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 CT经动脉门脉造影(spiral CT during  arterialportography,SCTAP)是一种将螺旋CT(SCT)与血管造影相结合的影像学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对肝肿瘤最为敏感的检查方法,优于除术中超声以外的其它影像学手段[1,2],主要用于小和微小肝肿瘤病灶的检测和肝肿瘤切除前的评价。现将近年来有关SCTA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基本原理 众所周知,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其中门脉供血占 80%~85%,而肝动脉供血仅占 15%~20%;与此相反,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  相似文献   

2.
经脾门静脉造影CT技术配合介绍张英①张雪林吴韶兰罗永丽经脾门静脉造影CT(CTSP)是我科1996年以来开展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对于显示肝内占位病变,特别是1cm以下的占位病变能达到与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同样效果,且方法较CTAP简单,现...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NakakamaK等首先报道经肝动脉灌注(TAI)抗癌药物治疗肝癌以来,肝癌的介人治疗进展很快,特别是经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化疗已日益广泛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小肝癌相继被发现,使外科手术变得相对容易和安全,但术后短期内肝内复发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Sasaki、Belghiti和Masahiro等报道其手术后复发率分别高达47、60和 56·6%.介入治疗因其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而备受青睐.现就其主要方面综述如下.1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正常肝脏的血供20%~25%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则主要以肝动脉供血,门静脉供血较少,对于有包膜的肝癌则完全由肝动脉供血.亦即大多数肝癌为双重血供,肿瘤的中心部分由肝动脉供血,而肿瘤与肝实质交界的部分(即肿瘤的周边)由门脉供血.因而TAE后,肿瘤中央部血供已被阻断,肿瘤大部分坏死.如联合门脉栓塞(PVE),理论上肿瘤将完全坏死.  相似文献   

4.
肝癌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肝癌多伴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能力差,可切除率仅10%~3 7%[1,2],术后总体复发率达65%[3],故非手术疗法在肝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非手术疗法包括:①区域治疗;②局部治疗;③全身治疗.分述如下. 1 区域治疗 又称经肝动脉治疗,是根据肝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而设计的.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约90 %由肝动脉供血,少部分由门静脉供血,而正常肝脏75%的血供来自门静脉.经肝动脉治疗分两种途径:①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抵达肝动脉;②开腹术中肝动脉插管. 分两种措施:①施放化学或放射性抗癌物质杀灭肿瘤细胞,向肿瘤注入化学抗癌物质称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常用的化学药物为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和5-FU等.向肿瘤植入放射性抗癌物质称经肝动脉放疗(TAR),常用的放射源是131I和-90Y.②堵塞血管以阻断肿瘤血供造成组织缺血坏死称为经肝动脉栓塞(TAE),常用的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临床上经肝动脉治疗采用双重措施:化疗联合栓塞(TACE).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原发性肝癌(HCC)CT增强门静脉期强化特点及其原因。方法:本组HCC门静脉期强化共4例,行CT双期增强扫描及肝脏供血动脉DSA检查,分析供血动脉特点与门静脉期强化间的关系。结果:本组门静脉期均强化。完全性门静脉期强化1例,其供血动脉来源于膈下动脉及肝动脉分支1例;区域性门静脉期强化3例,其供血动脉来源于膈下动脉2例,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网膜分支1例。供血动脉均走行较长。结论:HCC门静脉期强化供血动脉走行较长,部分管径纤细,导致肿瘤强化延迟。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PVA)是一种为防止各种原因(手术、创伤等)导致肝脏血流不足后引起肝损害,而将动脉血导入门静脉的方法.按手术操作方法的不同,PVA手术可分为血管直接吻合法和架桥吻合法.供血动脉可用肝动脉、右肾动脉、脾动脉、主动脉、胃右动脉、右髂外动脉、胃网膜右动脉等;受血静脉以门静脉为主,亦可用门静脉的主要属支.临床应用中,多采用肝动脉与门静脉直接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门静脉作为肿瘤引流血管及供血血管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HCC患者42例,行2次TACE治疗,分别于2次TACE术前及术后7d行彩超检查,分析不同时间段肿瘤血供方式的变化。结果:首次TACE术前肝癌均有动脉参与供血,以动脉供血并门静脉引流者所占比例最大占50%,其次是单纯动脉供血方式占35.7%,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者较少占14.3%,但无单纯门静脉供血者;而TACE术后7d出现5例完全由门静脉供血的肿瘤,占11.9%;双重供血的肿瘤数也显著增加,占47.6%;单纯动脉供血及动脉供血门静脉引流的肿瘤数则显著减少,分别占19.0%、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TACE前后肝癌血供的变化趋势与首次TACE相似,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部分肿瘤内门静脉由TACE术前的引流血管转变为术后的供血血管,门静脉作为HCC供血血管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前后肝血流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肝癌行栓塞治疗前后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门静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肝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但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流无明显改变,对肝脏本身血供无影响,而主要依靠肝动脉供血的肿瘤血供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肝癌的局部治疗中,放射介入是新兴的、有代表性的局部疗法,过去,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是放射治疗,但肝动脉化疗栓塞问世后,这种办法已取代放疗,成为不能切除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基于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非肝癌区则主要由肝门静脉供血,因此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可使肿瘤缺血、坏死、缩小,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不大,临床上主要包括TOCE(肝动脉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术)、TAI/TAE(肝动脉灌注/栓塞术)。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方法16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中行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经埋植于腹壁皮下的全埋植式给药装置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摄片,观察并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单独肝动脉供血者9例,仅仅门静脉供血者1例,肝动脉门静脉同时供血者6例。结论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与尸体标本灌注及动物实验结果存在差异,中晚期肝癌的肝血管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血供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肝癌的"双灌注"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加经肠第丰动脉或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即“双灌注”的疗效。方法:92例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右股脉插入5F RH型或Yashiro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同时A组58例经肠系膜上动脉,B组34例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结果:“双灌注”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2.5%,41.6%和23.4%。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双灌注”治疗对肝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进行了化疗药物灌注,是介入治疗的一种新方法,疗效好,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主要体现了肿瘤动脉血供的特点。如何准确判断肝肿瘤门静脉参与血供情况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64例肝癌患者经皮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观察肝癌门静脉血供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门静脉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研究肝恶性肿瘤门静脉供血特点。方法:分别经门静脉主干对12只荷VX2瘤新西兰大白兔快速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 Vue,应用CnTi(contrast tuned imaging)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分析22个VX2瘤门静脉供血特点与造影增强效应。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肝实质快速强化并很快达到高峰,而肿瘤一般延迟3~6s后才开始增强。门静脉造影22个肿瘤增强可分4种类型:①弥漫增强型7例,表现为肿瘤弥漫性增强,但其增强效应比周围肝实质的强烈增强弱,仍呈负性显影;②门静脉分支型3例,表现为肿瘤内出现门静脉分支影,造影剂微泡在其内快速流动,肿瘤实质仅轻微增强;③周边增强型5例,表现为肿瘤周边不规则增强,肿瘤边界变得模糊;④无明显增强型7例,表现为肿瘤内无明显强化。结论:经门静脉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可观察肝实质与肿瘤内造影剂的动态增强过程;为病灶的定性诊断及个性化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主要体现了肿瘤动脉血供的特点,如何准确判断肝肿瘤门静脉参与血供情况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64例肝癌患者经皮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观察肝癌门静脉血供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门静脉高压常出现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由肝炎肝硬化所致的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而因脾静脉回流受阻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则十分少见。RPH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约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静脉高压[1]。胰腺疾病是其常见病因,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后腹膜肿瘤、脾门淋巴结核等引起区域性门静脉高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实时超声造影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超声造影(CEUS)时间窗及影响因素。 方法 经左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 2.4ml后,分别以肝动脉、门脉主干或二、三级分支显影作为动脉相(AP)、门脉相(PVP)的开始,肝实质回声增强达峰值视为实质相(PP)的开始,2min后为延迟相(DP)。 结果 肝癌CEUS各时相出现的早晚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与HCC血供性质有关,血管间短路亦有一定影响。HCC血供分2种形式,第一型最多见,呈动态变化过程。初期以门静脉供血为主,动脉呈低血供,而后二者均减少,随着瘤体的增大,动脉供血逐渐增加呈等血供,直至高血供。第二型则主要以门静脉供血为主。以动脉供血为主的HCC,AP快速强化,PVP消退,该表现见于大多数HCC。以门静脉供血为主者,AP、PVP均强化,至PP方消退,该现象见于小肝癌(sHCC)。动门瘘时可使AP缩短,PVP提前显影。 结论 以相关血管显影作为时相的起始及时段,能较全面反映肿瘤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主供血管的性质将影响时相的起始及长短。  相似文献   

