyP A抗体,15例IgM型、3例IgA型抗CyP A抗体。IgG型抗CyP A抗体的灵敏度为42.6%,特异性为55.6%,IgM型CyP抗体的灵敏度为27.8%,特异性为36,1%。SLE三重度活动组两型抗CyP A抗体检出率高于稳定期及轻、中度活动组。IgG型及IgM型抗体与血中低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升高有关,IgG型抗CyP A抗体与SLE关节肌肉症状及白细胞减少有关。结论:IgG型抗CyP A抗体检出的临床价值优于IgM型抗体。CyP A抗体非SLE三特异性抗体,但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血小板膜颗粒蛋白(GMP-14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9例SLE患者和15名正常人血浆血小板GMP-140的含量,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及用魏氏法测定血沉(ESR)。结果:1.活动期SLE患者(n=27)患者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49.81±5.85)μg/L]明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21.92±3.67)μg/L],(n=12)和正常对照组[(15.74±2.33)μg/L](n=15),P均<0.01。而缓解期SLE患者血浆血小板GMP-140的含量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7例活动期患者中有2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治疗后SLE患者血浆血小板GMP-140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5)。2.活动期SLE患者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均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0.01),而血沉(ESR)高于缓解期患者(P<0.01)。3.血浆血小板GMP-140的变化与ESR呈直线正相关(r=0.67,P<0.01),与血常规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有血小板活化,SLE患者在活动期血浆血小扳GMP-140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且与FSR呈直线正相关,说明GMP-140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同时对部分临床表现的解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中16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例SLE患者(实验组)、18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技术检测其外周血中CD3^+、γδT细胞绝对数及百分率。【结果】与健康组相比,SLE患者18T细胞绝对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γδ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胞凋亡率(P〈0.05)。活动期SLE患者叮6T细胞绝对数明显低于非活动期(P〈0.05),且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2,r=-0.378,P=0.028,P=0.037),但与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287,P=0.006)。【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下降,且与病情活动相关;γδT细胞数量下降的机制可能与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抗α烯醇化酶抗体[抗ENO1(enolase 1)抗体]水平与狼疮性视网膜病变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活动性SLE患者,分为SLE合并和不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两组,同时以年龄匹配且不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抗ENO1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同时收集前两组SLE患者活动性相关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分析抗ENO1抗体水平与其他SLE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出现了多种视网膜病变,占比排名前三的是视网膜出血(14/32,43.75%)、棉絮斑(8/32,25.00%)和视网膜静脉阻塞(3/32,9.38%)。在32例SLE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有13例(40.63%)出现了两种及以上的视网膜病变。SLE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抗ENO1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不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组(P < 0.05),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具有更高的SLE疾病活动度评分(P < 0.001)。将SLE患者分为抗ENO1抗体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研究发现,在临床表现上,抗ENO1抗体阳性与发热和尿潜血有关的可能性大(P=0.011,P=0.042);在实验室指标上,与抗ENO1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相比,抗ENO1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具有更高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和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 PLT,P < 0.01),此外,抗ENO1抗体阳性患者还具有更高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P < 0.05)。结论: 合并狼疮性视网膜病变的SLE患者血清中抗ENO1抗体的水平和阳性率明显升高,且具有更高的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