17.
大鼠种植性肝癌的活体影像学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Walker-256种植性肝癌的活体影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一经典的大鼠肝癌模型。方法 种植瘤大鼠15只,10只行门静脉插管,5只行肝脉插管,所有动物均行MRI平扫检查,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DSA血管造影,活体下缓慢注入超液化碘油,新鲜肝脏软X线钼靶摄片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1)种植瘤的MRI表现与人肝癌相似;肿瘤经门脉CT增强及DSA造影为少血型,而经肝动脉CT增强及DSA为多血型,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后新鲜肝脏软X线摄片显示2只肿瘤边缘内侧可见碘油,经肝动脉注入碘油后肿瘤内可见较多斑点状碘沿 。(2)光镜下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后肿瘤中央不见碘油,但7只肿瘤边缘内侧可见碘油,经肝动脉注入碘油后肿瘤中央及边缘均可见较多油滴,光镜下15只大鼠中9只发现门脉癌栓,癌栓内的碘油来自肝动脉,结论 大鼠Walker-256种植性肝癌在肝内呈膨胀性和浸润性生长,活体状态下以肝动脉供血为主,门静脉对肿瘤边缘有供血,种植瘤易发生门脉癌栓,癌栓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的可行性。方法:在电视透视+选择性脾动脉插管联合导引入采用微创穿刺法对17例患者进行经皮穿脾行管。结果:15例患者穿刺成功并完成了所预定的损伤例失败。结论: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经皮穿刺门静脉插管法,可作穿肝门静脉持管的替代方法,尤其适用于肝门静脉闭塞而又闭塞而又需作门静脉插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的经导管治疗包括肝动脉药物灌注和肝动脉化疗栓塞 ,是目前肝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 ,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血管解剖后 ,利用插入的导管将抗癌药或混有抗癌药的人工栓塞物有目的地注入到肝癌供血动脉内 ,使肿瘤处于持续高浓度抗癌药中和 (或 )使肝癌供血动脉发生闭塞 ,中断供血 ,以期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1 理论根据正常肝脏具有双重血供 ,75%来自门静脉 ,2 5%来自肝动脉。肝癌血供的 90 %~ 95%来自肝动脉 ,因此阻断肝动脉后 ,肝癌血供减少 90 %以上 ,致使肿瘤坏死 ,而正常肝实质血供仅减…  相似文献   

20.
有研究[1]表明,肝癌的血供90%~95%来自肝动脉,尤其肿瘤中心以肝动脉供血为主,而肿瘤周边部分以及纤维包膜上、包膜外浸润的癌组织和子灶、门静脉癌栓等以门静脉供血为主,这些部位正是肿瘤生长最活跃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